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局祥瑞龙凤胎,我成康熙心尖尖 > 第48章 故事

开局祥瑞龙凤胎,我成康熙心尖尖 第48章 故事

作者:从今天开始当神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5 12:47:56 来源:书海阁

听到宫女说玉嫔来了,太后疑惑地放下手中的两个孩子。

不是昨天才看过孩子吗?太后疑惑的想,不过当额娘的来看孩子她也不能阻止,就让人宣玉嫔进来。

明媚款款走了进来,一眼就看见榻上的两个小家伙。

胤祺抱着姐姐啃的一脸开心,温仪眼睛不知道瞪在哪里,完全无视了弟弟。

明媚好悬没有笑出来。

明媚收回视线,对着太后行礼:“臣妾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福泽安康。”

太后笑着点了点头:“玉嫔来啦?快坐,快来看看你的两个小宝贝,调皮的很呢!”

自从发现明媚也会蒙语后,太后对明媚就亲切了许多,明媚也比较上道,每隔几天就来陪太后聊天,比对待康熙都殷勤。

太后最近也明显开朗了许多,不再每天抱着佛经看个不停。

就连太皇太后对明媚的印象也好了很多,不再是龙凤胎的生母完颜氏,而是玉嫔完颜氏。

明媚笑着抱过了温仪亲了亲,对着太后娘娘说:“太后娘娘,臣妾前些日子写了些小东西,想请娘娘为臣妾品鉴品鉴。”

“哦?”太后来了兴致,坐直了身子说:“那就拿来让哀家看看。”

这些天的相处,让太后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玉嫔真的很能说。

只是她还不知道,玉嫔还会写东西,因此立刻来了兴致。

明媚笑了笑,从身后春雨的手里拿过来辛苦装订好的《相濡以沫》。

太后接过书,眼中的好奇之色更重。

封面是时下流行的话本的封面配色,标题是用蒙语写着的相濡以沫几个字。

太后翻开第一页,整齐的目录排序让太后眼睛一亮。

“是话本子?”太后惊奇地说,“还是蒙语的?”

明媚一笑:“是的,太后娘娘。”

太后立刻挪了挪自己的身子给自己找了个舒服的位置,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章。

开头的第一章,就让太后眼前一亮。

竟然是一个女子的自序。

现在时兴的话本子,大多开头以男子视角为主。

不是贫穷书生,就是富家公子,要么就是王侯将相,江湖大侠。

不是没有以女子为主的话本子,只是创作者多半是闺阁里的千金小姐,也顶多在几个小姐妹手里来回传看罢了。不会刊印成册广为流传。

女主角名叫嫣然,是一个虚构的王朝里面一个王爷的独生女儿。

王爷只有这一个女儿,自然从小金尊玉贵的养大。

然而在嫣然15岁这一年,一个坏消息传来了。

比嫣然所在的王朝更大的国家的皇帝的儿子们成年了,皇帝要为自己的儿子们选择正妻。

几个小国家的适龄王族女子自然是最优先选择的。

嫣然就是其中之一。

嫣然的父亲是皇帝的唯一的弟弟,皇帝没有公主,嫣然就被皇帝收做义女,从郡主成了公主,要嫁去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家。

“为什么一定要是我嫁过去呢?”嫣然不解地问父亲。

“因为你是王族唯一的女孩。”

王爷用一种复杂的眼光看着自己的女儿,说。

可是,当父母的总是要为孩子多想一些的。

王爷和王妃没办法不让自己女儿去联姻,但却有选择的余地。

大国的皇帝有好几个儿子,王爷和王妃可以为女儿选择其中最好的那个。

他们就选择了三皇子,一个为人温柔,生母早亡,母族不显,后院空荡荡的人。

为人温柔是为了避免女儿被欺负,生母早亡是为了避免女儿受婆婆的气,母族不显是想让自己永远都是女儿最坚强的后盾,后院空荡荡更不用说了,至少在目前的一段时间里女儿会是三王子唯一的女人,若是能在这段时间里生下个孩子,那么女儿的一辈子就稳住了。

父母之爱,子而为之计深远。

“可怜天下父母心……写的真好啊……”太后轻轻地念叨这一句诗,眼眶有些微微的潮红。

她当年,也是科尔沁草原的小公主。

她阿玛虽然只是个贝勒,但是祖上厉害,所以她从小也是无忧无虑的长大,做阿玛和额娘的掌中宝。

然而,她的堂姑博尔济吉特氏由后变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是为了保障后位依然在博尔济吉特氏手里,就挑中了年轻美丽的她。

顺治十年的八月,皇后废,月末消息传到科尔沁,九月中旬还没有过13岁生辰的她就被科尔沁亲王送上了远嫁的马车。

而她的阿玛和额娘,只能为她准备上多多的嫁妆,阿玛额娘拿出了这些年攒的所有银子,几乎掏空了家底,只是想让她在大清皇帝身边能过的好一些。

阿玛是个沉默的人,她远嫁的头一天晚上阿玛拉着她说了一晚上的话。

英姿飒爽的额娘也哭成了泪人。

他们用几个晚上的时间把自己活了一辈子的所有经验都一股脑的传授给女儿,只希望女儿能过的好一些。

这想必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太后眨了眨模糊的眼睛,继续看下去。

终于,嫣然穿着王妃带着绣娘赶出来的嫁衣,坐上了远嫁的马车。

装嫁妆的马车,绵延不断十几里路,都是一个父亲和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不舍。

她在对父母的不舍,对家国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日子些微的期盼里,一路到了大国,见到了自己的联姻对象,三皇子。

第一章就到此结束了。

太后感慨地放下书本。

眼角有些潮湿。

无他,里面女主角的一些心理描写,和她当年嫁到大清来时,一模一样。

这让太后十分有代入感,仿佛女主角嫣然就是自己一样。

太后放下书,喃喃了几句写的真好,但猛然想起明媚说这是她自己写的小东西,于是惊讶地问道:“玉嫔,这难道都是你写的?”

明媚点头:“是的,太后娘娘,您感觉如何?”

太后动了动嘴唇,又想起书里面的一句诗,眼眶红了红,低下头来:“写的……真好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

太后盯着这几个字。

这故事乍一看仿佛在说自己。

但仔细想想,不一样在说玉嫔?

同样是家里从小宠到大的娇娇女,盛京离京城也很远。

玉嫔这辈子都没有再回去的可能了。

自己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想到此,太后看着明媚的眼神就多了一抹怜惜。

“你先陪着孩子玩一玩吧,”太后说,“哀家想继续看会儿。”

明媚笑着点头。

太后继续往下看去。

第二章,依然是以女主嫣然为视角。

嫣然第一次看到三皇子,难免有些失望。

三皇子身形并不特别高大,甚至看起来有些文弱。

三皇子并不是特别的俊郎,容貌只能说是一般。

不过,嫣然很快压下了这股失望的感觉,转而生出一股希望来。

她已经注定要成为三皇子的妻子,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力所能及的经营好自己的小日子。

三皇子身形不高大又如何?皇子皇妃还能受到伤害不成。

三皇子长得并不俊朗又如何?皇子也不是靠脸吃饭的。

当天就是她们的婚礼。

走完了所有礼仪的夫妇二人终于敬完了酒,坐在了同一张床上。

比较可笑的是,夫妻二人这才有时间仔细打量对方。

“我……”夫妻二人同时开口,又同时闭嘴。

之后,二人相视一笑。

“我叫嫣然。”“我叫修文。”

夫妻二人做了第一个自我介绍。

太后痴迷的往下看,第二章,第三章……

看着修文和嫣然从一开始的陌生人,到慢慢的开始了解对方,到开始主动接触对方,又到后面遇到了一些事情主动替对方解围,看着这二人慢慢走进对方的心里。

“真好啊……”太后低声呢喃。

嫣然爱修文吗?

也许有一些爱,但更多的,是亲人一般的依赖。

修文爱嫣然吗?

也许有一些爱,但更多的,是对于枕边人远嫁异国他乡的怜惜,以及身为丈夫的责任和关怀。

促使他们俩在一起的,不是虚无缥缈的爱,而是关心,包容,在乎,以及责任。

与其说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不如说是相濡以沫的家人。

终于看到大结局,太后揉了揉自己通红的眼眶。

心里无比酸涩。

若是顺治,也如修文一样,那该有多好?

自己所要的不是所谓的爱情,只是一份关心和安稳罢了。

可惜……

太后回过神来,转头一看天色,已经临近傍晚。

宫女来报说,康熙去了长春宫,玉嫔就在门外告退回去了。

太后点了点头,小心的把书放到桌子上,一点点捋平自己翻书时带来的褶皱,起身小心地把书压在枕头底下,打算晚上睡觉前再看一看。

她也听宫女读过不少话本子,只是那些话本子里面的男主角仿佛一个个无论什么出身都是经天纬地的汉子,里面的女主角无论什么身份都是离开爱情活不了的菟丝花,久而久之,太后就没有兴趣了。

唯有这本不一样,让太后看的感慨良多还津津有味。

又因为创作者是玉嫔,太后对于这本书更多了一份珍视的心。

太后明白,玉嫔必然不是因为闲的无聊所以想写话本子。

无论玉嫔是单纯的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两个孩子才写这个话本子哄自己,这份心意太后都感觉到了。

只是眼眶的湿意怎么也止不住。

自己嫁到清朝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有人这样用心的来哄自己。

这让太后心里十分开心。

长春宫

明媚走入寝宫就看见康熙坐在榻上,手里攒着一串念珠闭目养神。

“臣妾给皇上请安,愿皇上万福金安。”

明媚低身行礼。

“回来了?又去了宁寿宫?”康熙笑着睁开眼睛,伸出一只手来。

明媚把自己的手递到康熙的掌心里,随着康熙的力道起身坐在康熙身边,脸上是笑吟吟的模样。“是,臣妾去看了看两个小家伙,顺便给太后娘娘送个好东西过去。”

“好东西?”康熙来了兴致,向前倾了倾身体问道:“是什么东西?”

明媚略带不好意思的低头道:“臣妾见太后娘娘无聊到拿着佛经打发时间,臣妾又会一些蒙语,便想着把以前听过看过的东西写出来,编成话本子,好让太后娘娘解解闷儿。”

康熙温柔的笑了笑,摸了摸明媚的鬓角,柔声说:“你这件事,做的甚是妥帖。”说完,有些懊恼的皱着眉头:“也是朕的错,朕只想着皇额娘吃穿用度无一不精,却忽略了皇额娘只会蒙语,在宫里除了皇玛嬷也无一人可谈心交流。”

康熙幼年时期和生母养在太后身边,多亏了太后庇佑才免于董鄂氏的残害。

在康熙心里,太后的地位仅次于孝康章皇后。

真要说起来,太后只比康熙大了十三岁而已。

在康熙心里,太后一直是一个可靠的长辈。

明媚柔柔的笑着,歪歪头说:“陛下是一国之君,是天下众民的父亲,陛下如此辛苦,哄太后娘娘开心这些小事自然由臣妾们代劳,还望皇上给臣妾们这个机会。”

康熙无奈笑了出来,把明媚搂在怀里亲了亲嘴唇,无奈的说了声你呀。

明媚靠在康熙怀里,康熙把下巴放在明媚头顶上。

康熙只要一低头,就能看见明媚乌黑的头发,闭上眼睛就能闻到那淡淡的浅香。

“你的鬓发很香,”康熙忽然开口,“是用的什么味的香膏?”

“回禀皇上,”明媚开口,“臣妾用的是内务府新研制出来的白梨花香膏。”

“味道很香,”康熙敛下眼眸,“不过朕觉得你之前的桃花香膏的味道要比这个好一些。”

明媚眼中一片清明。

这桃花的味道,想必就是那位“卿”平时最常用的味道吧。

于是,浅笑着开口:“臣妾也很喜欢桃花香膏,可惜,内务府最会制桃花香膏的那位姑姑最近几个月没怎么动手,臣妾一直没有买上。”说完,带着可惜的语气叹一口气:“这么好的香味儿,怎么就那一位姑姑会弄呢?”

康熙笑问:“可是内务府的林氏?”

明媚眼睛一亮:“皇上知道林姑姑?”

康熙笑着,眼神却仿佛有些虚无缥缈:“林氏做桃花香膏最是好,后宫许多嫔妃都十分喜欢,点名要她做,内务府的其他香娘就开始钻研其他味道的香膏,久而久之,做桃花香味的就只有林氏一人了。”

明媚嘴上说着原来如此,心里却想,是吗?到底是许多嫔妃都十分喜欢,还是说只有那一位“卿”十分喜欢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