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 第141章 请庆候入宫!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第141章 请庆候入宫!

作者:一头大鲨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5 13:08:12 来源:书海阁

五姓的三位族老推三阻四,其无耻的程度令人发指。

李二不满道:“几位族老,你们也都心知肚明寒门之子求学之路的艰辛,庆侯在自己的封地上免费教书育人,哪怕只是简简单单的学会了读书认字,这对于穷苦百姓来说是莫大的恩德。”

“朕看你们就是在装糊涂,就算没有了这免费学府,这些寒门幼子最终的结局也都会成为百姓,有了庆侯设立的学府,寒门幼子能识文断字,就算学一些奇技淫巧又何妨?”

见三人脸色有些不对,李二面带笑意道:“如果你们五姓也能和蓝田侯一样,在关中设立免费的学府给这些百姓幼子传道授业,朕保证让蓝田侯关闭学府,几位意下如何?”

王伯青神色微变,急忙哭诉道:“陛下,我们虽然出自氏族,但也是百姓出身,不像蓝田侯那样财大气粗,就算掏空了家底也开不起免费学府啊。”

李二笑眯眯道:“不如这样,朕出钱开办学府,你们出人来学府当先生,朕给他们提供食宿,每月还会开一些工钱,这样一来,你们不仅不会出钱,还能从朕这里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说完,李二对长孙无忌眨眨眼。

长孙无忌当即笑道:“陛下圣明,如此一来,不仅能让几位族老赚银钱贴补家用,还能让几位族老在关中一带受百姓拥戴,郑老、卢老、王老,这可是天大的恩德,你们还不谢恩?”

三位老人脸都绿了。

他们来朝堂是发难来的,自己却成了为难的一方。

武官们也开始起哄。

“陛下圣明,体恤五姓之家家境困难,特意给安排赚钱的差事,如此殊荣,羡煞旁人啊。”

“这种好事怎么落不到我头上?”

“老程你看,他们都快被感动哭了。”

“陛下真是太心善了,老夫都被感动了。”

一时间,三位五姓族老骑虎难下。

王伯青硬着头皮道:“多谢陛下厚爱,草民等人何德何能受此恩惠?岂敢让陛下破费?兹事体大,草民做不了主,还得回太原跟老族长商议才行。”

商议是假,溜之大吉才是真。

其实李二比谁都清楚,想要让五姓七望免费教书育人那是不可能的。

就算逼迫他们派人来自己开办的学府授业,谁又能保证这些人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随随便便传授一些识文断字的基础知识,这不是他想要的。

李二干脆点头道:“既然几位做不了主,那就回去和你们族长商量好了再来,朕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在关中开设几个学府了。”

“事不宜迟,几位赶紧回去商量一下,让族内派人来当教书先生,朕会亲自派人护送诸位回家,来人,安排三队骑兵,以最快的速度护送几位族老回他们的宗族。”

王伯青额头都开始冒汗,急忙摇头道:“不不不,陛下不必如此,我们自己可以走,就不麻烦陛下护送了,稍后草民等人会自行离开。”

“既然陛下心意已决要开设学府,这是好事,草民等人必当全力支持,言归正传,咱们还是先说一说庆侯糟蹋大量粮食酿酒之罪吧。”

王伯青不再纠缠学府之事,立马就岔开话题,咬着酿酒之事不撒口。

李二眉头一皱,说道:“王老,酒水生意是蓝田侯全家赖以生存的营生,人家只是做生意,大唐律法中可没有不许勋贵经商的条例。”

一个王姓御史当即站出来说道:“陛下,依臣所闻,王老此言并非是蓝田侯触犯大唐律法,而是为大唐百姓着想,臣提议,暂时封闭蓝田侯的酿酒作坊,等到了丰收季粮食足够多的时候,庆侯想要如何酿酒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上次差点被逐出长安的卢寿林也站出来说道:“还请陛下体恤百姓,暂且封闭庆侯的酿酒作坊,为灾年多留存一些粮食,避免将来出现饥荒之时无粮应对之难。”

一个姓郑的御史同样站出来说道:“王御史、卢御史所言极是,臣附议!”

御史台有了这三人带头,跟五姓七望有瓜葛的御史纷纷跳了出来。

“臣附议。”

“臣等附议。”

“请陛下早做决断,为百姓节省存粮。”

魏徵思虑良久,也跟着说道:“陛下,蓝田侯虽然没有触犯大唐律法,但就老臣所知,他每日酿酒所用粮食,至少也是几万斤之巨。”

“如此一来,一个月就要几万担粮食,今年滴雨未下,旱地收成锐减,秋粮还要等好几个月之久,若是风调雨顺还好说,可若是如上半年这样收成锐减……那后果不堪设想。”

“还请陛下为百姓生计仔细斟酌。”

魏徵的话让一众武将也开始埋头思索,他所言并不是没有道理。

见十几个御史都在附议,李二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他沉声道:“朕说了,酒水生意是蓝田侯全家赖以生存的营生,他并没有触犯大唐律法。”

三河村的建设每天都需要大量的银钱来支持,李二心知肚明这些银钱,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庆侯在自掏腰包。庆侯的钱是哪里来的?

还不是酒水生意带来的盈利?

茶叶他考察过,现在已经进入了市场饱和期,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并没有一开始那样的暴利。

“请陛下为百姓着想!”王伯青当即跪在地上低头跪拜,嘴角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郑泰铭、卢光远、卢寿林……几乎所有的御史全部跟着下拜。

“请陛下体恤百姓,为未来可能出现的饥荒而节省粮食的消耗。”

李二面沉如水的点了点头:“你们的本意也是为百姓着想,朕非常感谢你们。”

说感谢你们四个字的时候李二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他继续点头道:“你们有心,那自然是极好,但朕还是那句话,庆侯没有触犯大唐律法,朕没有理由去关闭他的酿酒作坊。”

“但是既然诸君有请,那就不妨让庆侯前来朝堂,他是个心系百姓的人,三河村是他建设起来的,如果诸位能说动庆侯主动关闭酿酒作坊,朕当然无话可说。”

“王德,去三河村将庆侯召入宫来。”

“是,陛下!”

王德立马带着一队传令官去了三河村。

此时三河村内,庆修正在化身大忽悠,对身边的老道士喋喋不休。

“孙道长,你也看到了,三河村的医馆干净又卫生,比起你的草芦强了不知多少倍,而且这里还能提供源源不断的草药随你取用,你留在三河村坐诊,比在草芦方便多了。”

“你看医馆里面这么多郎中和护工,许多琐事也不需要你亲力亲为,我每个月都给你开三百贯银钱的工钱,想吃饭了,随时随地就能去我家吃饭,我家那些厨娘的手艺你又不是没尝过,味道如何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如果你想开小灶,本侯还能亲自下厨给你搞几个硬菜,什么铁锅炖王八,小母鸡炖牛鞭,羊腰子烤大蒜,这些都是能让你延年益寿的好东西,其他人可做不来这样的美食。”

“医馆隔壁那个独门大院是我亲自设计的,里面种植了不少花花草草,还可以开辟药田,住着也格外清净,只要你留下来,那小院就送你了。”

庆修笑眯眯的说着,心里打定了注意要把孙思邈留在三河村。

这位可是货真价实的神医药王,留下他好处多多,将来就算肾亏了,随便跟他要个方子就能补足。

“师父,要不咱们留下来吧,您看这地方多好啊。”孙思邈的徒弟凌丘也在一旁煽风点火。

孙思邈点头笑道:“也好,留在这里,距离秦岭远了二十里也没什么,除了上山采药麻烦一些,在这里生活也热闹。”

庆修笑着点头道:“既如此,那我今日中午就设宴给孙道长接风洗尘。”

正说着,栓子就带着几个传令官来到了医馆。

经过和王德公公的一番交涉,庆修神色及其不悦,他不想惹其他人的麻烦,但却总有麻烦找上门。

突然,庆修心中一动,道:“孙道长,不如跟本侯前往皇宫一趟如何?”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