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 第750章 吐蕃就是天灾就是人祸!

不仅仅是李二通透了,众位大臣也是恍然大悟!

“如此说来,水流经过必然能带走泥沙,那黄河岂不是无解,不管怎么治理也不过是延缓河床抬高而已!”长孙无忌说出了一个让人心凉的答案。

若真是这样,他们当真无法想象某一日那比地面还要高好几丈的河床,彻底压制不住奔腾的黄河,令其倾泻爆发,彻底淹没一切!

不过仔细想来,这不正是黄河改道?

原来的河道已经无法承载这么高的河床,于是水流主动冲破河道,换另一条路重新入海,长时间的水流冲刷令新的河道形成。

随后又是数百年甚至是千年的时间,河床缓慢积累变高,为下一次黄河改道做准备。

只是在这场黄河改道之中,所途经的地方必然会有无数百姓遭殃,直接、间接因此而死的百姓将会不计其数。

杀伤力完全不亚于一场乱世爆发!

至少在有史以来的记载中,每一次黄河改道,那是几乎足以动摇一个朝代的天灾。

得知真相之后,众人只是变得更加沮丧,再无之前要治理好黄河的决心以及壮志。

“诸位难道就没想过,若是有办法可以让水流不再带走泥沙,那下游的河水岂不是就能重归清澈,而且也不会再有泥沙积压?”

庆修的话在此刻很难让众人接受。

至少就刚才他们的测试来看,这似乎是一项不可逆的工程。

“难道庆国公有办法,可以让土壤坚固,不被水流带走?”房玄龄有气无力的问。

庆修微微一笑,“我何时说没有了?”

这话让已经近乎绝望的李二当场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赶紧追问:“果真有办法?”

“当然!我今日特地从银州大老远的返回此地,甚至都没有先回府邸休息,便是为了与诸位说清此事。”

“更是要一劳永逸彻底解决黄河天灾,自此以后让黄河只能利百姓而无害百姓!”

既然众人已经明白黄河会泛滥的根本原因,庆修干脆从最源头,也就是吐蕃高原的褶皱山。

当庆修将一切原因说明时,一切都恍然大悟了!

“难怪,自我国开朝以来,朝廷常常得到通报,黄河日复一日的泛黄,其原因竟然是这个!”

李二不由得咬牙切齿,他现在才明白,吐蕃人崛起对大唐带来的不仅仅只是边关的军事压力。

这自然环境的破坏,甚至比军事压力更麻烦,长久下去大唐迟早会被黄河水患所毁掉!

“陛下,要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黄河水患只有一个办法……”

庆修不必多说,李二便明白了。

“直接出兵抢夺褶皱山,攻占当地的牧场和农田,退耕还林,重新种植树木来恢复上游土壤。”

“庆国公是这个意思吧?”

“正是,眼下黄河还能维持两年不会出现灾患,所以陛下动作要快啊。”庆修意味深长道。

“自然!”

李二深吸一口气,在诸位大臣面前高声道:“朕决定,明年开春,冰雪消融之时,立刻出兵攻打吐蕃,夺取褶皱山!”

李二若是得手,他将会是自有华夏以来,第一个占据黄河发源地的皇帝!

既然已经知道事情解决方案,李二便也放松下来,不再像前几日那般始终心有重压,如鲠在喉。

他着实庆幸,自己允许唐俭继续在中原治理黄河是极其正确的选择,否则下游泥沙沉淀要恢复非几十年不可!

……

重回府邸,庆修与妻妾们接连作乐几日,这一头沉浸在温柔乡里让他再也不想出来了。

相比于外面跑东跑西而言,还是留在这里什么也不用操心为好。

当然,他之前留在外面的风流债,到时候该来找他讨了。

他回到长安城的消息不知何时被藤原姬所得知,这女子竟然隔三差五的写书信送到庆国公府。

倒也不是对庆修提出什么无理的要求,甚至连见一面都不敢奢望,只是每日在书信里倾诉对庆修的种种思念,以及她自己所写的诗词。

没想到此女子竟然甚是痴情。

不过看着眼前这些书信,庆修也总是能想起那一日在月光下二人之间的袒露,交流……

思来想去,他还是让二狗子把自己的回信转而传达给藤原姬,并且还特地带上了一块身份牌。

这身份牌只有藤原姬能用,是为了让她能便于出入倭国人被李二所封禁之地。

至于让她隔三差五的出来走走嘛……

庆修当真只是想和她好好交流琴意!

转眼间,秋收时节结束,时节逐渐变冷入冬,朝廷也罕见的在这个冬季停止了一切工程。

本来冬季是徭役最忙碌之时,可朝廷却忽然停了徭役,让全国上下的民众都不得解。

但不管怎么说,停止徭役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他们可以在家里闲置一个冬季好好休息了。

只有庆修以及少量的心腹大臣知道,李二这是在积蓄力量,休养民力。

其目的为的就是明年出征吐蕃!

……

深冬十一月,天寒地冻,朝堂依旧。

此刻李二和诸位大臣正在为高句丽的事情头疼不已——并非是那里发生了民变,而是那边的气候比他们想象中的寒冷太多!

他们这才知道,以高句丽的气候,到了冬季便会有许多穷人因为难以取暖而冻死。

甚至此前从中原之地迁移过去的大唐百姓,有不少人就是因为不曾料想高句丽如此寒冷而冻死的!

他们还在用中原取暖的方法在高句丽取暖,结果根本不奏效。

“莫不如陛下还是把高句丽人留在原地,多派遣一些士兵驻扎,少迁移民众,否则太多中原儿郎会冻死在那边了。”

“无稽之谈!得派遣多少军队才能镇得住当地几百万百姓?而且没有我大唐百姓留在当地逐步汉化高句丽人,他们早晚有一日还得反!”

“要不朝廷干脆冬季分发给他们柴火钱!”

“我看可不妥,听说高句丽本来就土地贫瘠,连山上的树木都快被砍秃了,有钱也买不到柴火”

……

庆修在朝堂上不住的打着哈欠,心下盘算一会儿下朝之后,要不要带着自己的妻子们出去看看城外的雪景。

至于诸位大臣们的议论,他充耳不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