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 第10章 领导接见,加入校队

一桌人,只有吴老师脸色不好看,拼命低着头掩饰。其他人都看向史天明,等待着他的回答。

史天明尴尬的挠着头:

“啊……思路啊?”

“其实,这解题思路吧,也不是我想的。是我学弟教给我的……”

领队刘忠目光热切:

“学弟是谁?”

“在哪个班级?”

“也是咱们校队成员吗?”

史天明被问的晕乎乎的:

“他叫陈帆,高一(15)班的,不是校队成员……哦不对,马上就是了,这次选拔刚考进来的。”

几个校领导点点头,学校竞赛这块,主要是数学组的老师在负责。题目、难度不是他考虑的问题,他们更关心将来的省赛名次。

但刘忠却心跳加速。

那道“错题”,和他读博士时的研究方向有一些关联。

但当年,延毕了整整两年,都没获得任何成果,最终选择肄业并回到高中母校教书育人。

他本来快放弃了科研的理想。

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会突然在一个高中生的解题思路上找到灵感。

“太好了!”

“史天明,你和陈帆很熟悉吗?下午我想去见见他。”

“几位领导,我一会有点事,这顿饭就先到这里,不能奉陪十分遗憾。”

刘忠直接放下筷子。

“对了,这道压轴题请务必再发公告勘误。虽然对学校的声誉有损,但没什么事比获得一名天才更重要。”

“陈帆如果不能来竞赛队,恐怕我也很难留下。”

“……”

刘忠说完,起身离去。

几个校领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清楚了是怎样一回事:

刘忠是二中的毕业生,去年“人才引进”回校成为老师。他是硕士学历,就算去北上广闯荡,也会有非常不错的收入……也就是看在母校的面子,才义无反顾的回来。

而且,二中的竞赛成绩已经一年不如一年,如果再不加入一些新鲜血液,一潭死水,后续能否报省赛都未可知。

至于吴老师……

如果说第一回勘误和通知,大家还可以勉强接受,第二回就说不清了。

你作为出卷人,还是数学老师,题目质量问题出现错漏不说,后续勘误说好无解的题目,怎么又有答案了?

再说……题都出错了,你女儿的试卷答案还能和你的标准答案对上?

傻子也猜测你泄题了!

甄主任收起笑容,板着脸:

“老吴啊,虽然几十年的同事,但这事儿真没法保你。下边一千多学生,两千双眼睛盯着呢。”

“记过处分,降职一级,取消年终奖!”

“至于吴韵怡,后续刘老师出题考核,若分数达标,亦可加入校队。”

老吴的脸色不好看。

扣年终奖他不在意,毕竟外边有课外班赚外快。但记过就意味着学校可能要“盯上他”了,看来后续开课外班还要低调一点……

吴韵怡低着头,快哭出来了。

本来面对一群学校领导老师,她有点骄傲,又有点紧张。没想到在饭桌上直接被拆穿了。

还要重新考试,这次不是亲爹出题,她的数学水平也远远没有竞赛那么高,这让她怎么考哦?

别说考到第一第二的位置了,及格偏上都是勉勉强强。

…………

下午。

史天明扛着书包奔来教室,一进屋就喊醒了好多午睡的同学:

“又贴通告了!”

“真的强!”

“帆哥,你现在是选拔考试第一,肯定加入校队。”

“吴韵怡取消成绩了!”

“爽!”

“对了帆哥,展示栏试卷标红字是你,下午为啥再发通知,取消吴韵怡成绩啊?你又耍了什么手段吗?”

陈帆思考了一会,有还是没有呢?

他本来想等学生质疑的时候,自己去一趟竞赛队办公室的。但居然有人提前一步把题解了?

那就是史天明?

答卷结束后自己只给他讲过题。

后排几个差生,都被吴韵怡狐假虎威整过,对她极其不待见。一听说选上的是陈帆,都非常高兴。

“真的假的?”

“王钦,你可别瞎吹,上回就是你八卦,说杨伟在隔壁实验小学搞了个对象,细问才知道是接她妹放学!”

王钦黑着脸:

“啥时候的事儿?净瞎扯!”

“陈帆入队上午的通知就说了,吴韵怡取消资格不也很明显,你往前排看看,她不自己趴在桌上哭呢?”

前桌女生压低声音,质疑道:

“但我不理解,怎么可能是陈帆啊?他从小村子里来的,一穷二白,也没参加过培训,怎么能考过别人呢?”

史天明趾高气扬,好像考第一进了校队的是自己一样:

“这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哈哈哈哈哈……”

大家正开着玩笑,史天明带着校领导和领队刘忠来到15班门口。

“陈帆学弟!”

史天明在门口挥手。陈帆笑着打了个招呼,走出门去。

史天明热情介绍:

“欢迎加入我们竞赛队,给你介绍一下,这是领队刘忠老师,这是咱们学校的甄主任。”

这些人里,陈帆只对刘忠有印象:

他貌似是南大毕业的高材生,但研究之路不顺遂,博士肄业后就跑到学校教书了。但后续没两年,好像因为抑郁症辞了职……

但现在看起来,刘忠应该是个乐观开朗的人啊?

后续发生什么不知道,但第一眼看上去,陈帆对这人眼缘不错。

刘忠看到陈帆,激动溢于言表:

“哎呀,你就是陈帆同学!”

“太厉害了!”

“最后那道题,我们全竞赛组都以为无解呢,没想到被你给证明了!这个方法给了我的研究很大的启迪!”

“对了,你那个思路,可以考虑写一篇论文的,老师找渠道帮你发表!”

陈帆:“哎?”

对陈帆来说,那道意外出错的压轴题,只是个稍微转了个弯的小题而已。他的焦点主要在“千禧年七大难题”上,对这种小小的创新不屑一顾。

刘忠还以为陈帆不了解:

“没事没事,进了竞赛队,就是我的人了。写论文我亲自指导你!”

史天明羡慕的看着陈帆。

发表论文啊,在他印象里,这都是研究生、博士生,或者知名教授才能做的事,意味着在某个领域内获得了阶段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陈帆学弟比自己想象厉害更多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