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 第106章 “物理学院对你非常感兴趣!”

虽然Ai深蓝已经初步开发完成,但对于人工智能行业来说,只是个开始。

受限于芯片、权力、网络等等因素,深蓝现在实现的功能有限。

陈帆对外公布了深蓝问世后,一周时间内,已经有国外10所研究院及国内200多家学校及科研机构,表示愿意参加“深蓝”的共创和开发。

陈帆后续还有其他研究项目要做,也不可能一直盯着合作协议的签署,他正苦恼让谁负责这些事时,魏超自告奋勇的跑出来。

“陈教授,交给我吧!”

“虽然专业和计算机、数学都不沾边,但我全程参与深蓝的研发过程,熟悉产品应用模式,还具备管理经验,愿意加班,吃苦耐劳……”

陈帆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魏超同学之前虽然也很“舔狗”,但是远远没有现在这么明显。

其他研究生同学很咸鱼,魏超同学……看得出来也很想咸鱼,但是他说话总容易让人误解,一“不小心”就喜提一堆工作任务。

但今天这是怎么了?

“陈教授,帆神,我的工作有啥不满意的,你一定要指给我看,我努力改进,加强管理,一定做好模范。”

陈帆对魏超同学的上进感到满意。

不过他还是没明白这小子为啥突然开窍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陈教授,您这表情是不同意吗?”

陈帆要对学生的思想有了解:

“没。”

“你不是硕士毕业已经稳了,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吗?”

“化学系好好的,怎么突然想管人工智能这一摊事?”

魏超一脸苦逼把事交代了:

“教授,您就别奚落我了。”

“我当初比分数线多1分,考上了研究生,毕业设计走运遇到了您,项目没怎么努力就发了篇paper。”

“但是实验室这三年……除了整整数据打打杂,我真没做啥事。”

“然后看了您的研究能力和效率,我发现凡人和神亦有差距。”

“尤其是……深蓝试运行之后。”

“我干上一礼拜的工作,它一小时就可以完成。我感觉……我的工作,他随时都可以取代!”

陈帆很认真的听。

魏超这小子,大局观还是不错的。

前世的时间线,人工智能问世后,也取代了不少低端重复性工作。比如:客服、数据录入、简单的翻译工作等。

后世,人工智能还能从事文艺创作、图画绘制、视频生成等。

但陈帆考虑到现在算力不足,深蓝的研发主要针对实验室场景应用,所以在算法的设计上,侧重于满足统计学和数理分析。

这给原本负责实验室数据工作的魏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不过早有准备也好……

人不能总盯着被取代或者即将被淘汰的东西,就像是发明了洗衣机之后,很少有人再用手洗衣服一样。

魏超早做转行打算,学习Ai并且负责实验室,也是一桩美事。

再有一点,陈帆对魏超的干活态度比较满意,索性答应下来…

“不错。”

“那后续其他实验室想要合作,可以共享数据为代价,获得完全版的深蓝使用权。”

“另外,简易版实现基础对话功能的深蓝,也可以对普通公众开放……使用费,每个月200元好了。”

魏超掏出笔记本,刷刷刷记下陈帆教授的金口玉言。

深蓝功能强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别人怎么想不知道,反正魏超感觉这个价格一点也不贵,非常划算!

于是,业务推行下去:

各实验室与魏超的工作对接还算顺利,而且得到了一定好评和优化。

但在个人使用的简易版方面,国外的推行却受到了一定阻碍。

很多喜欢宣传华国落后、封闭的,现在遭遇了打脸,拼命封锁消息,不想让民众看到“深蓝”的存在。

但是随着深蓝在学习教育领域等的应用,以及网络上的发酵,各国的呼声越来越高。

于是,当局给的人工智能研发任务一下子就压下来了。

甚至还爆出了一些丑闻。

比如,某虚假研发公司雇佣客服冒充Ai回复客户……

陈帆看到这些新闻也是乐呵。

因为他的重生,人工智能的问世至少提前了10年。就算有自己打样,其他公司想追上,至少得花费2-3年时间。

…………

深蓝项目彻底结束后,陈帆休息放松了一礼拜:调整作息,让大脑放空。

劳逸结合,才能保证效率最高。

陈帆前世最大的成就,其实在脑机接口和生物芯片方向。

但是目前的科技水平,建立相关实验室都很困难,所以在这段时间,陈帆准备搞点其他的。

陈帆考虑了几个方面:

光刻机……研发难度大,耗用时间长,目前市面上的也不是不够用。

陈帆考虑到,程建华帮他申请的可控核聚变项目可能马上要下来了,到时候写两个一起做肯定都干不好,于是放弃了光刻机。材料化学这边,陈帆也有一些技术和研究热点,比如: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高熵合金催化剂湣⒘孔拥惴⒐舛极管湣⒍维晶体……可惜联合理学院没有相关方面的实验室。

一些高精尖技术,光是搭建实验室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陈帆当初选择这里,就是相中了于晓辉教授建设好的铋系超导实验室。

最后,经过一番挑选,陈帆决定暂时不考虑应用,而是研究些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

陈帆说的研究,是指从前世的知识基础上继续深造和创新,从记忆里“偷”别人未来的论文发表,他是不屑于这么做的。

陈帆把方向定在了物理上,之后就去找叶知秋院长谈。

叶知秋清楚陈帆的情况,现在陈帆做什么他都答应,他立刻找来了物理系最资深的教授和陈帆对接。

教授名叫郑知青,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戴一副金边眼镜,虽然年迈却精神抖擞,文质彬彬。

陈帆保持着对老一辈的尊重:

“郑教授您好!”

“我是陈帆。”

“这次想申请从化学系转到您的物理系,虽然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但是我对物理……”

陈帆本来想借口说“对物理非常感兴趣”,没想到直接被打断了。

郑知青激动的握住陈帆的手:

“没关系不重要无所谓……物理学院对你非常感兴趣!”

陈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