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 第120章 破釜沉舟

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第120章 破釜沉舟

作者:好像是个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5:19:32 来源:书海阁

涉及到核能这种影响公共安全的关键领域的项目,不能随便设立,必须经过相关批准。

对陈帆来说,冯世荣拥有的一切他也迟早会有,远不如一张科学院的批准回复函来的重要。

程建华竖起大拇指:

“好!”

“华国就需要敢想敢干的人才。”

“你重新准备递交材料吧。”

“冯世荣再从中作梗,那就别怪我老程跟他不客气!”

向小园帮着陈帆收拾资料:

“师父,立项材料我帮您修改,已经一天时间了,快去吃饭吧。”

林心诚也带上花镜:

“陈帆,后续要你忙的事情还有很多,这种小事就交给我们两个吧。”

…………

陈帆重新递交申请。

投票通过时,冯世荣的手都是抖的,脸色明显不好看。

但程建华作为机要人员,旁听了这次会议。而且在会议开始之前,就私下里跟他播放了电话的录音:

“另立门户……我会立刻通过审批,拨付1亿元项目启动资金。”

冯世荣当下脸就黑了:

“程建华,你打的是保密电话。私下录音,这是违背保密管理规定的。”

程建华知道对方没有底线,当然也不讲武德:

“违背保密管理规定,我自愿接受华安信息保密管理局的处罚。”

“但你……”

“古人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以势压人,欺负后辈。冯世荣,你也不想在学术圈名誉扫地吧?”

冯世荣:“……”

程建华在负责航空基地之前,本来就是**背景,保密管理的人90%就隶属于**,怎么可能处罚他?

…………

三天后,科学院发布关于同意开展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相关核安全设备活动的回复函。

【陈帆同志:

你递交的《关于申请特许开展可控核聚变实验堆设计的函》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一、我院同意你单位开展可控核聚变实验堆核设计活动。

二、你单位应有效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确保核安全的义务,并接受相关部门监督检查。

特此函复。

科学院】

…………

一纸盖了红戳的批复函。

两个没签合同的科研员。

出了科学院大门,微风轻拂,陈帆等人坐上了孟岩的车。

向小园把批复函看了又看:

“师父,这就算是……立项了?”

“对。”陈答。

向小园耷拉着脑袋:

“哦……”

因为成绩优异,向小园在学校也被不少教授邀请过去实验室参观学习。别人的项目,有实验室,有人员,有各种资料免费领用……

陈帆自立门户后,把研究基地设在了西北偏远地区名叫鹿合的小镇上……

那有一栋研究院旧址,但因为废弃已久,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了。

总觉得这个项目有些敷衍。

陈帆瞥了她一眼:

“别担心,你想的那些,以后都会有,只是时间的问题。”

冯世荣事件过后,林心诚本来担心陈帆的心态。但这样看起来,他应该担心自己的心态才对啊……

即使到了他这个年纪,自认为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遇到这事他内心也无法淡定。

反观陈帆,虽然年纪小,但是心态却比他成熟很多。

林心诚还是比较忧虑:

“一个亿的启动资料,对可控核聚变项目来说,简直杯水车薪……”

自立门户不是陈帆贸然的决定。他给同事吃下定心丸:

“目前,我通过云帆基金会的股权代持协议,占有东山制氢公司80%股权,公司估值30亿元,抛售全部股权应该足够可控核聚变项目展开。”

“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吕玉林,是我联合理学院的学生,她对我的决策不会有意见。”

林心诚知道海水电解质氢的项目,但听到这种陈述,还是震撼了一下。

东山制氢……本来就是个资产不到千万的小制氢厂,陈帆等人砸钱买了股权,又上市新研发的海水电解技术,估值三个月内直接提升30倍!

简直是麻袋装钱。

程建华不着痕迹的点点头,问:

“实验室建设方面,基地可以帮你,绝对航天级品质,你可以放心。”

“但是托卡马克装置,从零开始制造,保守估计也需要3年的时间……”

这个问题陈帆也考虑过:

“托卡马克装置,国内没有,但国外的有。我记得,樱花岛就有一台闲置的……”

程建华听的眼皮子直跳。

刚炸了别人实验基地,现在又盯上了别人的闲置设备……

不过转念一想,科研员都炸没了,要弥补人员空白没个3到5年,根本不可能了,这设备闲着也是闲着。

“咳,这个可以帮你交涉一下。”

陈帆也不客气:

“那就拜托程总工了。”

程建华笑着拨了一通电话:

“你小子真是……喂,我是航空基地总工程师程建华。”

“……”

返程的途中,程建华接到了回复,转头跟陈帆说:

“樱花岛可以同意交易。不过,他们不要钱,他们想要你手里的海水电解制氢催化剂技术。”

樱花岛四面临海,陈帆的海水电解没出战之前,是最大的氢气出口国,后来被陈帆的公司干趴了……

陈帆想了一下,自己重生之后,好像对岛国那边确实不太友好。

樱花岛要技术又不要公司……这样比较起来,貌似比抛售股权更划算。

项目在即,整装待发,是时候增进一下两岸的“友情”了。陈帆答复:

“那倒省去了出售公司的麻烦,请您帮我对接吧。”

程建华都没料到陈帆这么痛快。

坐在后排这个年轻人,18岁的年纪,即将挑战华国核聚变领域最权威的专家,但他技术够硬,还把项目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等到可控核聚变点火……不,项目已经成立了,陈帆现在就已经是“陈总工”了。

程建华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陈帆笑着接下去: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