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 第133章 合理的吧?

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第133章 合理的吧?

作者:好像是个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5:19:32 来源:书海阁

按照组织协议,华国没有共享技术,其他组织也不再共享资料、技术、原材料给华国。

米国等着华国人回来道歉,但没想到技术封锁之后,一点消息都没有。

“重量级”的艾伦女士发了狠:

“熬!”

“熬到他们愿意服输为止。”

…………

鹿合。

陈帆去京平见过那位老人,一刻都没有耽搁,带着钱回到西北实验基地。

钱的问题解决了,但最高精端的科研前线,人和材料才是最稀缺的资源。

1个亿打到陈帆的账上,干成了可控核聚变点火运行实验。

1个亿打到普通人账上,华国不出现一个躺平族就是好事。

关于人才这方面还比较好说:

陈帆有了之前的成就,各大实验室、高校都愿意出人配合。

陈帆把招人的学历、经验条件要求好,委托航空基地进行初筛。程建华的航空基地毕竟是**出身,背景调查这方面做的最专业。

这些知识和理论技术是超前当世的,任何一个当世的教授,想理解这些都需要花点时间。

所以陈帆把人员的品德和背景放在了第一位,等程建华帮忙挑选好了,关键岗位再由陈帆单独视频面试,普通科研员敏而好学就行。

原材料方面。

可控核聚变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设备配件,从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外边进口来的。

现在要从实验室跳转到商业化应用,自然有许多部件、原材料换新。

这让于晓辉教授带领的材料小组……不,人员扩充之后,应该叫西北实验基地材料部了……总之他们感到非常头疼。

很多材料,之前买的时候都是直接进口,别人生产技术的专利权,也不可能告诉你。

于教授头一次陷入这种窘境:

和陈帆一起实验一起研究的东西,他打包票都可以独立复制。

但现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没有原材料,想合成什么新材料都是非常困难的。

曾经,采购的时候因为花钱肉痛;现在,可控核聚变商用实现在即,因为采购的时候花不出去钱肉痛。

布置的任务做不完,于教授只能去请教陈帆。讲真……向这位比自己小30岁的陈教授请教,每次都觉得自己一大把年纪白活了。

可控核聚变实现以后,鹿合当地的房产企业,就跑过来给实验基地的生活办公设施升级。

陈帆仅仅出门几天,就在原本的实验结果旁边,给盖起了一栋办公楼,真正彰显了“基建狂魔”的实力。

陈帆的新办公室又大又宽敞,门口还置备了一排座椅。

于教授来的时候,办公室门口已经坐满了排队等候的各部门负责人。

陈帆毕竟是实验基地的总工程师,大事小事,都需要找他确定和拍板。

于教授在门口排队约2个小时,才进到屋里和陈帆说上话。这让他不禁感叹,当初在联合理学院的时候,他差点还拒绝陈帆进他的实验室。

于教授拿着一叠资料:

“陈总工……”

“之前R2-486材料都是从米国直接购买的,现在遭遇了技术封锁,没有人愿意接受我们的订单了。”

“它是我们用来制作集成电路衬底、红外探测器、γ光子探测器的重要原材料,你看这……”

于教授处处考虑着措辞。

宣布华国退出世界核聚变研究协会组织的是陈帆,因为这,全世界的科学研究所都在盯着他。

原材料问题不得不解决,但是再回协议组织,说真的也不太好听。

毕竟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

陈帆把资料看了又看,问:

“是看中了它高频、高温、低温性能好、抗辐射能力强等优点?”

于教授点头认同:

“是的,目前全世界只有米国可以制备这个玩意,而且成本很高。我和新来的化学教授商量了很久,目前华国确实没有技术能制造。”

“我们实验室尝试过还原分析和解析……但是效果很不理想,它太复杂了,搞清楚根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陈帆若有所思,顺便把于教授带来的资料又翻过来一页。

陈帆不是超级计算机,不能记住前世的所有东西。但前世看过的技术资料,看到相同内容可以进行类比和推演还是没问题的。

于教授没敢发打断陈帆思考。

陈帆从抽屉里拽出了几页A4纸。

还好,相关资料前世他看过一些,现在通过于教授给出的数据,足够推演出详细的制备方法了。

于教授推了推眼镜,试图看清楚陈帆在写什么,这一看却是吓了一大跳:

【以垂直布里其曼法制备R2-486材料。首先,通过将合成多晶、B2O3以及籽晶装入PBN坩埚中,并在抽真空的石英瓶中进行生长……】

“……???”

于教授吓了一跳,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好在底盘重稳住了,但整出哐啷一声动静,引来了陈帆的侧目: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于教授不可置信:

“你这是,在当场推演R2-486材料的制备方法?”

陈帆奇怪的问:

“你不是找我解决这个问题?”

于教授:“这合理吗?”

陈帆重新检查了一遍已经写好的化学公式,解释说:

“以B2O3作为液封剂,在2MPa的氩气环境下进行晶体生长。LE易生长大直径的单晶……合理的。”

于教授:“……”

“不是,我不是说制备技术合理不合理,你的水平没人敢质疑。”

“但是我这个问题研究好几天了,你这个速度,它合理吗?”

陈帆的口头禅又来了:

“你的资料准备了这么多,而且米国都已经有成功案例了。我能推演出制备的方法……合理的吧?”

于教授:“……”

整个华国几百位化学家,这事捣鼓了几年时间都没捣鼓明白,怎么到你这就立刻解决了?

至于合不合理?

只要问题能解决……还有什么合理不合理?合理的啊!

陈帆写完了,递给于教授:

“拿回实验室看看,如果不行就按着这个方向研究研究,再不行就还带着实验数据来办公室找我……”

于教授:“好好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