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 第225章 取巧

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第225章 取巧

作者:好像是个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10 12:11:54 来源:书海阁

陈帆同意了部分实验室加入对撞机实验,在日后设备建设完毕后,可以申请使用设备,共同研究学习。

这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陈教授大公无私,追求真理!”

“陈帆同志风高亮节!”

“期待和西北实验基地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赢发展!”

“今天参观了西北实验基地,技术先进,大受震撼。”

“陈帆教授大公无私的分享了他的部分技术,以及对撞机建成后的预期参数。保守估计华国的粒子对撞机将是现存对撞机效果的800倍!”

“期待历史上那些待验证的理论,能够在明年完成验证。”

“……”

大多数都是对陈帆和华国的赞美声音。毕竟对撞机的建设成本非常高,一些小的国,没实力拥有自己的对撞机。

有它,就能够在物理理论研究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探寻宇宙创立之初的秘密,这实在让人兴奋。

访问学者们参观完对撞机离开之后,陈帆带着高铭继续工作。

接下来最要紧的任务,就是盯着施工人员把常温超导材料安装进入其中。

这个环节,陈帆带着高铭,提前做了无数个迷你版的技术模型,反复测试,确保万无一失之后,才下令动工。

高铭跟在陈帆身边的几年,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差距:

首先是理论方面,高铭自己对新理论的设想过于“理想化”。但陈帆教授却可以让每个数据的来源,都存在合理可靠的数学依据。

其次是实践方面,高铭之前总喜欢抠理论和数字,不喜欢实验室的实际工作,觉得那些浪费时间。就算在脑叶实验室和魏超干的时候,他也是有些不情愿的。但是,这次跟陈帆一趟走下来,他被彻底的折服了。

陈帆在脑叶实验室,更多的是提供理论基础,实验都交代给下边的人做。比如叶知秋、魏超、向小园这些人,然后他们再把具体的活派给自己。

但这次出来,高铭才真正意识到,陈帆提供的,不仅仅是理论而已。他的实践、工作安排、时间管理……任何一项,都是无法比拟的。

高铭一脸敬佩的跟在陈帆后边。

陈帆一边检查和指点对撞机的建设工作,一边跟高铭聊天:

“今天一趟走下来,感觉怎么样?未来,你我对量子力学的研究,就靠这个大家伙的运转来验证了。”

高铭赶紧回答说:

“感觉太棒了!”

“之前只知道实验验证的大概原理,今天才发现,居然有这么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和研究。”

“知其然,应知其所以然。跟着师父您,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虽然这和量子力学不相关,但是这些基础的东西,就像是台阶一样,可以协助我们,一步步攀登理论高山。”

陈帆很满意。

他怕高铭再走纯粹理论分析的弯路。没有实践证实,理论就像是“无根之水”,让人陷入思索之后难以自拔。

陈帆又问:

“对撞机的建设方面,有什么技术建议或体会吗?”

高铭这小子很灵性,在量子力学方面的认知,和自己不谋而合。

问题是,自己的理论,是来自前世的研究和经验积累。而高铭仅仅凭借自己的推理,在理论上就和陈帆推演的比较接近,只能说是天才中的天才!

在陈帆自己看来,这台对撞机已经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即使放眼前世,也就是五十年后的世界,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但他仍然希望听取高铭的意见。高铭的想法很跳脱,但陈帆看来,只是缺一个实践验证的机会而已。

可惜,这次高铭却没有什么建议,只是夸赞说:

“陈教授,您这项技术太了不起了。在我的考虑中,我甚至不认为华国20年以内会建设对撞机。”

“现在,我们不光建设了,还完全没有使用外国的专家和技术,全凭您主持工作……”

“这些技术……就好像从未来借来的一样离谱!”

“……”

陈帆沉默良久。

高铭虽然是无意中说出来的,但其实……就是事实。如果没有那次意外坠机事故,还能带着记忆重生,那么今生的科技或许也不会发展这么快。

作为一个科学家,重生这种最不科学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且还没弄清楚原委,也是陈帆的心结之一。

但“平行时空”、“多元宇宙”等等,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之中,目前尚缺少理论依据,只能看个乐子。

重生这事的理论逻辑,陈帆现在也没有头绪。

高铭奇怪的问:

“师父怎么了?”

陈帆顿了一下,把情绪和疑惑都藏起来,这种离谱甚至又有点“反科学”的事,在自己没搞清楚之前,还是不要和任何人交流了。

所谓的“前世记忆”,是陈帆最大的疑惑,也是最大的依仗。

这一世的“黑科技”,都是在“前世”的理论上继续发明的。

“没事。”

“刚才在思索技术方面的问题。”

“你没有什么建议的话,这一段的施工方案,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走吧,我们去下一个区域看看。”

陈帆岔开话题。

他心里却暗暗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从科学理论上,找到自己“重生”的原因。

高铭直觉陈帆有心事,而且并不在对撞机上。但陈帆毕竟是他的导师,他也没有过多询问,只回答说:

“好的,师父!”

“那我们继续往前走吧。对了,您刚才说的,我有一点不太明白……”

…………

对撞机的事,其他国都是看到了合作机会,只有米国,想的是搭便车。

“太好了。”

“现在的基本物理体系,几乎都是我们的理论。”

“华国建设这样的对撞机,就是在为我们做嫁衣。”

“物理模型的基本理论是如此,用什么设备验证,也只会得到我们的理论正确这一个结局。”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他们那么喜欢宣传,那就等着陈帆先生的对撞机,把我们近一百年的理论,通通验证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