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 第270章 哪哪都要种菜

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第270章 哪哪都要种菜

作者:好像是个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29 15:06:22 来源:书海阁

陈帆计划让飞行员同事先回去,把火星生物带回去。自己则是在这边有另外的安排……种土豆。

华国人就喜欢种植,这个是民族传承。陈帆来之前,就收到了航空基地植物院的要求,过来火星尝试一下土豆的播种。

陈帆对农学没有研究,不过他有机器人可以替代他的劳动。

陈帆安排机器人在火星种土豆。

首先,他深知要想成功种植土豆,必须先找到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于是,他开始了寻找理想土壤的任务。

陈帆在火星上找到了一块看起来肥沃且适宜的土地,通过机器人的挖、抛,这块土地目前不仅有着良好的排水系统,还拥有充足的阳光照射。

接下来,就是准备种薯的阶段。陈帆精心挑选了一些来自蓝星的土豆,这些土豆都是健康、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将每个土豆切成小块,确保每一块都至少有一个芽眼。这样可以增加发芽率并保证植株的健康成长。谢谢土豆都是已经放在通风处晾干,不会感染病菌。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陈帆便带着机器人来到那块肥沃的土地上。

他们先用工具翻耕土地,将土块敲碎,使其变得松软。接着,他们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挖洞,将切好的土豆放入洞中,并用泥土覆盖。

整个过程需要非常小心谨慎,因为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到土豆的生长。

在完成种植后,陈帆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知道,要想让土豆茁壮成长,还需要给它们提供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因此,他安排机器人定期浇水施肥,确保土豆能够吸收到所需的营养物质。

网友们好奇陈帆在干什么,为了让大家放心,陈帆工作不忙的时候也会开开直播。

这可是世界第一个设置在火星的直播间,真正做到了“地球人都知道”,直播当天,不需要刷数据,观看人数直接飙升到20亿人次。

陈帆穿着宇航服在地里劳作,帅气的陈帆挥舞着锄头,被网友调侃今天是“最接地气的教授”。

“哈哈哈哈,陈教授太有趣了。”

“不知道火星土豆好不好吃。”

“想试试。”

“那是实验体,怎么能随便说试试就试试呢?万一在那边种的土豆有毒呢?危险了怎么办?”

“陈帆教授又发通知了,之后他的土豆,会在直播间里直播动态。”

“我早就看到了。真没想到种土豆都可以可以这么先进……”

…………

反物质飞行器带着一批宇航员和 10 只“火星蜥蜴”成功地返回了地球。这个消息让全球人类为之振奋。这不仅是一次科学探索的胜利,更是对人类未来的希望之光。

全世界各地的生物学家纷纷赶过来,表示要研究这个火星生物。

当反物质飞行器降落在地球上时,无数人聚集在一起,欢迎这些勇敢的宇航员们归来。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火星蜥蜴被带回了无菌实验室。科学家们迫不及待地想研究这些从火星带回的珍贵样本——那些被称为“火星蜥蜴”的生物。

经过一番紧张而细致的检查后,科学家们发现这些“火星蜥蜴”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它们的身体结构与地球上的爬行动物相似,但却拥有一些奇特的器官和适应能力。

科学家们开始深入研究这些“火星蜥蜴”的基因、生理机能以及行为习性。他们希望通过对这些生物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火星的生态环境,并找到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

虽然火星上没有出现类似人类的的智慧生命,但是这种探索的意义毫无疑问也是巨大的。

因为与陈帆沟通后,了解到在火星上这种蜥蜴数量众多,所以下次返航的时候,还会带回来一批。目前,仅有的10只,被华国的各大科研院所分配掉了,歪果仁也想要,可是没有机会。

目前,华国真正的成为了世界科技的中心。因为无论是在物理、化学、天文等各个领域,都是这边最发达。

而且有陈帆在,其他学者的学术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现在,想要到华国求学,也必须支付大价格才能前往。

因为后续反物质飞行器还会在星际往返,所以研究用的火星生物,陆陆续续也会送回地球。

…………

陈帆这,剩下的,就是等土豆生长了。土豆的生长周期在100-150天,不知道在火星上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陈帆把火星实验室处理了一下,后续就在这边做研究,等着反物质飞行器接他回家。

直播间里,很多人每天都在关注“火星土豆”的变化:

就在这几天,火星上的土豆已经开始长芽了,而且发芽和生长的速度远比蓝星更快。

原本看起来还是有些干枯的土豆,此刻已经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并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长大。

“好神奇耶。”

“我们种的土豆不是这样子的,看来在火星还是有奇效。”“我妈说我疯了,不好好上班不好好学习,整天盯着土豆傻乐呵。”

“我家里人也这么说,但是我回头看他们的手机,发现他们也在看陈帆教授的小土豆。”

“……”

陈帆安排了机器人执行工作,他自己则是抽时间做做研究之类的,等待着飞船过来接他。

虽然已经压缩了星际之间往返的时间,但是来回来去,就是一个半月。

陈帆在这里,因为实验条件不如蓝星,所以有时候更多是思考类的工作,还好有向小园也在这,不至于太无聊。

向小园比较活跃,她偶尔去看看土豆的状态,偶尔换新的航天服,去火星上其他地方看看。

陈帆则在继续考虑,能否进一步缩短通勤时间。后续,如果在火星开展其他实验,往返肯定还需要更多的次数。

每次在太空中通勤,都需要20天以上的时间,就算飞船再高端,也有很多不方便的事。

陈帆打算再考虑一下,如果真能实现科幻片里的“曲率引擎”,那么之后的往返都不再是问题了。

向小园看了看四周,觉得有点无聊,于是想过来和陈帆聊聊天,毕竟火星上实在太空旷了,除了工作之外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但是当她来到陈帆身边时,却发现陈帆一直在忙碌着,根本无暇顾及她。

终于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向小园忍不住开口问道:“陈教授,您最近怎么了?是不是对这边不太适应呀?我感觉您的压力好像挺大的呢。”

陈帆抬起头来,微笑着回答道:“没什么,只是在思考一些问题而已。目前我们的通勤时间还是太长了,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研究进展。所以我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向小园听了之后眨了眨眼睛,心中不禁感叹起来。她这个师父,还真是个彻头彻尾的卷王!

以前从蓝星到火星,至少要花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现在经过他的努力,已经成功地将时间缩短到了二十天。

然而即便如此,他似乎仍然不满意,还要继续寻找更好的方法来提高效率。

向小园说实话:

“可是师父,这已经很快了啊。”

陈帆说:“还不够。”

陈帆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接着说道:

“有时候,第一手的实验资料非常重要,必须要第一时间带回去。20天的航行路程太长了,中间可能会发生很多变故,所以我必须尽快返回。”

向小园听后,心中一动,她知道陈帆一向行事果断,既然这么说了,肯定是有自己的考量和计划。于是她问道:

“那您这次返回之后,打算怎么办呢?”

陈帆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回答道:

“我会继续做研究,想办法找到更快的往返途径。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向小园看着陈帆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她知道陈帆是一个有着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他的决定往往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从陈帆的话语里,她也意识到,陈帆肯定已经有了一些相关的思路或者想法。

于是,向小园好奇地追问道:

“您是不是已经有了研究方向了?”

“还是说已经找到了更快速的办法?”

陈帆神色严肃地说道:“我隐隐感觉到,利用黎曼猜想的原理,再加上反物质带来的强大能量,或许能够实现爱因斯坦罗森桥的理论。”

听到这里,向小园不禁愣住了。她专注于研究应用物理领域,但对于陈帆所说的内容,仍然感到有些陌生和抽象。然而,自从师父开始研究脑机接口之后,这个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充满科幻色彩了。

虽然爱因斯坦罗森桥理论并不广为人知,但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它有着一个更为人所知的名字——虫洞。

这个概念常常出现在科幻电影和电视剧中,被描绘成一种穿越时空、连接不同宇宙或空间的通道。

向小园兴奋的问:

“真有机会实现?”

陈帆说:“现在还不好说,但是后续一定会实现的。”

向小园微微抿嘴,露出一抹浅笑:

“如果是师父所说的话,那肯定会实现的。”

接着,她突然感慨道:

“师父,您有没有感觉到,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科幻了呢?”

陈帆侧过头,斜眼看向她:

“有这种感觉吗?”

向小园认真地说道:

“还记得当年和您一同参加竞赛时,那时我觉得我们之间存在的差距是天赋上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这似乎不仅仅是天赋的问题,更像是跨越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差距。就仿佛……您所掌握的那些技术,都来自于遥远的未来一般。”

听到这里,陈帆选择了沉默。

尽管向小园的话语带有几分玩笑意味,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所言并非虚言。

自从那次飞机失事,陈帆意外重生并回到了50年前。而在那个时代,他已经站在了科学研究的最前沿,拥有着超越当前时代的知识与技术。而今生的很多研究,都是基于前世的基础上做的,确实超出普通人认知。

陈帆问:“如果我说,有比时空虫洞更离谱的事情,你会相信吗?”

向小园想了想:“信,师父说的,我都会信。哪怕师父说,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平行世界,我都相信。”

陈帆没说话:“……”

很快,反物质飞行器来接他们了。

更离谱的是,火星土豆居然在40 天之内成熟了,时间比地球缩短了三分之一!不仅如此,它们的个头也比蓝星上大一倍!

陈帆带着收获回来时,整个农业科学院都沸腾了。

“这太神奇了,似乎可以解决人类世界的粮食问题啊!”

“陈教授,我们农科所还有一些其他植物的种子,能不能弄到火星上去试试看呢?”

“陈教授,我不做植物研究,我是做动物研究的,我这里有一批优质的科研用猪,能不能带到您火星的基地做个参照实验?”

“陈教授……”

来找陈帆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想看看如果换个星球种植,会和地球上产生什么样的差异。

这些人让陈帆感到十分头痛。

这些乱七八糟的实验,他们自己不做,陈帆每次都要帮忙,都快成了“工具人”了。

无奈之下,他只能先把他们打发走,并安排道:

“火星基地的初期的实验已经完成了,后面的事情还需要从长计议。”

“后续,我会陆陆续续开放火星实验基地的研究名额。”

“你们谁想做研究的话,到时候直接报名就行。”

“只要学习一些简单的航空知识,就可以来这里做学问了。”

听到这话,人们终于安静下来,内心充满期待:

“陈教授,我先报名培训航空知识,什么时候可以飞火星,下一批我第一个去!”

“我也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