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房车环游记 > 第252章 老姆登村的烤乳猪宴

房车环游记 第252章 老姆登村的烤乳猪宴

作者:画虎成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8-03 17:42:12 来源:书海阁

虎永刚和宁静两人一狗,走在老姆登村四通八达的水泥路上,只见一栋栋新房依山就势,掩映在山野田园间;

房屋的外墙都有篱笆装饰,院内的鲜花绿植争奇斗艳;

村边的梯田里,稻秧随风摇曳,泛起层层绿波;

村里村外的山坡上,满眼都是茶树,种的是老姆登特有的高山茶—老姆登茶。

这里的村民也都十分的友好,见到游客就会热情地邀请去他们家做客,尽情参观、随意拍照(不像有些地方,拍照还要给钱)。

通过与他们的交谈,虎永刚发现,这是一个包容的民族:他们包容其他宗教信仰、不排斥其他种族,学习其他语言、也接受外来文化。

也许从那些以“万物有灵”为信仰的怒族先民,在怒江大峡谷中定居的那一刻起,这份包容,就注定根植于这个友善民族的血液中了吧!

一圈下来,天色已渐暗,虎永刚两人回到了教堂的人工湖边。

停车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那里有一家客栈。

这个村里基本上开客栈的村民也兼营饭馆,所以,这天两个人的晚餐,就去那里解决了。

客栈的饭馆可以单独点菜,但漂亮的怒族老板娘说:“今天晚上住在我家的客人们,集体要求品尝怒族的烤乳猪宴,你们要不要一起参加?”

宁静好奇地问:“烤乳猪不是广东菜吗?怎么你们这里也有啊?”

老板娘笑道:“我知道,烤乳猪是广东着名的特色菜,也是广东人祭祖时必不可少的祭品,不过我们怒族的烤乳猪也有很长的历史了。

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个传说呢。”

虎永刚对这类民间传说,最感兴趣了。他觉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传说真是层出不穷。

昨天的登埂澡塘有故事,现在的烤乳猪也有传说,就迫不及待地请她说来听听。

老板娘说:“行吧,反正乳猪也刚刚开始烤,我正好有时间。”

说着就大大方方地娓娓道来:

传说上古时期,高黎贡山上住着一户猎人的一家三口,平时以猎取野猪为生。

一天,猎人与他的妻子和往日一样,上山打野猪,留下了8岁的小儿子看家。

小儿子偶然在山上捡了几块黑色的石块,平时就当玩具,拿着玩儿。

不过他不知道,那黑色石块是火石。

这天,他和往常一样,在家里的猪圈旁敲打着火石玩耍。

忽然间火花四溅。

小孩懵懂无知,不仅不知道危险,反而越打越兴奋,火花飞溅到猪圈的茅草棚上,引起了一场大火。

小孩子都是喜欢玩火的,他眼见茅草棚起火,不但一点儿不担心、不害怕,反而感到很开心。

他听着茅草燃烧的劈啪声,和猪圈里养的父母抓回的野猪仔被火烧发出的嚎叫声,觉得很兴奋、很好玩。

等那些野猪仔的嚎叫声停止了,茅草棚也燃烧殆尽,大火也自行熄灭了。

小孩儿在被烧过的废墟中,闻到一股闻所未闻的香味。

他好奇地捡开杂物,循着香味去寻找。找来找去,他发现,那诱人的香味来自那皮被烧焦、肉被烤熟的野猪仔。

他看得垂涎三尺,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提那猪腿,却被猪皮表面吱吱作响的油,猛地烫了一下。

他把那烫疼的手指头塞进嘴里舔,却意外地尝到了香美的滋味,顿时就撕下野猪腿,大快朵颐起来。

猎人夫妻狩猎回来,见猪棚化为灰烬,野猪仔全被烧死,正要喊儿子来问个究竟时,小孩却拿了一只烧烤得焦红油亮、异香扑鼻的烧野猪仔献给父母。

猎人一尝,不但没有责备儿子,反而高兴得跳了起来—儿子发明了吃野猪肉的新方法了!

老板娘最后又说道:“据说,我们怒族祖先,最早得知动物肉烧熟后,更加美味可口,便是从这件事开始的。

所以我们现在的鸡啊、鱼啊都喜欢烤着吃。”

(此后不久,虎永刚在一本介绍美食的书籍中发现,“烤乳猪”是汉人发明的美食,而且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就被列为“八珍”之一,那时称为“炮豚”。

到南北朝时,贾思勰就已把“烤乳猪”作为一项重要的烹饪技术成果,而记载在《齐民要术》中了。

他是这样记录的:“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

后来,到了清朝时,“烤乳猪”又被作为“满汉全席”中主打菜肴之一。)

故事讲完了,虎永刚并未觉得有什么神奇之处。

宁静却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你让我们参加烤乳猪宴,就只有烤乳猪吃吗?”

老板娘笑道:“当然不是,肯定还有其它菜啦,不然怎么能叫宴呢?而且,还有村里的姑娘小伙儿来表演我们怒族的特色歌舞呢。”

虎永刚忙问:“在哪里表演啊?”

宁静关心的则是:“要买票吗?”

老板娘说:“不用买票,都包含在饭钱里了。等下就在我这个院子里,边吃边看,你们也可以参与进去。”宁静说:“我们可比不上你们少数民族的人,个个能歌善舞的。”

虎永刚问老板娘:“你一定也是能歌善舞的吧?你会参加表演吗?”

老板娘笑而不语,酝酿一下,用歌声做答:

“你想知道我有多少歌,

就去数数沙滩上的沙粒;

你想知道我有多少舞,

就去数数山坡上的树叶!”

说话之间,院子里的桌椅已经摆好,客栈的住客也陆续就坐,服务员也开始上菜。

怒族的烤乳猪宴,在虎永刚看来,就是彝族簸箕宴和傣族孔雀宴(手抓饭)的结合体。

菜是装在簸箕里端上来,吃的时候以左手为碗、右手作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行走江湖侠客之风范。

再看那簸箕中,以芭蕉叶衬底,堆放着烤乳猪、烤鸡,搭配西红柿、小玉米、生菜、蒸芋头和红薯,还扣了一坨鸡油拌饭。

听人说,主菜烤乳猪的原料是高黎贡山放养的小乳猪,抹上怒族特制的香料,在柴火上慢慢炙烤,直至皮层焦黄,外脆里嫩。

待村里身着怒族传统服饰、带着民族乐器达比亚的姑娘小伙们到齐,烤乳猪宴也在老板娘婉转动听的《怒族酒歌》中拉开了序幕。

因为食客都是汉人,所以老板娘用汉语唱道:

“喝了这杯酒,

斟满情的酒;

喝了这杯酒 ,

吉祥又如意;

喝下这杯酒,

怒族人的酒;

喝下这杯酒 ,

幸福更久长。

幸福这么多 ,

欢乐那么多;

吹起那独独丽,

阵阵笛声醉了心;

手牵手来达谷光 ,

不要忧来不要愁;

弹响那达比亚 ,

铮铮琴声醉了人;

肩并肩来达谷光 ,

踩出吉祥和美满;

手挽手的酒 ,

离不开的酒;

同了心的酒,

甜如蜜的酒!”

接着就是那些姑娘小伙儿轮番登场。

首先集体合唱一曲《歌声飞出心窝窝》,之后《怒族少年叹》、《老姆登之夜》等怒族歌舞陆续上演。

期间,还穿插了怒族“达比亚舞”、民歌“哦得得”、口弦乐等非遗表演,引来食客们阵阵掌声。

这一场视觉、听觉和味觉同时享受的饕餮大餐,也让虎永刚和宁静大呼过瘾,100块钱一个人花得值!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曲终人散后,也只有各回各家、各上各床。

然而,让虎永刚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万籁俱寂的山村夜晚,却遇到了一件稀奇古怪的事情,过后很久,每每想到,依然头皮发麻、汗毛倒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