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房车环游记 > 第272章 丙察察·石门关·老虎嘴

房车环游记 第272章 丙察察·石门关·老虎嘴

作者:画虎成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06 18:48:33 来源:书海阁

虎永刚接上宁静和嘀嘀,沿着“丙察察”线往北走没多远,就看到右侧的碧罗雪山和左侧的高黎贡山突然靠近,两座绝壁从江边拔地而起,直冲霄汉,仿佛形成一道500多米高、近200米宽的巨大关口。

两山之间的怒江从中喷涌而出,奔泻而下,气势磅礴,雄奇壮观。

虎永刚找了个稍微宽阔的地方,靠边停车、下车观景。

度娘介绍说,此处叫做“石门关”,实则是怒江的一处峡口,当地人称为“纳依强”。

其中的“纳依”,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是仙人洞,而“强”指的是关口,整个名称的寓意为“神仙也难以通过的关口”,体现着石门关的自然险峻和神秘色彩。

只见怒江到了这里,江水夺路而出,拐了一个小弯后再往南边的丙中洛流去。

江石门关侧面有两个石坠,形状和雨伞极为相似,因而称之为“石伞”。

据说崖顶有一块平地,周围生长着一种绝世棕榈树,每年自己脱壳一次,为世界仅有的表稀植物,目前仅有数百株。

石门关的摩岩壁上,共刻有五幅藏文版摩岩,第一、第二、第三幅是教徒们对藏传佛教第十七世嘎马巴说的话,意思是:“我们信仰你,我们尊敬你,嘎马巴”;

第四幅藏文是释迦牟尼说“南无阿弥陀佛”;

第五幅的意思是“山神保佑这里过往的行人一路平安,不要闹鬼,不要滚石头”。

每年端午节前后,时常会有数条颜色各异的大蟒蛇爬出山洞晒太阳,最长的约有10米左右。

巨莽的出现使石门关变得更加神秘。此处出现巨蟒的历史,最早在300年前的佛经里有记载,最近的有十年前的目击者见证。

传说石门关摩岩壁上的藏文,其实是镇邪禅语,就是为了镇住这些被当地土着民族称为“龙”的巨蟒。

现实中,路过此地的虎永刚和两人,不管是睁大了四只眼睛,还是拉近了相机的镜头,也没有找到那五幅摩岩和巨蟒出没的山洞。

上车继续前行后不远,就看到前往“秋那桶村”的标志。

宁静问道:“老公,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看来她是对雾里村那宛若仙境般的美丽田园风光念念不忘啊。

“我感觉这秋那桶村和雾里村应该差不多,还是不要去了吧。”虎永刚第一次对老婆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考虑的是安全问题。

好友咖啡不止一次地说过,穿越“丙察察”必须要车况好、车技高超、胆量过人,这三者缺一不可。

网上的网友们也纷纷表示,这是一条骨灰级的魔鬼自驾路线,想来肯定不是危言耸听。

前方的路途一无所知,想必是凶险无比。自己必须要做最坏的预期,给万一出现的突发状况,比如扎胎、塌方、修路等,留够充足的处理时间。

这样的道路,自己再是信心十足,也不敢夜间行驶。

虽然现在才还不到中午,距离察瓦龙乡也不过60多公里,但谁知道前方会有什么臆想不到的状况发生呢?

所以,为了确保能在天黑之前赶到察瓦龙,还是能不停留就不停留吧。

“我看也不见得有多么多么的难走,你看这一路走来,不都是柏油路面吗?”宁静有些不以为然。

“这可不一定哦。即便是网上的人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但咖啡那样的老驴,应该不会骗我的。”虎永刚可不敢大意。

三言两语之间,车子已经开过了前往秋那桶的路口,宁静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往前走了几公里,就到了云南和西藏的交界处。

此时此地,没有什么什么特别之处,只有一块很小的蓝底白字毫不起眼的路牌,上写“滇藏界”,挂了几根经幡。

2018年,虎永刚再走“丙察察”时,也不过在这块牌子上加了一块大一点的牌子,“滇藏界”三个字而已。

但在摘下口罩后,这里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面山崖镶嵌上了巨大的铜字,南边是“云南”,北边是“西藏”。

因此也成为了自驾“丙察察”的必打卡之处。

过了分界线,属于云南省的柏油路面到此为止,西藏境内的路段变成了泥石路。

往前5、6公里,只见路边陡峭的山体上,一块巨石悬在了道路上方,远远望去,就像是张开的布满利齿的老虎嘴,路面周围的张牙舞爪的崖壁令人胆战心惊。

一边是陡峭的悬崖,一边是滔滔的怒江水,车轮底下只能单车通过的简易路面又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看起来十分凶险。

虎永刚小心翼翼地缓慢行驶,他既要担心悬崖上会不会有落石,又要担心狭窄路基会不会塌陷。

一不小心翻滚下去,那两人可就喂了怒江里的鱼了!

开到巨石正下方时,他把车子刹停,想要下去来张照片,然后到朋友圈里显摆一下。

双手紧紧拉着扶手的宁静赶忙催促他,“太危险了!你要拍照还是往前开一点吧。”“你是担心这大石头掉下来砸到车子吗?”虎永刚一边和她开着玩笑,一边把车往前开了几十米停下来。

宁静下车,壮起胆子到路边往下看,只一眼就缩回了另一侧,“快点拍几张照片就走吧!这一段太吓人了!”

(后来,虎永刚从咖啡的嘴里得知,此处还真的叫“老虎嘴”,几年后被开发成了景点。)

往前走了几百米,转过一个山角,难题出现了。

按照公路的方向,是要左拐弯下坡,往怒江边走,但车头的正前方却是一个有人工开凿痕迹的山洞,像是隧道,但那犬牙交错的洞口,又让虎永刚不敢确定。

他没有贸然进入,担心万一不是隧道,开进去再倒出来就有些麻烦。

停在路边等了一会儿,也不见对面有车过来,为保险起见,他还是往左边的下坡路走去。

刚走没多远,还没到坡底,就被一堆倒在路中央的石子挡住了去路。

虎永刚连忙下车,去和那位身着道班工作服、正拿着大铁铲铲石子的工人打招呼,想请他先铲出一条路来,好让自己过去。

那人很奇怪,“你怎么不走上面的隧道,却要走这老路呢?”

“我不知道啊,还以为那只是一个山洞呢。”

“早就通了,这条老路几乎没人走了,要不然我们也不会把石子倒在路中间啊。”

确认了隧道可以通车,虎永刚赶紧掉头开了进去。

隧道内黑咕隆咚的漆黑一团,车灯照射下,无论是头顶、两壁还是车轮底下的路,都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让虎永刚的第一感觉就是走进了电影《地道战》里的地道。

这极其狭窄、极其简陋的条件,完全颠覆了他对隧道的认知。

好在隧道也就800多米长,很快就开了出去,担心对面有车过来的情况也没发生,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