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踏准风口成巨富 > 第1315章 生活中的痛

踏准风口成巨富 第1315章 生活中的痛

作者:风起云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4 10:48:51 来源:书海阁

“那怎么好意思。要不邱师傅这次,你就不要跟我争了。等我下一次过来,再由你请吧。就这么说了。”说着,李舜不由分说,就要把邱惠刚拉上停在不远的汽车上。

“别别,我还有自行车的。”邱惠刚连连摆手,想了下这才说道:“要不,我们就去前面局前街吧。那里有家,不错的私人小馆子。很干净,环境还好。

去哪里路不远,再加上车子过去难停。要不,我们就一起走过去吧。”

听说是走去前面的局前街,李舜自然是没什么意见。自己下午也没啥事,多看看,龙城没大拆大建前的样子。品味下,原汁原味的江南城市也是一种享受。

叫上聂海胜,邱惠刚推着车,三人也就缓缓的朝局前街走去。李舜知道邱惠刚的腿脚不好,所以也就刻意放慢了走路的速度。

十几分钟后,三人终于走到了邱惠刚推荐的饭店。眼前的这个小饭馆,虽然是开在民房里,门口也没有显眼的门头。但从外面朝里看,还是收拾的很干净的。

李舜满意的点点头,也就领着两个人走进了这家小饭店。这明显就是一家,标准的夫妻店。店里坐着的两人,正在聊天。见到有生意上门了,老板娘模样的人赶紧起身招呼起来。

三人,找了一个窗户边的桌子坐下。老板娘适时的,把菜单递了过来。这个菜单看着有些无语,光是手写也就不说了,居然里面还有很多的错别字。

李舜也是强忍着笑意,勉强研究起菜单上的菜品。这种的夫妻店,一般也都是经营一些家常菜生意。想吃什么大菜,肯定是不可能的。李舜也只能凭感觉,点了几个家常小炒,又弄了两个汤。

见李舜这里已经点完了,老板娘一边忙着给几位客人倒茶,一边吩咐自家男人赶紧烧菜。这种小饭馆只要生意不忙,一般上菜都是很快的。

最多十来分钟,自己点的几个菜差不多都上齐了。李舜要了一瓶半斤装的泸州老窖,开始给邱惠刚倒起酒来。至于聂海胜,他一会还要开车回去。李舜自然是不可能给他倒酒。

和邱惠刚分了这个半斤装后,李舜淡淡的说道:’邱师傅,下午我还有坐车去申城,而小聂还需要把车开回丹凤。所以今天的酒只能点到为止,不能喝尽心了。“

邱惠刚点头表示理解,三人也就顺理成章的聊了起来。李舜对于邱惠刚的近况,还是很好奇的。毕竟他也搞不清楚一个战斗英雄,一个城市兵为什么会弄得这么落魄。

等邱惠刚差不多喝了一两点酒,神情有点放松时,李舜也就问道:‘邱师傅,还么具体问过你的情况呢。你从部队退下来,是分在那个单位的?”

有了点酒意,邱惠刚回答起来倒是干脆了很多:“我那一年复员,正赶在大裁军期间。需要安置的人员很多,能有地方肯接收就算不错的了。所以,基本就没有什么挑选的余地。

我当时分配的还是不错,去了一家国营的印刷厂,当了一个小干部。一开始单位的福利还算不错,我家就我一个正式工,也能把全家老小都给糊下来。

可这几年的经济形势,你们也应该是清楚的。很多国营厂子都黄了,工人也都下岗了。同样,我所在的印刷厂因为经营不善,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

厂里很多职工,都一批批的被迫下岗了。我因为是退伍军人的身份,按政策是不需要下岗的。因此,我的劳动关系还在厂里。现在,厂里是不用去了。只是每个月,我只能领到一半的工资。

没办法,我也只能再打打临工补贴下家用。加上我老婆是临时工,工作不安稳,工资也不高。因此家里压根就存不起钱,平时也只能勉强度日。

屋漏偏逢连夜雨,谁知道家里小孩居然会得了那个病。这下我们一家人,也就只能硬熬了。”

邱惠刚家的情况,可以说在当前是屡见不鲜的。有人把这归结为是改革的阵痛,那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在李舜看来,这个就是小市民的苦难,是以很多普通家庭为代价的。

显然邱惠刚说起自己的工资时,话头很是含糊。这也勾起了李舜的好奇心,也打算继续深问下去:“邱师傅,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钱?你爱人呢?”

说到自己最不愿提及的事,邱惠刚显得很是尴尬。好一会才说道:“我的基本工资是500多,现在拿一半,再加各种补贴是350元。我爱人单位是多劳多得,干得好的话,差不多能拿到400.

没办法,我只能打打临工补贴家用。现在家里一个月的收入,能有个1000左右吧。”

听到邱惠刚全家的工资,只有1000块一个月。就这点钱除了替小孩治病,还要养活一家老小,李舜听听,都觉得有点头皮发麻。看来,邱惠刚家真的是生活不易。

李舜也就默默的,把邱家的这个事记在了心里。借着酒劲,他也就继续问道:’邱师傅,你们那帮牺牲的战友,都是埋在了云南的哪些地方?这样的话,烈属想过去看望下自己亲人的墓,也变得困难重重了吧?“

邱惠刚对于李舜的话,还是很有认同感的。边点头边说道:‘可不是嘛,烈士陵园都修建在南陲的边境城市。去一趟可不容易,特别是路远的农村烈属,想去那里看一趟的话,真的是难上加难

记得我有几个牺牲的战友,家里的条件本身就是穷困潦倒的。如果再出一趟远门,那更加是雪上加霜了。因此烈士陵园建成都已经有十几年了,他们都没有可以去探望一下自己的亲人。

并不是他们,不想念自己的亲人。而是受生活所迫,无力去找寻亲人的印记。活人只有先生存下来,才能有条件去想其他的事。”

说到这里,三人一下子沉默下来,气氛也越发的凝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