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踏准风口成巨富 > 第1328章 丰收的五月

踏准风口成巨富 第1328章 丰收的五月

作者:风起云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4 10:48:51 来源:书海阁

1997年的五月,在李舜看来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月份。对自己来说,这个月里发生的很多事,背后都充满着无尽的机遇和希望。

5 月 12 日,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国际游资面对太国虚弱,悍然发动了第二次的进攻。太国定义的所谓金融大盗们,也开始了后世教科书般的经典操作。

老谋深算的这些人,先是通过具备离岸业务资格的国外银行,悄悄的在汇市建立了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的头寸。

然后又从太国本地银行大量的借入太铢,以在即期和远期市场上大量卖出太铢的形式,开始沽空太铢。太铢即时汇价自然就引起了剧烈的震荡。

在疯狂的震荡之下,汇率也就多次突破了太国中央银行规定的汇率浮动限制。从而,引发了市场的强烈恐慌。这种恐慌,曾经一度造成太铢兑换美元的汇率直接贬值到了28∶1。

面对国际游资,在金融市场上发起的野蛮冲击。太国中央银行,也只能仓促应战。面对来势汹汹的游资,太国金融管理机构,经过研究后宣布了几条应对措施。

一是通过东亚中央银行总裁会议的会员国身份,与新岛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这次的干预,也算是下了血本了。两国直接投入 120 亿美元,来维持固定的汇率。

二是动用行政手段,来禁止国内的金融机构向游资借出太铢。三是,大幅的提高隔夜拆借利率。利润也从开始的11% 猛增至 1000-1500%。

经过这一顿的疯狂输出,太国政府终于在 5 月 20 日将太铢汇率维持在 1 美元兑 25.2 太铢的警戒线。这次的博弈,国际游资的领军人物虽然损失了 3 亿美元,但却探明了太国政府的最后底牌。

东南亚的金融市场是一片的动荡,国内的股市却在上演着一出神话。记得长红的掌门人倪闰峰,曾经很是得意的发表过豪言:“什么时候买入川省长红都是对的,什么时候卖出川省长红都是错的”。

都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这种无脑的吹嘘,原本只是个笑话。但随着97年长红股份的疯涨,倪闰峰把牛吹上天的话,却被很多的股民信以为真。

从1994年到1997年,川省长红每股的收益还是很耀眼的。分别达到,2.97元、2.28元、2.07元和1.01元。居申鹏两市的前列,更是被人被誉为“华国第一蓝筹股”。

可以说从1993年至1997年,长红的业绩是辉煌的。公司净利润,从原来的4.29亿元一路增至26.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更是超过50%。至于销售收入,也由28.53亿元跃至156.73亿元。

此外,通过3次的配股,长红公司一共从资本市场募得45亿元的资金。总股本也由上市之初的1.98亿股,增至1999年末的21.64亿股,5年间扩张11倍。

1997年,以川省长红为首的绩优股,可是成为乐华国股市的宠儿。长红的股价,从 1997年 1月 3日 的22.7元开始快步上升。到了5月份,最高价直接越过66元,并引领大盘从900多点直奔1500点。

李舜记得,前世长红的股价,是在小满那一天达到了历史的顶峰。然后就是一路向下,开始了终结了华国蓝筹股的神话。

元旦刚过,早就清空了手上所有的股票,因此赚的盆满钵满的李舜,又悄悄的命令李科,开始大量吸入长红股份。自然李舜的这个操作,让崇尚股市技术流的李科直呼看不懂。

在他看来,李舜这种单守一支股票的操作,除了不够专业外,风险性极大,也充满了极大的变数。可架不住李舜在股市,一直以来的光环。李科没多考虑就选择相信,并开始了长达5个月时间的默默坚守。

果然,长红股份的表现没有让人失望。股价是一路高歌,开始了疯狂的上涨。刚过五月,长红的股价就已经涨到了65元的价位。

眼看着,形式一片大好。可李舜却出人意料的,开始命令李科把手上所有的长红股份全部卖出。要知道现在长红现在的光芒,可是太盛了。

华国家喻户晓的电器品牌,被称为华国彩电大王的存在。这些荣誉也就成了,长红的金字招牌。毕竟任谁来说,持股这一家净资产从最初的3950万元,迅猛扩张到133亿元的明星企业。怎么看,都是一项明智的选择。

结果,李舜却反其道而行之。偏偏在长红风头最甚的时候,选择了套现离场。一直看不懂李舜操作的李科,终于在几天后理解了雪崩的含义。

时间刚刚过了小满,长红的股价也达到了历史性的66.18。在各路人士的鼓吹声中,长红的股价像是被人按住头一样,开始了漫长的跌跌不休。

5月15日,成立不到两年时间的亚马逊,终于成功上市了。公司的估值,达到了4.38亿美元。这也是李舜作为大股东的,第二家漂亮国上市公司。

代表机敏公司出席的范甘迪,在出席完敲钟仪式后,告知了李舜一个当时发生的小插曲。当亚马逊的CFO在纽交所敲钟接受采访时,很是大胆的的将亚马逊公司描述为世界上最大的书店。

这个话让漂亮国最大的实体书店Barnes & Noble,觉得很有挑衅的意味。于是针对亚马逊言辞不当的官司,也就直接上诉到了纽约法院。

恼羞成怒的Barnes & Noble更是宣称,亚马逊在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一家书店。这个官司,就是标准的吹牛也要上税的案例。

不过这个事,也让范甘迪小小的赚了一笔。还在亚马逊公司参观,没来的及走的他,顺其自然的就成了本案的代理律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