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踏准风口成巨富 > 第193章 敲定齐梁故里

踏准风口成巨富 第193章 敲定齐梁故里

作者:风起云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2:59:18 来源:书海阁

众人一下子都围了上来,一个个凑着头,都在仔细端详那块青砖碎片。队长这下开始有点小得意了:“我说吧,是不是宋朝的?”

华国就是人情社会,自然也没有人冒着大不韪,拂逆队长的定调。于是也就纷纷点头表示同意。见大家都跟点头虫样,队长居然开始心虚起来:“不行,我再打一个探洞试试!"

说完,已经提着洛阳铲走出二十米外,又开始继续土壤取样工作。这次打的比较深,足足打了十来米后,队长又是一声惊呼:“又出现一块疑似物。跟刚才那块还不是一个时期的。这下稳了,下面绝对有东西。”

随即配合行动的,当地村的村长被叫了过来。明天就要正式开挖,地面上的这些桑树必须要全部挖走。考古队也就这么多人,要清除时间肯定来不及。也就只能求助当地的村民了。

90年代初的村民还都是蛮淳朴了,村长只是在大喇叭里喊了一嗓子,很快只要在家的村民,都扛着锄头,钉耙过来帮忙。也没有人,跑过来先谈补贴损失什么的。

这次考古,算是苏省考古队的汇报表演。能在这些行业大佬面前露脸已经是能吹一阵的事了,自然队长也很会做人。对着村长大手一挥:“这次给村民的损失由我们省考古队来承担。”

这时边上的丹凤市府的陪同人员开始急了,这个钱可不能由省考古队出。万一真挖出好东西,考古队以自己出钱补贴损失为由,把东西直接拉到省里咋办?

丹凤以前就做过傻事的。自己这里出土的,西周时期的青铜凤尾尊,就被润州以丹凤暂时没有合适的保管地,强行送入润州博物馆,变成了镇馆之宝。

搞得丹凤人想看看自己这里出来的宝贝,还必须跑润州,还必须买票,还要看有没有展出。这个对全体丹凤人来说,是多大的憋屈。

所以这次市府的底线:这次挖出来的东西产权必须要明晰。必须属于丹凤的,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本着这个想法,市府的接待人员,也就跟省考古队进行了交涉。

最后在保留考古队研究的权利后,文物的产权也就敲定了:这次所有挖出的宝贝都会留在丹凤。归全体丹凤市民所有。

人多力量大,一个多小时,这片两三亩的桑树田终于被整理干净了。考古队的队员也开始忙碌起来,把整个场地都划了线,然后按一米一个点间距开始用石灰点点子。明天开挖就按这些点子的部分开始打探洞。

等这一切忙完,省考古队才开始收工,回到村里给安排的临时住所。丹凤的职能部门这次没法犯浑,立即叫来了武警开始站岗,保护现场不被人为破坏。

今晚是张市长代表市府宴请各位专家教授的。自然张市长也顺道叫上了李舜。两天的考察工作已经进入尾声,晚宴结束后,也就请全体专家列席开了一次座谈会。

事前李舜已经私下跟张市长沟通过了,丹凤作为齐梁文化的发源地,这个是毋容置疑的。这次就是要请这么多的专家站台发声,确保丹凤的文化地位。

李舜可是清楚知道后世,隔壁的龙城市又是堆假坟,又是请专家发声,忙这些的目的,就是确定他们是齐梁文化的发源地。

这个可是名利双收的好事,既能公开宣布自己文化的正统性,城市的历史悠久性。关键还是有经济利益在里面。齐梁主要是萧氏宗族。这个宗族的人员很是庞大,很多都在海外。

如果能确定自己是齐梁发源地,那么这里就是广大萧氏宗族的根。自然会有很多海外萧姓华商,回来寻根问祖甚至投资兴业。

张市长也知道这个里面的利害关系,准备工作自然做的很充分。座谈会上,丹凤方面就拿出了本地县志,历史文献,族谱,出土的文物来印证丹凤是发源地的佐证。

在跟徐老沟通过以后,在丹凤电视台摄影机的见证下,徐老走上主席台挥墨写下《齐梁故里》四个大字,算是给丹凤彻底正名了。其他专家也纷纷提笔佐证。

现在的这些专家都是有大爱的人,都再三跟张市长保证,回去以后肯定会呼吁国家文物总局拨款。会向社会各界呼吁,加大对丹凤石刻文物的保护力度。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宝藏。

第二天一早,专家们就坐车来到了神女墩。能够亲眼目睹一个超大古墓群的挖掘保护工作,也算是工作中的一件幸事。要知道很多运气不好的,可能几十年都没碰到过这种古墓群的发掘。

不知道是谁点燃了一串鞭炮,在响声过后,在广大村民和专家的共同见证之下,省考古队的队长一声令下,十几个手持洛阳铲的工作人员同时开始了探洞工作。

这次的集体探洞勘测工作也是好事连连,几乎每个探点经过探测后,都有了肯定的回复。这个大型墓葬群的密集程度也可想而知。

这下在场的专家都不淡定了,一个个接过探芯都开始反复研究起来。最后全体专家的汇总意见:这里地下的是一个大型多朝代的复合型古墓群。

随即考古队长开始安排附近的,雇佣过来的村民们开始清理浮土的工作。一个扁担,两个挑子,搬运的虎虎生风。很快地面就明显下去了十几厘米。

到中午的时候,工作面已经完全清理出来了。最低的工作面已经下去了接近两米。现在挑土变成了精细活,不可能直接挖上就挑走。必须要过一遍筛子。

很快窦筛子的考古队员就发出一声惊呼,众人的眼神也齐齐的望了过去。那个小伙子从筛子里捡出一件东西,用毛刷反复清理后开始大声宣布:“这个有发现,出土的是一个女人用的簪子。”

很快这个簪子被队长交给了在场的各位专家查验。一名专家用软布擦拭后,仔细查验起来。一会就激动的跟在场的各位同仁分享起来:“这个是宋朝金丝缠花银簪子。品相完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