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踏准风口成巨富 > 第67章 等春化蝶

踏准风口成巨富 第67章 等春化蝶

作者:风起云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2:59:18 来源:书海阁

“特别是这件元青花底部的枢府款,很罕见。这种款存世的瓷器只有寥寥几件。

可以不夸张的说,这件玉壶春瓶可以说是元青花中的精品。”梁汉威想想了想又补充了下。

梁汉威的话在李舜耳朵里此刻不谛于最美妙的音乐。李舜也是大喜,看来今后在港岛的布局就全要靠这个元青花了。

李舜又拿出来那幅沈周的设色绢本孔雀图。尺幅很大,四尺整张的。采用的颜料也是矿物颜料,那种色泽高贵而又淡雅。

最近李舜也是四处瞎忙,这幅孔雀图到手后都没来得及仔细研究过。

现在借着请港岛人鉴定的机会,李舜也陪着仔细观瞻了许久。看完后对画工之妙也是连连称赞。

等拿出那个藏传鎏金佛时,梁汉威也看的不是太懂。只是大概知道是藏传弥勒佛,也就是强巴佛。具体的还要请教佛教人士。

李舜听了也是呆立当场,脑子里固化的印象:弥勒佛就是矮矮胖胖的一脸笑容的布袋和尚。

现在这个佛像造型干干瘦瘦的,还带着一点怒容。两种风格反差太大,李舜也是大跌眼镜。

等梁汉威把这里所有东西都鉴定了一遍,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小时。

李舜藏品中除了两三件真假存疑的老物件外其他梁汉威都鉴定为真迹。

看着屋子里满满登登的藏品,李舜也对自己的鉴赏能力表示满意。

这时候那个叫小林的工作人员开口了:“李先生,是这样的。我们公司想从你这里征集些拍品参加本次的春拍。

本公司每年的春拍和秋拍都是大拍,成交价和成交量都可以保证的。还有如果你肯委托的话,佣金我们也会减半收取。”

见李舜点了点头,梁汉威接过话说:“李先生,我对你手上的那件元青花和沈周的孔雀图有信心。

这种档次的肯定能当封面拍品。其余的藏品质量也很不错,都能进入大拍图录。”

话说到这里了,李舜也只能回应:“沈周的暂时我想自己留着玩的。元青花好像按规定出不了境吧?

如果没法走合法渠道出关,那个我肯定不会送拍的。既然你们大老远来了,我这里可以提供8件拍品。“

律师方彼得赶紧回复:“这个李先生放心,我们公司只会做合法的生意。

我们会送去文管会出具出境报告并打上火漆印的。如果没法出境,所有损失由佳士多来承担。”

李舜点点头,也就开始跟梁汉威讨论8件拍品的选择。

梁汉威眼睛也是够毒的,直接选了元青花,边寿民的芦雁,溥儒的扇面,金农的册页等八件拍品。

梁汉威可是一直对沈周的画很是眼热,一再劝说李舜能一起拿出来拍卖。

李舜坚决不同意,第一次跟佳士多合作,彼此信任的基础还不牢固。

再说已经拿出元青花了,再拿出沈周的,你让佳士多重点宣传那个?那个就是自己和自己打仗。反而会影响拍品的成交价格。

现在开始讨论起拍价格了。梁汉威直接把元青花定了300万港币的起拍价,其他拍品定的价格也让李舜很满意。

见谈的差不多了,两方也就一起签署了拍卖委托合同,并存照留影。

两天后,方彼得打来电话。元青花已经拿到出境许可,东西也已经到了港岛。

正在制作图录。李舜听了也是直咧嘴,到底是港资,果然能量巨大。

到了十二月份,港岛佳士多拍卖行寄来了拍卖图录,果然封面是李舜的元青花玉壶春瓶。其余的七件拍品也都上了拍卖图录。

老爸李道远那里,因为李舜的提醒,老爸特意查了下账发现了问题。

幸好发现的早,没有像前世那样曹建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孤注一掷,所以损失不大。

然后跟几个合伙人摊牌,最后留下两人跟着李道远一起干,其余的拿钱退出。

曹建因为欠集体的钱,选择留下来打工慢慢还。李道远也就安排曹建只负责业务,其他厂里的事务不参与。

小陆子已经快成了古董中间商了。每次有人收到老东西都是交给他,他再直接往李舜小院一送。

李舜也是抽空就去小院查看一下,有喜欢的就留下,不喜欢的就让小陆子直接拿走。

期间李舜还是收了好几件精品。小楼里也又多了一套老红木的圈椅,和一台清中期花梨木的条几。

小楼的中堂也终于有点样子了。至于博古架也收了两个,很多杂件都可以上架展示了。

陈东带着周大卫来丹凤找过一次李舜。李舜答应好的约歌,迟迟没有动静。

陈东也是急得没办法直接上门堵人。李舜也只好在小院接待了陈东一行人。

约歌的委托方是省教育厅的。他们厅里要参加省台举办的春晚节目的选拔,苦于没有好节目可以参选。

上次在健师大国庆晚会听了汪洛瑶的歌感觉不错,一打听也就联系上了陈东。

能符合省台春晚节目选择的歌曲李舜脑子里真不多。苦着脸想了半天憋出两首歌《中国人》和《常回家看看》。

把歌词写好后,让周大卫谱曲先弄个大概,然后回去再深入完善。

陈东大少爷性格又上来了。也不选择了那首歌,直接扔了五万拿起两首歌就走人。

最后还来一句:你李舜的歌我看行,要是选不上就让汪洛瑶自己唱。李舜也是对舔狗没有任何办法。

1991年是李舜低调,猥琐发展的一年。

91年的风向真不好把握,没有那位老人的定调,整个社会还是一片混沌。甚至很多地方开倒车的举措让人不寒而栗。

现在的法制建设还很薄弱,对于从商的人来说一顶投机倒把的大帽子就能让辛苦换来的万贯家财化为泡影。

所谓口袋法律更像是一柄达尔摩斯之剑高悬在很多民众头顶之上。

等,李舜一直在等。等那个春天的消息,等那个风从南边来,更等老人的一锤定音。现在的李舜就是一个蚕蛹,在等待化蝶的春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