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踏准风口成巨富 > 第979章 眼镜片的革命

踏准风口成巨富 第979章 眼镜片的革命

作者:风起云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06 18:48:42 来源:书海阁

想想那些人,虽然职务不高,但可还是掌握一定的权力的。这些人扶持一个行业也许不可能,但要毁掉一个行业的话还是轻而易举的。

现在只能两害相较取其轻了,再加上他们要的钱还没突破自己的底线。李舜只能无奈的吩咐梁淑怡:”淑仪,这点钱跟耽误工期比起来,还是不值一提的。

算了,还是给他们吧。不过也不能太好说话,给钱的时候,你身上带上录音机。你最好能问清他们,要这个钱的由头。如果可能的话,不管是发票还是收据都要让他们给开一张。

一旦以后有事,这些都是很有力的佐证。国内有时候就是这个情况,真不能太较真。”李舜也觉得,自己轻易给钱也有点跌份,只能强行挽尊了。

那名受伤的女生,李舜终于记住她叫罗迪了。在校方的干预下,她很轻易的就向质监局和工商局进行了投诉。然后两个局的人带着她,去了那家涉事的眼镜店进行了维权。

面对带着全部证据,又在执法者陪同下过来维权的罗迪,商家略一抵抗就偃旗息火了。不得不承认:他们店卖出的所谓寒国镜片,其实就是国内产的三无产品。

这个事被当成了典型事件,各方都很关注,甚至连媒体记者都开始跟踪报道了。商家不光是赔付了罗迪的各项费用,店里的假冒产品也被没收。

更是收到一张巨额罚单,店也被勒令关门整顿了。让李舜感到郁闷的是:最后调查商家的进货渠道,居然是从丹凤进的货。

这下丹凤的眼镜又出名了,被报纸成篇累牍的报道。甚至被冠上了假冒伪劣的发源地。这下,丹凤城市的名气已经不亚于浙省稳州。那边,则是以星期纸板鞋出名。

可以说,丹凤眼镜彻底成了一个行业恶名。很多眼镜店纷纷挂出,本店不卖丹凤货的标语。李舜知道,丹凤的眼镜产业,马上就要进入涅盘重生期。而这一切的关键就是树脂镜片。

八十年代初中期,李舜家附近就有一家城镇眼镜厂。所谓城镇,也是当年苏省经济的一个特色。它和校办厂,社办厂一样,都是民营经济的雏形。

所谓城镇,就是指街道为了消化城市富裕劳动力,而兴办的街道工厂。招收的也是城镇无业居民,至于是不是由街道投资的就不得而知了。

当年很多这样的厂,其实都是私人为了解决红帽子的问题,不得已的举措。给街道一点钱,买一顶帽子戴着。这样的话,不管是生产经营活动,还是招工什么的,都容易了很多。

可随着后来,民营经济的一点点放开。再加上这种产权不明晰的企业。极容易造成财务纠纷。也就慢慢的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

李舜家门口的这家眼镜厂,就是研磨玻璃镜片的。小时候李舜没事的时候,也曾经进去溜达过几次。这家小厂,也就30多人。

车间里除了昏暗的房间,轰隆的磨镜片时发出的噪声,还有满屋子的粉尘就没给他留下什么印象。对了,还有排向小河的红红一片,带着点臭味的污水。

这家工厂,到了八十年代末也就彻底停产了。然后就是丹凤的几个乡镇,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很多磨镜片的私人作坊。这些作坊,随着丹凤眼镜市场生意的越来越火,也开始慢慢的成长起来了。

而说到丹凤眼镜市场的建立,就不得不提创建这个市场的八位浙省人。原本丹凤并没有眼镜市场,眼镜产业也仅限于社办的几家镜片厂。做的也是一些,老式的镜架和玻璃片。

那时候企业都是统购统销,自然没有市场这么一说。而这八个人则是浙省海边的渔民,因为实在吃不饱饭,也就一路从浙省挑着担子走过来的。

丹凤,自古都是处于富庶之地。八十年代初,经济总量更是在全国县域经济里名列前茅。也因此获得了一个,小上海的称号。至于后来的首富县坤山,八十年代初连跟丹凤提鞋都不配。

这八个人来到丹凤后,发现这里是一个好地方,也就落下脚来。开始在火车站边上的围墙底下,摆摊卖眼镜。他们从丹凤几个乡镇和浙省杜乔,进点货过来卖卖,居然发现生意很火。

随着生意的越来越好,也吸引了丹凤附近的几个城市的人过来摆摊。这下,还是在围墙底下做生意,就有点施展不开了。

于是很多眼镜市场的初代老板们,也就包下了附近的一家叫康乐的旅社。把那里作为据点,开始和南来北往的客商做起来生意。

这下动静就闹得有点大了,工商所肯定要出来管理了。于是,工商所也就和很多老板一起投资,开办了丹凤最早的眼镜市场。

当时,人的眼光都是有局限性的。自然不会想到,眼镜市场能越开越大。于是也就很草率的在附近村上,找了一片空地开设了眼镜市场。

随着来眼镜市场发展的人越来越多,市场也就分成了几个来自不同地方的群体。其中就有浙省稳州,赣省鹰谈,苏省太州和丹凤本地人。

随着这四个地方的人开始呼朋唤友,老的市场已经完全施展不开了。只能开始私搭乱建,和向村民家发展了。第一代的眼镜市场,不夸张的说能和港岛九龙寨有的一拼。

就这样的经营环境,消防,安全什么的肯定不达标。再加上那时候各地几场大火灾,也让眼镜市场成为省府点名批评的地点。就这种底子,改造肯定是没办法的。

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异地重建,或者大面积拆迁建造新市场两条路。而在这个时候,划时代的树脂镜片,开始横空出世了。相比较又轻又耐冲击的树脂镜片,传统的玻璃镜片的诟病就太多了。

首先,就是玻璃片的特性决定的。玻璃片比树脂片重了很多,而且还容易破裂。生产工艺上,也是天壤之别。玻璃镜片是研磨产生的,主要的光度,屈光度等难以把握,也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