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2004:我写字能赚钱 > 第115章 风风光光过年

重生2004:我写字能赚钱 第115章 风风光光过年

作者:520农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2:59:31 来源:书海阁

翌日清晨,

村子被一层淡淡的晨雾轻轻笼罩,仿佛一幅水墨画。

阳光透过云层,穿过晨雾,洒下温暖而柔和的光芒,将田野、房屋和树木都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昨天夜里,郝强并没有码字,难得给自己放松一下,喝完酒后洗澡,依次给韩清盈和秋雨晴打个电话,随后把车开进院子里,顺便把车上年货搬下来,清空车厢。

母亲怕车子停在外面被人故意划,让他尽量把车停在院子里。

家里加高了围墙,墙头还进行了防护,一般贼人想爬进来可不容易。

六七点钟时,郝强闻到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和花草的芬芳,自然地醒来了。

院子里偶尔传来家禽叫声,楼房背后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伴随着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宛如一曲美妙的自然交响乐,让人心旷神怡。

在家里睡觉就是好,房间空间大,楼层高,而且南北通风,空气流通畅通无阻,次日醒来后,感觉精神饱满。

郝强起床漱口吃早餐,早餐是昨天晚上煮的瘦肉粥,口感绵软,加点葱花后,感觉味道更加鲜美。

“儿子,明天就是除夕了,今天镇上赶集日,你要不要到镇上看一看?

一会我和你伯母到镇上买些年货,咱家要买烟花爆竹、粽叶、五花肉……”刘凤清坐在一旁,悠然地列着购物清单,要买的年货可不少咧。

每隔两日,他们镇街便是赶集日。

他们这边的农村里并没有赶集中心,所有的交易活动都集中在镇街上。

花龙村离镇街只有三四公里路,有车的话,也就开七八公钟而已。

全镇一共有14个自然村,人口约五万。

几年后,与隔壁镇合并一起,全镇人口突破十万人。

然而,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出去读书的人选择留在城市,不再返回农村,他们的户口也随之转到了工作地。

同时,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也在城里购置了房产,将户口迁出。

到了2020年,全镇的户籍人口已经降至七万多人。

过年时,这些在城镇置业的人一般会回老家过年,每逢赶集日,镇上的热闹氛围依旧不减,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和乡土气息。

“妈,今年我们家要包多少个粽子?“郝强在享用早餐时随口问道。

老家的粽子体积硕大,形状四四方方,每个粽子里都塞满了约半斤的糯米、两三两重的去皮绿豆,以及两三两重的五花肉等丰富的馅料。

这样的粽子,要煮七八个小时才熟透。

煮熟之后,一个粽子的重量就能达到一两斤,足以成为一家人的主食,满足一餐的需求。

与许多省份过年的习俗不同,郝强的老家并不热衷于包饺子或吃馄饨。

相反地,大粽子在这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当地人也不习惯制作腊肉,由于气候问题,经常有回潮天,很容易发霉。

郝强老家的习俗与北方的过年习惯截然不同,同样,北方人也可能对南方的这些传统感到陌生。

“大概要包二十来个吧,你外婆家去年有白事,所以三年内不能包粽子,我们要送几个过去。“母亲解释道。

“哦。”

郝强点头表示理解,在他们这里,过年探亲时通常会准备两样礼物:一是送鸡鸭,二是送两个大粽子。

送粽子时有一个特别的讲究:如果这家亲戚有白事,那么三年内不能包粽子,而且在头年,其他亲友也不能送粽子。

“我去买烟花鞭炮吧,开车送你和伯母一起去,年货这么多,你们提回来也不方便。”郝强说道。

他们这里的习俗是,大年三十前,要在村里的祠庙和自家的香案前烧香拜佛,而凌晨时分则要在家里再次进行烧香拜佛的仪式,并且每家每户都要放鞭炮。

虽然这些流程有些繁琐,但能让当地人铭记祖先和传统,即使在外地赚得再多,回到农村家里时也要遵循这些习俗。

郝强认为这样的传统很有意义,每年回老家烧香拜佛,不忘祖先,也能与同辈的兄弟姐妹保持联系。

否则,没有这样的机会,后辈人之间可能就没有交集,时间长了,很可能会忘记祖先和传统。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刘凤清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之前还担心儿子会偷懒,整天躲在家里不愿意出门。

自家有小车的话,在过年时就特别方便了。

今天天气还有些冷,骑车的话,冷飕飕的难受。

一会后,伯母来到他家,听到郝强要开车去,也很高兴,转过身回家叫上自己儿子。

将近八点钟时,郝强开着车子,载着母亲、堂哥和伯母一同前往镇街。

伯母第一次坐豪车,惊叹着车内装饰,就连坐上去后,也不好意思靠在座背上。

路上,碰到同村许多赶路人,羡慕地看着平稳驶在路上的保时捷。

几分钟后,车子抵达镇上。

镇街并不大,就两条街道而已,总长不到不到一公里。一眼望去,只见人潮涌动,摩肩接踵,预计今天来赶集的民众有上万人之多。

那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趁着春节返乡之际,纷纷涌上街头,享受这难得的热闹氛围。

街道两旁摆满了摊位,农民们拿出自家的特产,满怀期待地等待顾客挑选。

郝强的保时捷在这片繁忙的街道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瞬间引来民众的瞩目和议论。

“开车的靓仔是谁啊?”

“哇,保时捷车啊!粤城的牌照,开车的这个靓仔应该就是郝强!”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认出车子,透过车窗,也看到了驾驶室的郝强。

“牛比啊,上百万的车子,移动别墅,真的发大财了。”

赶集的民众太多了,车子只能缓慢前进,但还是尽量把车停在靠闹市处。

买的年货多,需要分批次搬运,这样一来,他们就不用走太远的路了。

当车子快到镇街中央时,郝强看到前方人群拥挤,几乎无法再驾车前行。

他只好在一处空旷的地方停下车子,打开后车门,让母亲和伯母下车。

“人真多啊!”郝健下车后,感叹道。

“都趁早来买年货啊,明天不是赶集日,都除夕了,忙着年夜饭,谁还有空跑出来。”伯母说道,“有车就是方便多了,阿强的车子坐着就是舒服。”

郝强下车后,周围群众纷纷看向他。

有年轻人向他打招呼:“粤城大老板返来啦,是郝强吧?”

郝强看到有人向他挥手打招呼,微笑点头回应。

周围群众看到郝强点头承认,瞬间点火他们的热情,议论声更多。

“哦,真是他啊,又高又帅,好有气质。”

“月赚几百万元啊,说不定已经是县首富了,又是名校大学生,牛比啊。”

“大老板,招不招工啊,跟你混行不行。”

……

刘凤清想不到自家儿子上街,能引起周围群众关注和欢迎,感到特别自豪。

“强弟,人气真火啊,跟明星一样。”一米七多的郝健揽着郝强的肩膀一起走,跟在两位长辈的后面,就当提货工。

伯母回头赞道:“阿强现在已经是大名人啊,镇上领导都没这么受欢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