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2004:我写字能赚钱 > 第265章 超大出口订单

重生2004:我写字能赚钱 第265章 超大出口订单

作者:520农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10 09:58:24 来源:书海阁

如果超级三元锂电池应用在F3锂电超高版本上,续航可从350公里提升到630公里。

当然,这么好的电池,将提前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大幅提升,突破1000公里不是问题;或电池重量减轻,提高车辆整体性能,加速电动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

不过,国内新能源车的发展,很大因素还是看国家政策。

国内不让卖的话,郝强可以先在海外布局,也未必不可。

除了在无人机、电动摩托车、新能源汽车上应用之外,可以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比如机器人、穿戴设备、航空航天、便携式医疗设备、海洋水下机器人和探测设备等等。

这些变革不仅会提高各行业的效率和性能,还可能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

同时,它也将推动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充电基础设施、能源管理系统等。

总的来说,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将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强大动力,有望重塑多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格局。

这一突破性进展让郝强看到了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战略性考量。

时机成熟之际,郝强计划将星河新能源公司从未来科技集团中分拆独立。

然而,他深知技术的双刃剑效应——过于先进的技术可能引发意料之外的挑战和风险。

出于审慎考虑,郝强决定暂不公布超级锂电池的技术突破,直到各方面准备就绪。

为了确保技术安全,郝强与王河进行了深入沟通,特别强调了技术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要制定全面的保密策略,涵盖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各个环节。

其实,想垄断这个行业,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上游原材料供应链。

即便他人获得相关技术,没有原材料支撑也是无米之炊。

当然,复制如此复杂的技术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为了构建全方位的技术壁垒,郝强打算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对非核心技术申请专利,设定专利壁垒;

而对于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暂时不申请专利,则采取更为严格的保密措施。

这种做法既保护了公司的技术优势,又避免了通过专利申请暴露核心机密。

三年打基础,三年后起飞。

郝强不仅为星河新能源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要为整个新能源行业的革新做好充分准备。

三元锂电池首次应用于电动摩托车领域,这一创新之举远超其他电动摩托车公司的想象,而且锂电版本的电动摩托车很受海外市场青睐。

因此,这款突破性的电池立即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需求。

不过,其他公司目前还无法获得这款高性能电池。

市面上仅有未来科技集团有,而其他可选择的三元锂电池要么能量密度过低,要么价格昂贵,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郝强的策略并非刻意垄断市场。

事实上,目前的产能甚至难以满足集团内部的需求,要等到锂电二期工厂投入使用才行,预计要等到年底。

时光飞逝,转眼间十余天已悄然而过。

未来科技集团再度参与广交会春季展,此次租了三个标准展位。

这一天,Motoadventure的股东Lukas(卢卡斯)如约而至,郝强亲自迎接。

去年足彩赌球,Lukas赚了几千万欧元,慷慨地赠予郝强一辆劳斯莱斯幻影。

“Lukas,long time no see,热烈欢迎你来到桦国。”郝强热情地说道。

“郝,好久不见了。”Lukas与郝强相拥问候,两人寒暄甚欢。

未来电动摩托车在海外市场畅销,其中Motoadventure公司的月销量突破一万辆,未来电动摩托车成为当前的主打产品。

Lukas此行桦国,一方面是为了实地考察未来摩托车公司并下订单,另一方面则是想与老友郝强叙旧。

寒暄过后,郝强带领Lukas到展台参观刚刚研制完成的F3型号,并详细介绍道:“这款车型在刹车和减震性能上有显着提升,尤其是续航方面,72V75Ah电池容量可达350公里,而标准版本72V25Ah的续航也有130公里。”

Lukas若有所思地说:“郝,我们发现客户并不太愿意花时间充电,觉得麻烦。

他们要求更高续航,并非真的需要如此长的行程。”

郝强解释道:“我们已对充电器进行了全面优化,配备了高功率快速充电器。

以72V25Ah锂电池为例,充电至80%仅需2小时,比之前快了近两个小时。”

“哦,那确实是个不错的改进。”Lukas点头赞许道。

在现场待了半个小时之后,郝强带Lukas和他的随从一起吃午餐,随后去足浴店,让他体验一下桦国的特色。

Lukas体型微胖一些,郝强给他安排了两位技师。起初,Lukas因不适应而频频喊疼,但随着按摩的深入,他渐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适。

得国也有这种店,但跟国内还是不一样。

按摩过后,郝强带Lukas来到未来摩托车公司的工厂考察。

Lukas看着规模宏大的工厂,还有正在装修的办公大楼,好奇地问道:“郝,你这公司规模挺大的,一共投资了多少钱?”

“如果要建造好的话,估计要2亿欧元吧。”郝强沉吟了下回道。

买500亩工业用地一共花了7500万元,一二期未来摩托车投资1.5亿元,三期投资3亿元;一期星海新能源工厂五千万元,二期计划投资5亿元,后期还有一些投资,以及杂七杂八的支出,总预计20亿元。

“哦,我还以为要十亿欧元以上呢。”Lukas惊讶地说。

郝强解释道:“桦国建造成本比较低,跟得国有很大差异。”

此时刚好下午上班时间,郝强带他去车间转转。

未来摩托车公司严格执行5S管理,车间布局看上去有条不紊又整洁,工人精神面貌好,穿戴整齐,

到了焊接车间,环境差了一些,Lukas也能理解。

“Lukas,不能太靠近焊接机器人,更不能直接观看弧光,弧光辐射比较大,很容易伤眼睛。”郝强看Lukas看弧焊机器人施焊,赶紧提醒说道。

“哦,这确实让人很好奇。”Lukas笑呵呵地说道,伸手想拿起一个刚焊好的零件仔细观察。

郝强眼疾手快地阻止了他,解释道:“刚焊好的工件温度非常高,不能直接用手触摸,很危险。”

“抱歉,忘记这事了。”

Lukas多年未亲临工厂考察,一些安全事项已经有些生疏。

尽管如此,他仍能凭借经验判断焊缝的质量。

对于一些更为专业的技术细节,郝强则在旁边耐心地为他讲解。

参观完一圈后,Lukas对未来摩托车公司的工厂给予了较高评价。

不过,郝强心里清楚,与得国先进工厂相比,自家自动化工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这些生产线大多是自主研发生产的,仍有许多需要优化的地方。

同样的KUKA机器人,得国人买少一半钱,而且人家工厂的员工大多是技校毕业,素质和技能水平高,光这些方面就比不过人家了。

尽管如此,郝强相信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未来摩托车公司将缩小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差距。

考察结束后,郝强与Lukas商谈新订单。

Lukas下了一笔二十万辆未来摩托车的大订单,包含14万辆F1,2万辆F2,4万辆F3,合同额为7600万欧元。

这也是未来摩托车公司签下的最大一笔订单。

两人虽然是朋友,但商业上的事,还是按照规矩来,预付50%定金,分两批支付。

次日,未来科技集团在展位上公布了这一好消息,引起同行震惊。

卧靠,一笔订单7600万欧元!

一些电动摩托车公司的一年销售额还达不到这个目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