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2004:我写字能赚钱 > 第303章 搬迁,心态蜕变

重生2004:我写字能赚钱 第303章 搬迁,心态蜕变

作者:520农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23 16:21:54 来源:书海阁

未来科技集团办公大楼位于500亩工业用地的向南位置,巍然耸立,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地上10层,地下1层,设计精巧,功能齐全。

这里不是商业地区,工业用地面积也没法扩展了,没必要盖那么高,两万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绰绰有余,而且还会有很大空闲。

地下一层规划为停车场和设备房,为员工和访客提供便利的停车服务。

一楼作为公司的门面,精心布置了前台接待区、访客等候区、人事部、后勤部(含司机办公区)、公司荣誉室和小型会议室。

这样的安排既方便访客进出,又彰显了公司的实力和文化。

二楼汇集了财务部、行政部、法务部、市场营销部、公关部、客户服务部、销售部、商务拓展部和中型会议室。

楼层空间宽敞,足够安排。

特别是考虑到员工经常需要办理财务事务,将财务部设在二楼既便捷又合理。

三楼到六楼集中了公司的技术力量,包括研发部、产品开发部和设计部等核心部门。

七楼设立了精密实验室。

八楼则安置了IT部门和数据中心。

九楼是公司的管理中枢,设有高级管理层办公室、董事会议室和VIP会客室。

郝强的办公室也位于此层,寓意“九五之尊”。

十楼规划为员工休闲场所、培训中心和大型多功能厅。

为确保安全和保密,各楼层采用了差异化的电梯到达方式。

技术部门所在楼层实行严格的门禁管理,需刷卡进入,并有保安把守,防止未经授权人员闯入。

更进一步,技术部门之间还设置了二次门禁,如未来摩托车公司的技术人员无法进入新能源公司的技术部,从而确保各子公司核心技术的绝对安全。

作为一家拥有多项国际一流乃至顶尖水平核心技术的集团,未来科技对保密工作格外重视。

在搬迁当天清晨,人事部门燃放了一串象征吉祥的鞭炮,随后员工们便开始了井然有序的搬迁工作,标志着未来科技集团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哎呀,换了新环境,还真有点不适应。”一位人事部员工感叹道,手里还抱着一箱文件。

“我倒觉得这里挺好的,”她的同事接话道,“这才是咱们公司的‘大本营’,更有归属感了,今后也不用再跟其他公司的员工挤电梯了。”

两人一边搬运办公用品,一边交流着对新旧办公地点的感受。

虽然以前的办公场所较为拥挤,但位于天盛大厦的商业区位置确实便利,下班后到正佳广场逛街购物都很方便。

相比之下,新总部不在核心商业区,下班后逛街购物就麻烦了些。

但办公空间宽敞明亮,环境更为舒适。

最令人欣喜的是,公司为员工提供了宿舍,使得上下班和用餐都变得极为便利。

如今,未来科技集团的规模令人咋舌。

仅未来摩托车公司就拥有约4600名员工,星河新能源有800人左右,新成立的未来新能源汽车公司也已有百余人。再加上集团总部人员,总员工数接近5700人。

为了满足如此庞大的员工队伍的住宿需求,公司新建造了五栋大型宿舍楼。

每栋楼高十层,配备多部电梯,确保员工出入便捷。

新建的三层员工食堂,一二层是可同时容纳数千人就餐的餐厅,三层则是集娱乐场所、休闲区和健身中心于一体的多功能区域。

员工们在享用晚餐后,可以轻松地到三楼放松身心,享受丰富的业余生活。

这样的配套设施不仅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也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重视和关怀,无疑会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搬迁公司在这一两个月内就进行了,今天才正式入内办公,员工只需要搬自己的杂物和电脑就行。

而之前在车间办公的科研人员,今天也可以搬到办公大楼了。

但郝强要求,常驻实验室和车间的技术人员,还是要把办公室安排在车间。

在办公大楼待久了,安逸了,就不想下车间了。

在未来科技集团的技术部,中层领导与普通员工共处一个开放式办公空间。

这种布局不仅方便员工随时向领导咨询技术问题,也让领导能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

尽管公司奉行灵活的工作制度,不过分关注员工的上下班时间,甚至不鼓励加班,但在工作时间内,仍然要求员工保持高效率,及时完成工作任务。

工作压力一般,太松也不是好事,压得太紧了员工工作反而消极。

新办公大楼非常宽敞,但仍有大量空间未被充分利用。

9楼,董事长办公室。

光办公室占地面积就超过150平方米,内部还暗藏玄机:一扇隐蔽的门后,设有私人沐浴室、客房和健身房。

总面积超过两百平方!

这样的配置让郝强可以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甚至在视察车间后迅速冲洗整理。相比之下,其他高层领导的办公室虽然也很宽敞,但配置就相对简单了,就只有办公室。

此刻,郝强坐在他崭新的办公室里,陷入了深思。

他在思考一个关乎人类未来的重大问题:先进技术的普及是否真的能为社会带来纯粹的福祉?

如果生产力的解放导致大量工人失业,而又没有新的就业岗位来替代,这究竟是进步还是隐患?

郝强想到了某些互联网巨头的“买菜软件”如何挤压小商贩的生存空间,最终因触及无数普通人的切身利益而难以为继。

同样,在自己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如果未来普及自动驾驶技术,但郝强也不敢贸然推广无人驾驶来取代的士和网约车。

一旦这样做,将会危及上千万司机的生计。

只要承认了这件事,机器人也可以接替快递和送外卖等工作,技术难度不大。

而这些岗位多由男性担任,往往肩负着养家的重任。

如果没有了新的岗位代替,那将造成数千万人失业。

他们没了活路怎么办?

作为一个拥有巨大财富和社会影响力的科技巨头,郝强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他必须深入思考如何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

他逐渐意识到,社会稳定的根本在于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避免因技术革新而造成大规模失业。

必须找到新的就业平衡点,否则就是灾难。

这不仅关乎他的企业发展,更关乎整个社会的长远福祉。

想到这点,郝强感觉自己的心态也跟着变了。

从开始只想为自己赚钱,随着公司员工越来越多,他发现当老板挺不容易的,要肩负上千个家庭的生存。

而随着公司开始爆发顶尖科技,直接影响到无数大众,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已经牵动整个社会,社会责任大了。

已经不仅仅是自己赚钱,公司发展了,还要考虑到社会长远的发展问题。

如果做不好,那他将遭到无数人的谩骂和攻击,国家也容不下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