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2004:我写字能赚钱 > 第526章 同行的压力

重生2004:我写字能赚钱 第526章 同行的压力

作者:520农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6 20:36:57 来源:书海阁

吴锡市锡山区,雅滴电动摩托车公司。

研发中心,A3会议室。

屋外,植被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雪,仿佛为大地披上了一件银装。

室内,空调暖气将寒气隔绝在外,吹散了冬日的冰冷。

尽管如此,围坐在会议桌旁的十个人却感受不到丝毫温暖。

他们的心情如同屋外的积雪,沉重而压抑——因为他们负责的项目进展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陷入了困境。

干活了,花了大量时间,成果不如意。

“各位,未来公司的F1电动摩托车车架全采用焊接工艺,而且是满焊,没有校变形,并不是螺栓连接。

为什么我们就是控制不好焊接变形,导致轴的安装基准出现偏差?

他麻的同轴度达到1毫米去了!

这个车架的焊接质量项目已经进行了大半年,但效果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项目经理李彬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

他一边说着,一边打开电脑上的Excel工作表,将项目中的问题逐一罗列出来。

李彬是公司资深的焊接工程师,拥有多年的技术经验。

为了解决车架焊接质量问题,特别是焊接变形这一难题,牵头成立了专项项目组,目标就是攻克这一技术瓶颈。

项目组成员包括五位焊接工艺人员、一位组装工艺员、一位质量工程师、一位结构设计师以及车间主管。

每个人都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但此刻,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困惑。

在雅滴公司,解决重大技术问题的方式与其他公司有所不同。

有些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领导拍板、部门执行,再分派给具体负责人”的老办法,而雅迪则借鉴了未来科技集团的项目管理模式。

在这个年代,搞科研采用项目管理可能只在大公司采用,甚至一些大公司还不会采用项目管理办法。

在项目组中,项目经理是核心,拥有绝对的决策权,而各部门的领导则更多是提供资源和支持的角色。

每周,项目组都会召开一次例会,各工艺代表需要汇报工作进展,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种管理模式更加高效、针对性更强,能够快速响应技术难题。

在项目初期,李工带领团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明确了项目的目标和难点。

随后,他根据项目需求挑选了团队成员,并制定了详细的项目里程碑和任务分配表。

每个成员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任务节点也被严格控制。

比如质量工程师,负责编制PFMEA,统计生产数据,撰写8D报告;

焊接工艺人员则专注于优化焊接参数和工艺路线;

结构设计师则从设计角度提出改进建议,设计工装夹具。

所有人的工作都围绕着同一个目标:减少焊接变形,提升车架质量。

然而,尽管项目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进展却依然缓慢。

焊接变形问题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横亘在他们面前。

每一次优化的结果有进步,但并没有达到要求。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

李彬的目光扫过每一位成员,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大家不要灰心,焊接变形问题虽然复杂,但并非无解。

我们需要从设计结构、焊接工艺参数、工装设计等多个角度重新审视问题。

也许,我们有些关键点就有把握到。”

话是这么说,但说到焊接变形,几位焊接工艺人员并没有能力解决焊接变形的能力。

说到底,核心问题还是靠李彬自己想办法。

他们拆解了未来公司的F1电动摩托车车架,摸不清楚他们是如何控制焊接变形的,而且焊接应力极少,后期没有什么反弹。

如果有变形反弹,特别是轴位置,那么前后轮就有点歪了,直接影响到驾驶性能。

谈到电动摩托车,未来科技集团是第一梯队,与其它公司形成断层。

他们雅滴公司是第二梯队,质量还是非常不错的。

若是一般电动摩托车公司,变形就变形,能开就行了,但雅滴公司要做国内一流,要做品牌车,那就得控制关键质量点。

未来科技集团并不重视电动摩托车产业,就算销售火爆,供不应求,但他们并没有扩大产能,这就给了同行机会。

未来科技集团年产230万辆电动摩托车,年营收破一百亿元,税后净利润达到二三十亿元,税后净利润率可以达到恐怖的25%以上。

他们公司问题少,自动化水平高,销售火,人均年产值自然就极高。

雅滴公司年销量也有近两百万辆,年营收五六十亿元,但税后净利润率只有10%,人均年产值八十几万元,远远没法与未来科技集团对比。

不说别的,如果焊接变形可控,那么产能自然大大提升,人均年产值当然会提升。

对一家机械公司来说,营收不是最终目标,而是利润,特别是利润率。只要利润率高,公司就可以加大营销,增加人员,加大产能,营收自然很容易上去。

但利润率低了,就得严格控制了。

陈彬,包括室内的成员,都非常清楚这个道理。

“我个人觉得,我们的下料精度和折弯精度比较差,致使组装误差较大,焊缝间隙大了,焊接变形自然就大一些。如果控制不好下料精度和折弯精度,后工序很难保证啊。”焊接工程师王工分析道。

“这个道理我也懂,未来科技集团应该是激光切割下料、割孔和折弯一体,就是不知道买的啥品牌激光切割机。他们技术保密得太好了,同行都在猜测他们如何做。”李彬回道。

雅滴并不是使用激光切割管料,而是自动带锯机,设备比同行好多了。

但是,自动带锯机误差比较大,比如一米长度的管料切割,长度误差可能会有0.5毫米。

钻孔、折弯等工序,特别是折弯,控制非常困难。

每批材料有点差异,结果就不一样,批量生产前都得调整。

李彬也想向公司建议采购好的激光切割折弯一体化设备,但那可是要几百万元,估计公司不会同意的。

听说,未来科技集团自动化水平高,那是他们内部改造设备。

也许,花了几百万元采购设备,说不定达不到使用要求,还得改造才行。

如此一来,李彬更不敢提议了,对他没好处,他就是一个打工的。

一切的不确定因素,让项目进展困难重重。

窗外,雪花依旧缓缓飘落。

会议室内,众人还在继续讨论解决方案。

他们知道,只有齐心协力,才能突破眼前的困境。

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大家才能拿到项目奖金。

接下来,质量工程师刘工则拿出了一份详细的PFMEA报告,指出了焊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从数据来看,焊接热输入以及工装夹具的稳定性是影响变形的主要因素。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这些参数,特别是焊接工装夹具。”

结构设计师老陈则抱着不一样的想法,要是改工装,那他的工作量就非常大了,弄不好又得重新设计工装,这是他不愿意的。

而焊接车间主管,他不发表意见,只是配合试生产安排,这些研发问题,不用他愁,他反而愁车间的生产任务,他也有自己的工作。

但上面指定他配合这个项目,项目例会他也得参加。

一个项目团队,各抱心思,有的人认真干活,有的人就敷衍。

但项目经理,肯定是想解决问题的。

李彬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位成员的发言,记录会议纪要。

他知道,焊接变形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会议的最后,他总结道:“接下来,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优化焊接参数,保护焊接强度和熔合后,继续降低电流电压,或提升焊接速度,降低热输入;

第二,改进工装夹具的设计,提高其稳定性和精度;

第三,继续优化下料折弯,保证零部件的一致性。”

会议结束后,团队成员纷纷回到自己的岗位,开始新一轮的试验和改进。

李彬还没离开会议室,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一次,他们能够找到突破口。

未来科技集团这座大山,他们越不过。

“他麻的,他们到底是怎么干得嘛,把我们折腾得日子不好过啊。”

李彬骂咧咧道。

未来科技集团看不上未来电动摩托车这块蛋糕,但全国那么多家摩托车公司拼命抢。

也对,他们的汽车事业部,一年利润数百近千亿元,郝强哪里看得上那二三十亿元啊。

他们的锂电池事业部,年利润也有几百亿元吧。

还有,未来科技集团的芯片,啧啧,未来潜力更加恐怖了。

哎,换作是他,电动摩托车产业一样入不了他的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