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西游奸臣:从威胁七仙女开始! > 杂谈:诸神溯源

西游奸臣:从威胁七仙女开始! 杂谈:诸神溯源

作者:龙秋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6-15 14:47:27 来源:书海阁

《千里眼顺风耳》

千里眼和顺风耳,这是洪荒之中两个不起眼的角色,但由于神通的特殊性,被众生所知。

实际上关于二人的传说并不多,有记载的故事,也只是封神演义与西游记这类小说之中。

还有就是关于沿海一带,妈祖收服千里眼和顺风耳二将的故事,有所流传。

关于二人的原型,我查找资料,发现有以下言论:

首先就是大家都比较认可的,他们的原型出自师旷和离娄。

师旷双目失明,但耳朵却极其灵敏,甚至在人间就能听到天庭之上的仙乐。

师旷尤其擅长抚琴,根据记载,他抚琴时,能引来凤凰驻足倾听,又被称为乐圣。

说起师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有点陌生。

但师旷的祖宗有一人叫做师永,他是周文王的老师。

周文王在乐器上的造诣也是深刻的,在文王之前,古琴是五弦的,五音对应着五行。所以也有以五音对应着五脏,用音乐来调理肺腑的方法。

后来文王加了文弦,武王加了武弦,这才变成了我们熟知的七弦古琴。

而离娄呢,则是黄帝时期的人物,又名离朱。

史书记载,离娄视力极其出色,能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这也是明察秋毫一词的由来。

所以世人常云:师旷之聪,离娄之明。

一个耳听八方,一个眼观六路,可不是和千里眼顺风耳一模一样吗?

其次就是我的估测,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流行一个传说,叫作樟柳神。

这樟柳神又叫耳报神,又叫樟柳二仙。

这樟柳神虽有神名,实际上乃是鬼怪所化。

结合樟柳树的树根,用一系列的方法,将鬼怪拘禁于此,为自己所用。

日夜祭拜之下,便会在耳边形成一个耳报。

这耳报会将四周发生的所有事情,告诉宿主。

只是传说这耳报神是个话唠,在人的耳边嘟囔个不停,有的没的都说,什么谁家丢了鸡,谁家走了狗,格外的八卦。

但在关键时刻,也有预测吉凶的作用。

所以有那些江湖术士,便会供养樟柳神,以此来给人算卦。

封神演义中说,高明高觉二兄弟,乃是棋盘山上的桃精柳鬼,偶然得了道法,才有如此神通。

想想桃精柳鬼,是不是和樟树、柳树所化之鬼有些相似呢?

而且樟柳神传说盛行的时候,正是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成书之时。

二书之中都借鉴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是否以此为原型,也未尝可知。

但不管原型如何,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形象与神通,已经被大众所接受。

尤其是影视化之后,经常作为副将之类的角色出现,就是在许多寺庙之中,也有供奉……

说起寺庙这里不得不插上一嘴,很多人一提起庙,只以为里面供的佛陀。

其实不然,道家叫庙,佛家为寺。

所以,我们经常称呼守护神庙的人为庙祝。

《四代天帝》

帝俊、太一、昊天、张百忍,此为四代天帝。

这四人为何变换帝位,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一下。

首先就是帝俊,他在山海经中多次被提及,一般山海经所说的天帝指的就是他。

对于他的形象,虽然没有过多的提及,但是对于他所生的后代有过描写,除了有一子名为帝鸿,其他多数都是些妖类。所以洪荒小说将其定义为妖帝,也无有不可。

不同于洪荒小说中所写,帝俊有三个妻子,一为娥皇,一为嫦曦,一为羲和。

帝俊与羲和相交,生出十个太阳。

与嫦曦相交,生出十二个月亮。

但帝俊这一神话体系太过古老,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紧接着就是昊天上帝的登场了,关于昊天上帝有明确记载出现的时候,应该是在周朝。

当时周王室认为昊天上帝乃是至高神,呼风唤雨,统领百神,无所不能。

我们知道周朝是一个大王朝,不单单是他一个国家,他下面还有八百诸侯国。

周朝认为昊天上帝是正统,但下方的各个诸侯国也各有信仰。

太一便是楚国人的信仰,又叫泰一。

太一者,太一星也。

这太一星指的就是帝星,对于这一个帝星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有一部分人认为他就是紫微星,还有一部分认为它是和紫微星不同的一个星。

所以祭拜太一,从根本上来说,是楚人对于星辰的崇拜。

由于经常在楚国之东祭祀,所以又被称之为东皇太一。

同一时期,在遥远的秦国,那些老秦人也有着他们的信仰。

他们信仰的是赤、黄、青、白、黑五帝,这也是后世五方五老的原型。

我们总认为多的东西没有少的珍贵,所以这五帝之称听起来就比太一、昊天好像要低了一些。

当初刘邦起义之时,就曾在芒砀山斩过白蛇。

他利用老秦人的信仰,说自己是赤帝转世,斩的白蛇是白帝之子,以此来让秦人追随。再后来,秦朝一统,二世而亡,汉取秦代之。

本来大汉继承秦的信仰,继续供奉五帝,直至汉武帝之时,重修历法,再定神只,便以昊天为尊,五帝为辅。

到了王莽篡权之时,他提出了合神说,重新搬出了太一,要将一些神只合并在太一之中,以太一为尊。

只是王莽没有多久便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这合神一说自然很快就被打破了。

只是虽然被打破了,但在民间还是留下了影响,直至现在还有人认为,太一就该是天帝……

从那往后,人们也一直供养着昊天上帝,直至宋朝,宋真宗自称梦中有神人授书,说是有玉皇之令下达。

这个玉皇,自然就是我们熟悉的张百忍了。

至于此事是真是假,是否是他为了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的臆造,我们就无从而知了。

但自此之后,宋朝便把玉皇尊为上帝。

只是国家承认了,但老百姓不认可。

认为只有昊天上帝,才是万神之尊。

兴许是为了得到百姓的认可,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后续宋朝更是将张玉皇和昊天上帝合为一神,不分彼此了。

因此,昊天上帝的位格也得到了变化,之前是统领万神,现在则变成了三清之下,更像是代言人的存在。

所以常有洪荒流小说,包括这本小说,都说是昊天下界历劫,化名为了张百忍,转世重修归来。

这样,更符合逻辑。

《神荼郁垒》

我叫神荼,大家一提起我,总是少不了郁垒,就宛若黑白无常,又宛若千里眼顺风耳。

也不怪大家总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因为我们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存在。

很多人叫我们兄弟神荼郁垒,其实念错了,正经的念法应该叫神荼(shu)郁垒(lv)

我本是荼草化形,由于味道辛苦,又被称之为苦菜。

但荼草有一个特殊的作用,那就是蚊虫不近,蛇蝎避退。

我的好兄弟郁垒,本体则是一种生物。

由于时间太过久远,我也忘记这种生物究竟是什么了。

只知道这生物有着坚硬的外壳,刀劈斧砍也伤他不得,因此有着房屋永固的寓意。

所以上古人族,便把我们兄弟分别悬挂在门的左右,寓意驱赶邪祟,家宅永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经忘了我们最初的疗效,只知道将我们悬挂在门上,是极好的寓意。

于是乎,便将我们刻在桃符之上,镇宅驱邪,这便是门画的前身了。

受了人间香火,我们兄弟二人得以化形而出。只是天庭初建,我们兄弟虽被称为门神,却没被天庭收录,只算是个野神罢了。

我们兄弟二人一合计,欲要寻个福地修行,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桃都山。

这桃都山灵气氤氲,因有一棵大桃树而得名。

桃树蟠屈三千里,树冠遮天蔽日,世所罕见。

我们兄弟二人见猎心喜,便依树而居,住了下来。

刚开始相安无事,直至有一天,这桃都山上忽然有恶鬼涌出。

我们兄弟不忍恶鬼祸乱人间,与其大战一番,悉数降服。

就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恶鬼出世,我们兄弟便一直镇守于此。

到后来我们兄弟才知道,原来这大桃树竟然直接扎根在地府,此处赫然是人间与地府的一处通道。

后酆都大帝巡查至此,得知了我们兄弟二人的事迹,顿起惜才之心,封我们兄弟为东方鬼帝,镇压一方!

得了官方认可,我们兄弟再无顾忌,四处降妖除鬼,保一方安宁。

因此,我们兄弟在民间声名大噪,一时无两!

每逢春节之时,家家户户都少不了。有条件的,刻上两幅门画,将我挂在左边,郁垒挂在右边。

没条件的,也会在门上书写神荼郁垒四字,以保平安。

可惜时光荏苒,人间变化太快。

直至唐朝之时,唐王经玄武门之变以后,日夜睡不安宁。

只有将秦琼尉迟恭二人唤来守在门外,方才能安然入睡。

百姓见状,只道是李世民弑兄夺位,被冤魂缠身。

二将站在门口,神鬼辟易!

于是民间纷纷模仿,请不来两位将军,便将两位将军的画像贴在门上,祈福平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兄弟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沉心管理地府事宜。

时至如今,知道我们兄弟的也越来越少了。

倒是也有一部分人,知道我们兄弟是东方鬼帝。却极少有人知道,我们曾经也是门神。

《定光仙》

在洪荒一众大能之中,有许多角色令人眼前一亮。

要说让人印象最深刻的,长耳定光仙定然是少不了的。

在封神之中,长耳定光仙是通天教主的随侍七仙之一。

通天有四大亲传,多宝、无当、龟灵、金灵。

这四人毫无疑问是传承通天衣钵的存在,如赵公明,三霄之流,虽然也神通广大,不过是外门弟子而已。

只是赵公明等人确实优秀,通天对于他们比其他的外门弟子要更亲近一些,才显得似乎和亲传弟子差不多。在亲传和外门之间,又有七个特殊的存在,这就是随侍七仙。

这七仙虽然不是亲传弟子,但随侍二字已经说明了一切。能一直跟在老师身边侍奉的,就算不是亲传,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无疑,长耳定光仙定然是通天信任的存在。所以在封神大战之时,通天才会将自己的底牌六魂幡,交给长耳定光仙。

只是长耳定光仙明显辜负了通天的期望,在关键的时候判截入佛了。

也正是因为他的判教,他的唯利是图,使人对他心生厌恶,让人印象深刻。

这长耳定光仙的本体,乃是一只兔子。入佛之后,又被封了定光欢喜佛。

这欢喜佛在藏传密宗之中确有原型,不过却不是长耳定光仙的形象。

实际上定光仙的原型,则是更接近于兔儿神。

起初这兔儿神的寓意是好的,说是有一年京城发生了大疫,在那太阴星上捣药的玉兔,不忍百姓受苦,于是带着自己的灵药,下得了凡来,救活了无数百姓。

这玉兔善于变化,一时千相,一会儿化作男子,一会儿化作妇女。

京城大疫退去之后,百姓也弄不准这玉兔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在京城之中“爷”这个字是个尊称,于是便将其称呼为兔儿爷。

凡八月十五祭月之时,定要连兔儿爷一起祭拜。

后来人们见孩童们在祭拜时有些无聊,便将这兔儿爷制成了玩偶。

大人在那里祭月,便给小孩买上一个兔儿爷,让他在那里自己玩。

直至后来,随着特殊行业的发展,这兔儿爷有了别的名称。

在古时,一些妓院之中也是有男花魁的,专供达官贵人享乐。

那时的万行万业,都想找一个祖师爷祭拜,求个心里安稳。

例如求财的拜范蠡,开饭馆的拜易牙等等。

那些主打龙阳的妓院,便找到了这兔儿神拜。

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兔子这种生物,一旦到了发情期,雌雄不忌。

和他们所做的行当,正是吻合。

后来随着消息的传开,人们便将从事这一行的男人,称之为兔儿爷。

再到后来,为了让人知晓它是什么行当,便直接将兔儿神悬挂在门上,让人一眼就能看出。

最后传着传着,这兔儿爷便成了龙阳之好人的专属。

原型是兔子,又被封成了定光欢喜佛,主管男女之事。

仔细想来和这兔儿爷,简直一模一样。

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对这兔儿爷开始有所歧视,慢慢祭拜的也就少了。

《麻姑》

吾乃麻姑,本姓麻,由于时间久远,已忘其姓名,世人皆称吾为麻姑。

由于吾得道甚早,所以呈现十七八少女模样。

吾手中有两物,遭世人推崇,趋之若鹜。

一为仙桃,一为仙酿。

仙桃延寿数,仙酿消百病。

吾亦有掷米成珠之神通,寻常大米掷出,顷刻变作明珠。

吾也不知自己到底修行了多少年数,只知道曾见那东海三次化作桑田。中间数百朝代起落,唯吾寿之无穷。

沧海桑田一词,便是凡人从我口中得知。

每年三月三,西王母蟠桃盛会,吾都会往瑶池赴宴。

原因无他,只因那西王母,对吾有半师之恩。

吾本是一农家女,生活在战乱之中,母亲被害,只有父亲在世。

年幼之时家中困顿,由于我心灵手巧,便到处做些纺织的活计,补贴家用。

这日,主家赐下了几个桃子,吾心生欢喜,却舍不得去吃。

吾便将这桃子收了起来,准备和父亲一同享用。

在回家路上,吾遇到一个老妇人,穿得破破烂烂不说,躺在地上奄奄一息。

周遭的围观群众只说,这老妇人是被饿的,不吃点食物可能就要饿死在街头。

当时天下大乱,百姓食不果腹,自身都难保,哪还有粮食救济这老妇人。

吾心生不忍,便把手中桃子给这妇人吃了。

待那老妇人将桃子吃完,吾本想将其带回家去,喝点米粥。

不曾想那妇人,却忽然消失不见,只留下一个桃核,孤零零的躺在地上。

我也没有多想,便把那桃核取了,种在了自家后院之中。

说来也怪,这桃核落地生根,不多时便长出了一株郁郁葱葱的桃树。

后来四周百姓闻听此事,都跑来看热闹。

吾便将这树上的桃子,都分予百姓吃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凡是吃了我桃子的人,身体上的疾病瞬间消散,往往寿命也能得到延长。

一时间,世人都觉我有神通在身,称吾为天仙下凡。

再后来我那父亲骁勇善战,得了战功,被封为征东将军。

屠龙者终成恶龙,为了修筑城墙,便到处去抓劳役,使民间哀声怨道。

为此我曾多次劝说父亲,父亲却不以为意。

我知道那些夜班的劳役,要雄鸡打鸣才能下工。日复一日之下,多少人死在了漫漫长夜之中。

吾再起善念,为了能让这些人少受些苦难,时辰不到,吾便学公鸡打鸣,让他们早早下工。

一日还好,两日也行,时间久了,自然被我那父亲发现了端倪。

为此父亲大怒,将吾痛打了一顿,关在了柴房之内。

正在此时,那昔日留下桃核的妇人,忽然凭空出现。

说是我在俗世间的缘分已经尽了,该跟她走了。

直到后来我方才知道,原来这妇人乃是西王母。她所留下的桃核,便是那蟠桃的桃核。也怪不得百姓吃了,能够延年益寿。

入了天庭,我被封为虚寂冲应真人,常在那麻姑山上修行。

有感西王母点化之恩,每逢三月三日王母娘娘诞辰,吾定会带上仙桃、佳酿去赴那瑶池盛会。

有民间书生,偶然得见,便把吾手捧仙桃的样子画了下来,贴在房屋正堂,图个延年益寿的兆头,所以,吾又被民间称为寿仙娘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