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茶道无疆 > 第286章 有缘再见

茶道无疆 第286章 有缘再见

作者:罗十二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06 21:33:23 来源:书海阁

茶味淡了些,李成蹊从架子上拿了一盒茶说:“江兄来到我们西安,还是喝一下我们当地的茶吧。”

我看了一下,盒子上写着“子午仙毫”四个大字,这应该就是陕西的有名的绿茶了。

“可惜季节不对,不能喝新茶,只能喝点去年的茶了。”李成蹊笑着说。

“我听说过这个茶,子午仙毫,陕西最有名的茶了,有茶中皇后的美誉。”我点了点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人肯定喜欢当地的茶。

李成蹊亮茶放入玻璃杯中,冲入热水,只见杯中的茶叶翩翩起舞,煞是好看,茶状似兰花,色泽翠绿鲜润,白毫满披,应该是算的上极品茶了。

泡了一会,李成蹊开始给大家分茶,我闻了闻,香气持久,兰香味十足。

再看那汤色清澈明亮,十分干净。

入口滋味醇厚,爽口回甘,应该是放在冰柜里冷藏过的,保存的很好,

我拿起玻璃杯,看那叶底芽匀嫩成朵,十分美观。

其实各地的好的绿茶基本如此,除了香气和形态略有变化外,口感和滋味都是鲜爽回甘的。

“陕南多山,产茶也这么好。”我赞叹道。

“我们陕西虽然比不上福建云南安徽那些边茶大省,不过我们这里也有自己独特的茶叶。”李成蹊笑着说:“薛宝钗家就是开茶叶店的,你让她给你介绍一下我们当地的茶。”

薛宝衩笑着说:“你是让我在江大哥面前班门弄斧了。”

“除了泾阳茯茶外,还有刚才我们喝的子午仙毫,我们陕西还有其他地方绿茶,嗯,紫阳富硒茶、八仙云雾、女娲银峰、带有苞谷香的汉中仙毫、商南泉茗、秦巴雾毫、汉水银梭、定军茗眉等等。这些除了泾阳茯茶外,都是有名的绿茶。”

“除此之外,汉中作为传统的茶叶之乡,现在也开发出了不少新茶,有红茶、黄茶、白茶等,最近听说也在做黑茶,可以这么说,除了乌龙茶没做外,其他茶都在做。”薛宝衩详细的给我介绍着。

我大为震惊,没想到在陕西这个不算产茶大省的地方,当地的茶农竟然如此的创新,不仅产绿茶.,还做了黄茶、白茶、红茶。

“厉害,我知道原来泾阳茯砖是在当地生产的,不过茶叶都是从湖南运过来的,考虑到运输成本,后来都放到湖南生产了,没想到现在什么茶都在做。”这次来西安,真的是不虚此行。

创新,是茶叶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

我从背包里掏出来两泡唐山河做的雪片,还有黄栀香,对李成蹊说:“咱们陕西就差没有乌龙茶了,就来喝喝我带来的乌龙茶吧。”

李成蹊接过茶叶,惊讶的说:“黄栀香我知道,是单丛的十大香型之一,这雪片我没听说过。”

“这雪片是刚做好的冬茶,是高山产的鸭屎香,今天大雪纷飞,正适合喝这个茶。”

薛宝衩她们也是第一次听到雪片这个茶,一个个也很好奇。

“好香的茶,我都没闻过这种香气。”外面走进来一个人,开口说道。

我回头一看,一个穿着贾宝玉的衣服的人走了进来,面若冠玉,目似朗星,可真的像贾宝玉。

这大概就是李成蹊口中的姐妹,扮上贾宝玉的可真的像。

“这个哥哥面生,是从哪里来的?”她朝我躬身一礼,说不出的潇洒。

“我叫江南,从重庆来的,今天有幸和你们一起喝茶。”我觉得这个宝玉好入戏呀。

她笑嘻嘻的挨着李成蹊坐下,摸着她的手说:“妹妹泡的一手好茶,我走到门口就闻到了,是这江南哥哥带来的吧,以前都没有闻过这香味的茶。”

李成蹊笑着打掉她的手说:“这是江兄带来的乌龙茶,雪片,凤凰单丛的一种,是冬茶。”

贾宝玉接过杯子,喝了一口:“好茶,香气芬芳馥郁,竟然有种凉意,好茶好茶…”

这贾宝玉可真的像书中的贾宝玉一般,不停的和这几个姑娘开着玩笑,我不禁心里想,幸亏她是个姑娘,要是个男人,不知道能有多少姑娘喜欢她,人家比我会撩姑娘。

时间已经是中午了,我肚子有些饿了,就对李成蹊说:“中午了,这附近有餐馆吗,我请大家吃个饭。”

贾宝玉摆摆手:“江大哥不要走,我来的时候已经在附近的一家餐馆订了一桌菜,一会就送来,你和我们一起吃。不要和我们客气,远来是客,喝了你的好茶,也要吃我们的饭不是?”

说实话,我也真舍不得走,这几个姑娘容貌好,说话也好听,各个都是人才。

果然,我们刚喝一会茶,就有两个人拎着着四个木头食盒,来送菜了。

外面的雪越下的大,整个世界都是白茫茫一片。

“葫芦鸡、带把肘子肉、三丝皮、奶汤锅子鱼、金线油塔,千层酥饼,菜齐了,都还热着呢。”送菜的人满身都是雪。

贾宝玉掏出两百元,递给两人:“辛苦你们啦,买包烟抽!”

两个人眉开眼笑的接过钱说:“你们吃,晚点我来收拾碗筷。”这葫芦鸡外焦里嫩,味道十分鲜美,肘子肉也是软嫩Q弹,汤汁浓郁,配上千层酥饼,真的是好吃。

几个女生吃饭起来,完全是真名士风范,看来各个都爱吃肉。

记得《红楼梦》里写到她们在赏雪的时候,贾宝玉和史湘云商量着靠鹿肉吃,还被林黛玉嫌弃,说史湘云糟蹋了芦雪庵,不料被史湘云反怼了。记得原文是: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此刻却颠倒了,林黛玉在这里大吃大嚼,比史湘云吃的还欢。

李成蹊笑着对我说:“我们一向吃饭如此的,你别笑,那鱼也不错,你怎么不吃?”

我摇了摇头说:“我不吃鱼,吃了鸡肉和肘子,还吃了酥饼,我已经饱了。”

贾宝玉盛了一碗鱼汤,遗憾的说:“那太可惜了,这鱼汤鲜美的很。”

我叹了口气:“没那口福,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吃过饭,我帮李成蹊把碗碟收到食盒里,放到外面,免得有味道。

李成蹊回来拿了一个香炉,放了熏香,不多会室内就清香四溢了。

“请林妹妹给我们弹首曲子吧,消消食。”贾宝玉笑嘻嘻的说。

李成蹊也不推辞,洗了手,我帮她把古筝挪到茶桌前,准备欣赏她的琴艺。

“今天大雪纷飞,我就给大家弹奏一曲《雪山春晓》吧。”李成蹊微笑着说。

我之前没有听过这个曲子,李成蹊的水平很高,她熟练的运用了多种古筝的演奏技巧,从引子的单音开始,依次使用摇指、琶音及刮奏等演奏技术, 展开了一幅天地银妆的画面。

我虽然不懂古筝,不过看她的手法,知道这个看起来不简单,实际上应该很难。

一曲奏罢,大家纷纷鼓起掌来,贾宝玉笑着说:“这曲子很难,是古筝八级的考级曲目,今天弹的特别好。”

没想到这贾宝玉也竟然懂古筝。

李成蹊笑着说:“既然如此,也请你给江兄吹一曲笛子独奏吧。”

贾宝玉笑着说:“那我就献丑了。”

她从后面书架上取了一支笛子,对我说:“江南大哥名字叫江南,我就吹一首江南的曲子吧。《姑苏行》。”

笛声悠扬,仿佛看到了姑苏(苏州)园林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又仿佛置身于晨雾依稀下的园林中行人驻足观看风景的人群之中。

这贾宝玉应该是音乐科班出身,技艺娴熟,节奏感特别好。

今天也真是神奇,在这里遇到这么有趣的一群人。

“今朝闻君笛筝曲,且听仙乐耳暂明。”我不禁感慨的说。

窗外大雪不减,越发的大了,天地间混沌一片。

东晋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五儿子,行为很是豪放不羁,后来隐居山阴,天天游山玩水,吟诗饮酒,倒也落得轻松自在。

有年冬天,大雪下了几天,雪停以后,明月升起,他坐在院子里饮酒,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好朋友戴逵,突然特别想念他。

戴逵在剡溪,离山阴很远,但王徽之兴之所至,就让仆人连夜架起小船,朝剡溪而去。

路上他心里想着戴逵,顾不得路途上的美景,不断的催促仆人加快速度。

经过一夜的奔波,天色微亮,马上就可以看到戴逵了,王徽之突然让仆人掉头,不再前行了。

仆人很是惊讶,问他:好不容易到了地方,怎么不去见朋友了。

王徽之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这个故事说明王徽之的洒脱不羁,自古就传为美谈。

我看外面大雪飞舞,座中众人兴致盎然,就觉得应该告辞了,莫等到茶冷了后,意兴阑珊,再也没有兴致了。

我笑着对李成蹊说:“今天喝到了好茶,见到了美女,看到了美景,听到了仙乐,真是开心。以后我还要到西安开店,如果有缘的话,我们改天再聚。”

李成蹊点点头,笑着说:“有缘再见。”

我朝众位美女点了点头,推开大门,朝酒店走去。

雪下的更大,不多时,再回头看去,那茶舍已经消失在漫天飞雪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