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末造反专业户 > 第1119章 文庙

明末造反专业户 第1119章 文庙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5 14:54:34 来源:书海阁

孔闻诗毕竟也在礼部当了这么久的官,多少听到过一些风声,大熙的安排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默然的点点头,但他很快又意识到不对,皱眉问道:“梅部堂,您刚刚说这奉祀官先让我这个孔圣后裔当着……那日后呢?难道奉祀官一职不会让孔家后裔一直担任下去吗?”

“自然不会!”梅涟重重点点头,面上严肃了不少,身子也站直了:“若这奉祀官让孔家世袭,那和衍圣公换了个名号有什么区别?不瞒你说,大熙设此奉祀官,也是存着引领天下士人风潮的意思的,所以这奉祀官,就不能局限于孔家之中,而要从全天下德才兼备的名士大儒之中挑选,任职亦有限期,不可能让一个人占着这个位子几十年不动弹的。”

孔闻诗眉间皱得更厉害,朝那块石碑扫了一眼,问道:“不知……这奉祀官的挑选是个什么章程?梅部堂可否透露一二?”

“告诉你也无妨……”梅涟淡淡一笑:“德嘛,就不多说了,才这方面,孔圣提倡‘君子六艺’,挑选奉祀官自然就要考校其‘六艺’高下,当然,先秦毕竟久远,有些方面还是要修改修改的,比如说‘射艺’,便不局限于弓箭,火铳亦可,比如说‘御艺‘,战车早已淘汰,便改为考验骑术。”

孔闻诗心中了然,梅涟虽然略过“德”不说,但实际上这却是一个重要的限定条件,谁有德、谁无德,解释权完全握在朝廷手中,想要当这奉祀官的名士大儒,自然得是跟着朝廷步调和思想走的人。

哪怕是个不沐王化的化外蛮夷,只要他紧跟着朝廷的步调,他也是“有德之人”,而一个跟朝廷唱反调的名士大儒,再响亮的名声、再大的成就,他也是个“无德之人”,没资格祭祀孔子。

孔闻诗知道,这天下崇信理教的官绅士人并不少,他们对大熙主流的温陵学派和经世学派,还有百家派、古法派等等统统都视为离经叛道,对大熙提倡的“四民平等”等思想不屑一顾,对大熙的许多政策更是明里暗里的抨击反对,大熙这一招是对他们的釜底抽薪,直接将这一堆理学的老学究排除在外。

至于才学,君子六艺包含“礼、乐、射、御、书、数”,但自古以来就是文无第一,礼、乐、书三门谁水平高、谁水平次根本没法量化考核,到时候还是只能全凭朝廷一张嘴去定夺。

而“射、御、数”三门,可以量化考核,谁火铳弓箭射得准、谁马术好、谁算学精深,只需一场考试便能分个高下,清晰明白,日后朝廷越是懒得管事,这三个方面所占的比重就会越来越大,没准过个一两百年,选出来的奉祀官会是个对儒学一窍不通,但却是个上马能打仗、下马能算数的实干之才了。

孔闻诗扫了一眼梅涟,无奈的笑了笑,大熙提倡务实,梅涟这个温陵门人,家传就是文武双全的,连他那年纪轻轻的妹妹都能开硬弓、骑快马,而经世学派提倡经世济民,“算学不精,田土不清,何以济民?”,这种选拔方式,最适合大熙如今的主流学派。

“看来属下要好好学学射箭骑马了!”孔闻诗玩笑了一句,朝廷定下来的事,他也没法去改变,只能是接受了:“属下听说朝廷还准备对孔庙也进行修改……不知是个什么章程?”

“原本的孔庙,要扩大规模,我朝以儒为主,但并不独尊儒术,毕竟朝野之中还有个百家学派呢!”梅涟微笑着答道:“所以孔庙会改成先贤庙,不仅供奉孔圣和他的弟子、儒家的先贤,墨子、老庄,乃至佛家的释伽牟尼,回教的先知、椰教的天主,都会被供入先贤庙中。”

梅涟顿了顿,继续说道:“当然了,孔圣依旧占据主体位置,孟圣列于孔圣身侧,其余各派先贤分列排班,以此彰显我大熙‘以儒为主、百花齐放’的主张。”

孔闻诗苦笑一声,摇着头说道:“这般设置,倒是符合温陵先生的主张,‘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孔孟二圣虽仍然占据主体之位,但从此儒学便无非一家之学、孔孟变成了庸众之人。”

“这样不好吗?孔圣若不拜师于老庄,又怎会诞生儒家之学?孟圣若没有稷下学宫的争辩,又怎会有儒学之大成?”梅涟伸手朝天上一指:“博采众长、百家争鸣,方有儒学之大兴,独尊儒家,到底是兴儒还是害儒,孔郎中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应该也看得清楚。”

孔闻诗默然一阵,叹了口气,又挤出一丝笑容来:“梅部堂说的倒也没错,呵呵,将那椰教天主、佛教佛祖、回教先知都请进先贤庙中,连这些宗教神灵都成了‘庸众之人’,孔圣孟圣本也是凡尘之人,又何必居于神位之上呢?”

“你明白这点就好!”梅涟淡淡的笑着:“将孔庙改为先贤庙,不是我的意思,乃是执政的主张,不过正合我温陵学说的观点而已,执政说的很清楚,我朝尊儒,尊的是其中仁义爱民的道理,而不是尊一两个人,各家学派只要符合这个道理的,自然都要尊重学习。”

“因此这先贤庙,不单单要奉孔孟老庄这些着书立言之人,同样也要奉为国为民之人,农户军将、商贾工匠,乃至外藩夷民,只要是为国为民有大功者,皆可入先贤庙中永享香火,这孔庙从此不再是一家一族私产,而是天下万民、华夏千古的纪念之地!”

“也许……这样才最符合孔孟二圣的想法吧!”孔闻诗点点头,转移话题道:“对了,梅部堂千里迢迢赶来曲阜,不是为了看看属下在这曲阜怎么办公做事的吧?”

“聊的尽兴,差点把正事忘了!”梅涟哈哈一笑:“沈阳已为我大熙光复,朝廷即将执行二号预案全面进攻,你这善写文章的大儒,这两天得捣鼓一篇檄文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