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末造反专业户 > 第437章 修城

明末造反专业户 第437章 修城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5 14:54:34 来源:书海阁

“五月飘雪霜满天,义军来到了襄樊界,赶跑豺狼左良玉,驱走恶鬼襄阳王,不扰民来不逼捐,百姓人人笑欢颜......”一声声嘹亮而欢快的歌声响彻汉江以北,无数武乡义军的战士和百姓们正不停的搬运着砖石、木材等建筑材料,依托樊城残存的城墙,对整座樊城进行重修。

襄樊一体,没有樊城作为依托,襄阳就是一座孤城,武乡义军占据襄阳城后确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重修嘉靖年间被洪水泡坏的樊城,正好河南遭雪灾,数万流民听闻武乡义军占据襄阳,都跑到襄阳来求活路,武乡义军便以工代赈,组织流民修筑城池、整治汉江河堤,日后也方便将他们安置在樊城地区。

大明两百多年,大多数城池的城墙都已经年久失修,有官绅愿意出钱的还能维护一二,官绅若是不愿出钱,朝廷更是没法指望,官府也出不起钱粮去募民修城,就连大明中都、祖陵凤阳都有很长一段时间城墙因年久失修而塌了不少,变成了一座没有城墙的城池,直到万历年间才重新整修过。

有些城池人口经历两百余年的增长,原有的城池早就无法满足城内人口居住,于是不少官绅和百姓干脆在城外修房设屋居住,形成了“外城”,有些管理不严的城池百姓为了出入方便,会自发的在城墙上挖掘通往城内的通道,甚至干脆把拆掉一段段城墙,这样的城池,城墙就是个摆设,根本起不到防御作用。

武乡义军占据过不少城池,也组织过军民对这些大大小小的城池城墙进行过维修整修,多多少少有了些修城的经验,如今修筑樊城,乃是武乡义军第一次筑造大型城池,吴成非常重视,亲自到了江北坐镇。

“若是论筑城,我大明最优秀的,还是如今在洪承畴帐下当赞画师爷的孙元化.....”吴成一边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一边与擦着汗、喝着茶的贺锦聊着天:“登州坚城就是孙元化主持修筑的,孔有德一伙残兵败将,靠着登州城面对卢象升的围攻一直坚持到现在,只可惜咱们没有登州城的图纸,也没有孙元化那般的人才,只能自己摸索了。”

贺锦端着茶看着吴成画图,他此番带人过来帮忙也算是偷师,吴成与他明说了湖广之地武乡义军要全数吞下,贺锦却死皮赖脸的不愿意走,和一同南下的扫地王张一川、混十万马进忠、兴世王王国宁、改世王许可变四王商议,准备五营合兵进军黄州府,攻略麻城、黄州城等地,势力最大的贺锦和张一川各取其号,取了个“扫左五营”的名号,讨个“扫灭左良玉”的好彩头。

吴成对贺锦他们的战力一清二楚,靠他们扫灭左良玉,那是痴人说梦,但若是贺锦等人能在麻黄地区站住脚,武乡义军和左良玉之间隔了一道屏障,能够将更多的兵力和精力用于攻略襄阳府和附近的德安府、承天府,还能与扫左五营左右夹击武昌府,所以吴成对贺锦他们的行动很是支持,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只是贺锦独领五营攻略麻黄,就等于是拒绝并入武乡义军,让吴成感觉到很是可惜。

“吴帅,你这城修的倒是棱角分明,不像一座城,反倒像是个城塞!”贺锦眯着眼打量着吴成的图纸,笑道:“而且城墙会不会太矮了些?还是个斜面,看着敌军似乎能直接从斜面爬进城去......马面炮台倒是设置得不少,有必要这么多吗?”

“樊城,我本来就是打算修成一座要塞城池!”吴成微微一笑,坦诚的说道:“樊城拱卫汉江,武乡义军没有水师,水师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就练起来,若是遇敌,樊城孤悬江北,必定会遭到围攻,樊城若失,敌军在江北有了立足之地,襄阳就绝对守不住,所以我只能想尽办法在城防上做文章了。”

吴成提着炭笔在图纸上指点着:“这种形状的城池,在西番那里叫做棱堡,我在b站的纪录片.....西番的书籍里看过,今日也是凭着记忆粗粗规划一下,之后建城之时咱们再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左金王,你看这些凹面,依托地形形成不规则的五芒星状,敌军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攻,都会遭到马面上火炮的交叉火力打击,血肉之躯,再勇猛的兵卒又能挨上几炮?”

贺锦没注意吴成差点说漏嘴,认真的盯着图纸看了一会儿,呵呵一笑,点点头:“确实是有些意思,你这城池布置是把原来的守城模式改为主要依靠火炮守城、最大限度发挥火炮的杀伤力,适合你们武乡义军这类能自产火炮、火炮充足的军队。”

贺锦顿了顿,又问道:“但还是那个问题,城墙太低矮了,而且斜面坡度太缓了,敌军容易直接顺着斜面爬进城里来。”

“我这是有意为之,就是要把城墙修得低矮、要让敌军爬城墙!”吴成微笑着解释道:“大明的城池大多修筑于明初,后来整修城墙,一般也只是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进行修筑,即便是登州城也是如此,明初之时火器运用并不起决定作用,火器威力也弱,城池攻防还是和过去差不多,所以城墙都修得高耸而规整,以此增加敌军登城的难度。”

“但如今战争的模式已经变了,火器运用频繁、火炮威力越来越大,高耸规整的城墙面对火炮的轰击很容易垮塌,枣阳城就是个例子,咱们几门重炮轰了一个时辰不到,枣阳城的城墙就没什么完好的了。”

“而咱们手里才几门重炮?”吴成无奈的耸了耸肩:“咱们的重炮全靠缴获,不像朝廷和东虏那般能够自产,大凌河之战时,东虏一口气摆出了四十多门红衣大炮、轻炮中型炮数百,若咱们还按照以前的方法筑城,只有被朝廷和东虏用火炮把城墙轰垮的下场!”

吴成一脸严峻,继续说道:“即便咱们把樊城修筑得如襄阳那般坚固,能挨住四十门炮,能挨住上百门重炮的轰击吗?咱们很长一段时间内重炮数量是绝对赶不上敌人的,所以只能在城墙上想办法,用更好的盾,去挡敌人锋利的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