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末造反专业户 > 第470章 将门

明末造反专业户 第470章 将门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5 14:54:34 来源:书海阁

值房内的官吏将佐纷纷起身告辞,吴成也起身将他们送到门口,周凤梧也正要告辞离去,吴成却忽然出声道:“周将军,你留一下,我有些事想与你谈谈。”

周凤梧一愣,却也只能无奈的回了值房,看着吴成向一个个将佐官吏回礼,将他们送走,又与宋献策在门**谈了一阵,两人一起瞥了眼周凤梧,宋献策嘴角含笑的离去,周凤梧心中有些不安,端起茶杯啜着半凉的茶水安神。

过了一阵,吴成才回到值房,亲自为周凤梧添茶:“周将军莫怪,这段时间武乡义军事务繁多,我一直想找你谈谈,就是抽不出时间来。”

“吴帅客气了......”周凤梧有些受宠若惊,赶忙双手捧着茶杯接茶:“吴帅有何事要询问,末将知无不言。”

吴成微笑着点点头,问道:“周将军在我武乡义军还呆的习惯?之前你的要求,我已经让人到山西去接你的妻儿到襄阳来了,过段时间,便能与你团聚。”

“末将不过是和所部教导提了一嘴,没想到竟然惊动了吴帅.....”周凤梧有些尴尬:“末将一个降将,吴帅赐末将为将军,任由末将自由行动,实在是礼遇有加。”

“只要是一起战斗的,都是战友,没什么降将元从之分,全看能力而已!”吴成微笑着拉了一张椅子过来,与周凤梧对面坐着:“周将军,你帮我们训练了这么久的骑兵,你觉得我们的骑兵现在是何种水平了?”

“胡都尉刻苦肯学,弟兄们也都勤奋,进步的很快,对付一般的营军骑兵什么的,倒是足够了.....”周凤梧斟酌着语言:“但末将说实话,与辽东精骑、昌平精骑那般精锐骑兵比,差的还是不少,更别说和东虏的精骑相比了。”

吴成点点头,做了个“请说”的手势,周凤梧整理了一下语言,说道:“弓马刀枪,不是短时间就能训练出来的,人家从小训练到大,或者像北虏那般马背上长大,这个差距实在是没办法去拉,只能从装备和人数上弥补,能够从小训练的骑兵,人数不会太多,咱们的骑兵比他们多一倍、三倍,甚至十倍,盔甲刀枪也比他们好,打起来自然是咱们胜。”

周凤梧叹了口气,说道:“但要大量的骑兵,就需要大量的战马,精悍的战马需要专门的饲料供养,举个例子,大明最强的骑兵,便是辽东铁骑,辽东铁骑之所以强悍,就是因为辽东盛产黑豆,锦州、广宁一线的屯田就有不少专门种植黑豆的豆田,充作战马的饲料,辽镇养得起大批膘肥体壮的战马,自然就能培养出一支强大的骑兵。”

“战马的事,你之前就和我反应过,我也一直在想办法.....”吴成无奈的回道:“这次在公田推广种植玉米番薯等作物,也是为了给战马准备饲料,我也去信山西,让洪先生和那些晋商聊聊,通过晋商在边军的关系,从北虏那里走私一批种马和战马,但短期内,咱们也只能靠缴获和交易来装备战马了.....”

周凤梧也没什么好法子,也只能点点头默认,吴成摆摆手,转移了话题:“周将军,这次让你留下,除了询问骑兵训练的方面,我还想问问大明将门的问题,你也知道,我是个卫所兵出身,军中将门世家出身的,只有你一个,虽然咱们搜集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但我还是想听听你这位将门虎子是如何评价的。”

“吴帅谬赞了.....”周凤梧有些尴尬,理了理思绪,回道:“大明倚重将门,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所谓‘穷学文、富学武’,要习武学兵,连饭都吃不饱的寒门子弟是绝无可能的,故而大明的武将大多都是门第出身,吴帅,您也应该知道,卫所里的武官,一般也是世袭的,缘由便在此处,世袭的门第总有一些兵家武艺传承,比随处提拔一个小卒为将,能更快、更顺畅的掌握军队。”

吴成点点头,周凤梧继续说道:“这便是将门存在的基础,而将门兴起的缘由嘛,以末将之见,在于三处,一则军功荫赐武职,二则家丁制,三则边将久镇。”

“大明对文官职位管控严格,科举是唯一的途径,以防有世袭的官宦门阀出现,但对武职却时常滥封,文武官员及宦官有功劳者,常被朝廷荫赐世袭武职,于文官宦官,大多只是虚职,但于将官而言,荫赐之职使嗣子不用待父祖亡故袭替便能从军任事,而嗣子之外的其他兄弟,也能以父荫起家任事,故而才有一门之中父子兄弟皆为将帅的盛景,才有将门出现的条件。”

“嘉靖年间,朝廷鼓励边将蓄养家丁、给予养廉田土以养士,自此家丁之制大兴,边将以家丁多寡、勇怯为盛衰,将门之家,为将的兄弟多,蓄养的家丁自然也多,蓄养的家丁多,立功的机会就多,立功的机会多,荫职的兄弟子嗣就更多,蓄养的家丁也就更多,将门自然是长盛不衰。”

周凤梧顿了顿,继续说道:“其三,便是将帅久任本土,大明的将官,国初之时也是和文官一样,多有异地任职调动,但至成化年间,宪宗言‘边将必用本土之人,庶知彼兵势地利,易于成功’,至正德嘉靖年间,边将便多自本土升转,所谓‘北将补北、南将补南’,边将或久任本土,或迁调后本土依旧有族人子嗣任将留守。”

“好比当年镇守辽东的李成梁,他就是辽东本土检拔升转,两度镇守辽东长达三十余年,中间罢官之后,也是由其子嗣接任辽东总兵一职,边军将门大多如此,植根于本土,兴贩殖利、招募家丁,经过一两代发展积累,将门自然是兴盛壮大了。”

吴成轻轻点头,又走上前去为周凤梧倒上一杯新茶:“周将军,这大明的将门,你如何看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