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末造反专业户 > 第477章 止渴

明末造反专业户 第477章 止渴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5 14:54:34 来源:书海阁

“天启六年,工科给事中杨所修曾有提议,将各运司每引量加盐课以助大工.......”杨嗣修明显做足了功课,数据张嘴就来:“两淮运司加银七万九千六百六十四两四钱,两浙运司加银三万一千一百三两八钱三分,长芦运司加银一万二千一百九十四两,其余广东、福建、广东、陕西、河东等运司及提举衙门各加银数千两不等,共增银十四万余两。”

“陛下,此番增银,原议工完即止,但崇祯三年又议‘今国家遭百年未有之变,处极穷至迫之时,曩所本无,尚且议增,昔所本有,岂可议减,合自崇祯三年起,照旧加征,以济军饷,候事平停止。夫夷虏蹂躏,率土同仇,富商大贾正宜乐输,谅不以为厉也’,改增银转为定制,以助军饷。”

杨嗣昌扫了一眼周延儒和温体仁等人,却见他们直立如同木头一般毫无反应,没有一点反驳争辩的意思,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说道:“陛下,盐课增银本为解国难,已有前例,如今国势愈加艰难,既有前例,何不因袭之?臣以为,陛下可照崇祯三年旧例,下旨加征盐课,以补国用。”

“好比如今大明盐课最多的两淮运司,臣粗粗算过,淮课原额六十七万两有余,新旧额银可增至一百五十六万两,单淮课便能新增八十九万余两,其余运司各自增银,以臣估计,朝廷必能得百万之巨!”

一名官员脸色黑沉的就要出声反驳,周延儒忽然咳嗽一声,头微微摇了摇,那名官员看着周延儒的背影,咬咬牙闭上了嘴。

“除了盐课之外,还有各地牙税!”杨嗣昌丝毫不顾殿中群臣的反应,继续说道:“陛下,各地牙税每年定额解送户部,大半留存地方,此定额大多乃是旧额,以湖广为例,据万历十年编纂的《万历会计录》所载,湖广每年额定商税银为一万五千六百一十七两,其中,每年解户部银一千五百两,存留布政司库税银一千七百三十二两,存留各府州县库税银一万两千三百八十五两。”

“据崇祯四年原主管户部诸事务的罪官毕自严所陈之《覆京卿唐晖催饷事竣销算钱粮疏》记载,湖广商税解送户部银,依旧是数十年前的旧额,即一千五百余两......”杨嗣昌眯了眯眼,冷哼一声:“陛下,地方有肥瘠,而牙行换帖无处不有,盖不论原行之多寡而论产物之有无,货之细软珍贵者无论矣,即如米麦油酒为民生所必用者,定有所产之方而富商大贾于此兢逐焉。未有所买货物日以千金、百金计,而牙行日积月累毫无所得者,商贸日繁,而牙税数十年不变,解送户部仅千两白银,如何可能?”

“陛下,臣以为可自牙税上增设定额,,州县上者以**百两为额,中者以五六百两为额,下者以三四百两为额,通计天下一千三百五十余州县,上中下率算每处五百两,共可增银六十七万五千两。”

殿中已经传来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但杨嗣昌却全然不顾,依旧高盛阔论、侃侃而谈:“除牙税以外,还可增收贾税,昔户科都给事中解学龙上疏言‘军兴以来,在在有税,税契、税当等税俱用以充饷矣,而独有贾税未及,说者谓恐其扰民而多事也。乃闻各府州县亦有征收在官者,而国家曾不得其分毫之利,大率以供有司私费耳’,臣深以为然,崇祯二年已令各地州府将所征贾税尽数解送户部,如今陛下可下旨令各地增收贾税,以科道官员巡查监督,如万历年监税旧事。”

殿中一片哗然,有一名官员终于是忍不住了,出班质问道:“杨部堂,万历年税监四处,搅得天下纷乱、百姓愤恨,你怎可鼓动天子行此大不义之事?置天子于何处?”

“事急而从权,如今朝廷最大的问题便是无钱无粮,钱粮之事不解决,国势如何扭转?”杨嗣昌坦然自若的答道:“陛下,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人丁繁茂、国土富饶,即便只征收三成正税,也足够朝廷使用,为何会出现国库空虚的情况?全因钱粮逋欠,朝廷定额税款,时常外解不至,一年拖一年,小的拖成大的,大的拖到最后就不了了之,国库只见出钱不见入钱,如何会有钱使用?”

“故而臣以为,此次加征税赋,不单单要定数额,还要严考成、重参罚,选科道官员外出督检各处钱粮、命内官往各地清查税赋、甚至可以像神宗皇帝那般,派税监往各地督征税银,此中必有**,也确实会引得天下更为纷乱,但朝廷也能实实在在的收到钱粮!”

“陛下,当年神宗皇帝使税监四出,虽然弄得天下纷扰、百姓痛恨,但征得的钱粮,支撑着神宗皇帝平宁夏、征朝鲜、灭播州、拒缅甸、御北虏,如今国事艰难、正是多事之秋,既有神宗皇帝先例,为何不学之用之呢?”

杨嗣昌上前一步,行礼道:“陛下,有了钱粮,便有了能战兵马,有了能战兵马,便能外御东虏、内剿群寇,待天下安定,再废除税监、减轻税赋不迟。”

殿中几名官员还要辩驳,周延儒又是干咳一声,一众官员都压着怒火不说话,温体仁则深深看了杨嗣昌一眼,眼中流露出一丝惋惜,轻轻叹了口气。

殿中一片死寂,崇祯凝眉思索了好一阵,还是拿不定主意,询问道:“周卿、温卿,你们以为本兵此番议论如何?”

周延儒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一副古井无波的神情,当即回道:“陛下,杨部堂既有定计,陛下圣心独裁便是,不必询问臣等。”

温体仁则犹豫了一瞬,又轻轻叹了口气,也回道:“陛下,元辅所言正是,大明是陛下的大明,陛下一心裁决即可,但陛下既然相问,臣便直言,钱粮之事无小事,杨部堂之策.....请陛下慎重考虑。”

崇祯又犹豫了一阵,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本兵,你上一封奏疏来详细讲讲加征之策,朕再做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