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末造反专业户 > 第557章 残局

明末造反专业户 第557章 残局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5 14:54:34 来源:书海阁

案桌上的毛笔滚落在地,发出一声响动,和衣卧在一旁的软座上的杨嗣昌猛然惊醒,瞪着血红的双眼环视了一番,确定自己处在值房之中,这才缓缓松了口气。

杨嗣昌闭上眼想要再休息一会儿,但身子和精神都十分疲惫,却怎么也睡不着,干脆起身走到案桌边,看着案桌上凌乱的地图和禀文发呆。

自大军南下以后,几乎没有一个好消息,孙传庭和卢象升攻打樊城不利,陈奇瑜和刘国能被武乡贼的游击队骚扰得几乎出不了城,熊文灿连农民军据守的枣阳都攻打得辛苦万分,傅宗龙与武乡贼的黄锦等部交战数次,皆不利,一步步往大名府收缩着,至于最南边的王梦尹,直接就没了消息。

除了这些杨嗣昌能指挥得动的督抚将帅,其他方向也是局势大劣,武乡贼大军南下攻打长沙之后,左良玉还试图重夺庐州,结果被扫左五营的王国宁、许可受配合武乡贼的游击队给挡住了,左良玉本也没有死战的心思,见状便干脆领兵东进,一路直接跑到扬州。

扬州知府早听闻左良玉所部在庐州作恶之事,不仅不放他入城,还在城上大骂他身为朝廷平贼大将军“遇贼则遁、遇民则害,世受国恩,反不如贼焉”。

左良玉也不惯着他,当即挥兵攻城,左部官兵对付武乡贼一触即溃,对付扬州守军却展现出一支强军风采,不过半日便攻破扬州,左良玉纵兵大掠扬州,将那扬州知府的妻女发给军卒享用,扬州知府沉了大运河,随即盘踞扬州当起了土皇帝。

官军还没跟贼寇正式交战,反倒自己攻破了自家城池、杀了自家的知府,此事做的太过恶劣,朝廷再怎么装瞎也不能不管了,当即下旨南京魏国公总督南直隶及浙江兵马北上,夺了左良玉平贼大将军的头衔,左良玉也没有和朝廷开战的意思,便自请革去一切职务,让监军李凤翔暂管军务,实际上还是左良玉躲在幕后操纵。

魏国公知道南直隶的兵马都是些空架子,也不想和左良玉开战,上疏帮左良玉辩解、污蔑那扬州知府“素行无状、刻意克扣军饷,以至哗变”,加之左良玉“认罪”态度还算不错,朝廷的重心又放在围剿武乡贼之上,便暂时将此事揭过了。

无论如何,左良玉盘踞扬州,代表着杨嗣昌得不到南直隶方向一粒米、一个兵的支援。

北方也乱成了一团,老回回和李部司趁陕西空虚从甘州的大山里钻了出来,重新攻陷了临洮府,左光先手下只有几千秦兵,无法抵挡,只能退保西安。

山西的局势同样糜烂,交山义军在太原府的村寨里到处攻打官绅庄田、清丈分田,势力已经扩展到太原城下,山西南部武乡贼的残部和游击队活动也越来越频繁,闯曹联军也攻回了辽州,山西官军也只能分兵把守太原和辽州,四面抵挡。

就连辽东都乱了起来,后金汗皇太极领兵远征野人女直诸部,为防辽东明军突袭,多尔衮主动出击,攻陷锦州附近堠台、屯堡、村寨十余处,摆出大举入寇的架势,祖大寿只能闭门自守,洪承畴亲至宁远组织抵抗。

“天下纷乱至死,根结便是我大明的主力被武乡贼牵制住了,只要拿下襄樊.......”杨嗣昌盯着襄樊地区的地图,心中被浓浓的不安缠绕着:“襄樊......能拿下吗?”

“不,必须拿下!”杨嗣昌一拳砸在案桌上:“只有拿下襄樊,才有破局的可能,让武乡贼成为一支无根无萍的孤师,装备军器无法修缮补充、家眷无处安置、兵马无处休整,这样才有一线胜机......”

杨嗣昌长长吐了口气,目光又移到大名府的地图上:“傅宗龙若是守不住大名府,干脆退往开封来算了,京师估计也挤不出什么粮草了,再守着大名府也没意义,开封天下雄城,靠武乡贼那两万多人围都围不住,派个人去跟左良玉商量下,他不上战场可以,帮忙从山东押粮至南阳和开封,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杨嗣昌满眼都是愁绪,摇了摇头,自己否定了自己:“可傅宗龙不在大名府看着,武乡贼直接杀向京师怎么办?如今东虏入寇辽东,辽东军也没法回援,京师周边哪还能挤出兵马来?武乡贼杀到京师脚下,天子下旨调我军回援,难道还能抗旨不成?”

“武乡贼杀到京师,天子必然震怒......平贼平到天子脚下,这和当年的袁崇焕何异?”杨嗣昌苦笑一声,揉了揉脸:“武乡贼能在凤阳一把火烧了大明祖陵,在京师难道不能一把火烧了天寿山皇陵?若如此,天子还能对我有多少耐心?”

“留着吧,傅宗龙只能留在大名府......他手下有六万人马,是诸部之中人数最多的,武乡贼才两三万人,想来维持个相持应当是做得到的......”杨嗣昌喃喃念着,心中却没有半点信心,傅宗龙手下是有六万人马不假,但大多数是百无一用的京营,拿着比武乡贼多了一倍多的兵马,却数次交战不利,可见其部战力之羸弱。

“京师重要,不容有失,袁崇焕栽过的跟头,我不能再栽一次!”杨嗣昌下定决心,随即又苦笑起来:“武乡贼......能放弃沁州、能放任我大军围攻襄樊,东虏,能以赫图阿拉为饵,只有我大明,连利用京师与敌交战都不能做!”

杨嗣昌揉了揉酸痛的双眼,正要研墨写信,房门却忽然打开,山东巡抚谢三宾急匆匆闯了进来:“杨阁老,城内抓了几个贴文告的武乡贼匪谍,您去看看吧。”

“贴文告的匪谍武乡贼不会用什么有价值的暗桩,大多是临时募的贫民,你自己处置便是了......”杨嗣昌淡淡的说着,看向谢三宾,见他一副衣衫不整的模样,有些惊讶的问道:“难道真的抓了什么大鱼不成?”

“大鱼没有,但有一人身份很特殊!”谢三宾脸色难看的回道:“有一人,乃是周藩宗室,当今周王的堂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