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末造反专业户 > 第873章 调兵

明末造反专业户 第873章 调兵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5 14:54:34 来源:书海阁

“所以,得准备好打一仗了!”孙传庭面上丝毫没有意外之色,冷笑一声:“本也在意料之中,本阁在镇江修筑防线、整练兵卒,本就是做好了与江北那位一战的准备。”

“左良玉自崇祯朝时便拥兵自重,一贯消极避战、不听指挥、不受节制,这种家伙,早就该处置了!”陈子龙怒骂几句,朝孙传庭拱了拱手:“宁国公,朝廷让下官这个兵部的坐堂亲自来镇江见您,也是向您表明态度,您有什么要求,尽管像朝廷提便是,朝廷一定尽全力满足。”

“朝廷国用艰难,只要能放心让本阁放手行事,本阁就很满足了……”孙传庭笑着摇摇头,眼中有一丝怅然:“若是当年先帝懂得用人不疑的道理,大明的局面,也不会变成这副模样了。”

堂中一阵沉寂,几人眼中都是赞同的神色,但毕竟残明都是靠着崇祯遗诏捏起来的,他们也不能公开对着崇祯开喷。

韩阿六干咳一声,转移话题道:“宁国公,此番天子委下官前来,除了宣旨以外,也是为天子做耳目,好好看看宁国公在镇江操持备战得怎么样。”

孙传庭扫了韩阿六一眼,身子微微坐直了:“左良玉自扬州南下,必然要过镇江,故而马贼在位之时,便以史宪之集结重兵于镇江,以御左良玉。”

“然则史宪之在镇江…….除了集结兵力、修补城墙,几乎没干什么正事……”孙传庭叹了口气,语气有些恨铁不成钢:“本阁接手之后,对整个长江防线才进行了大范围的整修,时至今日,已经添置炮台堠台五十余座、构筑驻兵堡垒十三个,另外还修建了两座供水师使用的水营,但长江漫长,这点防御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我军不可能靠长江天险将左良玉拦在江北,八十万大军,哼,游也能游过来不少人了!”孙传庭冷笑连连:“这也是件好事,若是能在长江南岸击溃左良玉,有长江阻隔,左部官军大半都逃不掉,到时候我军北上淮扬,遇到的抵抗也会轻微不少。”

“所以关键还是兵,能上阵杀敌的兵!”孙传庭顿了顿,揉搓着手指:“本阁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战场上看似千变万化,实际上却很简单,可战敢战的兵将多过对方,往往就能得胜。”

“左良玉所谓八十万大军,大多数不过是滥竽充数而已,他手下那些大大小小的军头,也没几个会为了他拼死拼活,但他毕竟人多兵多,挑个五六万可战敢战之兵还是可以的。”

“而我军呢?史宪之在镇江集结了五万大军,这五万大军在本阁看来,简直就是不堪一击,勇卫营出三千人,可以杀个来回,左良玉同样能够做到!”

“如今镇江的兵马,中坚力量还是本阁从滁州带着南下的一两万人,郑家的兵马也勉强还能一用,其他的乌合之众,除了抢掠,连挖壕筑堡都做不好!”孙传庭忽然转头看向陈子龙:“陈部堂,你不是说朝廷会尽力帮本阁解决困难吗?这兵员之事,本阁有些想法,不知朝廷会不会答应。”

陈子龙忙不迭的点头:“宁国公但说无妨,只要朝廷能做到的,一定尽量帮忙。”

孙传庭点点头,用手指蘸了点酒水在桌上写画着:“当初朝廷布置防御之时,名曰防御东虏南下,但实际上各路军镇大半是应付武乡……襄阳方面的,江北四镇,除了左部直面东虏,其余皆是面对西边,江南三镇除了镇江应对左良玉,其他两镇也是为了防御襄阳方面东进。”

“但如今形势不一样了,既然朝廷已经和襄阳方面议和,双方联手抗虏,为何还要再把兵力浪费在西边呢?不如将镇江的这些兵马调换过去,将西面的可战之兵调换回来,以补充长江防线之不足。”

“至于抽调之军…….刘国能、刘良佐他们和左良玉是一丘之貉,就算是调来也无法节制,但傅宗龙、谢三宾所部可以抽调过来,以镇江为中心,沿长江一线布防。”

“下官等会立刻写信去南京,让朝廷帮忙安排!”陈子龙毫不犹豫的满口答应:“下官回南京后,会让兵部尽量筹措粮饷装备,尽量保证那些兵马一到,宁国公就可以节制他们作战。”

孙传庭点点头,看向韩阿六,韩阿六又左右看了看,说道:“下官来镇江之前,天子就专门交代过了,宁国公的肩上担着整个大明,宁国公有什么要求,天子自然是一概恩准的。”

“如此,谢天子圣恩,本阁必肝脑涂地、为君分忧……”孙传庭随口回了一句,一脸木然的表情:“天子对本阁如此信重,本阁定然会守住镇江、佑护大明!”

韩阿六喝了声彩,又问道:“还有一事,近日江南谣言四起,说宁国公和东虏长期勾结,当年背靠杨嗣昌时便常与私下媾和,东虏入关抄掠时,宁国公也顿兵不动、坐地分赃,连都察院都有些蠢货跟着鼓噪。”

“宁国公与东虏勾结,天子不信、百官不信、天下臣民也不会信,此等谣言用心险恶,是要毁我大明柱石!天子已发下严旨,将那些摇唇鼓舌的御史统统流放台湾,并令下官率锦衣卫严查谣言的源头……”韩阿六尴尬的笑了笑:“天子派下官来,也是来劝劝宁国公,这谣言闹得沸沸扬扬,宁国公也要上道奏疏辩白一下最好,总不能看着别人给您泼脏水,光朝廷急,您不急啊。”

“本阁不会上那封奏疏的!”孙传庭摇了摇头,没有一丝犹豫:“本阁今日还活着,不过是因为君恩国恩未报和对友人的承诺而已,身外之事如何,本阁早已无所谓了,是清是浊,随他去吧。”

韩阿六默然一阵,点点头:“既然如此,下官便原话报与天子,还有一件事,宁国公也需知晓——洪承畴,到山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