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末造反专业户 > 第996章 草本

明末造反专业户 第996章 草本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5 14:54:34 来源:书海阁

聚宝山下,同样也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一辆辆太平大车停在聚宝山下的窝棚城外,一袋袋装得鼓鼓囊囊的白米堆积成一座座小山,一箱箱装着铜钱白银和大熙的纸钞的木箱在粮堆前整齐的摆放着。

原本南京的好心人们用来施粥的粥棚进行了一番改造,除了施粥之外,还添加了几处临时的医营,聚宝山下的流民在大熙军战士的引导下排队领粥,然后再到一旁检查身体,若有病重的,便送去南京城外的大营之中进一步疗养。

身体检查完毕后,那些确定还有长途跋涉能力的流民便能去一旁登录姓名籍贯,领取路费和粮食回乡,大熙军专门给他们每个人都写了条子,让当地官府协助安置。

至于那些暂时留下的百姓,大熙军正在和他们一起对窝棚城进行大扫除,拆除无人的窝棚、清理掉无数生活垃圾和粪便秽物,帮他们搭建简易的临时住所,冬季气温骤降,这些流民原本居住的窝棚根本没有抵御严寒的能力,有些人冻死在窝棚中都无人知晓,大熙军也正在一间一间窝棚检查着,将这些尸体抬出来安葬。

这数万流民聚集的地方,最容易产生疫病,实际上,窝棚城内已经有了疫病的苗头,大熙军的快马接连不断的向南京城奔去,都是去采购硫磺、石灰等防疫用具和药物的。

高弘图立在聚宝山上,看着山脚下大熙军对窝棚城井然有序的清理,不由得笑了笑:“大熙起自草莽,听说最初在山西也是缺粮少物,今日却能一车车的粮食拉来白送,而大明......坐拥江南富庶之地,却连军饷都在发愁。”

“大熙如今其实也很艰难,四面八方都有战事,陕山等地入冬以后寒彻骨髓、恐有冻灾,河南的干旱愈演愈烈,而且向南蔓延的趋势不减,安徽省和新解放的凤阳府、泗州等地也出现了旱情.......”宋献策接话道,他依旧是一副游方道士的模样,有些风尘仆仆:“大熙如今全靠湖广、四川两地的粮产和海外商船的关粮撑着,北地的不少官员每日都得啃番薯、喝稀粥过活。”

“但大熙再怎么难,也没有放任百姓们饿肚子,当年在山西时执政都三餐喝粥,也要尽量保证治下百姓温饱,如今咱们再怎么艰难,挤出数万人吃用的粮食来还是做得到的.......”宋献策淡淡的笑着,认真的看着高弘图:“粮食吃没了还可以再想办法,可人心若是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高弘图默默的点点头,转移话题道:“宋掌院不在浙江料理孔家,风尘仆仆的跑来南京,是为我这个前明旧臣而来?”

“一则是之后要去松江上海,和郑家谈一谈,二则是应天府和平解放,废除前明旧法陋规、料理应天官绅勋贵之事,也需要我把个关......”宋献策坦诚地点点头:“其次,也确实是为高先生而来的。”

高弘图笑了笑,又摇了摇头:“承蒙大熙看重,但在下在残明位列首辅,享受过几年人臣之极的待遇,如今年纪大了,做官的心思也淡了,只想回乡去,没有再出仕的想法了。”

“高先生的心思,我们也知道,如今是有一事想要高先生参与和帮忙......”宋献策微笑着说道:“高先生学富五车,闻名天下,又历经都察院、工部、吏部、礼部至内阁首辅,对我中土传统的律法条文和政治规律非常熟悉,因此执政专门指示过,如果高先生愿意,执政会给高先生一个顾问的身份,如同之前的周延儒、陶汝鼐、王应熊等人一般。”

宋献策挥了挥手,身后跟着的清风捧来一本厚厚的册子:“高先生,大熙统一江南,接下来便只剩下东虏了,天下一统,执政晋皇帝位理所当然,但高先生应该也知道,我大熙的皇帝并非天命之君、神赐之主,而是万民之代表,代民牧守天下而已,故而大熙皇帝不同于前代,需律法以约束君权、明确君责,因此大熙国内正在编纂一本总宪,这是暂定的草章,执政想要高先生先看看,更希望高先生参与进来。”

高弘图凝眉接过那本厚厚的草章,一边翻阅着,一边听着宋献策的解释介绍:“这本总宪暂定为八大篇,具体的内章还需要添加和修改,这八大篇分为‘大熙领土和区划、皇帝权利和职责、民众权力和职责、国家权力和立法之权、军事力量、赋税、总宪的修改、其他规定’,这八大篇之后也可能有所添减。”

高弘图扫了一眼目录,直接翻到了‘皇帝权利和职责’一篇,细细的阅读着,宋献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执政晋皇帝位,总宪之中也有规定的流程,所以总宪不敲定,执政就不会称帝,执政说了,我大熙事事讲律法规程,他这个皇帝也不能例外。”

“我粗粗看了一下,这总宪之中的皇帝之权,和前明皇帝之权差别并不大,实际上还是皇帝一人独掌国家,只是将原本模糊的权力分配,用律法的形式清晰的写了下来而已......”高弘图一边细细看着,一边评价道:“不过......天子天子,上天之子,非凡人也,岂可守凡间之法?执政却以律法形式确立皇帝之权责,这是将上天之子变成人间凡众,本身就是在削弱皇权的行为。”

“高先生说得没错!”宋献策有些无奈的笑了笑:“执政说,这本总宪日后定然还是要修改的,皇帝的权力还是太大,责任也还是太小,好比那立法之权,如今还是皇帝一言所决,但日后是要逐步分给谏议院的。”

“只是如今时候还没到,中土的经济结构还没有质的改变,新的阶级才刚刚在萌芽,此时分权出去,必然会被各地的豪强地主握在手中,反倒导致国家分裂动乱、朝廷弱小无力。”

“所以执政暂时还要以实君的形式集权,而且这种形式,可能会持续两三代人.......”宋献策看向北方:“但大熙不能在历朝历代家天下的圈子里打转,终究是要向前走几步的,有些事,就要趁着开国之时定下规矩、扎下根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