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清穿之后宫升职日常 > 第336章 二合一(2)

清穿之后宫升职日常 第336章 二合一(2)

作者:爱吃紫米酸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5 14:55:29 来源:书海阁

“八弟,你便不用送了,趁着时间,快回去看看额娘她们,也让额娘别忧心。”

和胤禩走到宫门口,胤褆干脆松开胤禩手臂,摆了摆手让人抓紧时间回去。

尽管闹出来的这件事让胤褆十分没脸去后宫晃悠,但胤禩不同。

这件事胤禩参与程度不高,何况今天大殿上最吸引仇恨的还得是大阿哥和太子。

就这么地,胤禩被摘了出来,人也不用像胤褆担惊受怕。

两人身后不远处站着胤禟和胤誐,他们兄弟到底还有些眼力见儿,知道眼下自己凑上去不太好,故而老老实实待在原地等着。

“九哥,你说大哥和八哥会说什么?不能还提今儿在大殿的那件事吧。”

胤誐摸了摸下巴,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看着十分欠揍。

胤禟双手环胸,“我不知道,不过约摸也就这些事。

八哥因为生母良贵人的缘故,一直都以大哥为主。

按说凭八哥的才能,不该屈居人下。”

说来说去,还是良贵人耽误了八哥,若非良贵人实在不堪大用,八哥也不用如今全听大哥安排。

大哥是什么人,胤禟和这人住了多年阿哥所最是了解。

总而言之,就是吃啥啥没够,干啥啥不行的废物。

反正胤禟是看不上的,他总觉得自己都比大哥要有本事,结果就因为年纪和出身的问题,大哥平白得了皇阿玛青眼,真是不公平。

且更不公平的是,被胤禟认为能力更强的八哥只能在大哥手底下行事,大哥不仅自己心里没点逼数,还喜欢误人子弟。

心里嘀嘀咕咕,胤禟将这些话小声地说给胤誐听。

胤誐和胤禟是铁杆兄弟,两个人从小到大就一直吃喝玩乐在一起,哪怕嘉妃和宜妃不对付,也没影响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

等到后面嘉妃因病过世,干脆将自己手中有关势力和胤誐一起托付给宜妃之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更加稳固无法撼动。

如今也是,相比于胤誐和胤禩的亲近关系,还是胤禟充当了胤誐和胤禩之间的联系人。

胤誐算看在胤禟的面子,才会选择跟在胤禩身后行事。

不然单凭胤禩自己,还没有这么大的牌面让胤誐投靠。

在这一点上,胤禟做的就不如胤誐,完完全全被胤禩迷了双眼,不仅将亲娘的叮嘱抛到脑后,还将亲哥丢下不管,最后跟着胤禩倒霉时还连带着亲哥和亲娘一起遇险,宜妃简直生了一块叉烧出来。

“九哥,我觉得八哥这边到底没有七哥亲近。

八哥如今只能投靠大哥,七哥哪怕偏向太子也被拖累的进了大哥阵营,这,有些不太地道吧。”

胤誐五官平平,但长的高高壮壮,说话瓮声瓮气,颇有蒙古男子的爽利。

可以说,在康熙众位儿子当中,就属胤誐的外貌更有武将的风范。

事实证明,日后的胤誐确实在军事方面取得了足够高的成就,凭借出身家世和自己能力,从康熙手里得了一个亲王爵位。

不过那些都是后事,眼下胤誐还是一个没了额娘的光头阿哥,平日住在阿哥所,行事只能依靠自己,偶尔再受些胤禟还有宜妃的照顾。

也是因为胤禟对他全心全意,胤誐虽然傻气,但也懂得知恩图报。

所以见缝插针的,胤誐都会说一些胤祺和宜妃的好,以保翊坤宫一脉不出问题。

因为依他那简单的头脑来看,亲生的总比其他人靠谱,反正生在皇家,大家的心眼都不少。

胤禟拧眉,“没什么地道不地道的,八哥自己比七哥能力出众。

咱们投靠的是八哥,大哥和七哥都差了点意思。”

尽管七哥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哥,但胤禟觉得做投资这事,就该大义灭亲。

不为别的,单纯想要大清发展更好(自己也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冠冕堂皇地将借口甩了出来,胤禟安抚住自己,同样也给胤誐洗脑。

是个人都知道这样做不地道,毕竟亲疏远近问题,自古以来就有。

“十弟,我也是为了咱们将来考虑,你平日接触最多的是八哥。

对比大哥和七哥,是不是八哥更有本事和能力。

就像今日大殿之事,若不是八哥提前提醒咱们,咱们肯定也要栽进去的。”

但八哥提醒之后就完全不同,虽然他们也跟着一道跪了,可皇阿玛的目光视线都放在大哥身上,连太子也在一直针对大哥,根本不管他们两个。

胤誐:……

胤誐觉得胤禟真的被胤禩迷了心智,咋可能全都是胤禩的功劳,这明明就是大哥太过于吸引仇恨。

还有将八哥和大哥以及七哥做比较。

八哥朝堂上听大哥的,在家里听福晋郭络罗氏的,哪里有大哥和七哥威风,起码七哥在朝堂上能自己议事,在家里也是一家之主说话,一言九鼎。

无语地摇了摇头,胤誐想了想还是劝胤禟冷静。

“九哥,都是一家子兄弟,七哥比八哥还亲,你说的话,弟弟可不认同。”他和七哥不是一个娘,但七哥和九哥的娘却是得了旨意照顾他的宜妃。

胤誐别看傻乎乎的玩不过其他人,但在底线问题上,胤誐并不会让人白占便宜。

换句话说,胤誐和胤禟一样跟着八阿哥胤禩混,但胤禟对胤禩是掏心掏肺,胤誐就属于正常的打卡上班,两个人的付出完全不对等,不怪后面胤禩不满意胤誐。

再说回眼下,胤禟对胤誐说话太过直白觉得不爽。

这也就是胤誐,换成其他和胤禟关系不熟的阿哥,胤禟早就撅蹄子滚脸了。

“你真是什么不懂,算了算了,”看了眼已经往回走的胤禩,胤禟打住对胤誐的单独洗脑,觉得自己有机会还是得和胤誐好好聊聊,这人怎么能对八哥有如此大的意见。

八哥,是他认为所有皇子阿哥中最出众的那个。

如果将来谁能登顶皇位,那个人只能是八哥。

胤禩可不知道自己在胤禟心里会是这样的地位。

他眼下野心虽有,但因为出身局限让他不敢暴露太多。

目前胤禩一直跟在胤褆身后行事,有胤褆挡在前面,胤禩倒不怕失败,反正胤褆能挺得住。

只不过给别人干活要懂得看眼色,这让胤禩心里十分郁卒,伺候人的活不好干,尤其胤褆还是个不怎么讲究的人,不管干什么都表现的极为没头脑,让人一度怀疑这人是不是将全部本事都点在了武力上,简直是当武将的不二人选。

“九弟,十弟”

胤禩扬起笑脸,践行自己的理念,在日常小事中努力拉拢这两个人。

“八哥”

“八哥”

胤禟和胤誐纷纷叫了一声,胤誐神色正常,胤禟就好似孔雀开屏,让人没眼看。

“好了,咱们边走边说。”

胤禩要去储秀宫,胤禟和胤誐更是还住在阿哥所。

三个人在宫里有落脚点,倒不怕进宫没地方歇。

胤禟和胤誐两人没有反对,像小媳妇似的跟在胤禩身后。

三个人一起往后宫走,胤禩想着自己进来前和胤褆的对话,整理了一下语序后说给胤禟和胤誐。

胤禟瞪大双眼,“大哥的意思,这事让我们争取?”

胤誐不懂,“我和九哥还没有入朝,皇阿玛不会同意的。”

清朝的皇子阿哥们,都是成家之后才有入朝参政的资格。

胤禟和胤誐都被赐了婚,但距离娶亲还有一两年的功夫。

别看他们两个如今跟在胤禩屁股后面跑来跑去,但实际上,他们能负责的事务真的不多。

更多的人员安排,都是胤禩调整,谁让胤禩的福晋郭络罗氏娘家给力。

胤禩当然能想到这一点,他说这话,并不指望胤禟和胤誐去办,而是单纯的将话讲出来给两个人听。

既表现了他的重视和一视同仁,还能将自己的人设立起来。

反正这活胤禟和胤誐干不了,但他说出来则能表现出自己的大公无私,又可以得到胤禟和胤誐的好,且不亏损自身利益,何乐而不为。

胤禩心里是这么想的,行动上也是这么做的。

胤禟和胤誐两个小的自然玩不过胤禩这种浸淫官场几年的老油条。

眼含感激地看着胤禩,纷纷拍着胸脯表示自己绝不会辜负胤禩的好心,他们眼下虽然帮不上忙,但不代表日后没有机会。

胤禩笑着点头,“有你们这话,我心里就踏实了。

比起别人,八哥还是更相信你们,毕竟咱们都是一起长大的情分。”

言外之意,他们之间的感情更真挚,不是其他人能比的。

果然,这话一出,胤禟高兴的见牙不见眼。

他可太喜欢八哥这话了,哎呦喂,连七哥都没这样说过。

胤禟心里美滋滋的,脸上就表现的格外好看。

胤誐原本还有点感动,谁让他一直都不怎么待见胤禩。

胤誐觉得这人有些耍心眼,别看他不聪明,但胤禩的手段他还真从其他处见过,哪成想胤禩这么能维持人设,时间长了,胤誐都有些不确定。

像是眼下,胤誐被说的迷迷糊糊,结果一回头就是胤禟这张没眼看的德行,瞬间清醒。

呦呵,原来还是老一套的收买手段。

心里嘟囔一句,胤誐微低着头,尽量缩减自己的存在感。

胤禩没注意胤誐,他正将精力全都放在刚刚结束的那场大殿谈话上。

怎么说呢,胤禟和胤誐不能争取,那是因为先天条件不够,但胤禩自己能够争取的啊,何况胤褆更信任他,他去做,不仅能给自己拉好处,还能维系和胤褆的关系,一举数得。

三个人各怀心思,嘴上话不闲着,说的基本都是宫里的事。

但因为去的目的地不同,胤禩和胤禟以及胤誐到地分别。

胤禩许诺,等从储秀宫出来,他就去阿哥所找他们两个。

胤誐刚想回一句他们要去翊坤宫,不料胤禟干脆应了下来,将亲娘和亲哥丢到脑后不管不顾。

胤誐:……九哥好像一只叉烧。

胤誐心里吐槽,觉得要不是八哥是个男人,他们又是自小长大的兄弟,自己都要以为九哥心悦八哥。……

“嗤,真是猪脑子,本宫若是宜妃,怕是会呕死。”

哪有这样的亲儿子,竟然喜欢胳膊肘往外拐,真是不提也罢。

佟佳溶月坐在榻间,对面是从乾清宫跑回来的胤祤。

母子俩人已经说了好一会儿。

得益于倩丽等奴婢时刻都会送来新消息的缘故,他们也知道其他阿哥离了大殿之后的各个去向。

“额娘,您说宜妃会不会对储秀宫的良贵人动手。”

胤祤端着一杯茶盏,边说话边喝茶。

佟佳溶月摇头,“很难,宜妃不会留下这种话柄。”

谁不知道胤禟和胤禩的关系,后宫传的欢。

要不是胤禟和胤禩出生时身边都有人守着,说不准都要流传出他们两人的关系。

真是看起来比亲兄弟还亲兄弟,宜妃这儿子怕是白生了。

胤祤想到翊坤宫的糟心事,自己解气又有些郁闷。

解气于自己不好过,其他人也不好过。

郁闷于还有几个竟然能得到好处,自己却赔了个底朝天。

佟佳溶月劝胤祤冷静,“又不是一件事定胜负。

再说,皇上并没有表明这件事交给谁去处理。”

只是大阿哥和太子都想要,结果谁都没有捞到。

按皇上的意思,交给朝廷大臣不如在剩下的几个阿哥中选择一位,既能起到催化作用,又能将自己顺利摘出去。

别以为康熙就不怕自己陷进去,都是儿子,还是健健康康的儿子,万一自己这边把握不住,和几个儿子结下仇怨,不能不能提防会有人会铤而走险,直接造反。

这又不是没发生过,大清江山不就是靠着造反夺来的,那江山也能因为造反而被其他人推翻。

眼下康熙时期因为蒙古周边并不安宁还在继续维持武力治国。

等到后面,大清民生逐渐好转,大清帝王就不再重视武力,以至于八国联军入侵时期,大清还只能算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学如何与机器比拼,大清落败最后灭国是理所应当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