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截胡太子,我称帝 > 第1361章 给你个差事

截胡太子,我称帝 第1361章 给你个差事

作者:煮酒笑余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01 22:12:00 来源:书海阁

心中想法自是不能言明,当即表态作出回应:“陛下寻得去处,定然是个好地方,草民求之不得,也好借此机会长长见识。”

秦狄微微颔首,对他的态度表示满意,随后说道:“在你来辽源前,朕刚刚得到一个消息。在突厥作战的大军发现一处铁矿山,朕正愁找不到人前去勘察,偏偏这个时候你来了。朕思索再三,有意让你跑一趟突厥,替朕前去探查一番,顺便还可感受塞北风光。”

王博恍然大悟,怪不得今日下午云霄子真人一直与自己探讨铁矿之事。当时心中还纳闷,他为何对铁矿之事如此痴迷,敢情这都是皇帝授意的。

“说来惭愧,草民本是纨绔子弟,昔日承蒙陛下隆恩,得以为父报仇。承蒙陛下看得起草民,王博愿前往突厥,以报答皇帝天高地厚之恩。”

皇帝已经开口,不去那就是抗旨不遵。既然无法拒绝,那倒不如顺着皇帝的意思痛快的答应下来,还能落下个好印象。

秦狄满意地点点头,笑道:“王公子果然还是豪爽,甚好,那你在此休息两日,三日后安排好护卫队,护送你前往嘉峪关,再由那里的守军护送你前往孤狼岭大营,他们皆是精兵强将,会保你周全。”

王博本想叩首谢恩,却被皇帝一把拦住:“朕刚刚说了,今日我们就以挚友身份相处。这件事情就算是挚友托付,你无须多礼。”

听到这句话,王博神色变得格外凝重。能够成为皇帝挚友,这是多大的荣耀落在了自己头上,这份殊荣说出去恐怕都不会有人相信。

“陛下托付,王博就算是豁出性命也定要完成。既然是关系到我朝社稷的大事,草民就不必歇息了,明日便可启程。尽早探明详情,也好让您放心。”

秦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说道:“你既有此决心,朕心甚慰。突厥之地形势复杂多变,到了那里要听从郑将军的安排,朕自会让他护你周全,不可操之过急,冒失行动。待你平安返回,朕与你把酒言欢。”

“陛下放心,草民知晓其中利害。”王博恭敬答道。

这件事情敲定后,秦狄又询问了些这一路的所见所闻。随着两人推杯换盏,王博的话也越来越多。

听着他无意中说出的所见所闻,秦狄内心逐渐风起云涌。尤其是从他口中听说百姓的惨状后,双眉不由自主的就紧皱了起来。

按照他的说法,交州境内的百姓因为战乱死伤无数,很多城池的人口尚不足原先人口的一半。交州南部的情况要好一些,以交州城为界限,越往北走,城池的人口越少。

甚至一些郡县小城,已经到了接近于荒废的地步。城门大开,城墙残缺,城内别说有多少官军,就连百姓的影子都很难看到。

第二日上午,王博收拾妥当前去拜别皇帝。为他安排了一名锦衣卫和十名辽源兵卒护送,辽源到嘉峪关的这段路并无复杂敌情,这些人保护他自己已经足够。

王博如何抵达嘉峪关,范天雷又安排多少人护送他前往孤狼岭暂且不提。又过了几日,前去襄城的人折返了回来。

去的时候五个人,回来的时候八个人。除了他们,随行而来的还有一位老道与两名道童。

老道的穿着打扮与他的身份极其不符,身上的道袍松垮,插在腰间的拂尘毛掉的已经不剩几根了。如此寒冷的天气,依旧敞胸露怀。斑白银丝在寒风吹动下显得有些凌乱,红鼻头不像是被严寒冻的,更像是经年累月喝酒所致。

有锦衣卫的腰牌,辽源城墙上的守军打开城门,一行八人入城后直奔皇帝的下榻之处,宸王府。

“陛下,前去襄城的人回来了。道教的江一贝真人带着两名道童也来了。”

乙的声音刚落,未等皇帝开口,就见云霄子面露欣喜,惊呼道:“江师叔来了,太好了!陛下,贫道可以肯定的回答您前几日的询问,道教弟子已经接到贫道的信,抵达襄城弘扬道法了!”

“现在还用你来回答吗?朕耳朵还没聋,听到了。”秦狄瞥了他一眼,随后看向乙,说道:“快将人请进来。”

对江一贝,秦狄还是有些了解的。看似放荡不羁的一个人,他的武艺不在范天雷之下。

江一贝进入屋内,一甩手中拂尘,辑首道:“无量天尊,道教江一贝见过国君,愿陛下洪福齐天。”

秦狄面带笑意的点了点头,打量着他这身邋遢模样,不禁问道:“江真人,你这副样子可是另有深意啊?”

江一贝哈哈一笑,直言道:“陛下,贫道这是不拘小节,心思全在道法之上,普渡众生才是贫道能为陛下做的些许小事。”

倘若是别人,明知是前来面君还穿成这副模样,定会落得个藐视皇权的罪名。此刻对于江一贝,秦狄只是含笑而过,对此事并未多言。

“江真人能亲自前往交州,朕甚是欣慰。交州百废待兴,道教弟子还需多多给予百姓们心理的慰藉才是。”

江一贝闻言,再次辑首道:“陛下所言极是。贫道交州之行,所见之处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寒冬之季,无棉衣遮体,死于严寒者不计其数。”他说的这些,前几日在王博的口中已经有所耳闻。事已至此他也毫无办法,造成这样的后果,自己也有一定责任,但主要责任还是在交州那些官吏身上,确切的说是在康渊怊的身上。

为了对抗大汉的军队,康渊怊算是将交州的民脂民膏搜刮的干干净净。苛捐杂税是一方面,青壮男丁更是被他强征到军中。

如果这场战乱胜利者是他,无非就是寒冬之季,百姓受苦受难。但是他败了,数十万的青壮男丁的不知最后究竟能够回去多少。

见皇帝陷入沉默,江一贝倒也识趣,话锋一转,说道:“陛下,贫道等人前往襄城时,路过交州的部分城池时,隐约感觉有些不对劲。”

他看向江一贝的同时,嘴上询问道:“不对劲?什么地方不对劲?”

江一贝稍作思索,轻轻捋了捋胡须,简单组织好语言,开口说道:“回陛下,贫道一时之间也难以确切判断。依贫道所见,部分城池中的景象令人感到诧异。其中一些城池看起来似乎并未遭受战乱之苦,呈现出一片安宁祥和的氛围,城中百姓们亦是秩序井然地生活着,丝毫不见惊慌失措之色。”

秦狄听闻此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摆了摆手,不以为然地回应道:“江真人怕是有些过于谨慎了。自从塞北诸国联手组成那支百万联军以来,我们的大军与交州的战乱就已开始,到现在已经绵延数年之久。有不少城池都曾饱受战火摧残,这种状况在交州南部可谓屡见不鲜啊。”

稍作停顿,秦狄接着解释道:“虽说交州北部同样存在战乱,但康渊怊早已将交州北部的精锐兵力尽数抽调南下,与我朝大军展开激烈交锋。如此一来,留在这些城池中的守军实力自然相对薄弱。再者,有些城池自知无力抵御我军锋芒,又没有康渊怊的强力约束,权衡利弊之下,选择开城投降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以江真人口中所谓的不同寻常之处,想必就是因为目睹了某些城池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的惨状败落,而后又看到其他城中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自然而然的就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不知朕说的对不对呀?”

江一贝的眉头微微蹙动一下,仿佛被一层淡淡的愁绪所笼罩。深知即便自己的想法有所偏差,也绝不可在皇帝面前贸然道出。毕竟皇帝已然表明态度,此时若再执意坚持己见,说皇帝错了恐怕只会惹得龙颜不悦。

“陛下所言极是,或许真的是贫道多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