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截胡太子,我称帝 > 第1441章 张琛面圣

截胡太子,我称帝 第1441章 张琛面圣

作者:煮酒笑余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8 07:58:15 来源:书海阁

第1441章 张琛面圣

张琛心中一动,赶忙回道:“陛下,臣虽暂无确凿证据,但消息来源可靠。宸王殿下越境作战本就不合规矩,且兵力数目存疑,此事不得不防。若派人加以详查,臣以为定会找到蛛丝马迹。”

秦狄靠在椅背上,目光深邃的看向张琛,说道:“宸王平定交州,立下战功。他擅自越境作战,虽有不妥,说到底还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乱,朕岂能因此就怪罪于他。若无真凭实据,朕就责罚与他,事情传出去,岂不是会让旁人说朕是嫉贤妒能,心胸狭隘之辈。”

听到这里,张琛略感意外,这似乎不太符合皇帝往昔的行事作风,究竟是皇帝的心性有所转变,还是他心中另有打算呢?

作为臣子,又不能直言不讳的询问。这一点他就不如魏征,若是魏相在此,定会直言不讳的问个清清楚楚。

张琛正犹豫着如何回应,皇帝又缓缓开口:“你所说之事也并非毫无道理。这样吧,朕会暗中派人去查探宸王兵力情况,你且莫要声张。若真有隐瞒不报、私藏兵力之事,朕自会处置。”

张琛:“陛下圣明。臣只是担忧宸王此举会引起朝中百官非议,若有冒犯之处,还望陛下恕罪。”

秦狄摆了摆手,笑道:“朕知道你也是为了我大汉江山着想,朕岂会怪罪于你。只是宸王在交州之战中表现出色,朕即便怀疑于他,也要有名正言顺且令天下人信服的理由。倘若只是因为猜测或因越境作战就惩治于他,恐会引得三军将士心有顾虑。”

“俗话说的好,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疆场之上将帅若是连这些决策的权力都没有,今后哪位将帅还敢为朕开疆拓土,挂帅出征。”

张琛起身,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是臣考虑不周。”

秦狄并未将话题继续停留在此事上,开口询问道:“朕几个月前听说魏征身体状况不佳,现在如何了?”

张琛回道:“回陛下,魏相前些时日偶感风寒,如今已大好了许多。只是年事渐高,身子骨到底不比从前,还需多调养些时日。”

临行前,魏征特意嘱托张琛,若是皇帝问起自己,切莫如实相告,免得皇帝因此而忧心,所以张琛才有了这套说辞。

魏征的实际情况远比这要严重许多,他自己最为清楚,能够熬过去年冬天,已是万幸。

正所谓报喜不报忧,朝中倘若真的一帆风顺,几个月前负责运送武器辎重的朝臣也不必苦口婆心的劝他回朝。

京都状况秦狄自是不知,也没有多想。听张琛这么说,他就信了。

“魏相乃两朝老臣,自朕登基便为朕分忧,忠心耿耿,朕甚是挂念他。你替朕拟一道旨意传回京都,以示嘉奖。”

“诺。陛下心系臣子,实乃臣等殊荣。”

张琛正说着,门口处传来脚步声,紧接着便听到一个非常悦耳动人的女子之声在身后响起。

“臣妾见过陛下。”

张琛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异族服饰的女子正缓步走来,穿着华丽,面容精致。脸颊泛着轻轻笑意,一双看向皇帝的明眸饱含柔情。

开口之人正是完颜幽梦,看她前来,秦狄当即闪露笑意。

“爱妃怎么到这里来了?”

完颜幽梦上前,欠身见礼,柔声道:“臣妾想到陛下未曾用膳,担心陛下龙体康健,便想着先将膳食送来。臣妾不懂什么军国大事,即便国事在重要,可在臣妾心中,也不及陛下的龙体重要。陛下,您多少吃几口在处理国事吧!”

这番话说的秦狄喜笑颜开:“呵呵,爱妃如此细腻,朕又岂能拂了你的心意。”

完颜幽梦面带笑意的招招手,示意身后的奴仆将端来的饭菜摆在桌上:“陛下,这是臣妾刚刚亲手为您熬的粥,您尝尝味道如何!”

说话间,她的目光看向张琛:“陛下,想必这位大人就是朝中的丞相大人吧!”

秦狄见状,指向张琛说道:“门下省中丞,当朝三相之一,朕的股肱之臣。”

张琛虽没见过完颜幽梦,此刻却也猜出了她的身份,皇帝都叫她爱妃了,岂能再像个傻子一样装作不知。

张琛连忙躬身见礼:“臣张琛,见过娘娘千岁,娘娘安康万福。”

“常听陛下提及朝中有一位足智多谋的丞相大人,没想到本宫今日终于见到了张丞相。丞相大人远道而来,路上定是疲惫不堪。稍后本宫差人给丞相送些补品,权当是本宫的些许心意。”

张琛;“娘娘厚爱臣心领了,臣的身子骨还算说得过去。”

完颜幽梦闻听此言,心中已然明了,对方的回应显然是在婉言拒绝。

只见她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陛下常年在外征战,想必朝中诸多事务皆是仰仗张丞相为陛下排忧解难。今日本宫此举,不过是代替陛下略表心意罢了。张丞相如此推脱,难道是要辜负陛下的一片好意不成?”这一番话,说得可谓是绵里藏针,既点明了皇帝对张琛的倚重,又暗示他若不接受赏赐便是对皇帝不敬。

张琛自然听得明白,他心中暗自叫苦不迭,知道这位完颜娘娘是有意借皇帝之名想给自己来个下马威。

正当张琛犹豫着如何回应的时候,只听得皇帝缓缓开口道:“呵呵,爱妃所言极是。张丞相日夜操劳国事,确实功不可没,理应得到嘉奖,张琛,你就不必再推辞了。”

皇帝既已发话,张琛自然不敢再有异议,他连忙躬身施礼,谢恩道:“臣多谢陛下隆恩,谢娘娘赏赐。”

完颜幽梦意味深长的看向张琛,面露笑意的说道:“张丞相平身吧,本宫只是代替陛下聊表寸心。日后诸多事宜,都还需仰仗丞相大人。”

皇帝尚未开口,她却率先发声,大有越俎代庖之意。再看皇帝,只忙着进膳,对此竟无丝毫不满,仿佛完全就没当回事。

张琛见状,心中略感不安,赶忙躬身施礼道:“微臣惶恐,琛不过是陛下的臣子,理应请娘娘多多眷顾微臣才是。”

他的语气谦卑,态度恭敬,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不等完颜幽梦再次开口,他话锋一转,突然将话题引向了突厥局势。

一脸凝重的对皇帝说道:“陛下,如今突厥战事我军大胜,然真正局势却错综复杂,臣恳请陛下准许臣留在突厥,以助陛下彻底收复突厥民心,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秦狄闻言,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直视着张琛,问道:“留在突厥?卿为何会有此想法?”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威严。

张琛开口直言道:“臣自进入突厥以来,发现这里地广人稀,突厥人多以游牧为主,数十里乃至上百里许是见不到一人。虽说目前战事我朝大军取胜,但若想让突厥子民彻底臣服我朝,还需推出一系列举措。”

秦狄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张琛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臣认为,可以先将我朝的农业耕种技术和文化引入突厥,以此来消除两族之间的隔阂和误解。让突厥人了解我朝,了解我朝的文化,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突厥人心悦诚服的归顺陛下。陛下,疆土易得,人心难求啊!”

“此外,在突厥发现的铁矿已经得到了确切的勘探,其规模相当可观。臣建议应当加快对突厥境内铁矿的开采挖掘,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同时应立即传旨京都,命工部与铸造司派遣一批经验丰富的工匠前往突厥。”

“这些工匠们带来的精湛技艺,可指导突厥人对铁矿的开采和加工。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必再从京都长途跋涉的运送武器和铠甲了。突厥所产的铁矿可以直接在当地进行锻造,生产出军中所需的各种铁器装备,不仅节省了时间和运输成本,还能确保装备的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

听他如此滔滔不绝地讲述,秦狄不禁陷入沉思,顺着他的思路细细琢磨起来。

不可否认,张琛说的这些确实是一项具有长远眼光的策略。要想让突厥完全汉化,必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真正付诸实践却绝非易事。更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派遣一些工匠前来开采铁矿,并在当地锻造兵刃铠甲,这个提议倒是非常必要且可行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还能及时为大军提供一定的军事装备,增强其实力。

就在他思索之时,就听完颜幽梦突然开口道:“张丞相莫不是在说笑吧,铁矿那边的消息尚未传回。就连陛下都还不知情,丞相大人又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呢?”

她这么一说,秦狄当即反应了过来,面色一沉,道:“爱妃所言甚是,张琛,铁矿勘探的消息朕怎么不知,卿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面对皇帝的质问,张琛心中咯噔了一下。直到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铁矿的事情皇帝似乎并不知晓。而从皇帝询问的语气来看,似乎对这件事颇为不满,甚至有些生气。

“回陛下,臣抵达婺城之时,陛下您尚未苏醒。故而臣先去拜见了上官娘娘,并从娘娘口中得知了此事。”

秦狄闻言,只是刚刚点了一下头,要说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时候,完颜幽梦再一次开口了。

“这不大可能吧!如此重要的事情,上官娘娘怎会隐瞒不报呢?”

这句话看似是在对张琛说,实则是有意在说给皇帝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