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截胡太子,我称帝 > 第853章 调查一下

截胡太子,我称帝 第853章 调查一下

作者:煮酒笑余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5 15:25:11 来源:书海阁

“爱卿平身。”

“谢陛下,不知陛下召臣入宫,所为何事?”

魏征起身,规规矩矩的站定在秦狄面前。

“朝廷补助给新生孩子的那笔费用,由那个部门负责?”

“回禀陛下,此事由户部负责,尚书省监管审查。陛下,今日为何提及此事,难道是有人趁此贪赃枉法?”

秦狄抬眼,在魏征脸上扫过,询问道:“魏相何出此言呢?”

“老臣只是猜测而已,以为有人在此事上做文章。”

“听爱卿的言外之意,这件事情以前出过纰漏?”

“启奏陛下,此条政令实施之初,确实出现了不少纰漏,有些刁民趁机侵占冒领朝廷银钱。后来臣得知此事后,及时制定了些补救措施,并未引起太大损失,故此就并未上奏到陛下这里。”

魏征说的这些,秦狄是真不知道,也从未听人提及过此事。

“这都什么时候的事,朕怎么不知?”

“陛下,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恰逢您首次南下,征讨越国之时。臣为了不让陛下担忧,便擅自做出了些许修正完善,望陛下恕罪。”

这件事情,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往大了说,是擅自修改天子政令,罪不容诛。往小了说,那就是完善天子政令,弥补其中不足。

一件事情,换个说法,完全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待遇。前者杀头之罪,后者乃是为社稷着想,不仅无罪,反而有功。

至于究竟属于哪种,有罪还是有功,最后的话语权只在一人手中,那便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都做出了些什么样的补救。”

秦狄心知肚明,他口中的修正完善只是好听的说,其实就是补救这项政令实施中发现的漏洞。

“回禀陛下,有些老人或幼童不幸离世后,其家人贪图银钱,秘不发丧,不到府衙销户,继续冒领朝廷的补助银钱。更有用心险恶之人,将尸骸置于家中,久久不葬。常言道,落叶归根,入土为安。他们为了几两银钱,做出此举,其心可诛。”

“故此,臣与尚书省诸位大人商议后,颁布法令为,朝廷补发之银钱,必须由本人携带身份文凭亲至府衙领取。考虑到可能确有行动不便者,可由同村五户为其佐证,伍长作保,证实此人依旧存活在世。若有骗取朝廷银钱者,五户连坐,家中男丁发配流放亦是充军,女子卖身为奴,府衙销户。”

对他们做出的修正,秦狄暗暗点头,比较中肯。虽说处罚有些重,其目的是为了彰显大汉律法严明。朝廷补助给他们银钱,就算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都没有这么好。

如果这都不满足,还想骗取朝廷银钱,如此的贪心之人,活在世上也不会做出什么好事。世间有他,只会带坏了风气。若是无他,其他人也不会受到影响,知足常乐的本本分分过完此生。

“在五户连坐的基础上多加一条,针对那些行动不便者,府衙派出官差上门核查,核查属实,照常发放。”

“陛下英明,臣回去后便安排此事。”

“朕今日听说了一个消息,有人拿着朝廷补助给孩子的银钱,去吃喝嫖赌,以至于这笔银钱并没有用到真正该用的地方。朕刚才就一直在想啊,朕当初颁布的那条政令,究竟是对还是错。”

忽然听皇帝这么说,魏征心中一震,急忙跪倒在地,言道:“陛下乃圣明之君,亘古未见。此举是切切实实的为民着想,更是在为大汉兴盛奠定基石。”

“有此现象,与陛下无关。民间有句俗语,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意思是人多了,各自人都会共存,有君子亦有小人。”

秦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句话倒是耳熟。民间俗语不无道理啊,归根结底,还是读书人要好一些啊!”

“朕想针对朝廷发放的补助银,增加一条律法,魏相以为如何?”

魏征:“陛下是要修订大汉律?”

秦狄:“并非是修订大汉律,而是单独增加一条针对补助银的针对性律法。朝廷所发银钱,只可用于家中正常开支,若有人用这些银钱去吃喝嫖赌,府衙可出面干预。”

有了皇帝的解释,魏征连连点头,道:“陛下的提议甚好。如此一来,可有效杜绝这些银钱被肆意挥霍,只是此举要有专人监督,否则不太好实施啊。”

秦狄:“倒也不必过于严苛,家人可自行上告,按照苦主诉求惩治,可打可关可发亦可杀。”

魏征:“这倒是前所未闻,不过细细琢磨,倒是与忤逆之罪有些相似。”

忤逆在这里乃是头等大罪,但其罪责却有所不同,与当事人所犯罪行也有关联。说的直白些,你瞪兄长一眼,他便可以到官府状告你忤逆。

这等情况,便是忤逆中的小罪,被好好教育一番或是牢中关押几日,再或者就是直接询问你的兄长,想如何惩治。他只要说得出,官府的衙役就能做得到。

敢出言谩骂父母兄长,那就严重了,最轻也要廷杖二十,棍棍到肉,或是戴枷游街。如果敢殴打父母,父母不去衙门状告,那是一点事没有。一旦被父母状告到衙门,那罪过可就大了,狗命十有**是保不住了。而一旦有哪家真正出现了不孝子女,那他将成为众矢之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一旦有父母忍受不了子女的不孝顺,真到闹到了府衙告状那一步,不仅当事人保不住命,就连地方官也会受到牵连。

俗话说的好,百事孝为先,孝字当头,乃为人之本。地方官员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有人送忤逆。在自己的治下一旦出现不孝之子,整个县城将会蒙羞。

此事若是传到上官耳中,那就是你这个地方官在治理上出现了重大失误。追究起来,至少要官降一级,事情闹得再大点,丢官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所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自然没有人想碰到。

一旦真的遇到了,自然会恨得牙根直痒痒,哪还能饶得了你。

魏征口中所说的与忤逆罪同,便是此意。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拿着朝廷给父母养老的钱去吃喝嫖赌,本就是不孝,说他忤逆并不为过。

拿着养育孩子的银钱去吃喝嫖赌,同样可恨。

秦狄:“正是如此,你可与刑部官员仔细斟酌一番,看看是否可行。”

魏征:“臣会尽快与刑部同僚商议此事。陛下,臣前几日听说泽诗殿下不幸感染了痘疮,不知这几日可有好转啊?”

身为臣子,问候一下也属正常,为官之道。

“现在已经无碍,有劳魏相惦念了。”

秦狄以为他只是表达一下问候,话音落下,只听魏征继续说道:“陛下,公主殿下使用的方子,能否赐给微臣。”

“没错,难道魏相府上也有人感染了天花?”

“没有,臣府上的人都很康健,只是城内不少百姓感染,趋势越发的难以控制。京兆府府衙苏大人今晨上奏的折子中说,已有百人因此丧命。”

“京都城内流行起了天花,此事朕怎么不知。”

秦狄双眼顿时瞪了一起来,询问魏征的同时,一拍大腿,猛然惊醒。

自己糊涂啊,天花就是由那个奶娘带入宫内呢,她感染天花,肯定是从宫外感染!

“陛下,几日前就已经发现。当时只是小范围流传,苏大人已经做出相应举措。只是不知为何,短短几日,天花突然扩散。初步估计,感染者已逾千人,且人数还在攀升。”

魏征说完这些,秦狄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现在死百人都是轻的,若是不及时抑制,不出五日,死亡人数很可能就飙升到千人了。

“杨光,速传董平与御医前来,找几个腿脚快的去传旨。

“诺!”

感受到皇帝语气中的急迫,杨公公火速离开延禧殿,安排人将皇帝旨意送到玉宸宫。

“城内目前状况如何,如实告诉朕。”

他们两人在这里讨论城中病情时,有腿快的太监来到玉宸宫,传达皇帝旨意。

董平与御医两人不敢怠慢,仅用了不到两炷香的时间,就来到了延禧殿。

君臣之礼后,秦狄直奔主题。

“朕听闻城内感染天花的百姓已达千人,此事刻不容缓。董平御医,你二人将这几日医治天花的药方和心得书写出来,解救城内百姓脱离病痛折磨。”

皇帝旨意下达,两人没有丝毫犹豫,将这几日记录于心的心得和探索出的药方写了出来。

“陛下,此为宫内使用的方子,药效与运气参半。”

董平将两人写好的那一纸药方送到皇帝面前,秦狄也懵了。

“药效与运气参半?什么意思?”

面对皇帝的询问,董平苦笑道:“陛下,痘疮之症,也就是天花。天花症状分为多种,有轻重缓急之分。药石只是辅助,最终能否挺过来,还要因人而异。故此臣才说药效与运气参半。”

有了董平的解释,秦狄彻底明白了,不假思索的说道:“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听天由命了。董平继续留在宫内,医治宫中病患。御医,此事由你负责,可在御医中挑选三人,召集城内所有的郎中大夫,全力医治城内病患,务必要将伤亡降低到最小。”

“此为天灾,实则比战乱更加恐怖,朕希望你们能够全力以赴,而不是敷衍了事,明白吗?”

“请陛下放心,臣身为医者,必会与城内医者同舟共济,竭尽所能为我朝百姓祛除病魔,保住他们的性命。”

御医面露凝重,对皇帝寄予的厚望自然不能辜负。

“好,你即刻带人前往京兆府,转告苏文柏,人命关天,京兆府要全力配合。”

秦狄又叮嘱了一句,御医领旨后返回御医院准备应用之物。

“董平,目前宫内感染天花的人可有增加?”

御医离开后,秦狄的目光投向了董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