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截胡太子,我称帝 > 第881章 吐蕃王子

截胡太子,我称帝 第881章 吐蕃王子

作者:煮酒笑余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5 15:25:11 来源:书海阁

“外臣知情。父王为表达和平诚意,特让外臣留在京都,跟随皇帝学习治国之道。吐蕃地处高原,土地贫瘠。即便如此,西方之敌,依旧觊觎吐蕃疆土,边关屡遭强敌袭扰。反观我吐蕃东边,虽与汉朝接壤,十余年却相安无事。父王感激汉帝仁德,故愿归属汉朝称臣,成为大汉属地,只求永盛皇帝,护佑吐蕃周全。”

查尔瓒说的这些,在国书内也提到了,秦狄只是想在亲口确认一下。

正如他所说,汉朝与吐蕃,多年来确实相安无事,甚至连商贾往来都少之又少。吐蕃地处高原,地势又极为险峻,汉人商贾,极少会有人前往吐蕃。无利可图是一方面,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引起高原反应。钱挣不到,甚至还会丢了性命,得不偿失。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亲耳听到他的回答,想必早已兴奋不已。秦狄则不然,心中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在他看来,不是自己打下来的疆土,终究还是有些不牢靠。

心中所想,嘴上自然不能说出。人家已经主动示好,自己岂能推脱。就好比有人将饭菜送到嘴边,只需要张张嘴就可以了。

“呵呵,吐蕃既然想附属于大汉,朕自然欢迎。成为我朝属地,护佑子民乃是理所当然。除此之外,你父王是不是还有其他要求呢?不妨都说说吧!”

秦狄不傻,他相信吐蕃国王自然也不傻。仅凭这一点就归属于汉朝,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永盛皇帝明鉴,父王希望可免去吐蕃的进贡,同时请汉朝派兵进驻吐蕃,共同对抗西方来犯之敌。”说到这里,查尔瓒停顿一下,继续说道:“如果可能的话,还希望皇帝陛下可以援助吐蕃国一些物资,拯救国内百姓。”

秦狄看向查尔瓒,等他继续说下去的时候,他却闭起了嘴巴:“只有这些?”

“是的。”

得到他的肯定回答,秦狄稍有错愕。说句心里话,吐蕃的这些条件,并不过分。这种主动请求附属称臣的国家,与被打下来的附属国不同。战败称臣,是迫于无奈,不想被灭国,又打不过,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用称臣纳贡的方式,来保全自己的国家。当然,他们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人是真的为了百姓,也有人是贪恋富贵。

吐蕃则与他们不同,主动称臣,免去进贡之礼,也算是对对方的一种认可和奖赏。

秦狄:“既然吐蕃如此有诚意,你们的条件,朕都允了。上元节后,朕会亲派使团前往吐蕃,商谈归属详情。你以为如何?”

查尔瓒:“外臣带吐蕃一族,谢永盛皇帝恩德。”

秦狄:“先别忙着谢恩,你且与朕说说,现在吐蕃境内是什么情况。”

查尔瓒:“近五年来,西方之敌屡次入侵,蚕食我国一半的疆土。吐蕃土地贫瘠,耕种产物极少,连续两年干旱,仅有的田地更是颗粒无收,就连牛羊吃的草都极为少见。国内因战乱与饥饿而亡的百姓,不在少数,现如今整个吐蕃的人口,仅剩四十余万。”

听他之言,秦狄暗暗吃惊。他就属于那种你不惹我,我不动你。你若惹我,老子必须要弄死你的类型。吐蕃与汉朝这几年一直相安无事,故此他并未关注吐蕃那边的情况。依稀记得继位之初,听他人提及过,吐蕃还算一个有点实力的国家。这几年究竟是经历了多大的战乱,就剩下这么点人。

怪不得吐蕃想归附于自己,四十万人,毫不夸张的说,仅京都城内的人口都不止四十万。随着秦狄颁布的政令,这几年的新生人口急剧上涨,加之从其他地方迁入京都的百姓,保守估计,京都城有六十万人。

与前几年相比,人口提高了很多,但是距离秦狄的心理预期,还有一定的差距。不敢奢求人口过百万,哪怕能够达到前世的大唐盛世就可以了。当时的长安城,人口高达八十万。据说南宋时期的临安城,鼎盛时期人口高达一百五十万。北宋鼎盛时期的汴京,亦是如此。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就是出自那个时期。

秦狄:“吐蕃遭逢大难,作为邻国,你们早就应该前来求援,朕岂能视而不见。”

不能说一点私心都没有吐蕃在,对大汉而言,无疑是多了一道屏障。吐蕃被灭,西边的人,迟早也会将手伸到大汉,这就是他内心深处的想法。

他的这句话说的有些深沉,心中在考虑如何接手吐蕃的烂摊子。可是他的话听在查尔瓒的耳中,显然就成了忧国忧民的圣君明主。

求援于汉,吐蕃国王不是没想过,只是那时候的秦狄正在与越国激战。作为一国之君的吐蕃也怕大汉战败,不敢轻举妄动。后来越国被灭,他又担心求援大汉,恐会惹火烧身,同时也害怕被汉朝侵吞。

当时的吐蕃还能与西方国家一战,后来随着他国的加入,吐蕃接二连三的溃败,战线收缩,防守之力还是有的。想要求援时,又听说汉帝南下,征讨南疆。与此同时,塞北百万大军南下,准备吞并汉朝。他一看这架势,南北开战,这下大汉必亡。

面对西方的蚕食,吐蕃的战线再一次收缩,也就无暇顾及汉朝的情况了。又坚持死守了两年,节节败退,一半疆土尽失,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收到了汉帝的国书。

经过一番打探才得知,汉帝南征凯旋而归,塞北诸国的百万大军不敌汉朝,被迫停战退军。这样的消息,终于令吐蕃国君见识到了汉朝的强大。衡量再三,终于下定决心,投靠汉朝,以保全吐蕃仅剩的这几十万子民。

从这个角度看,吐蕃国君还算是一个贤明之主。

秦狄:“韩霆,你去安排一下,派人去一趟吐蕃。告诉吐蕃王,王子安全抵达京都,朕会好生照料。查尔瓒,你可亲自修书一封,让他们一并带去。将朕的承诺,告知你父王知晓。你在我朝的遭遇,想必他已经知晓,看到你的书信也好让他安心。”

查尔瓒:“多谢皇帝陛下,外臣这就去写信。”

查尔瓒离开之后,秦狄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几口。脑袋里快速思索一番,将韩霆唤到面前,低语道:“先派人暗中潜入吐蕃,看看吐蕃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朕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知真实消息。”

韩霆:“属下明白,这就去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