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截胡太子,我称帝 > 第885章 使臣觐见

截胡太子,我称帝 第885章 使臣觐见

作者:煮酒笑余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5 15:25:11 来源:书海阁

从他们进入大殿时,秦狄的脸就变得阴沉,听他说完这些,秦狄嘴角泛起一股杀意,同时还有一股耐人寻味的笑意流露出来。

“众卿不必动怒。”

秦狄出声,殿内群臣逐渐变得安静。只听他口中传出几声干笑,继续说道:

“呵呵呵,耶律齐辉的这份心意,朕收到了。至于联姻一事,你们也听到了,朕就不必多说。大汉王朝屹立于华夏大地,作为华夏之主,维护华夏安宁乃是职责所在,不必让联姻成为友好同盟的基石,更不能成为两国之间的牵绊。”

三人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万没想到汉帝会当众拒绝。这让他们脸上倍感无光,奈何大殿之上,诸国使臣都在,又是在别人的地盘,只能以尴尬一笑对待,在太监的指引下,来到为他们预留的位置。

契丹之后便是天罗。与他们相比,天罗显然规矩了很多。

天罗之后,突厥使臣进入延禧殿。不知他们是与契丹商量好了还是冥冥中心有灵犀。同样对汉朝提出了联姻的策略,同样的是他们大汉的妃子。不过有一点倒是做出了保证,只要汉皇室嫁过去的公主诞下男婴,便可继承突厥国的下一任可汗之位。

可汗,在他们心中就是一国之君,因为地域和文化不同,称呼上有所不同而已。

尽管他们做出了承诺,秦狄对此依旧不屑一顾。见皇帝并未急着做出回应,殿内那些脑袋瓜转的比较快的官员,已经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当即挺身而出来回怼突厥使臣。

秦狄稳坐龙椅,饶有兴致的看着他们被那些文臣讥讽。端起面前的茶杯轻抿几口,随后示意杨公公换了一杯新茶。感觉说的差不多了,口中发出了一声咳嗽,示意众人闭嘴。

对待他们,秦狄则一视同仁,做出的回答基本与回绝契丹时一致。

他心中很清楚,契丹和突厥虽然派遣使臣来到了京都,和谈之事,十有**是个幌子。他们前来和谈结盟,无非就两个目的。第一,想方设法获得爆裂雷和弓弩。第二,两国既已建交,自然会要求汉朝释放耶律指颜与阿史那库鲁。

这两人位高权重,一个是契丹的王爷,一个是突厥的大将军。两人身后都有一股势力,若不能将他们救回,可汗的位置不会坐的安稳。

这两个国家的内部局势,其实挺乱。与几年前的汉朝相似,当时的门阀在两国变成了部落。可汗之下,便是多个部落的组成。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族人,而他们追捧的第一人并不是可汗,而是部落的首领。

本就是游牧部落,部落每年春天都会迁移,即便可汗站在面前,他们也不一定认识。他们也没有接受过所谓的爱国教育,在那些牧民眼中,部落的首领才是他们的老大。

当初突厥和契丹停战,便是他们身后的势力强行干涉。

契丹还好一些,毕竟耶律指颜与耶律齐辉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出于兄弟之情,他也不忍看到自己的弟弟死在汉军手中。

突厥那边的情况稍微有些不一样。突厥目前的可汗叫做鲁斯颊利,他能成为突厥可汗,完全是因为他爷爷当初的威望,得到了大多数各部落推举,上位成为了突厥可汗。到他这里,才算是第三代而已。

话是这么说,并不意味着突厥是近百年才有的国家。突厥在塞北建国,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鲁斯颊家族成为突厥可汗之前,突厥一国属于阿史那家族。

阿史那家族被推下神坛,只能怪阿史那库鲁的太爷爷昏聩,失了民心,从而导致突厥境内的许多部落不再拥护阿史那家族。

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阿史那家族虽然没落,却依然有追随者。阿史那库鲁的父亲较为平庸,没做出什么亮眼的事情。阿史那库鲁与他们不同,诚信待人,又曾多次率部抵御与契丹的摩擦。几十年来,积攒了不少威望,阿史那家族,大有重现往昔辉煌的迹象。

南下征讨汉朝,虽败犹荣。得知他成为汉军的俘虏后,多个部落的首领前往国都,强烈要求鲁斯颊利出兵,营救阿史那库鲁。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能被俘虏,只能说明阿史那库鲁身先士卒,与兵士一同冲杀,才给了汉军机会。在他们眼中,敢于一马当先的冲锋陷阵,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勇士,自然值得敬仰。

看到这么多人为他求情,甚至不少部落的首领前来请战。局面很尴尬,一部人主战,一部人主和。双方在鲁斯颊利可汗面前争论不休,迫于无奈,只能先安抚那些主战部落的首领。与汉朝和谈之策,先将阿史那库鲁接回突厥,在做商议。

主战派争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营救阿史那库鲁,既然可汗做出了承诺,此事暂时告一段落。

首领们这么一闹,鲁斯颊利可汗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心中却产生了很大的怨念。毕竟阿史那家族执掌突厥几百年,而自己的家族执掌突厥还不足百年,根基自然没有阿史那家族的根基深。种种原因,令他心中对阿史那库鲁有了些不满,更多的则是忌惮。之前并未阿史那库鲁对自己有什么威胁,想不到派他南下征讨汉朝,意外看清了阿史那家族不可撼动的根基。自己继承可汗之位仅有短短的六年,他的存在,对自己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说句实话,他现在倒是更希望能够借助汉军之手,趁机杀了阿史那库鲁。想归想,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契机之前,他不会轻易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按照他的计划,与汉朝结盟,目前是最好的选择。

突厥国内的情况暂不多提,排在突厥之后的,是几个来自西域的国度,多以小国为主。除了他们,还有几个来自西方的国家。

金发碧眼的外夷人进入大殿,顿时将众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对久居华夏的汉人而言,外夷人的长相已经与妖人无异了,本就金发碧眼,配上那大鼻子,成为他们眼中的妖人,不足为奇。毕竟妖魔鬼怪从小就存在于他们的潜意识里。

“天呐,他们怎么长的如此奇怪,甚是吓人!”

看到他们的长相,苏雨晴美眸圆睁,口中发出一阵低呼,下意识的挪动身体,朝着秦狄的方向靠了靠。

“呵呵,晴儿不必害怕,他们来自西方国度,汉人眼中的外夷,也可称之为西洋人。他们也是人,只是长相有些不同而已。”

见苏雨晴有些害怕,秦狄笑了笑,轻声安抚。

“外夷臣妾倒是听说过,却不知他们竟是这般长相的黄毛怪。若是在夜间看到他们,臣妾必会以为这就是妖魔。”

苏雨晴的声音不大,加上下面的众人都在窃窃私语,他们的交流也只有宝座附近的几个人能听得到。

“陛下,这些外夷人长相确是吓人的紧,尽管现在是青天白日,奴才看到他们的第一眼,也着实被吓了一跳,奴才的心都已经跳到了喉咙。”杨公公附和着苏雨晴的话,在两人旁边低语:“还是陛下见多识广,方才他们进来之时,奴才见陛下淡定自若,稳如磐石。”

他说的没错,秦狄确实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这些人在他们眼中或许稀奇的很,在他看来习以为常。前世早就见过不少,并没有什么稀奇可怕之处,就是个普通人而已。

“呵呵,同样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的寻常人,你们也不必当回事。”

秦狄的话音落下,三名西洋人止步,微微躬身施礼,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尊贵的国王陛下,你好,我们来自摩拉,我们的国王愿意与汉朝达成同盟,建立长久的友谊。”

听着他们生硬的话,殿内众臣再次悄悄议论起来,其中不乏有嘲笑之声响起。

“想不到朕的一份国书,竟将西洋的国家邀请到了我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尔等远道而来,朕甚是欣喜。不妨在京都多留些时日,感受感受汉人的文化。”

皇帝说完,三位来自摩拉国的使者显然有些迷茫。有些话可以听懂,有些话却是真的听不懂。

只见为首只是再次鞠躬,生硬的说道:“汉朝的语言很是特别,我们并不是十分的了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的意思,我不是很明白!”

别说他们,就连大殿内的众臣,同样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这句话令他们耳目一新,暗暗对皇帝的文采称颂,但现在显然不是讨论这件话的时候。

“皇帝的意思是说:你们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朋友,看到你们的到来,我们很欢迎。”魏征上前一步,将这句话用直白的意思,表达给他们听。

“I know!They are weling us。”为首那人微微转身,看向旁边两人,说了句谁也听不懂的话,随后看向宝座上的秦狄,生硬的说道:“我明白了,感谢国王陛下的欢迎。我们很荣幸可以来到汉朝,与国王陛下见面!”

别人没听懂他们的交流,秦狄却听的清清楚楚。眼睛睁的比刚才圆了一圈,紧紧盯着三人,他们嘴里的语言,明显就是英语啊!

“Nice to meet you!”

秦狄试探性的说了句最简单的口语,顿时引来一片哗然。

苏雨晴下意识的转头,美眸圆睁的看向秦狄,似乎是想确认,刚刚那句听不懂的话,究竟是不是从皇帝的口中发出。

殿内众臣的眼眸中,全都闪露出震惊。打死他们都没想到,皇帝竟然还会说西洋话。

尤其是三位来自摩拉的使者,六目圆睁,不可置信的望向秦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