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让我下乡,用空间搬空你的家产 > 番外 我是李老师

我要死了,其实在桂枝没有的那一天我就想和她一起走的。我和她相濡以沫了一辈子,我很希望可以和她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可桂枝说让我帮她看着,看家乡的变化,看有没有一天再见到茉莉。

我不想看到茉莉,哪怕她是我这世界上唯一的血脉!我不缺给我养老送终的人,说句不好听的我要死了的话,全村人都会给我守孝。就像桂枝没了,全村人几乎都回来了,她就不缺捧灵摔碗的人。棺材都是十六个男子汉抬着走的,全程都不需要落地。好几轮的孩子们都在排队等着呢!

我不想死,是因为我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马路早已经修得四通八达,哪怕它还是九曲十八弯。大多数人都回来了,山上除了退耕还林的经济林,还有那么多的果树。板栗和油茶都已经畅销海内外了。

乡亲们原来都去外面打工赚钱。可现在他们可以在家门口赚钱。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这山里的风景已经让无数人争相来欣赏了。

我在等机场修好了,我要坐着大飞机去看看这个地方。我努力建设了一辈子的家乡,我不在乎有没有后人记得我。我只想实现老一辈的梦想!

我还在等一个人,一个带着我实现愿望的孩子。我要对她说谢谢!

当年我第一次看到那个女孩子就知道,也许我找到了一个可以帮助这穷乡僻壤的乡亲们的人。

她看着精明,实际心很软。我和李强一直让女知青当老师是有原因的。我们希望她们能用心的教我们的孩子们新知识。也希望她能开拓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能向往外面的世界。

可是我们都失望了,女知青也好,男知青也罢。他们都不喜欢这些大山,也没有把这里当做家乡。他们总是千方百计的计划逃离这里,受不了劳动的苦,也定不下心来教孩子们。

我第一次看到一个扛着书箱上山来的知青。她落落大方的告诉她妈妈说的书是给人看的,不是为了收藏。我其实没有想要那套伟人选集。可我怕吓着她,只有我收下她的“贿赂”才会让她安心。她还太小,经历了人生的险恶,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希望用自己的真诚结一段善缘。

她用心的教孩子们,用自己的东西给孩子们奖励。教会孩子们潜下心来看书,哪怕刚开始看的是连环画。可他们会为了看懂连环画的内容用心的学习。她教孩子们就地取材学习画画,教孩子们合唱。孩子们从她的口中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也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

她发明了农具,成功的把李强送去了乡政府。然后又建立了乡农机厂,有一部分乡亲下山成了工人。托她的福,乡亲们下山住进了工厂宿舍里。孩子们也跟着下山去接受更好更高的教育。

然后她走了,我那一刻是失望的。我知道大山留不住她,可我私底下还是希望她可以为我们做的更多的。别说我卑鄙,老想着利用一个孩子的善心。

我是李家村的族长,其实村里最好的房子是我的家。也是十里八村唯一的私塾。当年我考出了大山,一路从初中读到大学全靠乡亲们倾全村之力供养我。

李家村从来就没有什么地主。一族之长是我的曾曾曾高祖。那时候战乱不断,李家全族为了躲避战乱迁移进了大山深处。后来有了李家村,也有一些家族迁移而来,加上本来就有的少数原着民。我们的祖宗开始结姻亲,发展壮大家族。

我们的这一支世代都是族长,也是私塾先生。到了我这里,仅剩有我这一根独苗。我的弟弟确实投笔从戎去了外地,可不久就战死沙场。消息传回山里,我父亲和爷爷就没有了。

我当时已经是个赚钱养家糊口的老师了。私塾交给了一个我爹的堂弟,我每个月都寄钱回去当做工资。以维持私塾的开销,让族人们有可能像我一样走出大山。可惜战争不会放过这片土地,我差点死无全尸。炸弹又不长眼睛,学校没了,工作没了,积蓄没了,家当也没有了。

我们不得不带着孩子们回到大山深处,起码能保证我们的安全。那里太偏僻了,侵略者都找不到进山的路。

于是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我不得不又把私塾接过来。后来我失去了月季,茉莉给了我希望,又彻底让我失望了。

看到夏沫沫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月季。活泼好动,眼睛里永远都充满了阳光。可我的月季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夏沫沫却是坚韧的,努力的,积极向上的。她无时无刻都在努力的生活,她总是不知疲惫的奔跑。

虽然她总是说她要躺着不动,可你看她总是在不经意间的努力生活。在这里生活了很久的知青都很少跟着进大山里的。他们的劳动就是在完成任务,如果可以他们恨不得不用挑水捡柴。

特别是吴红梅,她从不愿意去学习种菜施肥,更加不愿意挑水捡柴。她宁肯去勾引有妇之夫,花尽心思给人家写情书。也不愿意努力融入大山里的生活,哪怕离开的希望破灭,她也只想着利用歪门邪道离开大山。我们好吃好喝的供养她,最后也没有换回她的真心。即使结婚生子了,她还是想说要去讹诈夏沫沫,让她帮自己离开大山。

可夏沫沫呢?她会去砍柴,自己挑水做饭。即使她不会种菜施肥,也不会下地干活,可她还是靠自己的头脑成功的把自己推了出去。

就在我以为自己好不容易看到的金凤凰彻底飞远了的时候,她又回来了。我们都没有想到最后她还带着我们走出了大山,然后又心甘情愿的回来建设家乡。

她给我们指出了出路,不管是接纳我们打工。还是回来发展旅游业,她都是我们的贵人。我想我可以去见列祖列宗了,我们把家乡建设的更美了,也让孩子们走得更远了。

我如愿以偿的坐上了大飞机,我看到了脚下的家乡。我听到了夏沫沫在我耳边的畅想,我相信她说的都会实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