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神级古董鉴定师 > 第174章 捡了个大漏

神级古董鉴定师 第174章 捡了个大漏

作者:十八裸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5:44:55 来源:书海阁

过了好一会儿,田华才才开口:“李兄弟,我希望你之前说的是真的啊。”

李天明微微一笑,并没有接话,心里却想着:信我的人,必将得到永恒的利益。

后面的几件拍卖物品,李天明很懂事地没有给出任何提示。田华才则自由发挥了,他竞得了两样东西,一件是玉石雕刻而成的摆件,另一件则是青铜铸造的爵杯。这些都是价值十几二十万的小物件,只要田老板运气好些,还是能赚取不错的利润。

相较于田华才,徐兴达这次的收获似乎更为丰厚,至少从表面看起来是这样的。除了那个影青瓷刻花梅瓶外,他还拍得了一座玉佛雕像以及一支清代陈大圭制作的紫砂茶壶。尽管花钱如流水,但徐兴达却显得洋洋得意,好像赢得了一场军备竞赛似的。

看到徐兴达那副模样,田华才不由得心头火起,恨不能上去给他两脚。

“真是个小人得志!”田华才愤愤地骂了一句。

过了一会儿,田华才又自言自语道:“要是能捡个大漏就好了,不然这一趟就算白来了。”

李天明平静地回应道:“田老板,别着急,捡漏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多些耐心总是没错的。”

田华才听罢点头称是。紧接着的一件拍卖品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也是一只瓷器,不过个头很小,仅成年人拳头般大小,全身呈现出棕亮的釉色。

瓷器形状奇特,上窄下宽,就像一只宽腹插花瓶,但若说是插花瓶却又顶着一个小盖子。站在附近的竞拍者伸长了脖子也无法确定这究竟是何物。

徐兴达按捺不住好奇心,向身旁的马俊远问道:“马老师,您说那是个什么东西啊?”

马俊远不屑地回答:“那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一件茶叶末釉的小瓷瓶罢了。”

“这么说应该没什么价值啰。”徐兴达随口应道。

马俊远点头表示赞同。既然马大师这样说,徐兴达自然对该瓷器失去了兴趣。

此时,田华才也同样无法看出那只瓷器到底有何用途,正打算向李天明请教时,却发现他已经起身走向了拍卖台。

田华才愣了一下,忙跟了过去,心想这小子可能能看出些什么名堂。

稍微懂点瓷器知识的人都清楚,同一时期、品种、产地的瓷器,其价值通常是根据器型的大小来判断的。茶叶末釉的瓷器并不罕见,而台上这只瓷器体型又过于小巧,因此并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走上台去仔细观察的也就十多人,其中包括李天明与田华才。李天明端详了这件小瓷器,不禁轻轻点了点头。

田华才感到有些惊讶,同时也在琢磨,这年轻人是不是在不懂装懂呢?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田华才问。

“田老板,你觉得是什么呢?”李天明反问。

田华才皱着眉头思索片刻:“这个……该不会是用来插花的小瓶子吧?”

李天明摇摇头:“这其实是一件茶叶末釉的文房用品。”

田华才一听此言,顿时一愣,又细细打量起来:“不会吧,文房用品怎会有这种造型的东西?”

李天明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拿起瓷器上的小盖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盖子下面竟延伸出一根细长的瓷管。

田华才见状惊奇不已:“哎呀?这是什么东西啊?”

“你可以叫它砚滴,专门用来给磨墨工具滴水的那种。”李天明解释道,“你看这个盖子上有个孔,古人在利用虹吸原理,用手指堵住孔洞,形成一个压差,从而提起水来,手指一松开,水珠就会滴下去。”

田华才接过瓷管瞧了瞧,果然是这么一回事。这时李天明再次拿起瓷器:“田老板,你看这件茶叶末釉,色泽均匀,且底部的三个足很特别,全都涂上了黑色。”

“为什么会这样呢?”田华才不解地问。

李天明解释道:“这件瓷器是仿宋朝时期的制品。宋代的官窑、哥窑瓷器都具有‘紫口铁足’的特点,它们就会全身涂黑,就像铁足一般。”

“如果是现代仿制的,他们就不会想到去涂黑,所以说这件瓷器无疑是真的。”

“真的?那你估摸着值多少钱?”

李天明笑了笑:“田老板,这件瓷器二十万元以内入手是可以考虑的。”

“这么小的一个瓶子?不至于吧……”

李天明将瓷器底部一侧展示给田华才看,后者顿时吃了一惊。

原来那里赫然刻着一个金漆的落款,字体十分微小,如果不仔细看很容易忽略。不过字迹清晰可见,上书“雍正御制”四个字。

要知道,在清朝带有“御制”落款的瓷器,都是出自清廷皇家造办处,其价值往往要翻好几倍。

李天明低声说道:“这可是雍正官窑的茶叶末釉砚滴,两年前在北京华辰拍卖会上曾出现过一件类似的,当时成交价达到了五十五万元人民币,而且那次拍卖的那件砚滴的吸管已经遗失了,结果是以花插瓶的身份被拍走的。”“换句话说,这件保存完整的砚滴,其价格只会更高。”

说完,李天明便走下了拍卖台。田华才赶紧跟在他身后回到座位上。

正如老话说得好,“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此刻在田华才心目中,李天明这位年轻人的形象已彻底改观。

不管李天明之前的预测是否准确,单凭他能讲出这一番道理来,就已经非寻常的收藏爱好者所能企及。

其他人都回到了座位,拍卖师开始宣布:“茶叶末釉的小瓷瓶,起拍价三万元!”

半天无人响应,田华才心中窃喜,立刻举牌喊价:“三万三!”

徐兴达瞥了田华才一眼,嗤之以鼻地哼了一声。在他看来,这根本就是没人要的破烂玩意儿,而田华才却对此兴致勃勃。

随后,虽然还有两三个人象征性地举牌加价,但实际上只是凑热闹而已。

最终,田华才以七万八千元的价格成功拍得这件茶叶末釉小瓷瓶。实际上,只有李天明和田华才知道,这是一件真正的雍正官窑茶叶末釉砚滴。

也难怪别人认不出它的真正价值,这类形状特殊的文房用品本身就相当冷门,制作数量极为有限,能够流传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

即便李天明不用依靠“万物鉴定系统”,也能估算得出这件茶叶末釉研滴的利润空间至少在十至十五倍之间。虽然基数不大,但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大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