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七零,拯救炮灰大佬 > 第51章 不愿意伺候

穿越七零,拯救炮灰大佬 第51章 不愿意伺候

作者:飞鸟和鱼不同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5:46:39 来源:书海阁

作者提示:

70年代,相馆冲洗照片,1元/张。

那个年代,除了黑白照,还有手工上色照,是彩色的,当时有部分相馆师傅可以手工给拍出来的照片上色。

不过,照片看起来虽是彩色,但是色彩单调、缺乏变化,不能反映拍照当时的情景,但已经非常难得。

正文:

沈嘉楠从服装厂出来,拐弯儿就去了照相馆,前不久的普法课照了很多相,他老早就把胶卷送过冲洗。

如今,时间已过去一周,是时候去取了,少年骑着自行车,双脚不停倒腾,很快就到了照相馆门口,他把车锁上,背着背包推门而入。

“师傅,我照片洗好没有?”

正在整理柜台的老板抬眼见他进来,脸上瞬间露出笑意,这可是大客户啊!他开了好些年照相馆了,还没见过谁一次洗几十张照片的,当即热情将人迎进门。

“洗好了,早洗好了!”

说着便从专放照片的盒子里,拿出几个厚厚的纸袋,放在面前的柜台上,“您看看。”

“好嘞!”

沈嘉楠随手将照片倒出来,发现老板已经给他分好类了,心里十分满意,照片是彩色的,但颜色单调,是老板手工上色的,看着不如现代的自然生动,但比起黑白的,已经好看很多。

少年数了一下,一共64张,要花64块钱,他有些心疼,便和老板磨起了价钱,让他少些,并表示自己后面还会再来冲洗照片,照顾对方生意。

老板想也没想就同意了,倒不是他相信沈嘉楠的话,而是认出来了照片上那几个大人物,能为这些照相并有合作的人,在星河镇少之又少,他现在卖沈嘉楠一个好,以后说不定能在其他地方找补回来。

便让了沈嘉楠四块钱,另外,还送了他一个精致的小相册,这玩意儿卖的贵,一个要一块钱,不顶吃又不顶穿,因而买的人少。

老板想着与其放在店里落灰,还不如送对方一个拉拉关系,却没想到,沈嘉楠还看上了,另外又花钱买了两个大的,三个小的。

他当场笑得牙花子都出来了,总共就进了20个相册,沈嘉楠一共给他买走五个,加上60块钱的冲洗费,真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

沈嘉楠看着他如此乐呵,也跟着笑了起来,“陆老板,其实,你可以在每个周末挂上歇业的牌子,然后带上一本自己拍的照片,去县城或是市区的公园逛逛。

若是遇到正在谈对象的小情侣,年轻夫妇,或是全家出行的游客,可以主动上前询问他们有没有拍照的需要。

如果有,你可以与人协商,先收一半定金,约定出照片的时间,再帮对方拍照,我相信时间长了,总会有生意,这不比你天天守着店面打瞌睡强?”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

沈嘉楠的话,让老板醍醐灌顶,他连忙出声道谢,“谢谢你啊小同志,这事儿要是能成,以后你过来冲洗照片,我一张只收你9毛。”

“行!”

沈嘉楠笑着将照片和相册放进背包,“那我就提前预祝您成功了。”

说完,他就背着背包离开了,而相馆老板,已经在那儿埋头选起照片,打算这个周末就去试试。

出了相馆,沈嘉楠就去郊区的食品包装厂,找到里面的人,专门定制了一批罐头瓶,和带着朝阳大队字样,并印了简化的村民在田间劳作的图画牛皮包装纸和带着间隔的食盒,纸袋,商标等物。

他向对方解说了自己要的形状,尺寸后,得到对方的保证后,便交了定钱,想想,又另外花钱订了一批纸袋,打算后面卖衣服的时候用。

随后,才骑车去供销社,把高小芬叫了出来,将对方近两月的提成给了她,高小芬看着少年递到自己的纸包,打开一看,发现里面全是大团结。

她顿时惊得瞪大了眼睛,说话嗓音都颤抖起来,“这,这么多?”

“不多,这都是你应得的。”

沈嘉楠笑着摇头,继而开口,“姐,你点点,这两个月,你一个拉到三百二十六套衣服,三十九个背包的订单。

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衣服一套给你五毛,背包两毛,合计就是一百七十块八毛钱,我给你一百八,多出来的九块二,是给你的车马费。”

高小芬闻言,顿时心下一热,却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那,那也要不了那么多啊?”

“不多。”

沈嘉楠勾唇解释,“你有时候上门推销,肯定要带些东西,那些不都是钱?反正这钱你该拿。”

“那,那就谢谢了。”

高小芬被他的话感动得红了眼眶,这本是自己的人情来往,可眼前的少年却都为她考虑到了,一时之间,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是双手紧紧攥着钱,不停向其道谢。

沈嘉楠笑着摆手,“别客气,后面有订单你再介绍过来,冬装提成一件给你多加两到五毛,夏装咱就不接订单了。”

“好好,都听你的。”

高小芬笑着抹泪,沈嘉楠点头,想到什么,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以后你们大院的订单就选择性接吧!我是不会过去了。她们要想做衣服,自己去大队找我,不愿意就算了,我这儿,已经和服装厂有了合作,以后恐怕没那么多时间和她们扯皮。”

高小芬一听,便知沈嘉楠是和那些人计较上了,想来也是,犯罪的又不是他,大院儿那些八婆却像神经病一样,逮住沈知青就冷嘲热讽。

后面收衣服的时候,也是各种刁难人,为此,她和婆婆,跟那些人干了好几次仗。

但前几天,有些人又厚着脸皮来找她问,沈知青多久去大院儿推销新款秋冬服装。

她原本不想搭理对方,但又担心态度不好,影响到沈知青的生意,便强忍怒气,说遇上了问问。

现在好了,沈嘉楠不愿伺候,她也不想搭理那些两面三刀的人,反正自己夏天的时候,已经为对方找到不少客源。

但她也没因此而松懈,现每次休息,她都会到临镇拓展客户,包括丈夫孩子,家里的公婆,也都会在自己的圈子里帮着推销。

如今三个月过去了,他们家跟着沈嘉楠,前后共挣了四百多块钱 ,这要是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

如今日子好了,前个儿丈夫带着孩子和婆婆去市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医生给换了更好的药,加上家里伙食有所改善,现在,两人的病情都有好转,她和丈夫,公爹,心里都松了口气。

想着这些,高小芬脸上的笑容又多了几分,“行,你不愿意伺候,我也不想搭理她们。”

“嗯!”

沈嘉楠勾唇点头,“走吧!我顺便去供销社帮大队买些白绵糖做糕点。”

“好。”

高小芬收好钱,与他边走边问,“这次你们打算怎么给供销社供货。”

沈嘉楠闻声垂目,掩下眸中的算计,“不了,我们打算去临县试试,东西在哪儿不是卖。”

“啊?”

高小芬愣住,转头看着他,见其一副平淡模样,但心里已经明白,这人因为前段赵家兄弟被人议论,冷漠对待,彻底将供销社和大院儿的人恨上了,便连忙说“好”。

沈嘉楠应了一声,和她一起走进供销社,买了些白绵糖,便在其目送中,走出了供销社。

张主任过来时,正好看到他骑上自行车,连忙扬声喊人,沈嘉楠装作听不到,直接脚下一蹬,溜出去好远,骑着车子走了。

对方有些郁闷,离那么近,真的没听到吗?他带着疑惑走进供销社,开口问里面的人,“刚刚沈知青来买东西?”

“昂!”

高小芬拿着鸡毛掸子一边清扫货物上的灰尘,一边状似无意道,“帮他们大队买了好些白绵糖,听说……是要做什么糕点,卖到隔壁镇去。”

“什么!?”

张主任傻眼了,他以为对方请自家儿子过去上课,是不计较之前受到的冷遇了,原来还是记恨着的呀?

高小芬看他一眼,故意嗤声道,“主任,您是不知道,之前大院儿的有些人在沈知青那定做衣服,本来说的好好的,后面因着那赵家兄弟犯的案,就故意刁难他。

真是好笑,又不是沈知青犯罪,人只不过和那两人一个大队,就活该要被株连一样,对人家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一会儿这不好一会儿那不好,有的还想退货,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用了沈知青做的东西,就会变成杀人犯一样,我看着都嫌丢人。

现在好了,沈知青和服装厂已经开始合作了,他做的衣服,还有朝阳大队做的背包,糕点啥的,想卖哪儿卖哪儿,终于不用受某些人的气了。”

她猛然加重语气,随即转身不再搭理张主任,而对方也听出来了,这些话是说给他和几个售货员听的,顿时臊得满脸通红。

不过,他到底当了多年领导,心理素质过硬,便清了清嗓音,说了句好好工作,就背着手进了里屋。

心里琢磨着,后天大队来送货时,一定要好好哄哄大队书记赵刚,让他在沈嘉楠面前帮着说说话,不然,供销社少了朝阳大队的供货,不知道要少赚多少。

————

沈嘉楠脚不停歇地瞪着二八大杠,一路到达大队时,才两点来钟,他行至村口,正看到一高大的年轻男人,在拉着正在放牛的赵权孙子赵小七说话。

他害怕是拍花子的进村,顿时心生警惕,连忙下车将赵小七拽到身边,眼神锐利地盯着对方,问他是干什么的?

男人见其一副凶相,心中自己被人误会了,便笑着解释,“你好,我是来张乔表哥,最近刚好来这边办事,就应家里老人要求,过来看看他。”

“这样啊?”

沈嘉楠并未放松警惕,而是问他,“你说的张乔长啥样?今年贵庚,属相是啥,家住哪个市,哪条街?”

男人愣住,这是……审犯人?随即笑了起来,心想警惕点儿好,这代表少爷在这里会比较安全。

便抬头笑说,“我家少爷啊!长得大眼睛,双眼皮儿……,今年21岁,属马,是京市人,家住京市南池子大街XX号。”沈嘉楠一听,完全正确,便相信了他的话,“跟着我走吧!张乔和我们住一起。”

“欸好。”

男人笑着应声,又向赵小七道了谢,便跟在他身后,一起进了村,途经大队时,沈嘉楠让他先等着,自己去里面还了车,又将买的白绵糖给了赵刚。

“书记,糖都限购,我这还是以集体名义加上有人帮忙才买到这点儿,您看看,再让人分批去买些。

然后我再想办法让人从其他地方搞,要不这糕点没糖没法做,尤其是山楂糕,等糖买到了,就安排人摘山楂。

还有那些拐枣,刺梨,山葡萄,野桑葚,柿子啥的,都分批摘下来,用拐枣,刺梨,葡萄,桑葚做酒,另外再做些柿饼,桑葚糕。

咱先卖糕点,等到下个月中旬,再卖柿饼,然后就是酒水,加上手工艺品,大伙儿绝对能过个肥年。”

“好好,就按你说的办。”

赵刚笑得满脸皱褶,随即跟着他站起身来,准备出门喊人,现去摘柿子做柿饼,这个不用沈嘉楠教,他们都会。

等过几天,赵红军他爹把将酒全酿出来,就可以陆续做那些果酒了。

“那行,我先走了,张乔亲戚来了,我得招待人家。”

赵刚闻言,连忙摆手,“那你赶紧去,别让人家久等。”

“好。”

沈嘉楠颔首道别,转身走出办公室,与在院中干活儿的人打了声招呼,就出门带着等候多时的男人离开了大队。

至于赵刚几个干部,则是一人拿上几个箩筐,还有绑着布兜的竹竿,便去地里喊了十来个半劳动力,跟着他们上山摘柿子。

临走的时候,又吩咐那些年轻队员,等下工后,都到山里帮忙背柿子,便带着人进了田坝北面的林子,打算从此处进山。

他们村就这一带有柿子树,一共20多颗树,每年都是硕果累累,但之前大家都是你家摘点儿,我家摘点儿,留着给自家孩子解馋,或是自己做成柿饼过年走亲戚。

现如今沈嘉楠有了规划,大家也想挣钱,自然就不会去碰,一行人走半个多小时,终于到达杏花村的柿子坳。

众人抬眼望去,就见郁郁葱葱的绿叶中,挂着一个个黄中带红,状似灯笼的柿子。

它们一团团,一簇簇地挤在一起,将枝头压弯了腰,看着好不喜人,大伙儿兴奋不已,纷纷开口嚷嚷。

“大丰收啊!”

“这些做出来,得卖不少钱啊?”

“那肯定的,现在供销社一个柿饼,可是要卖一毛钱。”

“哇!那这20多棵树的柿子,不得卖好几百块钱?”

“是啊是啊……”

赵刚几个干部听着他们的话,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几分,“都赶紧摘柿子,别唠了。”

“好嘞!”

众人纷纷应声,带着箩筐冲上前,几人负责一棵树,拿着竹竿就开始摘起柿子来。

现场热闹无比,大家的欢笑声,在山中飘荡,许久都未散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