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震惊:我在大明做皇帝 > 第83章 过了今天再想提要求就不是这么容易啦!

有了北塘水师的护卫,造船厂的规模可以继续扩大,两者之间可以说是相辅相成,总有一天北塘水师将会成为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覆灭后金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中间很有可能是十几年的拉锯战。汉朝时期覆灭高句丽采取的战略,非常具有参考意义,水陆同时进攻,方才为取胜之道。

正如同现在的辽东局势,正因为有着皮岛毛文龙的牵制,再加上登莱水师在一旁协助,关宁防线的固守,如同一个钳子一样挡住了后金的进攻。要不然整个辽东恐怕已经全部落入后金之手,就连山海关也会岌岌可危。

山海关为天下第一雄关,想要攻破非常困难,除非山海关的守将投靠后金,要不然凭借后金的实力,根本就不可能越过山海关。原来的历史上也是如此,要不是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后金想要入关可谓是难如登天。

短短的一分钟时间,朱由检脑海当中闪过了好几个念头,眼睛的余光一直在盯着魏忠贤,眼珠子转了转,总算下定了决心。

经过这半个月来对魏忠贤的观察,他觉得这次真捡了一个宝,魏忠贤缺点很多,优点也不少,特别是太监跟文武百官天然的对立,更是让他看到了一丝胜利的曙光。

朝堂上的争斗根本就不可能停止,如何斗而不破,才是崇祯皇帝最为头疼的。本来想要解决想要依靠他自己解决,着实有些困难,作为皇帝不能亲自下场,跟那些臣子争斗,那等于落了下乘,还会落人口实,同时还会对皇权造成致命的打击。

魏忠贤的出现正好可以成为他的一个提线木偶,让这个提线木偶冲锋在前,不管争斗的结果胜负如何,他都留有一丝缓冲的余地。就算局势失控,他也可以双方各打50大板,同时清理一些蛀虫,还让双方无话可说。

经过这几天的摸索,朱由检总算学会了一点帝王心术,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他也是门清,只不过之前很少有实践的机会,这下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朱由检清了清嗓子,轻快的说道:“北塘口这个地方非常好,造船厂就建立在这里,同时建立北塘卫和北塘水师,两者之间互为犄角,共同保卫造船厂的安全。北塘卫下辖千人,设立一个千户,十个百户,调配黑卫军500人,另外500人自行招募,负责保卫造船厂陆地上的安全。”

“北塘水师下辖3000人,设立一个都指挥使,三个千户,30个百户,保卫造船厂的水上安全。所需船只从各地抽调,暂时装备一条福船,四艘蜈蚣船以及其他各类船只50余艘,朕已经下达旨意,明年三月即可完成水师的组建。另外调配黑卫军1000人为骨架,组建北塘水师,剩余的2000人自行招募。”

“这一次抽掉水师的战船,肯定会对其他地方的水师造成一些影响,为了应对来自海洋的威胁,即日起从大明各地的官方造船厂和民间抽调大量的工匠,充实到北塘造船厂当中,同时从各地紧急运送木料到北塘卫,确保明年六月开工建造新式战船。明年二月开工建造北塘造船厂,要在四个月内完成第一期工程,这件事情朕打算让你选择得力干将去负责此事,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提出来,朕立马替您解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朕希望你抓住这次的机会,过了今天再想提要求就不是这么容易啦!”

朱由检刚刚说完,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魏忠贤没想到天上掉下来这么大一个馅饼砸到他的头上,崇祯皇帝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证明对他的信任进一步加深。他只要把这件事情办好,那功劳还不是大大的,还能继续加深崇祯皇帝对他的信任,这件事情可是百利而无一害。

当然也不是没有困难,那就是缺少银两粮食人少,还缺乏大量的工匠,想要在四个月后开工建造新式战船,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魏忠贤这些天也摸准了一些崇祯皇帝的脾气,他直言不讳的提要求道:“皇上给的工期有些短,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造船厂的建造,这中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大量的钱财。人手的问题好解决,小人打算招募流民当中的青壮去干活,给他们一些粮食,就能够打发。可建造战船所需的木料,需要从各地采买,刚砍伐的树木不可能直接用来造船,中间要经过好几年的晾晒,还有很多到工序的处理,才能用来造船。”

“上好的造船木料花费可是不小,好在朝廷每年都有一些储存,可就算如此恐怕也很难满足需求,希望皇上命令各地官府进行筹备,小人身上的担子也就能轻松不少。”

“造船工匠的调集中间会牵扯出许多的麻烦,这些年匠户逃亡越来越多,许多的匠户更是躲藏在那些地方大族当中,没有逃亡的匠户家里面的日子也是非常的艰难。这就使得许多匠户手艺早已生疏,小人怕耽误皇上的大事,想着是不是让皇上下一道旨意从各地的私人造船厂抽调一些工匠过来!”

此时朱由检不得不佩服魏忠贤眼光独到,所说的个个都在点子上,就连他之前没有想到的地方,也被魏忠贤点了出来,怪不得魏忠贤能够从那么多的太监当中脱颖而出,跟东林一系的官员分庭抗礼,的确是一个不简单的人。

明末的工匠日子过得非常悲惨,朱由检对此可谓是深有体会,工部打造出来的火器就没有几个合格的,不是这些工匠不努力不尽心,实在是平日里连养家糊口都难,每个月的俸禄少的可怜,就这还要受上官的克扣。再加上铁料供应不足,打造所需的煤炭每年都有不小的缺口,工期要求的又比较紧,根本就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打造出可靠耐用的火器。

好在这一切在崇祯皇帝接手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匠府的建立就是一次巨大的进步,每个工匠的月俸提高了三倍,还保证足额发放,提前完成任务,还有丰厚的奖励。发明创造这两天也被提上日程,只要做出好的成果,最高奖励能够拿到一万两白银,这一下子激发了工匠们的进取心,整个工匠府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