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修道小少年 > 第27章 佳人笑

修道小少年 第27章 佳人笑

作者:狡猾的小扒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6 15:54:10 来源:书海阁

这边李玄机迫不及待的回宫后,还没来得及找人,结果得到一个让他悲痛欲绝的消息,天武帝去世了。他听到后当场愣在那里,双眼失神,心里五味杂陈,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回想这些年,过得小心翼翼,可是哪怕如此仍然让他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就丢了性命。如今压在头顶的云终于散去了,让他彻底放松下来的同时又有些忐忑,因为他不知道能不能守好天武帝留下的江山,他不奢望能更进一步只求能安稳守好就行。

做皇帝是古往今来每个皇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当然李玄机也不例外,可惜他生不逢时,在他头顶有个被誉为中兴之主的父亲。因此只要天武帝在,哪怕是躺在那里,都没人敢造反。乐阳经营南疆多年根本就不敢有任何不轨之心,哪怕是这次事发,他不愿坐以待毙,也只敢搞些小动作拖延时间等待天武帝咽气后,只要二皇子能继位他就成了功臣,自然就没人敢追究他的责任。这几年天武帝沉痴迷炼丹长生,放松对朝局的掌控,这才给了二皇子坐大的机会,或许也是天武帝有意如此,目的就是牵制太子。现在天武帝走了,属于他的时代结束了,但是李玄机觉得自己现在还无力掌控局势,心想哪怕天武帝一直躺在那里,他心里也有底气,觉得自己背后还有靠山。可心里还又另一道声音在提醒他,天武帝终于走了,自己再也不用小心翼翼的活着了,自古以来储君都是最危险的位子,看似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手不仅没有多少权利,而且还要面对其他皇子和臣子的攻讦和监督,一不小心就可能丢了性命。其实对太子威胁最大的还是皇帝,因为他距离皇帝的位子太近了,皇帝的一个猜忌不满,可能就性命不保了!李玄机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他对皇帝的逝去,十分悲痛难过,可是生老病死是谁都不愿面对的,不然他那雄才伟略的父皇为何要痴迷炼丹呢。

等他来到天武帝寝宫,看着一个毫无气息的老头躺在那里,他失声痛哭起来。旁边站着田公公、定国公、徐国公以及新任吏部尚书杜成和。太医等人。等李玄机情绪缓过来后,他屏退其他人,只留下定国公、徐国公和田公公。田公公身为天武帝最贴身的人,他身兼掌印秉笔两大职务,被朝臣私下称之为内相,可见权力之大。而徐国公已经彻底被划为了太子一系,加上他又是方尘的爷爷,自然被李玄机当做了自己人。

定国公开口对众人说:“陛下去世,下面的人还好说,肯定瞒不过去安国公和王阳和后宫的贵妃们,之前陛下昏迷我们还可以借口休养,现在陛下归天要是还强行隐瞒,一旦被他们利用此事散布谣言,说太子私自囚禁陛下,并且谋害了陛下,你们觉得朝中大臣怎么想?陛下真的已经去世,到时候怎么给天下人解释,恐怕到那时候那么太子会背上弑父的罪名,别说登基为帝了,恐怕太子之位都会被罢黜,我们也会被诛九族。所以现在我们商议一下,下来到底该怎么办。”

众人面色凝重,田公公则表示一切听从太子安排,徐国公和杜成也都表示听从太子殿下的安排。

李玄机沉吟了一下说道:“此事必须与宰相和安国公摊牌,达成共识秘不发丧,我以暂时不登基为条件和他们谈判,等处理了南疆事宜以后再宣布此事。这些年大云在父皇治理之下看似繁荣昌盛,但是各州却是官富民弱,地方绅士豪强兼并了大部分土地,百姓被压榨的快到了崩溃的边缘,以前我在京都一叶障目,去了并州一趟才知道这天下百姓之苦。当务之急就是果断处理南疆治乱,稳定京都局势。然后再寻找良策治国安民。”

众人听了很震惊,感觉太子好像突然脱胎换骨了一般,竟然有如此气魄和高瞻远瞩,与他今日早朝时手足无措的样子截然不同。看到这样的太子,众人心里也有了底气。他们都觉得他这个想法非常好,纷纷支持他的做法。李玄机见众人都同意。他便下令让人传宰相和安国公进宫。

御书房内李玄机高坐主位,其余人分坐两边,此时大云最高决策层聚集在一起共商大事。李玄机他对众人说出了天武帝去世的消息。王阳他们心里非常好奇,李玄机这么急匆匆召见他们有什么事情,没想到是天武帝去世的噩耗。

此时王阳和安国公对视一眼,脸上满是凝重和不甘之色,心中也是一片冰凉。他们明白随着天武帝的突然离世,他们再无翻盘之机,真的大势已去,太子上位已经无人可挡!如今他们二人又被紧急召进宫中,只要控制了他二人,太子再派人去通知大臣天武帝去世的消息,自己的那些人马到时候群龙无首,自然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这样太子就会顺利上位,接着就是清洗他们这些乱臣贼子了。果然是天时不在我,任你万般算计皆成空呀!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李玄机接下来说为了大局他准备隐瞒天武帝的死讯秘不发丧,继续以太子身份监国。今日请他们来就是想与他们达成共识,先解决南疆问题。此话一出,惊的他们站了起来,他们是真的没想到李玄机竟然放弃如此大好机会,不由得脱口而出同时说道:“此话当真?”

李玄机看到失态的二人,再次郑重的说道:“当真!”

这一下子他们也感到自己的失态,脸上不由得露出尴尬之色,可事关重大,也由不得他们不慎重一些。这一刻他们感觉自己又从地狱回到了天堂,又生出了希望,在他们心里认为,只要李玄机现在不登基,那就给了他们缓冲时间,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他们毫不犹豫的同意了李玄机的意见,顺便提出二皇子必须暂留京都,李玄机明白二人的意思也同意了,这让王阳二人很是满意,同时也对李玄机刮目相看,心生佩服,明知他们留二皇子在京都是包藏祸心,可他为了大局依然同意,如此胸襟气魄,有明主之象呀!可惜道不相同呀!

李玄机满足了他们二人的所有条件,看到二人满意的神色,便又开口说道:“安国公,王相,如今乐阳在南疆犯上作乱,必须尽快平息。此前徐国公虽然答应陛下去坐镇南疆,可如今时局变化,徐国公在南疆毫无根基,再去就不合适了。乐阳此人是王相和安国公这些年联手提拔的,这次他弄出了乱子必须要是在南疆有非常高威望的人才能镇压住乐阳。”李玄机说完后,眼睛就一直看着安国公,众人这时也醒悟原来李玄机付出这么多代价就是在这里等着出手。

定国公这时也接话幽幽的说道:“殿下说的太好了,既然殿下为了大局都宁愿暂时不登基,那么作为臣子那不是更要为国尽忠嘛!”

王阳神色复杂,他万万没想到李玄机以退为进手段如此了得,己方留下一个二皇子,看似有了一拼之力,但是却要离去一个安国公,而且这理由堂堂正正,哪怕安国公再不愿意,也由不得他不去!没想到这太子的城府如此之深,就这么打开了局面。

安国公此时脸色阴晴不定,众人的目光让他如芒在背,他真的不愿意去呀,谁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呢。其实安国公这段时间日子也不好过,自从乐阳私自挑起南疆战火,派兵封锁南疆后,家族里的人纷纷来找自己诉苦。原来这些年安国公家族里不仅有大量子弟送进入南疆军营担任要职,并且还有更多人主动参与瓜分南疆贸易这块大蛋糕。现在消息一出,家眷们都慌了,一个个都哭天喊地来找他主持公道。他也烦呀,要是乐阳真的反了,必然会将这些人杀光,到时候他安国公府实力会受到重创,结局必然是衰落灭亡。可他安国公能怎么办,难道要自己主动请缨去南疆平乱吗?试问这些人的安全和自己的生命相比又算的了什么呢,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风险就要自己担着。

李玄机看安国公沉默,继续在哪里装聋作哑,他站起来盯着安国公直接点明说道:“安国公,此事还需你来为国分忧,希望你能国事为重!我在此向你保证,不管你这次能不能平息此事,但凡有任何危你都可以立即撤离,也算你大功一件。并且我还承诺以前之事我既往不咎,你还是我大云的安国公!”

安国公听了李玄机的话心中苦涩,艰难的开口道:“太子殿下,你就这么相信我,不怕我去了南疆拥兵自重吗?”

李玄机哈哈一笑说道:“我为何要怕,你是我大云世袭百年的安国公,也是我大云皇亲国戚,你此去是为我大云平乱,何来拥兵自重一说呢?”

安国公叹了口气,事已至此,他已经没有退路可言,就站起来对着李玄机躬身一礼说道:“殿下真乃英主,如此气魄胸襟果非我等凡夫俗子可比。承蒙殿下信任,老臣此去南疆定然不负所托!”

李玄机真诚的说:“国公万万小心,若事不可为立刻回来,届时由你率领王师南下,此等宵小之徒弹指可灭!”

安国公听了也心中一暖,对着李玄机又是一礼。

李玄机赶紧请安国公坐下无语多礼。随后他又开口道:“诸位大人,为了隐瞒父皇去世的消息,让世人知道我父皇依然健在,我决定择日去太庙祭祀先祖为父皇祈福,实则是向各位祖先告罪,希望先祖们能原谅自己这个不肖子孙的所作所为,同时也希望祖先保佑我大云国运昌隆。同时我还会以陛下的名义再开恩科一次,此举既是为了转移百姓的视线,又能为我大云擢拔人才,让我大云朝堂多些活力!到时候我会亲自主持此事!”

此时安国公已经心不在焉,既然他已经出局,又有了李玄机的保证,何必再管这些事呢,因此对李玄机的话保持了沉默。而王阳听了满是震惊之色,好一个釜底抽薪之策呀!一招驱虎吞狼让安国公去了南疆,现在又来一出釜底抽薪想掘了我的根基。要是太子主持考试,那么太子就是这些上榜之人的坐师,等太子登基后那这些人就是天子门生,到时候他手下之人都被取而代之,他还拿什么和李玄机斗!其他人听了也对李玄机刮目相看,都觉得自己以前小看了李玄机。今日带给他们的惊喜真是太大了。心里不由得蹦出一句话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

李玄机看着众人的表情心里很得意,同时在心里也非常感激方尘给自己出的这两个主意,轻易的帮自己化解了艰难处境。

王阳此刻势单力孤,想要反对却不知从何说起,心里一阵凄凉,太子的手段太可怕了,表面看似太子退让,实则己方已经被打的七零八落!李玄机用的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他无法反驳,最终全票通过。

等会议结束后,安国公匆忙离去,而王阳则是失魂落魄的回到了府中。

第三日早朝,由定国公当众宣读了由宰相起草,太子签署的诏令:因陛下身体不适需长期休养,太子开始监国,总揽一切国事。二皇子李玄策素有孝心,因陛下生病,心中挂念难舍,特开恩准其暂留京都。擢安国公为定南大将军,总理南疆事宜。乐阳肆意妄为,撤除查办,立刻押解回京,若有反抗直接就地正法!太子心系陛下,将择日前往太庙祭祀为陛下祈祷,同时以天武帝的名义昭告天下由他亲自主持开恩科一次。

群臣听到诏书内容都有些发懵,前几日两方在朝堂上还吵的不可开交,今天就和解,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还有太子突然监国,陛下到底是怎么了?恐怕不会是……有那心思灵活之辈猜到了真相,看到太子大局已定,打算找机会向太子表表忠心。很快朝会就在众人的不解猜测中结束。

这边方尘和李玄玉在酒楼里一直修炼,大约两个时辰左右李玄玉率先睁开眼,她发现自己修为有了很大精进,本来她才刚进入宗师境,境界还不稳,修为在宗师中算是垫底,现在就这么短短两个多时辰不仅稳固了境界,实力还大涨,她感受着体内浑厚澎湃的真气,心中非常兴奋同时心里非常感激方尘,这次又是他帮了自己。想到这她朝还在修炼中的方尘看去,看着那英气的脸庞,她心里升起一丝甜蜜。方尘因为从小修炼,虽长在山里却皮肤细腻白皙,他五官柔和,眉目之间没有丝毫桀骜之气,反而有给人一种亲和感!这就是我未来的夫君吗,看着还挺不错的,不知道他以后能不能真心对我。李玄玉想到这里,不禁脸又红了心中暗道:“呸,李玄玉你可真不要脸,人家还没答应你呢,这都开始称呼夫君了。你还是不是那个清冷高傲的李玄玉了,当时答应嫁给他是为了报恩,现在怎么还真动心了!”

方尘这时也结束了悟道,他发现自己的三百六十道大穴竟然都打通了,这一次悟道顶的上他数月之功,因为大穴之数暗合周天之道,因此他体内真气的流转变的玄妙莫测起来。脑海中神秘空间里金色雾气不将之前消耗的都恢复,而且还暴涨了许多,如今总共大约有整个空间的三分一多点,他感觉自己如今神清气爽,思维更加活跃,他对天地的感悟也更加清楚。气府内他那浑厚的真气随着数量的增多开始压缩,不仅更加凝实而且还逐渐有液化的趋势。总之这次修炼收获太大了,真是太感谢李玄机的妹妹了。不知道他们还在不在,我修炼了那么长时间,他们应该有事都走了吧,回头我再去感谢他们吧。结果刚睁开眼睛就看到李玄玉盯着自己,望着李玄玉粉嫩娇羞的脸庞,他躁动不安心跳加速,紧张的口干舌燥,不知该如何开口,心底有着一种狂喜却又堵的说不出的憋屈感。还是李玄玉那轻轻的一声公子,那空灵悦耳的声音才让方尘稍微有些平复,他局促不安的说对李玄玉说道:“姑姑……娘,不……不要叫我公子,你可以叫我方尘或者阿尘也行。”

李玄玉莞尔一笑:“你这傻瓜,我怎么成你姑姑了,你看我比你也大不了多少。嘻嘻……我叫李玄玉,你叫我阿玉,我叫你阿尘。”

方尘慌忙解释说:“阿玉,我不是那意思,我……我不是叫你姑姑,是……是姑娘。嘿嘿”

李玄玉看着方尘憨憨的样子笑的更开心了,她对方尘说:“阿尘,你真好玩,刚才我是和你开玩笑的。对了,这里只剩我们两人,我大哥应该是有事走了,你不要生气呀!”

方尘赶忙说道:“不会不会,我才不会生气。他在不在都没关系,走了更好,只要有你在,我……我就非常开心。”

李玄玉脱口而出:“我也是!”

话出口后两人都觉得自己好像哪里说的不对,都脸红了不在说话,气氛变得尴尬起来,最后还是李玄玉打破气氛开口说道:“那个,阿尘,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方尘赶忙说:“可以可以,你说你说!”

看着方尘憨憨的样子,又想到刚才方尘的话,李玄玉笑的很灿烂。

看在方尘眼里,本来李玄玉就像是冰清高洁的雪莲花那么圣洁高雅,现在反而变成了一朵盛开芙蓉花,那么的粉嫩娇艳,热情似火。他心里瞬间浮现出了曾在书上看到的一句话:“宜笑遗光,嫣然巧笑。一颦一笑,笑比褒姒。回顾千万,一笑千金。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两颊笑涡霞光荡漾。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笑倾城,再笑倾国,三笑倾我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