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沉浮之手 > 第104章 彻查丈田案

沉浮之手 第104章 彻查丈田案

作者:落尽千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6 15:58:24 来源:书海阁

萧祈年府。

“火速召集萧青、萧明、萧闯前来,有差事需要交代。”

“是”

盏茶功夫,三人均已到府中。萧明(萧闯、萧青)参见主司。

“起来吧。”

待三人起身后,萧祈年也不藏着掖着,于是把信件给了萧青等人。

“你们三个看看吧。”

三人不明所以,拿着信件凑过去:“这、主司,这是真事?”萧青等人看完后,口齿有些结巴了。

“根据我得到的消息,确有此事。”

说完,萧祈年看着他们三人:“你们三个贵为少司,平日里只知道习武切磋也就罢了,对执天令之事也需多花些心思,此次若不是……若不是收到消息,若是被圣上先一步知道,只怕不久之后就要被衡天司所吞并了。”

听完萧祈年略带训诫的话,三人低下头来。

“不过,也不可全信。”

“萧青,你为人素来仔细,命你加急赶往梧桐县,彻查此事,记住,不可声张,不可暴露身份,暗中调查,一旦取证,火速来报。”

“遵命”

“萧闯、萧明,你二人分别去往沂州其他七县,查看是否也有此事发生。”

“同时命执令长带分别带一队人马,探查周边的州县,此间事宜,一切小心行事,切不可莽撞。”

“遵命。”随后三人领令而去。

萧祈年看着信件,再次陷入沉思。

执天令众人在得主司令后,分散到武国各个州县进行探查。而此时户部尚书府中,一群官员正在侃侃而谈。

“宋尚书,上头可打点好了?”此时开口的便是户部侍郎唐力。

唐力本是一户部郎中,因原户部侍郎郑工私设赌坊被衡天司查办后,就一直想上任户部侍郎一职。

终于,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加上马屁之下,被户部尚书宋河收为了心腹。

此事由他开口询问再适合不过,一群摇摆不定的官员也凑脸过来看向宋河。

宋河老神在在的说道:“诸位放心,此事大定。”

众人一听,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户部郎中裴庆此时说道:“宋尚书做事一直是稳字当头,是我们诸位的标榜,若是能学到一丝,也可终身受益啊。”

众人附和“是极是极,宋尚书乃吾之楷模。”

“哈哈。”宋河听完笑道,裴庆的马屁拍到他的心里去了。

“诸位都是身居要职,切不可因小失大,越是在这关键的时候越是要稳住,等丈田完毕,老夫上奏圣上之后,便乾坤已定。”

“哼,武国八州之地,永州之地被圣上刚刚盯上,不好操作。”

“骈州与汴州两州刺史非吾等党派之人,吾等无法深入。”

“荆州倒是地大物博,土地肥沃,刺史李贤也是吾等一派之人,但荆离京太近,太过危险。”

“哎,吾等仅有四洲之地可以实施此法,不然收获必将更盛才是。”说话之人乃是华州刺史王铎。

“王刺史莫急,这四州除了沂州与华州可大张旗鼓进行,沛州与惠州才仅仅深入了几个县而已,未来可期啊。莫急,莫急。”裴庄劝慰道。

沂州刺史朱庭说道:“诸位,下官最近听闻执天令好像有动作,几位少司全都不在京城,而且执令长也都有差事。不知……”

“朱刺史有些草木皆兵了,你远在沂洲不知京中情形,执天令主司萧祈年最近差事办的不利,隐隐有些封藏的意思,现在不给自己找点事干,若真有什么纰漏,执天令被废掉也未可知啊。”唐力笑着说道。

“好了,莫说他人,两位刺史,丈田的事还得拜托你等尽心尽力,若有百姓闹事,定要压下去,万不可走漏风声,传到旁人耳中。”

“遵命。”

半月时间,几位少司与执令长陆续回到了执天令中,萧青是最后回来的。

“主司,卑职已探查梧桐县情况,与徐敖知县手书基本一致。”说话之人正是萧青。

萧青到达了梧桐县,先去走访了百姓的情况,然后摸到了知县府衙,见到了徐敖。

与徐敖一番交谈后,证实得到的信件乃徐敖亲笔所写,萧青怕打草惊蛇,于是悄悄退去,并未带着徐敖一同进京,上禀主司后再做定夺。

“好啊,偌大的武国,竟有如此多的百姓遭遇不公,真是欺君罔上,该死,该死啊。”

“请主司息怒”众人跪伏。

“主司,您可面见圣上,说明情况,请圣上定夺。”

“如今还差账本,没有账本抓到的都是小鱼小虾,背后之人还是难以抓捕啊。”

就在萧祈年不知如何是好之时,侍卫传来通报。

“禀主司,有人让我把这个拿给你。”此时执天令一个士兵走了进来说道。

萧祈年接过纸条,上写:“请萧主司先行面圣说明情况,证据交予我来收集。”落款是一只鸡与一只犬。

“从何得来?”

“一个小乞丐传递过来的。”乞丐模样正是陆榕儿新认的弟弟陆白。

虽重回乞丐装,但陆白的心境确是全然不同的。萧祈年虽心存疑虑,但也知道兵贵神速,若是再过几日丈田事端结束后,再想找到证据,那便是难上加难了。

萧祈年一咬牙说道:“为今之计,只能先上禀圣上,再做定夺了。”

“来人呐,备轿,我要进宫面圣。”

就在萧祈年进宫面圣的同时,京都的有间客栈一如往常一样,说书先生一杯茶,一抚尺,一烛台及一只蜡,有时讲到光怪陆离之事需要烛光映衬。

“今日我们不说鬼怪,来说一说我们武国的邻国“襄国”。”

说书先生坐于客栈正中央,整理衣衫,半坐之后,抿了口茶,清了清嗓子,定下了今日说书的基调。

“话说襄国乃三大国之一,位于武国东边,以公新岭为界……”

“喂喂喂,老头,能不能讲些新鲜的,谁人不知襄国在哪,毕竟当年要不是那位,襄国铁骑说不定早已跃入汴州了。”

老者刚想开始说书,起了个头,便被打断。

“为何每次都有人主动挑起,让在下犯错误,朱掌柜的银子真不好挣啊。”

这位老者便是上次讲武国奇闻异事之人,正巧被官差捉拿下狱的那个老者,经过多方打点好不容易才脱身。

说了一辈子书,其他的生计也不会,再说朱掌柜给的远比自己挣得多的多,所以应朱掌柜要求,一咬牙又来到了此地。

和上次的场景类似,希望结果不同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