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沉浮之手 > 第136章 一月后的永州

沉浮之手 第136章 一月后的永州

作者:落尽千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6 15:58:24 来源:书海阁

江墨修等了一会,见苏北迟迟不说第二点,等不及的问道:“苏爱卿,那第二点呢?”

“臣,不敢说。”

“但说无妨,朕赦你无罪。”

“是,那臣便直言了。”

“其二,永州官员大都是吏部尚书张文远张大人亲自挑选,并不涉及朝廷党争,说白了都是官场新人。”

“永州作为武国最北方的一个州,且是武国公认最穷苦的一个州,自然不会有人觉得此地可以捞银子,从而使阴谋诡计。”

“圣上要知道作为新任官场之人,秉承的信念便是效忠圣上,效忠朝廷,自然不存在贪污舞弊之事。”

“大胆!”江墨修呵斥道。

“请圣上息怒,圣上刚刚让臣直言不讳的。”苏北跪在地上,不卑不亢的说道。

“哈哈,好,户部交给你朕放心。”

江墨修打了个哈哈,随后笑道。

“只是,你敢如此确定,这市场赋带来的赋税能如此之大吗?”

“应该比圣上设想中的之多不少。”

“好,朕今日会下旨,让所有人为市场开辟之事让道。”

“若是谁敢阻挠苏北为国库谋利,做这阳奉阴违,贪污舞弊之事,朕定不轻饶。”

江墨修看着冯喜,义正言辞的说道。

这相当于给了苏北一个尚方宝剑。

江墨修作为君主当然知道国库银子的数量,但是经过苏北说出来还是有些痛心。

别人不知道,江墨修心里清楚,琼襄两国虽然十年前早已退兵,但这三个大国互相吞并之心却从未消失。

现如今国库的银子经不起打几次国战了,江墨修不得不把赚银子作为第一要事。

否则真的发生十年前那场大战,士兵没有兵饷,没有银粮,谁会给武国卖命。

对于百姓来说,只要能让他们活下去,谁会管皇帝是谁做。

……

刘飞与顾军两人便是出自继武学院的弟子,经过张文远的一番操作,顺利的任职了永州的刺史与府尹之职。

县令之职便落在了顾勇的头上。

三人皆出身寒门,自幼饱读诗书,心怀天下,有此机会大展拳脚,为民请命,乃是其毕生所愿。

但三人到达永州后,饶是有过思想准备,也是被永州的景象所吓到。

永州的大地,不比武国任何一个州县,如同一位老迈的巨人,皮肤干裂,筋脉裸露。

干涸的河床,如同一条条深深的伤痕,诉说着干旱的折磨。

田地里,稀稀落落的庄稼,如同风中摇曳的枯草,无力地挣扎着生存。

村庄里,房屋破败,炊烟稀少,一片凄凉。

三人决定微服私访,他们脱下官袍,换上朴素的布衣,混入百姓之中。

他们走访了一个又一个村庄,看到的是一张张愁苦的脸庞,听到的是一声声沉重的叹息。

在孩子们的眼中,他们看到了渴望,渴望食物,渴望活下去。

在老人们的话语中,他们听到了无奈,对这片土地的无奈,对朝廷的无奈,更是对生活的无奈。

三人暗访之后,回到府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半天都没有人说话。

刘飞看着永州的天空,暗自做了一个决定,那便是兴修水利,助力农耕。

毕竟现在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便是让永州的百姓活下去。

下定决心发展永州之后,刘飞也没犹豫,当天便给苏北去了信。

苏北作为户部尚书,权力巨大,于是大手一挥,直接拨下数十万两来修渠引水。

而苏泽,则是工部侍郎。

虽然其头上还有一个陈柏是工部尚书。

但是陈柏年事已高,基本不问世事。

而另一个工部侍郎知道苏泽乃是张文远同批提交上去任职的人选后,作为京都朝廷官员,风向的把控是最基本之事。

所以并未横加阻拦。

于是苏泽很顺利的便派了工部的人员前来协助。

以往开沟挖渠都是从百姓中抽人,服徭役。

但是此次,却是不同,让永州百姓出人挖沟渠是付银子的。

这对永州百姓来说简直是天降甘霖。

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报名,就连妇孺都加入了进来,只是为了多赚几钱银子。

光是挖沟开渠远不能让永州百姓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因为永州的庄稼仅仅能长一季。

深秋已到,庄稼需要到明年才能收割,那这个寒冬,要饿死不少人。

于是刘飞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君正路。

刘飞知道界川岛原本就是个不毛之地,后经远洋商人经营,民众开垦,这才有了起色,可自给自足。

为何界川岛与永州一样的情况,民众却不愁吃?原因便在于界川岛地里的种子适合在干旱的地里生长。

界川岛的庄稼种子可以应对干旱的土地,此事武国大部分朝廷官员都清楚。

可为何到了永州,还有那么多百姓因为没有吃食而饿死。

是武国官员脑子不灵光吗?

非也,能坐上大官之人哪个不是人精。

可想而知并没有多少人在乎永州百姓的死活。终于在数月之内,建成了一座小型水库,引水灌溉,使得原本荒芜的土地焕发了生机。

种子之事对于君正路来说,小事尔尔。

君正路更是派了界川岛的人来协助永州百姓种植。

永州发生这些变化最直观的感受者便是百姓。

开始的时候永州百姓还是很抗拒新来的朝廷官员。

以为换汤不换药,只是换了一批搜刮民脂民膏之人。

可经过月余时间发现,任职官员是真真切切在为百姓谋福祉之人。

这让百姓十分爱戴。甚至准备建立长生碑。

当百姓有这个打算的时候,顾勇赶忙进行了制止。

若是真的建成了,怕是江墨修的屠刀也就不远了。

……

“苏师兄已经说服圣上,这市场区域选址就在永州。”刘飞对着二人说道。

“太好了,这下永州百姓后面不会为了生计而发愁了。”

“哎,是啊,老师说的对,读再多书,也没有亲身经历有用。”

……

永州一私塾秀才,从三位开始任职之时的变化,颂写了下来:

昔有三书生,皆文雅之士,初至贫瘠之地,风大而地荒,岁月流转,面目亦随之沧桑

一曰刘飞,永州刺史,原为玉面书生,面如冠玉,眉目清秀。然经风沙洗礼,面庞渐显黝黑,肌肤糙如老树皮,昔日之白皙不复,眉宇间添了几分坚毅之色,眼角皱纹如刀刻。

二曰顾军,永州府尹,本是儒雅风流,神采奕奕。贫瘠之地之风,如刀剑般割面,使其面庞日渐消瘦,颧骨高耸,眼窝深陷,昔日之风流不再,沉郁之气跃然。

三曰顾勇,永州知县,曾是才子佳人,风度翩翩。然岁月如刀,风沙如磨,其面庞亦不复往日之光鲜,皮肤粗糙,风霜之痕遍布,昔日之风雅尽失,唯留一脸沧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