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鸠尤神剑 > 第111章 鸠尤神剑111

鸠尤神剑 第111章 鸠尤神剑111

作者:乔戈1984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10 12:13:28 来源:书海阁

黄玉笙道:“还不止这么简单。韩中直和上官龙恐怕也是相互算计的。上官龙无非是想借我们重明观和玄鹤宫的力量扳倒丁贤梓,取而代之。他叫韩中直动手,成了事什么都好说,万一失败,韩中直自然要扛下所有罪责。”

柳浊清道:“难怪他不使出法宝了。”

黄玉笙对顾乘风笑道:“恐怕你跟苏荣可以全身而退,也是韩中直故意为之的。我原先还小瞧了他,看来他也知道轻重,没那么蠢笨。”

左仪道:“白泽观分化至此,师父倒可以稍放心了。”

黄玉笙道:“莫要轻敌。上官龙也算聪明人,这么些年他苦心经营,白泽观依附于他的弟子却没多少,足见丁贤梓统领白泽观,是颇有些智慧的。况且上官龙不服丁贤梓管制又不是什么秘密,丁贤梓每每闭关、出山,却将掌门之权交与上官龙,你们真以为他只是图大度之名?”言及此,黄玉笙看向顾乘风,说:“神霄合和阵过去几年一直未能成型,为师本来忧心忡忡,夜不能寐。现在你成了鸠尤神剑的主人,明年仙界百年之期,我们守住正宗之名自然多了两分胜算。那神霄合和阵兑门虚溃,再坚持布阵也没什么意义了。为师决定,从明日起闭关半月。一来,你的鸠尤神剑需以剑阵助其神威尽展,为师还未找出最好的阵法。二来,四月星象既转,我们需抓住时机,尽量多擒些魔头囚入太和山去。可惜星象还不明朗,吉星之势能维持几日未可知。丁贤梓提了三套策略,为师一时间也难于抉择。”至此,黄玉笙又问姚晓霜:“师叔,你们与玄鹤宫商议的结果,可作得数?”

姚晓霜道:“你是怕长青不在,余下几人做不了主?”

“这倒不至于,天枢、天权一向齐心和睦,我想天权拿定的主意,断不会悖逆天枢的意思。我担心的是,万一天枢此次下山当真是为《虹贯九霄》,他们玄鹤宫又在机缘之下铸成剑谱,到时候,他们要咱们与其剑谱配合,我们便被动了。”

左仪道:“鸠尤神剑在师兄手上,他们总不能强逼师兄。”

黄玉笙叹道:“《虹贯九霄》乃仙家第一剑谱。我们重明观与玄鹤宫结盟,过去百年都是我方在主,他方为客,说到底是因为玄鹤宫除了那几道符法,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法门。就算他们得到了《虹贯九霄》的剑谱仍与我们为盟,我只怕,两方的关系,较之从前是大不相同的了。”

姚晓霜道:“以我对天枢、天权的了解,他们都不是言而无信之人。何况这次天权也说到,四月吉星之势,天枢半月前已同他商讨,其实天枢早有布局。天枢办事求稳,我想,就算他们即刻得了《虹贯九霄》的剑谱法门,他也不会轻易改变策略的。”

“如此便好。现下重明观仍是仙家正宗,主动权在我们手上,无论是三个月后擒魔一事,还是八月这场星劫,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既不能让丁贤梓抢去我们的功德,又要尽量避免损失。擒魔入阵看起来水到渠成,其实处处皆有危险,马虎不得。我十二年前曾犯过大错,致使怜儿、茜儿惨死,此等事件绝不可再度发生了。”

当晚黄玉笙便飞去天池,钻入水底,在经舍内潜心钻研典籍了。

翌日清晨,左仪带上一篮仙果、两个馍,来到苏荣房中。苏荣每日关在房内练功养气,对外人只说她为救醉仙姑,三华大损,每日饮食皆由一位灵官童子送入她房里。此刻见来者是左仪,她略有些紧张,低声道:“师姐,怎么是你?”

左仪合上房门,道:“你又不出房门,我便只好来找你了。”

“师姐找我有何要事?”

“你明知我所为何事,实在无需多此一问了。”

苏荣道:“师姐,我到底是输了。”

左仪席地而坐,望着苏荣,问:“你输了什么,输给谁人?我竟不懂。”

“我原以为人生在世虽为天命所缚,总有自己做主的机会。我不相信,人生来只能认命,除了身不由己地活,身不由己地死,再无它选。”苏荣道,“好比说赤眉药仙,她本在山中修行,只不过偶遇薛先生,二人一见倾心,便做了百年的夫妻。为什么她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便不行呢?”

左仪道:“你当真以为,赤眉药仙的命运是她自己掌控的?凡间俗夫总有此等妄念,你好歹有了几十年修行,怎么还不懂天命难违之理?药仙偶遇薛先生,何尝不是天命?她们二人一见倾心,又何尝不是天命?凡间也有些出身贫苦,却因武艺过人,胆识出众,尔后拜将封帅的,你当真以为他们出人头地便是应了改命之说不成?天下贫苦者几许,身强体健者几多,聪敏机智者几多,能生逢其时以建奇功者几多,受人赏识以才立世者又有几多?”

苏荣垂头不语,左仪放低声量,又道:“这世上,身不由己从来就不是痛苦烦恼的根源。凡间有圣贤说: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知情者能出之,知义者能入之(笔者注:出自郭店楚墓竹简中《性自命出》一篇)。我以为,这其中最要紧的一句,便是知情者能出之,知义者能入之了。情者,人之本也,我们修道之人虽远离红尘凡事,可是修道本身并不是让你忘情灭欲的。凡人还有一句老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笔者注:出自《中庸》)。师妹,你是个至情至性之人,自然有你率情率性的道理,可是需知,率之以性虽是道之根本,性情本身却是天降之命呵。我们所以修道悟法,归根结底是在洞悉天命之数,天命之理的。”“可是师姐。”苏荣盯着左仪的双眸说,“既然凡间圣贤都有此等智慧,我们何必上山修行呢?”

左仪笑道:“你怎么忘了?我们重明观典籍中说:致精而智,识智而神,识神而同,识同而俭,识俭而困,识困而复(笔者注:出自战国楚简道家经典《凡物流行》)。凡俗儒生乃致精而智,识智而神者;大儒识神而同;识同而俭者便堪称圣贤了。然而最难的,终归是识俭而困呵。我们苦修道法,正是为识俭而困,以达识困而复之境。可是要识俭而困,既需入之,又需出之,入之以义,出之以情。参悟道法可知义,然而欲知人情,却离不开红尘俗世。凡人只习儒术,因他们生于红尘,活于红尘。我们修习道法,是为透悟人之性情,以情为始,以义为终呵。”

“可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等说辞,哪里又见得义?”

左仪道:“义者,道义也,仁者,仁善也。义为至理,仁为至情,二者看起来相近,其实为阴阳二面。虽然我们道门典籍从无公解,我却以为,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其实在说天地以义待之万物,众生平等,圣人也以义待之下民王侯,众人平等。但是要做到不仁,自然要彻悟性、情,由情生理,由理生义,其中奥妙,正是我们修道的核心之所在哩。”

苏荣眼角泛红,笑道:“师姐一番点拨,我真真是茅塞顿开了。”

左仪道:“你能想明白,便再好不过了。其实师父和师叔祖早算出你有桃花劫,只是未料来得这样快。依师叔祖所言,你这一劫凶险非常,现下鹿连城已死,你尚且平安,希望来日不要再生旁枝才好。”

“我犯下大错,本是死罪,其实来日再多劫数我也没什么好怕的。”苏荣道,“不知师姐同师叔祖在丹霞山上可有收获?”

左仪笑道:“今年大利大损,四月魔消道长,至七八月又道消魔长了。去年星劫失利,自然是我们疏忽大意,不过依四月星象之兆看,届时天地罡炁蓬勃,正是我们收服魔头的大好时机。天权道长的意思是,若罡盛之象持续三夜以上,我们三派理应合力收服天、神、人三魔,再将阴、阳、地三魔镇入太和山,便再好不过了。可是,若那吉象仅能维持两三夜又或者区区一夜,那么我们三派只能分头行动,争取将神、人、阴三魔收入九天九地归元阵中。就算神魔侥幸逃脱,人、阴二魔是无论如何也要收服的。否则九月星劫便大事不妙了。”

“师姐说这是天权道长的意思,难道天枢掌门不在山中?”

左仪道:“不错,天枢道长下山恐怕是与《虹贯九霄》有关的。”

关于《虹贯九霄》的讨论自然是没完没了的。实际上三界多方都在探讨此事,一并被探讨的,还有奇龙砚。

《虹贯九霄》剑谱能否顺利成型,各人有各人的揣测,天底下只有十旬仙翁和天枢道长心里最清楚。天禄三仙虽然都师承玄鹤宫,天枢道长与他们并无交际来往,此次天枢道长下山,是受十旬仙翁之邀,说是有要事商讨,涉及《虹贯九霄》和奇龙砚的秘密。天枢道长入得天禄岛,看见紫香玉露丸、六尾玄狐和辟陵池水,不禁大吃一惊,问道:“六尾玄狐乃哀牢山圣品,辟陵池水更是东海至宝,仙翁是如何得到的?”

十旬仙翁捋须笑道:“我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机会,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三样宝物都是重明观的人找来的。我用幽魂仙草换这三样宝物,他们未吃亏,我也得偿所愿呵。”

天枢道长听罢,立刻明白了十旬仙翁的意图。尽管玄鹤宫弟子中稍有道行者皆算得出这三样宝物可令《虹贯九霄》剑谱重现于世,然而知晓方法是一码事,能不能施行又是另一码事。天枢道长猜想,天禄三仙定是屡试屡败,才想到他的,既如此,他与天禄三仙便构成了一种纯粹的利益关系。两方各有所需,各有所予,若能推演出《虹贯九霄》的整套剑谱,实在是皆大欢喜。

果然如天枢道长所料,寻常法子天禄三仙早试遍了。那三样宝物需在阵中方可神威大展,玄鹤宫阵法又以符阵和幡阵为主,依常理推断,该以三宝替代三道符箓或幡旗才是。可是无论怎样布阵,只要重光散人和玉笛麻姑合奏《虹贯九霄》,阵局便动荡不稳,二人稍有分心则阵法溃泄。

天枢道长经两日钻研分析,还是不能找到阵局不稳的缘由。这晚寒风大作,他却灵光乍现,问岛主:“重光散人和玉笛麻姑奏曲之际,仙翁可在阵中?”

十旬仙翁道:“这是自然。我们玄鹤宫不比重明观,阵法虽齐全,大都法威平庸,是以阵局之奇巧而致胜的。《虹贯九霄》仙音一出,我若不在阵内以元、气稳之,恐怕那些阵局一刻光景也撑不下来的。”

“我们玄鹤宫自创派至今有阵法六十五门,你们可试遍了?”十旬仙翁道:“我师祖玄凰圣君离开丹霞山时,玄鹤宫阵法仅二十三门。”

玉笛麻姑道:“我和重光散人都是舜英仙子的俗修弟子,各习得舜英仙子所创阵法二十四门。玄鹤宫六十五门阵法,我们仅有十八门未试。不过这十八门阵法,十门为苍霞老人所创,六门为济航真人所创,两门为你天枢道长和令师弟天权道长所创,论阵法之玄妙,阵局之严谨奇巧,自然不可与先人的阵法可比。我以为,问题并不在此。”

天枢道长摇头笑道:“玉笛麻姑笛艺精湛,我自愧弗如,不过方才你所言,真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我们玄鹤宫阵法,单论法威,比不得重明、白泽二派,这的确是事实。不过你可知我派法门根基苍南咒本来就是水中生火,矛中求盾的法门。你且看屋外这阵仗,狂风呼啸之时,一树笔直冲天,几无摇摆,一树躬身摇曳,随风扭摆,孰智孰愚?万物皆以安稳为上,可是大树一味求稳,甚而逆势而为,则有折断之险;大树躬身摇曳,却是顺势而为,实乃以动制动,以不稳得大安。苍南咒所以水中生火,矛中求盾,正是依此道理。本门阵法越是布局严谨,看似没有破绽,实际上却最易突破。那些布局松懈的阵法,看似漏洞百出,实则大巧若拙呵。”

重光散人思忖道:“掌门所言,是有些道理。不过我竟不知阵局松散,漏洞百出,如何见出大巧若拙来。”

天枢道长道:“你们恐怕不知我派有一门幡阵,叫作黄泉七幡阵。此阵单以紫霞丹阳符作幡,拟北斗七星之形,五行缺木,阴盛阳衰,然而此阵克敌之法偏巧在其木位的罩门。若有邪魔莽撞冲开此阵罩门,那七面幡旗便化作赤焰天龙,灭去邪魔元神。”言于此,天枢道长回身看着天禄三仙,笑道:“依我之见,不如就试试这黄泉七幡阵。将六尾玄狐、辟陵池水和紫香玉露丸置于天、时、人三位(笔者注:北斗天、时、人三位各对应天枢、天权、天玑三星)。三位意下如何?”

天禄三仙面面相觑,玉笛麻姑道:“这阵法真真是怪了。既取七幡之法,为何七幡全是紫霞丹阳符所化?玄鹤宫四大符箓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理应互补才是。”

天枢道长笑道:“历来三界行事,总求尽善。然而尽善与否,何尝以人力决定?天下多少憾事恰恰是尽善之举未得尽善之果哩。黄泉七幡阵为我师父所创,他老人家再三嘱咐,此阵看似无理无法,其实自有妙处,只是寻常情形不宜施用,需以奇招破奇局。依的是以毒攻毒之妙。”

十旬仙翁道:“如此说来,我先前在阵中以元、气护阵,竟错了。当年祖师爷将剑谱化作琴谱和笛谱已是奇局,用寻常思路自然难以破之了。”

天枢道长刚要言语,重光散人突然道一声“天禄岛外又有生人靠近”。玉笛麻姑道:“待我一探究竟。”说着话,她已人笛合一,遁影而去了。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玉笛麻姑返回杏林中,对十旬仙翁说:“岛主,来者四人,都作白衣蒙面。我悄悄放了几只陨天蛾试探他们脉息修为,该是阴魔门下弟子,为首者乃十全之体,是八面佛无疑了。”

十旬仙翁道:“前几日东海的小妖才走,阴魔门下又来凑热闹了。看来该来的总会来呵。”

天枢道长不解,问:“这些妖孽与你们天禄岛又无过节,为何……”

十旬仙翁笑道:“其实我这次请掌门来,除了想与掌门一道钻研《虹贯九霄》,还有一事。此事关系到一件宝物,不知掌门可有耳闻。此宝名紫云奇龙砚,为我师伯极乐仙姑所炼。”

“奇龙砚?”天枢道长思忖道,“可是西梁白氏家传之物?”

十旬仙翁道:“正是此物。”

天枢道长说:“我听闻此宝还是十年前的事。”

重光散人问道:“不知掌门是从何人口中得知奇龙砚的所在?”

天枢道长踟蹰片刻,答道:“一时间倒记不得了,似乎是别人说起此物,我无意间听到罢了。”

玉笛麻姑道:“这倒奇怪了。三百年前极乐仙姑隐姓埋名,连当年尚在崆峒山中的狄樱都算不出她的所在。我想这天底下,知晓奇龙砚所在的人应该是少之又少的。”

十旬仙翁说:“这些时日,凡间和魔界在我们天禄岛附近出没,恐怕正是为那奇龙砚。我师祖飞升前曾收了一位关门弟子,奇龙砚的秘密,她是一定知道的。巧的是,我这位小师叔竟与西梁国师作了夫妻,所以可想而知,奇龙砚的秘密,国师也一定知晓。不过西梁白氏一族遭灭顶之难方才十余年,若魔界中人早知奇龙砚在西梁白家,恐怕也不会等到今时今日才打这宝物的主意了。”言于此,十旬仙翁看着天枢道长的双眼,道:“掌门在我天禄岛上实在无需隐瞒。大家都是聪明人,何必拐弯抹角装糊涂呢?掌门既知奇龙砚所在,恐怕与西梁先前那位国师交情匪浅哩。”天枢道长垂眼一笑,说:“岛主既然猜出来,又何须问我呢?”

十旬仙翁道:“掌门恐怕有所不知,这奇龙砚原是一件神威了得的法器,不过我师伯隐世之际便废了宝物的灵须。所以眼下,这奇龙砚于我们天禄岛非但不是什么仙宝,倒是个大麻烦,甚至会带来灭顶之灾。这宝物的秘密,我所知有限,掌门若知晓些许,能助我们天禄岛解决眼下的危机,我便感激不尽了。”

天枢道长问:“不知岛主是如何得到这件宝物的?”

“此事说来话长。当年白氏落难,我原以为此物已为西梁国师所霸,前些日子才知,奇龙砚竟在一位姑娘手上。此女正是白氏血脉,名子辛,随她夫君由西面逃难到我们天禄岛上来的。”十旬仙翁捋须道,“我现下若将她赶走,奇龙砚的麻烦是丢了,然而我们岛中人口来自八方异地,我如此举动,叫岛众看在眼里,来日如何齐心听令于我?我若留她在岛中,外人又一心觊觎这奇龙砚。奇龙砚能为我所用倒好了,可惜其灵须既废,法威已失,那便真真是怀璧其罪了。所以眼下,我们要么劝这位白姑娘索性丢掉她这传家之物,那些人要争便由他们争去,要么,我们需想法子复其神威。不过,这奇龙砚为我师伯所炼,灵须又是她亲手毁的,要复其灵须恐怕不容易哟。”

天枢道长说:“奇龙砚万不可落在他人之手?”

十旬仙翁问:“何故?”

天枢道长说:“莫非岛主竟不知,要令奇龙砚神威复原,需将极乐仙姑后人之心炼入其中的。”

十旬仙翁转头看看重光散人和玉笛麻姑,对天枢道长说:“如此说来,若奇龙砚落入那些邪魔之手,他们还是不会放过白姑娘的。”

天枢道长点头,问道:“岛主乃玄凰圣君徒孙,为何奇龙砚灵须复萌的秘密,岛主竟不知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