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鸠尤神剑 > 第25章 鸠尤神剑25

鸠尤神剑 第25章 鸠尤神剑25

作者:乔戈1984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6 15:58:37 来源:书海阁

蔽月公子抟身俯冲,与那两把短剑合为一体,攻向金翎法王。几乎同时,助蔽月公子的五妖落地现身,运煞气于掌,朝苦头陀与百蛊郎君连推掌气。

百蛊郎君对苦头陀道:“你助法王,这五妖真元不济,我应付得来。”

随即,百蛊郎君将内丹化在口中,喷一团雾瘴,挡在苦头陀身前。苦头陀则化为赤影,与金翎法王合体归一。蔽月公子手中短剑刚要刺中金翎法王,只见金翎法王双目红光迸射,在他身前化出一面气盾。这气盾挨了蔽月公子的短剑,顿时火星闪迸,蓝紫交辉,炫目非常。

此刻,两个选择摆在狄樱眼前,要么拼尽全力帮助蔽月公子,或许可以杀了金翎法王和苦头陀、百蛊郎君,要么敷衍一阵子,等双方真元耗去大半再做打算,兴许可以将蔽月、金翎兄弟俩一并消灭。不过转念一想,就算双方真元大耗,以她彼时的修为和法力,要想对付这兄弟俩,并无多大把握。她虽已将无量千机**练至八层,到底道行浅薄了些,与蔽月、金翎相比,还差了许多火候。若她可以调出体内的元婴珠,待兄弟俩真元大损之际对付他二人,倒有六七成的把握。可惜元婴珠为白泽观脉息所化,自从狄樱修炼魔功,元婴珠便叫她丹田内一股罡气所禁,封在神道穴内,既不能进一步修炼,也无法调用。所以思来想去,她还是觉得帮助蔽月公子才是上策。

这么着,双方便在蛊毒岛上大斗了半日,直至黄昏时分。百蛊郎君同那五妖斗法,本来念了往日情分,并未动用毒瘴。可是拖了三四个时辰,他真元已然亏空,再耗下去,他未必挨得住那五妖的法力,于是将两道瘴法化在掌心,施与五妖。若同生人斗法,他这两道毒瘴无影无形,便是仙门高手,也难防御,奈何那五妖对百蛊郎君知根知底,他才刚施瘴,五妖便封了几道要紧的穴位,再由四周吸来树叶、藤蔓,以至寒至阴的煞气将其凝作密密麻麻的冰片,阻了大半瘴气的去路。余下的少许毒瘴,这五妖以内丹炼化,便可尽祛了。

百蛊郎君见状,又在掌中施了一道毒瘴,名叫七绝香。此瘴法门异于寻常毒瘴,中此瘴者,若全无反抗,这瘴气由大穴入体,在体内转上一圈,便由百会穴逸出,半点伤害也无;若稍有反抗,无论以元、气抵御还是以内丹炼化,这瘴气便随经脉窜入头面,郁于印堂,使人目不能视、耳不能闻、鼻不能嗅、口不能言,唯有凝元封气,静养七日,毒瘴方可自行消去。这七绝香,百蛊郎君自炼成以来,从未实用过,这会子放出去,那五妖哪有提防?一时间,五妖大呼,惊动了蔽月公子。

蔽月公子旋即腾出一股真元,将其炼作一排飞刀,直逼百蛊郎君。百蛊郎君飞身躲闪,蹿上高空,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融七绝香于指尖,缩成一粒赤珠,朝蔽月公子轻轻弹去。蔽月公子修为法力非凡,却小瞧了百蛊郎君这粒赤珠。倒是狄樱看出那赤珠大有乾坤,急忙闪开。蔽月公子单挥开左臂,放出一道电光,将那赤珠劈得粉碎。

霎时间,七绝香弥漫开去,渗入蔽月公子体内。他仗着自己修为精深,本打算将这毒瘴炼归真元,纳为己用,未料内丹一动竟耳聋目盲,遂大喝一声,将浑身真元聚在双臂,朝四面八方乱打一气。狄樱避开了七绝香,却未能避开蔽月公子的掌气,所幸她单是肩头擦了一掌,并无大碍。

百蛊郎君和苦头陀便无此等运气,一个玉堂穴正中一掌,栽入林间,一个身中掌气,与金翎法王肉身分离,同时七窍流血,摔下云头,幸得金翎法王一把拉住,才免于粉身碎骨。金翎法王趁机收回金翎扇,虽未受伤,眼见两名部下身受重创,自己又初现真元涣散之迹,遂坠入林间,救起百蛊郎君,逃离了蛊毒岛。

蔽月公子真元耗尽,终于法力不支,落到林间。狄樱不远不近地跟着他,朝他喊了几声,他也不应,狄樱便知,蔽月公子是且聋且瞎的。她倚在一枝树丫上,琢磨一件事:蔽月公子,杀是不杀?

蔽月公子有两千年道行,杀了他,取其内丹,纵有个别小妖不服气,她也不怕造反。这件事若成了,她便是东海二十四岛的主人。不过蔽月公子虽中了毒瘴,方才又损耗了大量真元,狄樱并不确定,蔽月公子此时法力究竟如何。当然,就算杀蔽月公子不成,以蔽月公子彼时的处境,狄樱全身而退是绝无问题的。只是她好不容易在东海安身,若叫她从此离开东海,在中土四处漂泊不定,她哪里舍得?可当真叫她放弃眼前这个大好机会,她又实在不甘心。不安与不甘势均力敌,在她心头博弈,不一会儿,野心终究占了上风,不甘终究打败了不安。她蹿向数十丈之外的一棵榕树,刚要施法试探蔽月公子的虚实,就听到他说:“樱妹,你若无恙,速来救我。”

这声音由狄樱颅顶灌耳,是蔽月公子以真元送来的,因而初听起来音色浑厚有力,有如磬钟。然而细细回味,那声音却透出微颤,音节之间气力不足,单是传声入耳的法门尚有不济,可想他真元所剩无几。蔽月公子话音才落下,他又双臂大展,引两束真元于指端,炼作一黄一朱两色磷光。翻掌迎天,那两色磷光即刻闪作两团火焰,稍作运化,肩头一震,火焰便轰然冲天,将蔽月公子头顶枝叶烧成灰烬。那两束火焰散于高空,蔽月公子再拿真元传声入耳,道:“樱妹,你若看见信火,速来寻我。”

这声音比方才更虚了些,对于杀蔽月公子取而代之,狄樱也多了一分把握。她随手拈来三枚树叶,炼作火雷钉,掷向蔽月公子。火雷钉由无量千机**中一道阴阳移位的法门衍生而来,飞在空中,似一根火苗忽闪的银针,攻入敌人体内即刻爆裂。狄樱原以为蔽月公子眼盲耳聋,察不出这三枚火雷钉,可他到底脱胎自元始天尊,有仙骨护持,虽则七窍封绝,偏能神通意会。三枚火雷钉离他还有两三丈,他便抟身蹿至半空,右掌单是一摆,释出一排寒冰煞气,挡开火雷钉。

火雷钉撞在周遭的树干上,连响三声。与此同时,狄樱又听蔽月公子传声道:“樱妹,方才那三支火雷钉可是你放的?”

狄樱大惊,抛出数段袖纱,绕大树围出五面纱墙,将蔽月公子困在当中。若狄樱未入魔道,在蔽月公子真元大损之际,将他困住并不算难事。只是她彼时已无罡气护体,强施仙家法门,自己也难免受伤。若以无量千机**施阵,狄樱道行太浅,想难住蔽月公子,实在冒险了些。在这紧要关头,她但凡犹豫半分,当真叫蔽月公子抓住逃命的机会,她多年的筹谋便前功尽弃了。于是狄樱退后十余丈,咬破食指,将指血化作游丝,送到纱墙处,忍痛画出六道都天屠龙符,在东、西、南、北、天、地六面再各施一符。这六道符箓虽算不得白泽观上乘法门,用来对付彼时的蔽月公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蔽月公子传来一声:“你这忘恩负义之徒,当年我便不该留你!”

狄樱身为邪魔,方才强下仙符,经脉已有损伤,嘴角涌了鲜血。此刻听蔽月公子这番话,她却淡然一笑,同样传声与蔽月公子,道:“你们兄弟二人也配在我面前提恩情?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念在你我相识一场,也算有些缘分,我留你全尸,便对得住你了。”

狄樱原先的打算是,蔽月公子既然被困在纱阵之内,不出一个时辰,他体内所剩煞气便为都天屠龙符罡气所克,届时她再撤去纱阵取蔽月公子内丹,自可万无一失。然而她算计再妙,却未料蔽月公子还有一招行尸诀。所谓“行尸诀”,是以心诀断人心智,使其如行尸走肉,任人摆布的法门。这法门威力并不大,却需将无量千机**修至十层,方得开悟。况且施用行尸诀,施法者务必凝神定心,稍稍分神便有元散气绝之险,因此,若无人护法守卫,行此心诀实在危险。蔽月公子与金翎法王自悟得此诀,一次也未用过,不过这会子,蔽月公子叫都天屠龙符困在纱阵之内,久拖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使出这道行尸诀,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此诀一出,狄樱登时头昏眼花,险些从树丫上坠地。仿佛千万蚁虫由她耳鼻钻入颅脑,痛非痛、痒非痒;又似冰火涌遍全身经脉,寒中带烫、烫中生寒。她不禁高喊几声,在林间飞蹿不止,霎时间真元大乱。狄樱比不得寻常小妖小怪,虽然才入魔道一百多年,毕竟天资过人,又有元婴珠在身,蔽月公子欲以行尸诀操纵狄樱,实在是打错了算盘。不过狄樱受此苦痛,一时半会儿又想不出应对的法子,索性施法将那纱阵收成半尺见方的圆球,指望速战速决。

她这一急,便叫蔽月公子找到破绽。原来她方才布阵,只在东南西北天五面设纱,地上的符箓直截了当施在土地上。现下她将纱阵收拢,离了地面,六面之中便有了破口。蔽月公子虽逃出纱阵,却因急于脱身,未收行尸诀法门,仅余的一丝真元也散尽了。他趁狄樱尚未回神,化归原形,冲上高空,再向西北边飞去。可惜他七窍不通,朝西北边飞了片刻又转向东南,飞了一盏茶功夫,到底在蛊毒岛上空兜了个大圈,叫狄樱的火雷钉击中翅羽,坠入林间。肉身既不中用,他干脆元神出窍,托于内丹,遁地而逃。

狄樱冷笑着,凝一团无量天宗灵火于指尖,朝地上一弹。那灵火刚落地,单听“噗”的一声,迅速朝四周扩开,眨眼功夫便烧了方圆数十丈。既无真元对抗,又无煞气庇护,蔽月公子的元神哪经得起灵火灼烤?狄樱清楚看见一抹白辉破土,登时化作一股紫红剑气,俯冲而下,擒获了蔽月公子的元神和内丹。

她将那白辉困在掌心,笑道:“蔽月公子,你苦修两千年,如今道行尽归于我,也算死得其所了。”

她只动了一丝煞气,便将蔽月公子的元神灭于掌心,再将其内丹由印堂炼入体内,打坐调息片刻,蔽月公子两千年的道行便叫狄樱化为己有。大功告成,狄樱长舒一口气,不慌不忙来到蛊毒岛南端,寻到那五个小妖。她原打算将五妖尽除,可是火雷钉刚要离手,她却犹豫了,终于留了一只兔妖,唤作苍灵圣使,收在掌中,余下四妖则以天香玉棠散灭之,纳其内丹。如此这般,她才化身为影,飞回了翠鸢岛。此后几年,狄樱肃清了金翎法王余孽八人,剩下十六个小妖,她各封一岛,予他们岛主之名,这些小妖何曾想过自己也有独占一岛的日子,对狄樱自然是感激不尽的。不久狄樱从无量千机**中悟出普度神功的法门,再以普度神功隐去翠鸢、蛊毒、霞飞等八岛,又在穷奇岛费尽心思布下了九宫**阵。从此往后,外敌难攻翠鸢阁,狄樱也稍安心了些。

自从普度神功大成,狄樱便在中土各地收服散修的小妖,带回翠鸢岛。小妖中有得狄樱搭救,感恩戴德的。狄樱便挑些信得过、模样又周正的,留在身边作侍从;余下的,分与十六岛主,或为侍女,或为弟子。狄樱强行收服的小妖,听话的都留在翠鸢阁或望春庭做粗活,性子乖张桀骜的,只有风吹雨淋的份,日日夜夜锁在翠鸢岛四角,有做不完的苦差,挨不尽的鞭子。日子久了,再桀骜不驯的小妖也收起性子,服帖起来,于是各个又想邀功,一心往翠鸢阁里挤。

狄樱打理东海二十四岛手段如此强硬,却一个造反的小妖也没有,一是狄樱素来奖惩分明,说到做到,二是因为岛中弟子都中了般若蚀心蛊。将天狼蝎养在辟陵池边,再喂以童女之心九枚,由无量天宗灵火炼化,即成般若蚀心蛊。此蛊经天灵盖入体,散于前胸后背九处穴位,发作之时,蛊毒由穴位涌出,聚在心脉上,刺痛难忍。通常一月发作一次,一次持续半个时辰,若无狄樱为其解毒,发作频次便逐月提增,直至一日九次。

说起这般若蚀心蛊,就连魑邪童子也不禁感叹:“魔界擅用毒瘴者虽众,要说阴狠毒辣,能比之茑萝仙子的,怕是没几个了。”

“茑萝仙子既然如此了得,怎么我们正道竟无人提及?”孙笛问。

“你才几岁?莫说我们魔界了,便是你们正道的事,你又晓得多少?”冥火金尊冷笑道,“狄樱掌管东海二十四岛之初,也曾雄心勃勃,想在中土霸山为王。东海虽有辟陵神池,总体言之却堪称贫瘠之地,哪比得中土大地物产丰饶,山灵水秀?凭她的修为法力和她座下百余妖众,要占下一座山头并无难处。当初她大胜阴魔,夺了武夷山,在中土站稳脚跟本是水到渠成,却不想七八年后,她竟回了东海,将武夷山拱手相让。后来她又遣小妖四处打探破除五麝神鼎法禁的门路,我便疑心她身有异样,离不得辟陵池。”

顾乘风问:“莫非辟陵池也同我们长白山的鸠蓝血池一般,有凝元聚气之效?”

冥火金尊道:“这辟陵池神秘异常,七百多年前,我在衡山一带曾俘获东海二十四岛一名小妖,从他嘴里略问出一些门道。不过以他的道行,又哪里参得透辟陵神池的奥妙?据他所言,这辟陵池水除了可以助长法力,更有化寒去浊之效。我们魔道中人比不得你们仙家弟子,虽然我们修炼魔功离不得邪物阴炁滋补,然而阴邪过盛免不了寒淤浊沉,所以魔道中人修炼之余,还需时时化寒去浊,以免肉身经脉阻滞。化寒的宝物虽多,可十之**都在你们仙家三地。散落在别处的宝物,要么已为天、境、神三魔所据、要么化寒之力甚微,要么需以内丹炼之方有成效,用之元气大损。可依那小妖所言,只要在翠鸢岛上的辟陵神池调元运气十个时辰,不仅身上寒毒俱散,来日再练魔功,寒浊之气也不易淤积。能有此等神力的,除了辟陵池,恐怕只有你们长白山拨云谷底的漪波泉了。”

“难怪你们虽在至浊至邪之地修炼,却从不在至浊至邪之地久居。”顾乘风道,“我听师父说,你脱胎仙家宝物,只是受煞炁侵染,才入了魔道。你若听我一劝,弃暗投明,重归正道,岂不……”

顾乘风未说完话,金面妖尸已哈哈大笑,打趣地说:“我们尊主有万年道行,你是什么东西,尊主又何须听你啰嗦?”

冥火金尊左手一摆,示意金面妖尸闭嘴,对顾乘风说:“人各有志,你们仙家弟子总以正道自居,要我们这些邪魔改邪归正,殊不知,正之为正、邪之为邪,此一时彼一时也。”

冥火金尊如是言,顾乘风便撇嘴一笑,任他讲得天花乱坠,在顾乘风听来,不过是歪理邪说。自幼养在长白山,顾乘风对于俗世生活并无多少深刻体验,虽也读了许多诗书,却不知凡尘世事断不是非黑即白,非正即邪的。然而“正邪不两立”的信念早已生根发芽,对他来说,正为正,邪为邪是无可置疑的真理。若问他何为正,何为邪,他并不能确切地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可既然道可道,非常道,那么正邪为何物,无以名状反而有理了。他并不会深究这推论中的矛盾。“正邪”若作“道”,“正之为正、邪之为邪”更无作“常道”之理。可是一旦“正之为正、邪之为邪”成为金科玉律,它又有什么“非常”之处呢?仙家归“道”于“玄”,足见“道”之深,“道”之难,“道”之不可捉摸,“道”之变化莫测。顾乘风不去深究“正邪之辩”,并不是他浑然不觉这矛盾的存在。与其说是他不愿去深究,毋宁说,是他知难而退,省得庸人自扰罢了。又过了一刻,冥火金尊右掌化出一面明镜,青目魈上前问:“尊主,外面瘴气可消?”

“瘴气是除了。只是——”冥火金尊瞥向付晚香、孙笛和沐秋桑一行,道,“天黑前,我们需寻些吃喝的。只有盼到海市蜃楼,我们才可破狄樱的普度神功,闯入翠鸢岛。还不知要在这岛上待到什么时候哩。”

言毕,冥火金尊推出右掌,那面明镜即刻飞脱而出,长到半丈来高,镜面闪闪发光,上红下紫,绚烂无比。冥火金尊对顾乘风道:“你与青目魈出去猎些食物来,两个时辰内务必回来。”

付晚香望着顾乘风,满面焦虑。顾乘风对她低声道:“他还等着你帮他破法呢,不会害你们的。”

付晚香道:“我是担心你。这岛上凶险非常,那青目魈又不是善类,你要当心。”

“这是自然的。”顾乘风说罢,同青目魈一前一后由冥火金尊那面明镜飞出去了。才过一个时辰,二人便带回野兔、鲜果,足够梵光法鉴内诸人饱食一日了。

付晚香同沐秋桑及那四名舞姬烹烧野兔,一面聊着。歌舞姬都是打小被卖入富贵人家的,说起身世各个垂泪双行。两名舞姬五六岁入了西梁岳王府,沐秋桑同另两名舞姬十来岁才入府。沐秋桑进岳王府之前,已在一户城守府上学习歌舞技艺多年。那年岳王同王妃去那城守府上做客,王妃见她面容姣好,身段轻盈,便从城守那儿要去,并赐她秋桑之名。

她本名白子辛,原是南淮阴州人氏。父亲白东瞿是阴州赫赫有名的帛商,自有良田千顷,仆役数百人;母亲张氏娘家在邑州,祖上是书香门第,也有过富贵的时候,怎奈父辈奢靡成性,败了家产,待她出嫁时,像样的嫁妆也拿不出几件来了,只好以两块玉如意撑个门脸,其余两大箱东西,不过图个堆头,充个数罢了。

三十六年前,西梁、南淮大战半年之久,阴州及西北邻区共三城为西梁霸占。既然成了西梁国土,阴州人易制移俗自是理所当然。道德天尊陶像一一砸碎,换上了灵宝天尊的圣像,祥龙飞下衣裳、物什,取而代之的是仙鹤和玄武。西梁新占南淮三城,为求地方平稳,只将反民乱党收拾了一通,对各方顺服的大户、乡绅并未行抄家之举。

怪只怪白东瞿私下里供奉道德天尊,二十几年后又偏叫一个多事的老嬷嬷发现。这老嬷嬷受了儿子的怂恿,竟向官府检举。于是白家上下成了阶下囚,白东瞿及两子,还有他的胞弟和三个侄儿都被砍了头。女眷中年纪大的卖作粗使奴仆,年纪小些的或卖作丫鬟或卖作官妓,彼时沐秋桑不过六岁。

“那个发举你父亲的老妪,她可得偿所愿了?”付晚香问道。

沐秋桑轻笑道:“叛主弃义之徒,能有什么好下场?我后来几经人贩转卖,入了岳王府,与在王府膳房劳役的一位婶婶重逢。她告诉我,那嬷嬷原指望官府能赏她几两金银,却不料讨来了毒酒。她身死不久,家中余下四口便齐齐悬梁自尽。究竟是自尽,还是叫人谋害,谁又知道呢?”

“你方才说你本是南淮人氏,那么南淮国中,可还有靠得上的亲人?”

“我父亲那边尚有几个远房表亲,不过我父亲还在的时候,与他们便不曾走动,多半是靠不上的。至于我母亲的娘家,她倒有个兄弟,叫张勃,我只记得他在邑州做过多年刺史,还有两个儿子,同我母亲关系还算亲密融洽。旁的事情,我全不记得了。不过我若投奔他,我想他总不会撵我走的。”

付晚香又问那四名舞姬。一名舞姬说:“我们几个都是西梁人士,便是亲人在北魏、南淮,我们去投奔他们,也是惘然的。我们都是被舅姨叔伯卖作奴婢的,当年他们便狠心卖了我们,如今我们闯了祸,他们又如何肯将我们收留在家中?”

付晚香思忖片刻,道:“如此,待我们回了中土,便将你们安置在邑州,如何?”

沐秋桑道:“我们五人得姑娘和顾侠士搭救,能保住性命已然知足了。只是我从未与舅舅谋面,连他是否活着都不知晓哩。”

付晚香笑道:“邑州能有多大?既然姑娘的舅父有名有姓,要寻他,也不难。”

姑娘们说话的当口,顾乘风与孙笛也聊开了。孙笛以儒生自称,对于修道之人却格外崇敬。他虽跟着付千钧散修三十余年,未从付千钧那里习得哪怕半点道家学问,书籍读了不少,只因少了高人点拨,难免一知半解。他请教顾乘风,顾乘风便把所知所悟悉数说与他听。可是道门深奥无比,莫说顾乘风了,便是他师父黄玉笙,也不敢说悟通了道门学问,凡胎未脱者,能悟个七八分已然了得了。当然,孙笛虽请教顾乘风道门学问,落脚之处却在家国社稷。对顾乘风来说,道门与家国社稷是毫无瓜葛的,前者关乎世外,后者在乎世内,若非孙笛强行关联,顾乘风甚至从未想过道门学问还能拿来观家国、思社稷。于是他笑道:“家国社稷我是不懂的。不过我们修道之人以自然为尊,关照的是玄学。这仙门大道,不同于凡尘俗世之道,乃天地万物、宇宙恒常之法。人、兽、鸟、木、石、日月星辰都在这仙门大道之中。何为道门,大者是也,何为家国社稷之门,我以为,小者是也。你既为红尘中人,心系家国社稷,还需以小观小才是。”孙笛不解,又问他:“都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家国社稷在仙家弟子看来,自然是小之又小的,可是它再小,也由道门而生,如何偏不能由大见小呢?若果真如此,道门学问又有何用呢?”

顾乘风稍加思忖,答道:“小中见大易,大中见小难。蜉子朝生暮死,小则小矣,却足见天地宇宙兴衰之大像;宇宙似无边无际,大则大矣,却难解人世悲欢无常。可见大者虽大,却有其不能,不能者,小也。小者虽小,却有其无垠,无垠者,大也。至于道门学问,其无用乃其用,其无为乃其为。世俗之人,莫不以功名利禄为用,莫不以土石污淖为无用者。遭大洪之灾、山火之难,功名利禄又有何用?土石无用,却可避洪,污淖无用,却可滋养花木。有用无用,从来不在其自身,而在乎时势。”

“既如此,我还有一事不解,请侠士赐教。”孙笛说,“杀身成仁,有用无用,有为无为?”

“自然有用。”

“既然无用是为有用,又何须杀身成仁?索性放任自流,以无为作有为,岂非道门至理?”

顾乘风有些为难,由掌中化出无尘剑,抵着孙笛的咽喉,道:“若我当真要害你,你防是不防?”

孙笛笑道:“防又如何?不防又如何?”

“你防或不防,我当真要杀你,结果并无不同。那么你防我,有为是无为,你不防我,无为还是无为。我若无杀你之心,你防我,有为是有为,你不防我,无为是有为。可见有为无为并不在你防或不防,而在乎我杀或不杀。而我杀或不杀又因你死或不死而断,足见天地间一切因果,看似由因而果,实则由果而因。你杀身成仁,有为或无为,且看身杀未杀,仁成未成,无果无以断是非。我说杀身成仁乃有用,因为既是杀身成仁,那么杀身的目的本来就是成仁,身杀之则仁成之,杀身是因,成仁是果,自然是有为有用之举。”

顾乘风这解释牵强至极,孙笛显然未能被其说服,摇头笑道:“那么依你之见,这天底下最了不起的智慧,岂不是守株待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