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鸠尤神剑 > 第32章 鸠尤神剑32

鸠尤神剑 第32章 鸠尤神剑32

作者:乔戈1984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6 15:58:37 来源:书海阁

“然而此事想来,却颇为蹊跷。西梁国师乃西梁皇帝、太后之亲信。西梁国师既然与朱弼文暗通书信,朱弼文却挑唆皇兄发兵西梁,思来想去,大概是西梁皇帝想借我国与北魏的兵力前后夹攻,借机迫使那位至贤大司马交出兵权。否则,哪有西梁国师鼓捣别国出兵攻打西梁的道理?又兴许,是那西梁国师做了叛徒,倒未可知了。本王还是觉得,此时贸然起事甚险。西梁钟家由广成立业至今已三百年,要那钟至贤放权,恐怕没这么容易。”睿亲王打摆在木几上的一串葡萄摘了一颗,喂进嘴,说,“这其中会不会有诈?”

双阳道:“西梁皇帝勾结他国势力反攻本国,听起来虽然荒唐,依学生之见,却荒唐得有理。”

王妃伸手,兜在睿亲王嘴边,接住葡萄籽和葡萄皮;睿亲王则直勾勾盯着双阳,问:“如何有理?”

“王爷莫非忘了,上个月钟至贤百岁大寿遇刺之事?”

“本王自然记得。不过那西梁皇帝年纪虽不大,断不会如此蠢笨,当真派刺客于众目睽睽之下杀了钟至贤。且不说那些刺客有无能耐杀掉钟至贤,就算刺客当真杀了他,他还有两个儿子,其子若借此机会谋反,索性自己当皇帝,岂不失算?由此可见,密谋刺杀者另有其人,甚至有可能,正是钟至贤自己。”

双阳笑道:“王爷英明,果然看得深想得透。那么王爷细想一下,若王爷是那西梁皇帝,又会如何看待此事呢?从此往后,与钟至贤的关系,是更为信任,还是多了几分忌惮呢?”

睿亲王蹙眉一想,道:“必然对那钟至贤更为忌惮了。”

双阳道:“如此看来,那西梁皇帝要坐稳自己的皇位,冒个险,又有何不可?”

“此话怎讲?”

“西梁皇帝此举,真真要冒的险,只有两处。一是亡国之险,二是与那至贤大司马决裂之险。可是学生倒以为,这两险是压根就不存在的。且说北魏,自其太宗皇帝以来,因子嗣不兴,为君者多昏庸无能,故行双弼之制(笔者注:弼指辅臣。我国历史上各朝多为丞相制,所谓双弼之制是笔者杜撰的一种政治形态)。现在这小皇帝虽很有些志气,奈何体弱多病,两个皇子又先天愚笨,朝政几乎由丞相和镇国将军二人把持着。尽管如此,丞相却时时刻刻压了镇国将军一筹。此次北魏与西梁开战,虽然传闻都说是因为北魏丞相刺杀了西梁国的和亲公主,我却以为,密谋刺杀的是北魏的镇国将军。那西梁皇帝和太后也必然不会相信刺杀和亲公主的是北魏丞相。武将要立威,除了挑动战事,可有它方?然而那北魏丞相权倾朝野,岂会由着镇国将军借战事立威?我国纵然出兵攻打西梁,虽集两国之力,确实足以灭了西梁,可是王爷想想看,万一西梁被灭,那北魏镇国将军岂非名垂千古?北魏丞相一贯强势,多半要中途主和,那北魏皇帝是出了名的窝囊废,还不是丞相说什么便是什么。站在西梁的立场看,只要北魏撤了军,我南淮国孤军作战,反要顾忌战事久拖,国库空虚。届时我军为攻,西梁军士为守,守易攻难,西梁国又哪来亡国之险呢?自然,一旦我国参战,西梁局势必然紧张。西梁国的一帝多藩之制虽利于钟家揽权,可是关键时刻,未必不是钟家的绊脚石。西梁与北魏交战,两国实力强弱分明,钟至贤调兵遣将不会有难处。可是若我国出兵,钟至贤必须调动全部藩王手下的兵力前后御敌,问题是,那些藩王会不会全力以赴?西梁诸藩王明面上都是钟至贤的人,私底下却各怀心思。据我观察,至少有七八位藩王对钟至贤是颇为不满的。若西梁局势紧张之际,西梁皇帝主张议和,钟至贤其人刚愎自用,绝不会答应,然而那些各自肚肠的藩王,会不会纷纷倒戈,就很难说了。依常理,西梁皇帝忌惮钟家兵权在握,是不敢与之决裂的。然而大难临头,钟至贤的兵权再大,到底敌不过各藩王的私心,那西梁皇帝和太后稍使些手段,倒由不得钟至贤飞扬跋扈了。王爷莫小瞧了西梁太后,此人心思缜密,堪为女中豪杰。照学生看来,西梁国师勾结朱弼文说服皇上出兵定是那太后的计谋,看起来愚蠢,却是置死地而后生的绝招哩。”

睿亲王轻快地点着头,问常庭岳:“不知常将军对双阳所言有何看法?”

常庭岳笑道:“双学士所言极是。不过还有一点,双学士倒漏了。北魏国内尚不齐心,两国合力起初兴许有些同心对敌的劲头,战事一长,互相猜忌是难免的。王爷不要忘了,北魏与我们南淮过去也是拉扯不断的。所以最近这几十年相对和睦,皆因西梁中兴罢了。一旦两国合力迫使西梁节节败退,二国难免为战利争执,对战策略也难免生出矛盾来。西梁未灭而北魏、南淮自乱,三邦交战,还不知哪方大胜,哪方吃亏哩。由此可见,那西梁皇室,真真是不简单哟。”

睿亲王道:“那么依诸位的意思,皇上有意出兵,我还真该推上一把咯?”李幼桓道:“只要王爷首肯,我即刻请奏皇上,出兵西梁。”

“我倒觉得,王爷的顾虑,自然有王爷的道理。”杨沐白道,“王爷顾虑的是,万一朱弼文是皇上的人,整件事都是皇上设的局。那朱弼文既无主战之意,皇上也无出兵之心。从头到尾皇上不过虚晃一招,借此机会清辨忠奸罢了。不知学生猜得对或不对?”

睿亲王撇嘴一笑,双阳与李幼桓面面相觑。常庭钧看看哥哥,对杨沐白道:“我这位义父行事稳重,杨先生此言也未必没有道理。”

李幼桓道:“王爷多虑了。就算朱弼文是皇上的人,怂恿皇上出兵,却是西梁国师的主意。我想,大不了是皇上与那西梁太后有什么交易,绝不至于只为了试探王爷便作这出戏。况且朱弼文当真背叛了王爷,皇上又何须来试探王爷呢?”

“那么我这皇兄一早便看出来我想趁乱夺他皇位了。”睿亲王说得轻描淡写,好像在谈论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咽下一口葡萄,又问李幼桓,“丞相,你说朱弼文私通西梁国师,既然通信内容并无斩获,你又如何肯定,是那西梁国师叫他上柬皇兄,攻打西梁的?”

李幼桓道:“除了一名贴身护卫,我还在朱弼文身旁安插了一个侍妾。那侍妾在他枕边旁敲侧击,探出的秘密也不少了。这件事王爷大可放心,没有确证,我是不会瞎猜的。”

顾乘风、苏荣二人窥到此刻,调元运气,相视一看,化作两道虹光,离开此殿。二人再四下搜寻一番,掌中符箓并无异样,不到一个时辰便在花园上空汇合,朝王府东面飞去。

出了王府,苏荣道:“这些凡人成日里勾心斗角,却不知宇宙万物皆归乎天命,实在可笑。”

顾乘风不以为然,反问:“那么你说,究竟什么是天命?”

“有道是: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笔者注:此句出自《道德经》)。天命不可知、不可预,世人便以为命不在天,甚而恣意妄为,胆敢说什么我命由我,殊不知命数之大忌恰在一个敢字。”苏荣抢先一步,落在王府门外不远处一棵马尾松上,继续说,“敢则争,争则多事,多事则不安不定,既然不安不定,又谈什么我命由我呢?凡人你争我夺,恰好因为他们不知天命,看不透敢之不安,更不懂勇于不敢则活的智慧。天下之难,莫过于争,天下之难,又莫过于不争。怎么师兄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左仪领着柳浊清、付晚香飞到苏荣身旁,栖在一根横枝上,问道:“你又在说什么?连师兄也不明白?”

苏荣笑道:“没什么大不了的。”

左仪问:“你们可在王府发现叶公子?”

顾乘风摇头,苏荣道:“叶公子是没发现,不过,王府里头倒是热闹得很。”

苏荣话音未落,鹿连城便由王府内化影而出,踩在一丛松针上。顾乘风问:“可有发现?”

“并无发现。你们呢?”鹿连城道。

顾乘风道:“我想叶家公子未必来过王府。”

鹿连城问:“何以见得?”

顾乘风道:“我起初以为他盗定元珠,必然是为了进王府。可是方才在王府里,我突然想到,我与苏师妹为了进西梁皇宫盗取七星荻罗,才由薛夫人那里得知定元珠破解玄天金罗阵的秘密。叶家公子虽盗走定元珠,却未必知道定元珠可破玄天金罗阵之法。那么说不定他盗走薛夫人的定元珠,并不是为了硬闯睿王府,只是将丹丸一股脑全盗去,也未讲究所盗丹丸有何功用便是了。”

这时候,一股真元从天而来,脉息强劲,灌声入耳:“你们想找到叶琮,随我来便是。”这声音是化在真元中传入耳际的,由那真元的来路判断,声音来自正东向。顾乘风问众人:“你们可听到一名女子的声音?”

左仪、柳浊清异口同声:“听到了,似乎由东面传来。”

付晚香对顾乘风道:“此人修为了得,我想应该不在你之下。”

柳浊清道:“她修为精深又如何,我们六人,难道还斗不过她?”

左仪道:“你又懂什么?所谓兵不厌诈,还是小心些为妙。”

顾乘风道:“我以天罡猎月檠炼化气盾,大家藏在气盾内,莫要轻举妄动。”

言毕,顾乘风行慈尊印,将天罡猎月檠于双掌间化作一粒紫珠,再抛入高空,足尖一蹬,腾上三丈有余,以掌气催动紫珠,使其膨作一团紫红气盾。余下五人各自窜空而起,钻入气盾,朝东方飞去。

也不知飞出多远,一抹异香忽然迎头袭来,顾乘风四下俯瞰,付晚香却因这异香疑窦丛生。她不禁嘟囔一声:“这香气好生熟悉。”这时,顾乘风右手行三清指诀,由伸直的三指射出三缕青光,正对树丛中一条隐隐发亮的枝条。青光才刚触及枝条,那枝条便化作辉光,冲向顾乘风一行。顾乘风、鹿连城、左仪、苏荣都各自推出罡气以应战。那辉光却无半点惧意,乍然散开十倍,将天罡猎月檠炼化的气盾严严实实包裹起来。顾乘风忙行五品莲花印,将真元导入双手劳宫穴,默念火辰经。只见其真元合二为一,起先化出纤丝百缕,随顾乘风罡气运转,沿气盾内壁而飞。顾乘风再以灵火燔天经将纤丝炼作六阳星火,封上自己玉堂、天突、云门穴,双臂一展,那星火随即穿盾而出,破了气盾外的辉光。辉光大半遭星火焚尽,余下的聚作一道剑气,落在一棵樟树顶冠之上,现出真身。顾乘风随之收回天罡猎月檠,领五人落在一棵银杏树顶。

“常姑娘。”顾乘风拱手行礼,不无恭敬地说,“想不到你竟有如此修为,若投身仙家,前途无量呵。”

“你们有本事自由进出睿王府,也不简单了。可惜你同你那位师妹都闻过我的血魂香,不管你们怎样屏息宁脉,还是逃不出我的鼻子。”

苏荣不解,厉声问道:“莫非你这血魂香中有毒?”

常朝云笑道:“我也不怕告诉你们。若在血魂香中使毒,以你们的修为,怎会察觉不出?可正因血魂香无毒,你们嗅过以后并不会运气阻滞。待血魂香深入印堂、膻中、命门三穴,便与你们经脉相融。除非你们修为在我之上,否则此后十里之内,我都有办法寻到你们。”

常朝云说话的当口,付晚香已经想起,当日在北魏境内遇袭,她也闻过常朝云身上的香气。她凑到顾乘风耳畔,低声道:“顾大哥,你可记得那日胡杨树林中一群妖人偷袭我。刺客靠近时便有此香气?”

常朝云动了真元,偷听到付晚香的话语,哈哈大笑,道:“不错,那日行刺你这文琲公主的,的确有我。”

鹿连城听罢大惊,上前一步,对付晚香说:“你当真是国师之女?如今西梁、北魏交战皆因你而起,不曾想,你还活着。你竟不知,岳母听闻你客死他乡,有多伤心。”

“我活着或死了,与姨娘有何关系?”付晚香冷冰冰说着话,故意转身,背对鹿连城,道,“你们当我死了才好哩。”

鹿连城无话可说,单苦笑一声。顾乘风再问常朝云:“天下各人各忠其主,各谋其事,你刺杀付姑娘,未必是你的错。我只有一事不解。那日胡杨林一战,为首的既有白泽观的韩中直,也有人魔两大弟子杜枭娘和三修和尚。你们南淮奉道德天尊,有韩中直相助并不稀奇,可是杜枭娘和三修和尚都是大魔头,你如何要与他们狼狈为奸?”

常朝云道:“我们常家与谁合流是我们自己的事。你说杜枭娘和三修和尚是大魔头,只因为你自己是仙家正室。你又怎知,在我常朝云眼里,杜枭娘和三修和尚不是正人君子,你们这些仙家弟子不是魔头?”

“你这妖女休得胡言。”左仪化出五梅剑,喝道,“我们仙家三派乃天地正炁所归,祖师得三清老祖点化,恩承仙泽。岂是你这妖女可以诋毁的?”

常朝云冷笑道:“你若不怕死,我倒可以成全你。”

柳浊清行三清指诀,由劳宫穴放出墨玉金幢,对左仪道:“师姐,莫同这妖女废话。”言毕,柳浊清化影而出,左仪紧随其后,朝常朝云扑去。顾乘风未及阻拦,嘟囔一声“太冲动了”。苏荣轻声问道:“师兄,要不要助师姐一把?”顾乘风说:“先静观其变。”

左仪、柳浊清来袭,常朝云并未躲闪。柳浊清以墨玉金幢施放电火,攻其头面。不料一股电火迸出,才触及常朝云额发,常朝云已将化出一滩血水,喷了柳浊清一脸。左仪、柳浊清双双栖在常朝云方才落脚的地方,背对彼此,寻其踪影。那常朝云却从天而降,化出许多冰锥,反攻左仪、柳浊清。二人各自以法器化出一面金轮,竭力挡住冰锥。奈何常朝云攻势凶猛,二人力有不逮,只好各自飞离树顶,任由常朝云将那棵大樟树从中劈作两截。

左仪知道再斗下去自己同柳浊清都要吃亏,遂在左手掌心画出一面鸣凤昊天符,击向常朝云,右手行剑指诀,由中冲穴梭出一条金链,导向柳浊清,道:“柳师妹,你不是她的对手。”柳浊清倒也识相,连忙抓着金链,由左仪拉到身侧,双双飞向顾乘风。

常朝云落在一棵银杏树上,笑道:“我还以为仙家弟子多么了不得,想不到竟是酒囊饭袋之徒。”

顾乘风道:“常姑娘修为精深,在下佩服。方才两位师妹多有得罪,我替她们赔礼便是了。”

“你倒识大体。”

顾乘风道:“常姑娘把我们一行人引到此处,既然为叶家公子,我们便归正传吧。”

常朝云问道:“你同那叶家父子究竟有怎样的交情?先前你闯刑部大牢救出叶琮,如今你又要来救他。莫非那叶长庚当真与你有所勾结?”

苏荣道:“我师兄乃重明观五代大弟子,怎会醉心凡间政事,与人勾结?当日,我们与那叶家公子不过偶遇,后来叶大人以礼相待,视我师兄为知己,我师兄重情重义,方才对叶公子舍身相救。你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常朝云冷笑道:“好厉害的嘴,我若剜去你的舌头,不知你会不会憋死哩。”鹿连城道:“看你衣冠楚楚,明眸皓齿,竟有此等蛇蝎心肠。”

“左右我是魔界中人,我再良善仁慈,你们还是视我为敌,蛇蝎心肠又有何妨?”常朝云轻哼一声,继续说,“你们要寻叶琮,我可以帮你们,但是我这个人从来不做赔本买卖。我帮了你们,你们也需帮我。”

顾乘风道:“你有什么条件,尽管明言。”

常朝云盯着付晚香,讪笑道:“文琲公主,这件事,只有你可以帮我。”

付晚香道:“我如何帮得了你?”

常朝云道:“你是西梁国师的女儿,他的龙葵血符,想必你是知道破解之法的。”

龙葵血符脱胎自白泽观一道不起眼的法门,曰龙葵符。龙葵符以天山玉龙咒炼制龙葵浆果,辅之兰馨、紫菱二草,经七七四十九日得成。而龙葵血符则在龙葵符中加了枯荣草和三种毒蛇的鲜血,去了紫菱草,增了兰馨草的分量。也正因如此,龙葵血符的破解之法异于龙葵符,白泽观的道人自然无从破法。付千钧自创法门甚多,论破解之法,龙葵血符算不得复杂,付晚香是打小便知的。只是常朝云一身邪气,付晚香猜不透她所为何事,问道:“凡是我父亲施龙葵血符的东西,绝非寻常之物,你叫我破血符之法,究竟有何企图?”

常朝云道:“你这位顾大哥同他师妹二人在王府里头偷听了那许多话,还未及告诉你吧。”

顾乘风对付晚香道:“这件事说来话长。总之,你父亲与南淮大臣私通书信已有半年之久。那书信皆以血符封禁,南淮丞相截获了一封,却无从辨读。”

付晚香点头道:“原来如此。”

常朝云道:“于你们、于我,这都算一桩好买卖。你们要救人,我帮你们平安救出来,我要那些信笺的内容,你们助我破法即可。只要你们答应,我即刻带你们去救叶琮。”

顾乘风问道:“你们既然断定朱弼文可能受西梁国师指使,上谏南淮皇帝出征西梁,又何必多此一举,非要看他们通信上的文字呢?”

“我也不怕你们知道。当今皇上虽起了出兵的心思,若无丞相和睿亲王的支持,他要主战,说服朝中重臣并不容易。丞相早已投奔睿亲王,只要睿亲王松了口,他自然要主战。睿亲王对朱弼文有恩,朱弼文对睿亲王有无异心我们虽不大清楚,明面上该尽的忠他倒尽了。现下虽然我们截获了他私通外敌的铁证,由于信笺内容不明,睿亲王并不确信,皇上是真心想要出兵,还是虚张声势,给他做一出好戏。我们需要知道这信上的内容,一者,让睿亲王放心大胆地主战,又放心大胆地准备起事造反,二者,到时候我们要除掉朱弼文,这信上的内容可至关重要。”

常朝云连珠炮一般说了这么些话,顾乘风等人,除了付晚香与鹿连城,都听得云山雾绕。付晚香忖度片刻,道:“你们挖空心思,无非就是要攻打西梁。我父亲出于怎样的目的,要促成这件事,暂且放在一边。我倒想问一问,你们又究竟是何企图?”

常朝云道:“现今这南淮皇帝有他舅父镇威大司马辅政,我大哥虽居虎威大将军之位,到底叫镇威大司马压了半头。好在这位镇威大司马为人刚愎,虽不乏将才,却少了些筹谋之力。如今天下百姓明面上虽则安泰,读书人怨气却重得很,都说如今的南淮‘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笔者注:此典出自《过秦论》)。可见推翻旧政,乃众望所归,大势所趋。睿亲王虽疑心重了些,到底比他兄弟聪明,绝不会重典而治,专断而为。所以唯有助睿亲王一臂之力,将他推上皇帝宝座,南淮才可摆脱‘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的局面,南淮子民方得大好前景。现下北魏、西梁大战,南淮掺一脚,我们便有机会作乱,作乱方可逼宫,逼宫事成才可夺江山。届时南淮朱颜大改,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如此说来,倒是你们在利用我父亲了。你就不怕我回西梁,告诉我父亲?”

常朝云扬袖,吃吃地笑着,说:“你父亲巴不得你死。你若回了上尹城,怕是未进皇宫,便横尸街头了。”

“你这妖女,莫要信口雌黄。”

“你信也好,不信也好。你父亲早盼着这一战,你若不死,西梁、北魏如何开战?西梁、北魏不战,南淮又如何参战?只是阴差阳错,你侥幸捡了一条命,大家又皆当你身故,仅此而已。西梁国师希望南淮出兵,总不会毫无道理。我并不相信,他来这一出,是西梁太后的意思。不过思来想去,我也确实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总之多方都希望南淮攻梁援魏,西梁国师究竟目的何在,我也懒得管了。我只要一句话,方才我所言破法之事,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平心而论,付晚香是不愿答应常朝云的。一来,她想到霍通惨死、单青重伤,虽然未必是常朝云所为,到底跟她脱不了干系;二来,因这常朝云美貌非凡,付晚香也不知从哪里生出一股子醋意,单是顾乘风看她的眼神,同她言语时颇为温柔的语气,便叫付晚香心中不悦。可是不愿意归不愿意,就眼下的情形看,付晚香又似乎没有多少选择余地。本来叶琮与她无关,可是顾乘风如此在乎他,自己不去救他,平白做了恶人,实在划不来。再说之前为了救孙笛,顾乘风不可谓不尽心,单说人情,付晚香也绝无袖手旁观之理。这么着,她终于应了常朝云,常朝云抿嘴一笑,丢下一句“事不宜迟,你们快随我来”,这便化作朱红遁影,朝东南向飞去。众人随常朝云飞了半个时辰,来到邑州东部,身下草木渐深,乔木一棵高似一棵,再飞片刻,入了山区。那山体全直愣愣拔地而起,山间谷地雾障沉沉,阴炁浪动。

常朝云现出真身,回头瞥一眼,道:“叶琮被禁制在灵蛇堡。那灵蛇堡藏在赤兔峰底,你们跟紧些,万一迷了方位,就凭你们几个,只有死路一条。”言毕,她由发髻上摘下金钗,拿舌头一舔,那金钗登时磷光忽闪。她将金钗轻轻一抛,只见那金钗绕出一个方圆十丈的大环,随即一面绕圈,一面向前,在半空开出一条光道来。常朝云飞在光道中心,顾乘风一众紧随其后,飞出百余丈,众人这便穿过山壁,闯入一片瘴气。这瘴气尽头是一条高宽数丈,深达百丈的玄关。常朝云默念心咒,施法破开玄关的禁制,穿过玄关,至入口前,再以两股掌气推开洞口,众人方入得灵蛇堡内。

这灵蛇堡方圆不知几里,目力所及,尽是鲜花绿树,远方白茫茫一片,也不知是雾是雪。溪涧冒着白汽,嗤嗤作响,贯穿树丛间。鸟鸣蜂语忽东忽西,却不见鸟儿、蜜蜂的身影。只有行在林中才可看见一种赤冠蓝身、小如秋蝉的鸟雀,成群结队,舞在树梢间。蜂语并非蜜蜂所发,竟是一种长约五尺的扁头蛇,名曰翠玉翁,蛇身白底而缀以绿梅花斑,信子一吐,便发出嗡鸣声,神似蜂鸣。

灵蛇堡入口处全是这翠玉翁,有千余之多。须往深处去,蛇种才多起来,蛇群也越发密集,以至于树冠、藤蔓、蕨草,甚至花朵上都缠满了蛇。这蛇群中,大的有一拳粗细,长达三丈,小的细若指头,比筷子也长不了多少;黑的、白的、黄的、青的,菱花的、点斑的、斜条纹的、细环的一应俱全。苏荣有些畏蛇,见身下这成山成海的蛇群,眉头紧皱着,尽量飞往高处,不朝下看。

再飞片刻,穿过湿漉漉的白雾,一排瀑布闪在眼前。那瀑布高达两百余尺,宽越万仞,其声如雷鸣,其色如白帛。瀑布底下烟气欢腾,瀑布顶上从左至右几近刀削,平得异乎寻常。这瀑布远望去,除了雄伟壮观,并无更多稀奇。飞近些方知,那飞流直下的并非河水,竟是彼此交缠的白蛇。蛇体都般般粗细,也不知从何而来,去往何处,总之是头尾相交,腹背相连,绝不留半点空隙,好像叫大火追赶,全卯足劲头,没命地冲下去,落下去。看得仔细些,可见蛇瀑中些许蛇儿探头吐信,虽都是白蛇,信子却各有其色,朱红、猩红居多,也有橘黄的、蓝紫的。蛇头间或咧唇,暴露尖牙,狰狞之余,又有些许猥琐。

众人随常朝云悬在半空,离那蛇瀑不足十丈。付晚香不禁攥起顾乘风的左手;苏荣更是手心沁汗,瑟瑟发抖,鹿连城见状,挤到她身前,她也顾不得许多,身子贴近鹿连城,闭了眼睛。

常朝云道:“你们要救的人,就在这烛阴玉瀑后头。烛阴玉瀑有白蛇千万,蛇分九品,除了七**品无毒,前六品都是剧毒灵蛇。所以要入蛇瀑,需以真元或法宝护体。蛇瀑共九层,途中最忌分心,若叫灵蛇咬上一口,只要是前三品的毒蛇,一日之内不得解救,便是大罗金仙在世,也回天乏术了。”

“我看这蛇瀑正向南方,不像是天然而成。而且这蛇瀑虽则阴森可怖,却无邪煞之气。”顾乘风道,“莫非是哪位仙家高人布下的阵法?”

常朝云不无钦佩,凝神睨着顾乘风的脸,道:“不愧是仙山大弟子。这烛阴玉瀑的确是一位仙姑以一件仙家至宝所辟。听我大哥说,仙姑辟阵之时,由东至西置七面金幡,分属金木水火土日月,再以元婴珠催动金幡,历时九九八十一日,蛇瀑初成,又经七七四十九日,才有现在的规模。”

顾乘风咕哝一声“元婴珠”,同付晚香相视一看,问常朝云:“那仙姑可叫狄樱?”

“我只知那仙姑法号茑萝仙子,俗名我并不知晓。不过据我大哥所言,这位仙姑虽为仙家弟子,对于仙家三派却似乎多有不满。”

“那么她那件辟阵的法器,你可知是何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