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 第158章 归途曲折,首次分歧

却说张济解了围,上表请天子迁移到自己的根据地弘农,献帝大喜道:“朕一直盼望归驾东都,如果能够乘此机会还都洛阳,那实在是再好不过了!”于是下诏加封张济为骠骑将军,张济派人送来粮食酒肉后供给百官,郭汜也释放众公卿大臣出营。李傕收拾车驾东行,派遣数百名原来的御林军持戟护送。

而郭汜心里却另有想法,准备先迎合张济归还群臣,然后在半道上在劫持回眉坞城。只是郭汜安排的人没有领会他的意思,直接把献帝等人放了过去。郭汜大怒,斩了两位守将,只得亲自带兵追赶。

献帝的车驾来到华阴境内,却被郭汜率军赶上,眼看就要再次被劫持,众人心里悲戚,面如土色,无计可施。正在此时,只听得山背后一阵鼓声响起,走出来一员将领,一面帅字大旗上书“大汉杨奉”四字,率领大军冲杀过来。郭汜见有人来阻拦,直接带军与杨奉军战在一起,交手数十回合,不得胜负,只能罢兵。

次日,郭汜再次整军来战,杨奉不敌。眼看就要被困生擒,突然间一员将领从东南方向杀出,救走了杨奉等人。来将却是国舅董承,郭汜再次败退,杨奉等人迎献帝直奔弘农方向而去。

这边郭汜兵败,正好遇上前来的李傕。两人一合计,现在长安被张济占领,兵强马壮的,想要夺回基本不可能,徒增伤亡罢了。不如合兵一处,趁机攻向弘农,杀了献帝,平分天下。于是之前还打死打活的两人,现在又如胶似漆的黏在一起,整军向弘农方向而追去。

这两人两人合兵一处,再次暴露了他们的本性。沿路劫掠,经过的地方都是十室九空。杨奉、董承知道李郭两人率兵追来,于是停止前进,和贼兵在东涧展开大战。

李傕、郭汜二人商议对策:“我们人多势众,没必要与他们单打独斗,可以直接命令大军横扫而去,他们必不可敌。”

于是李傕率军在左、郭汜率军在右,漫山遍野如潮水般冲来。杨奉、董承两人拼死力战,保护献帝出逃。百官宫人、符册典籍,所有御用之物全都抛弃。郭汜带军进入弘农劫掠,董承、杨奉保护车驾逃往陕县,李傕、郭汜再次分兵追赶。

董承、杨奉自知不是二人的对手,一面派人前去和李傕、郭汜讲和,一面密传圣旨前往河东,急召韩暹、李乐、胡才三处盗贼绿林军前来接应。这也是被逼得没了办法,只能出此下策。

三处贼兵听说天子赦罪赐官,立即带领麾下所有将士和董承汇合后攻取弘农。李傕、敦汜所到之处四下里劫掠贫民百姓,年老体弱都被杀掉,把身体强健的留下来强行充军,每次打仗都是驱赶民兵冲在最前面,并且取个名字叫做“敢死军”,有不从者,乱刀砍死,手段之残忍,令人胆寒。

李乐的军兵与杨奉等人的军士汇合后,双方在渭阳大战。郭汜知晓这些贼兵的本性,命令军士将衣物等全部抛弃在大路上,李乐的军兵看见满地的衣物,纷纷争抢,一片混乱。李傕、郭汜趁机发起攻击,李乐军兵大败。杨奉、董承见这也拦不住,慌忙带着献帝往北败逃,李郭的军兵紧紧追赶。

为了逃命,李乐让献帝弃了车架,于黄河边登上小船,随行人员急于逃命,被暴躁的李乐等人杀害,一时间哭声震天,咒骂不止。然而对于活命的人,谁又会在意这些呢?等到回到岸上,献帝这边只有十几个人了。而且李乐对献帝不好,粗茶淡饭伺候,献帝只能忍让享用。而此时李乐更是变本加厉,自己领了征北将军不说,韩暹为征东将军也不提,竟然强迫献帝为手下两百多人封校尉、御史等官职,来不及刻印任命,就用锥子画上。

却说这天有两位大臣赶到,哭拜在地上,正是太尉杨彪、太仆韩融,献帝心里很是难过,与二人哭在一起。事后韩融去与李郭两人说和,两人退兵。又有河内太守张杨送来米面和牛羊肉,河东太守王邑送来绢帛丝绸,献帝这才不再忍饥受冻。

董承和杨奉商议后,派人重修洛阳宫殿,想要献帝返回东都洛阳,遭遇到李乐坚决反对,丝毫不同意,只想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国舅董承对李乐说:“东都洛阳本来就是天子历来建都得地方,安邑只是个小小的县城,临时落脚都显得寒酸,如何能够让陛下长时间在此逗留?现在正是让陛下迁移洛阳的好时机。”

李乐见杨董二人去意已决,知道自己拦不住了,就暗中派人勾结李傕、郭汜两个反贼,准备一起赶来劫驾。董承、杨奉等人知道这是李乐阴谋后,一面连夜分派军士过来抵挡,一面护送车驾奔往箕关而去。

途中所遇的艰难险阻自不必多说,只说献帝历经磨难后进入洛阳后,看到原来巍峨雄伟的宫殿全被烧尽,街市荒芜,满目都是蒿草,宫院中只有断壁残垣,一片凄凉的景象。献帝命杨奉暂时盖个小宫室居住,百官都站在荆棘丛中朝拜,为了告别这些年的悲苦命运,献帝决定改国号为建安,这一年定为建安元年。建安虽然提前了,但是历史似乎又没有改变。这一年还是大饥荒,洛阳城仅剩下数百家百姓,都没有粮食可吃,只好去洛阳城外剥树皮、掘草根充饥。自尚书郎以下的官员,也只得出城去挖野菜,很多死在了野外。

正值此时,太尉杨彪奏请献帝说:“之前起草的诏书因为战乱没有来得及发出。现在曹操在兖州兵强将广,可宣召他入朝,来辅佐王室。”

献帝却说道:“朕现在心里很是害怕,在长安城生活这些年,时常生活在夹缝之间,若是那曹操又是李郭两人这样,朕又该如何自处?倒不如去请大将军刘武刘皇叔回来,定可保朕的安慰,威震环宇,震慑宵小。”献帝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在他人看来实属正常,毕竟献帝小小年纪,经历得太过曲折,不要说一个少年,怕是灵帝在世也扛不住。

他们又岂会知道,献帝之所以有这样的改变,只是因为一张不知道从哪里传到他身边的字条。上面只有一句话:信宗亲还是外臣?大将军定然会来!也是因为这张字条,献帝心里有了底气,第一次发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

杨彪脸色微变,但没有明说,只是在心里打定主意,还是坚持自己的主见,奉诏迎曹操到来。反正之前诏书也是写好的,他自认为只是做了双重保险。毕竟大将军刘武一直不管皇室,他需要为献帝谋一条出路。

杨彪坚持自己的信念邀请曹操,那曹操是否会像原来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刘武又是否真的会来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