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大明武侯. > 第167章

大明武侯. 第167章

作者:故筝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6-19 20:24:46 来源:书海阁

九月,燕王府又接了道圣旨。

乃是洪武帝令燕王携人犯进京的圣旨。

只是众人犯了疑惑, 这人犯……是哪儿来的人犯?

没有一人知道, 白莲教如今损失何等惨重,又沉浸在何等的惶恐焦灼之中。

白莲教当然不会站出来主动表示, 我快被老朱家弄死了……他们当然是能想办法遮掩了此刻狼狈的姿态, 那便想尽办法去遮掩。

于是朱棣便先“藏”下了这个大功, 携着陆长亭一同, 启程往应天府去了。

这会儿陆长亭中案首的热度都还未过去呢, 陆长亭一走, 便只留下民间不少关于他的传闻了。

燕王这一行人拉了极长的队伍, 众人犯的囚车则是跟在了后头。而他们的囚车并非传统的模样。这囚车外围了铁皮,铁皮上开了个小窗,除却吃饭的时候, 小窗都是关上的。而囚车顶上同样有铁皮围着, 而上面同样开了个小窗,只不过上头的小窗是整日都开着的,作通气用, 免得人还未到京师, 倒是先给憋死了。

这囚车当然是陆长亭建议的。

他实在从影视作品里看了太多劫囚车的桥段, 且不说白莲教的人究竟会不会来劫囚车,事先多准备一手总是好的。若是真的出现劫囚桥段,再做打算就来不及了。

在这个囚车被改造后,自然也有反对者。

他们倒是没想过这会降低囚车被劫走的风险,他们只是觉得有这样的囚车,避免了日晒雨淋,对于犯人们来说,这样的待遇未免太好了些。

不过等到真正上路之后,便无人这样觉得了。

顶着烈日当头的时候,外面没有遮挡的人固然痛苦,而当送饭的亲兵伸手要去打开小窗的时候,铁皮上那滚烫的触感让亲兵当场就忍不住惨叫了一声。

待他收回手的时候,上面已经烫得发红了。不过常年训练的士兵,手掌终究是极为宽厚粗糙的,所以在陡然接触到滚烫的热度之后,到底还是没有烫出水泡来。

也就是这时候,众人才发现,原来这铁皮围起来后的囚车,只有更热!经过烈日暴晒之后,那铁皮只会让人连下手都不敢……若只是木头的囚车,那木头再经炙烤,却也难以达到这样滚烫的地步。

那亲兵没有去收拾手上烫红的部分,他先将手中的水和食物都放了进去。

手一伸进去,那亲兵又感觉到了整个手臂都热烘烘的,仿佛被放进了大蒸笼一样,他赶紧将手抽出来了。心有余悸地想,陆公子这招可真够折磨人的啊……待在这囚车里,那就好比日日待在蒸笼里一般啊。

亲兵一一送完饭回来,将感受四处一传播。没多久,大家就都觉得陆长亭实在足智多谋云云……

传进陆长亭的耳中,他只觉得有点好笑。

他是真没想过要如何折磨那些白莲教的反贼,他只是想着铁皮加固最为安全……哪里知道正巧碰上烈日炎炎呢?竟是阴差阳错将这些人教训了一通。

朱棣闻言也是一笑:“长亭本来也聪慧……”算是替陆长亭认下了这个夸赞。

陆长亭无奈撇嘴,心底却难免带了点儿甜意。

因着那日打翻了浴桶,下人们虽不觉得有何不妥之处,但朱棣却甚为内疚,于是好几日都不敢再对陆长亭动手动脚。陆长亭也觉得实在有些丢人,便也稍微拉开了些与朱棣的距离。

之后朱棣都是小心翼翼地往陆长亭跟前凑,陆长亭瞧着是既觉好气又觉好笑。

除了面对他时,朱棣何曾有过这样百般小心的时候?

因而,陆长亭越发能够体会到朱棣对他的情意,自然的,朱棣随口说句话,随手做件事,都极容易让陆长亭感觉到甜的滋味儿。

朱棣并不知道这一点。在他眼中,陆长亭是个极为执拗的人,怎么会轻易便转变了对他的态度呢?朱棣还是一心想着要谨慎地对待陆长亭,免得稍有不慎招来陆长亭不快。

有朱棣刻意讨好,而陆长亭也大方接受。

这一路上的枯燥乏味都渐渐消失了。

这也是令燕王府亲兵们格外纳闷的一件事,这一路上可着实没什么意思,而且在路上总是煎熬的,没什么可口的食物,也没有柔软的床铺,就连携带的水有时候也干净不到哪里去……更别说洗漱沐浴出恭等问题了。

但偏偏就是这样,他们的燕王殿下和陆公子还能面带微笑,似乎心情还正好。亲兵们齐齐心道:果然不愧是燕王!就连他身边的陆公子也都如此能忍受路途艰苦。那他们还有什么可怨言的?自然应该精神更为高昂才是!

而与燕王府亲兵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平燕府派出的官兵。

因为王府亲兵是不能携带太多入京师的,所以一路便由平燕府官兵协助保护囚车、保护燕王,待到了应天府后,囚车便自然有人前来交接,而后朱棣带着自己的零星亲兵们住进京师的王府便是。

平燕府挑选出的这些官兵着实不怎么样。

那些强悍的都驻守在边疆防线,而这些平日驻守在府衙的,能有什么战力?精神气也远远无法与燕王府的亲兵们相比。毕竟这些亲兵日日训练,连战场也是上过的。一身精神气那都是从无数的训练和战斗中淬炼出来的。他们如何比?而此时亲兵们精神更为高昂,便衬得其余的官兵愈加不如了。

不过就算他们没什么战力也没甚关系,毕竟只要有官兵的队伍护卫在侧,便足以避免一些眼瞎的宵小找上门来了。

如此历经一月,他们抵达了应天府。

而这日已经是十月十一了,距离洪武帝的寿辰还有十日。

就在朱棣一行人抵达应天府的时候,同样的还有另外几位王爷也到了应天。

洪武帝并不太兴藩王儿子们都前来给自己祝寿,毕竟非要事大事,藩王都是不能擅离封地的。但眼下朱棣已经被叫来了,不能厚此薄彼,洪武帝便也早早下旨将其他王爷也都叫来了。尤其其中还有几个是他疼爱的儿子,洪武帝也正好借此机会见一见面,也叫太子与兄弟们好生叙旧一番。

朱棣早就猜到会是这个结果,所以哪怕是看着别的王爷的马车当先挤进了车,朱棣的面上也毫无波动。

朱棣从来就不是会因讨不到父亲的独宠,便撒泼打滚儿满心不高兴的人。朱棣很是淡定地进了城。

而前头的马车恰好跟着堵在了道上。

朱棣队伍更长,这一堵,便还有半截落在了后头。

百姓们小心翼翼地打量过来,倒是不敢露出看热闹的神色。毕竟天子脚下的百姓们,多少也是有眼色,他们当然知道这两行人来历都不凡,怕是什么王公贵族的车驾……

“去瞧瞧怎么回事。”朱棣不快地道。

他虽然对前头的兄弟没什么感觉,但若是对方故意堵了路,朱棣可就没什么好脸色了。他只是不愿计较这些,但不代表他是个软柿子可由人拿捏。

程二得了命令,马上就往前去了。他常年跟在朱棣的跟前,这张脸差不多便等同于朱棣了,少有人认不出他来的。

没一会儿,程二便回来了,而他身后还跟了个中年男子,那男子头戴乌纱帽,穿着一身盘领右衽绯袍,袍上花纹难辨。

可以肯定的是,这人是至少是个四品官。

因为只有一至四品官的公服乃是盘领右衽绯袍。

陆长亭正想着呢,便见那男子见礼后,道:“刑部右侍郎时海见过燕王。”

此时燕王手中虽无实权,但到底是皇家子弟,又是正经封了王的,他虽为朝廷三品官,但也依旧要在燕王跟前恭谨。否则只怕会惹得皇上不快……

“臣奉皇上口谕,前来接走燕王殿下手中的人。”其实时海都不知道要接的是什么人,但这是皇上亲口吩咐下来的,而刑部尚书也对他多有嘱咐,时海自然不敢有半点怠慢,生怕一丝疏漏便危害到了自己的项上人头。

在洪武帝手底下做官就是如此,老臣老将们要么想的是如何敛财升官复印子孙,要么想的就是如何躲过皇上的关注。而他们这些新臣,则是更害怕皇帝了,他们压力极大,随时都担心办差了差事,被洪武帝抽一顿都是轻的。

朱棣本就是拿这些白莲教的人来给洪武帝做个寿辰贺礼,此时移交出去当然不会有半点心疼。

他点点头,亲自带时海过去瞧了瞧囚车。

之后刑部的人便迅速接手了这些囚车。

时海头一次见到这样的囚车,好奇地看了两眼后便不敢再多看了。他见囚车外面围得严严实实,还当里面有什么是旁人所不能见的。时海有好奇心,但他却懂得如何压下自己的好奇心。所以他没有多问一句,并且变得更为小心谨慎了。

陆长亭并不知道自己只是一时想起来,便改造了囚车,哪里知道还造成了这么多误会。

时海很快领着囚车走了。

刑部的人,一经出动,办的必然都是大案,谁敢挡路?

于是他们一行人很快便从陆长亭的眼中消失了。而他们一走,道路也重新归于畅通。

原来方才堵路的就是他们,他们一走,路倒是畅通起来了。

陆长亭放下车帘,等着马车继续前行。

谁知道马车动了两下,便又停住了。

朱棣再度不快地皱了皱眉。

而这次不需要朱棣吩咐,程二已经先行去查看怎么回事了。

陆长亭才刚听见程二走远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有个男声近了,同时还伴随着好几个脚步声近了。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四哥。”这是个年轻男子的声音,听着还隐约有些耳熟。

但陆长亭着实想不起来这人是谁了。

朱棣伸手掀起马车帘,陆长亭也得以看清了外头的人的模样。

头戴翼善冠,身穿赤色盘领袍,通体贵气。

当然,更多的是傲气。

因为这股傲气实在太熟悉了,陆长亭很快就从脑子里搜寻到了关于这人的记忆。

他是齐恭王朱榑。

而这边朱棣按住了他的膝盖,坐着动也不动,低声道了一句:“原来是七弟。”

陆长亭想了想,还是推开了朱棣的手,微微起身,道:“见过齐王殿下。”

朱榑扫了一眼陆长亭,似笑非笑地道:“哦,是你,没想到你竟还跟在四哥身边。”陆长亭那张脸实在叫人过目难忘,纵使朱榑的傲气原本注定他是记不住什么小人物的。陆长亭淡淡一笑,并不与朱榑搭话。

朱榑并非什么有大本事的人,陆长亭可以对他恭敬有礼,但指望自己对他多么热络狗腿,那是不可能的。这项待遇,就连朱樉和朱棣都没享受过呢。

朱榑又看了看陆长亭,最后终于确定这人竟然半点畏惧巴结自己的意思都没有。朱榑自然心气不顺,眼底飞快地掠过了不满之色。不过朱榑虽然不如其他兄弟圆滑聪明,但他好歹知道当着朱棣的面发作朱棣的人,是个极为愚蠢的行为。所以朱榑只冷冷地看了陆长亭一眼,什么讽刺的话倒是没说出来。

“七弟可还有别的事?”朱棣却是一眼就看出来了,朱榑原本过来是欲找茬的,只是没想到后头马车里头坐的是兄长,这才未能发作。

朱棣毕竟是由马皇后抚养长大的,纵然再不受帝宠,但他却占了个“嫡”的名头,年纪又比朱榑更长,朱榑今日若是不懂规矩跟朱棣闹了起来,洪武帝不会管偏爱哪个儿子,只会知道朱榑不懂规矩胡闹,受责罚的定然是朱榑。

朱榑笑了笑:“没事,就过来与四哥打个招呼,那我先行了。”说罢,朱榑便又带着人转头回去了。

只是走之前,他深深地看了陆长亭一眼。

陆长亭也瞥见了他眼底越来越浓重的不满。

朱榑是个骄纵且有野心的人,只不过他的野心只用在了和兄弟争宠上、事事要高别人一头上……陆长亭心底轻嗤一声,如此……还有何作为?

陆长亭实在瞧不上他。

朱榑回到自己的马车上后,便继续往前行了。

陆长亭不得不说,他实在是有点笨,连表面功夫都不做一下。他方才过来,看起来像是对朱棣尊敬。但实际上呢?若是真的尊敬兄长,那么便应当让兄长走前头。虽说在街道上调转位置是挺麻烦的,但是朱榑至少该拿出这等有礼的态度来,而换不换前后位置那是朱棣的事。

朱棣见陆长亭半天没说话,还当他是在意朱榑,便立即出声安抚道:“不要在意他。”朱棣也没将这个弟弟放在眼中。

相比之下,朱榑比他在洪武帝跟前的存在感要强上许多。但是朱榑坏就坏在脾气太过骄纵。所以他一朝能得宠,一朝也能失宠。

朱棣如今自己握有实力在手,哪里看得上朱榑?

马车很快到了王府外。

朱棣先携着陆长亭进王府沐浴一番,换上了新的衣袍,这才能入宫面圣。

而此时又一道手谕到了燕王府,只不过这道手谕算不得太正式。这是太子朱标令人送来。其中是嘱咐朱棣将陆长亭也带上。

陆长亭听了手谕的内容后,还不由暗自惊奇。

朱标对他可算得上是“长情”了,这一关照……便是这样久过去了。就连这时候了,朱标竟然还想着他……

陆长亭转头瞥了一眼朱棣,果不其然,他从朱棣的面上瞥见了一丝醋意。

陆长亭觉得好笑,但他还是伸手拽了朱棣一下,然后手指灵活地钻入到了朱棣的掌心中,轻轻挠动了一下以作安抚。

陆长亭记得,朱棣似乎格外喜欢这样亲昵的小动作。

当然,陆长亭忽略了,这种小动作有时候往往也能撩起“火气”来。撩起来,却又没了后续,这还不如不安抚呢。

朱棣此时就觉得有些难耐,而且他还得在这么多人跟前忍耐住,装出云淡风轻来。毕竟这里不比北平,在这王府里的人,与他都算不得怎么亲近,更别说与长亭了?若是看出点不对劲来,那便不是什么好事了。尤其眼前还站了个传手谕的太监……更不能让这等眼神毒辣的人看出不对劲来。

而这边陆长亭也未立即收回手,他顺着抓住了朱棣的手腕,低声道:“四哥,我们现在便要进宫吗?”

看起来,就是个分外单纯的无邪少年。

那太监看了一眼陆长亭,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毕竟人们对于长得好看且年纪小的人,总是怀有着莫大的好感和宽容的。

这点倒是陆长亭占了便宜。

朱棣点点头,反握住了陆长亭的手,看上去动作极其自然,任谁见了,也都只会觉得这是兄弟之间的亲密动作而已。

那太监见了也没放在心上,忙随他们一同出了王府,然后上了马车往着皇宫的方向去了。

因着早就来过皇宫的缘故,此时陆长亭连半点紧张的情绪都无。

等进到皇宫之后,陆长亭和朱棣便被分开了。此次朱棣见洪武帝更为重要的乃是汇报白莲教之事。这等大事,当然陆长亭是没资格去的。

一个小太监引着陆长亭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陆长亭对于皇宫地形的记忆非常深刻,所以走了没一会儿,他便认出来这是往太子的东宫去了……

这是朱标特地吩咐下来的?

不过若是没有朱标吩咐的话,他在皇宫中还真有些尴尬。可见朱标行事还是分外周到的。

东宫极大,太监引着他进了处小殿在里头候着了。不多时还有宫女送来了点心茶水。陆长亭落座以后便也就安心等着了。朱标对他是没什么坏心思的,他自然能镇定自若。

陆长亭捏了两块点心吃,刚吃完,就又见一个宫女捧了本书过来,宫女低声道:“太子早前吩咐过奴婢们,说是陆公子在殿中等候,定然会觉得无趣,便捧了这书来给公子解闷。”

谁敢说在太子的宫殿中会无趣?谁都不敢说这话。不过朱标倒是自己先说了。

陆长亭嘴角翘了翘,对这朱标的印象又好上了许多。

他双手接过了那书,还道了谢,随后才重新坐了回去。

陆长亭翻开书来,这一看便惊讶了。

朱标可真舍得啊!

这书里竟然还带了批注,而有些批注后还有私章留下。

这是朱标自己用的书,并且上面的批注都来自于他亲笔所写。

这书倒是适合陆长亭看。陆长亭又瞧了瞧上面的字迹,这应该是朱标早年的字,看上去还有些青稚气未脱。

陆长亭一边暗自惊叹,也一边静下心逐字逐句地看了过去。可不是谁都有机会看到太子的手书的。之前他得了太子的笔记,还以为这是皇家给的最高荣誉了,没想到太子又玩了一出……

因着这段时日总与读书写字打交道,陆长亭现在看书进入状态极快,领悟能力也有所提高。所以没一会儿,他便看了进去。

殿外有个人影慢慢地近了。

那人影的个头不高,身形也有些瘦。

陆长亭根本没注意到他。

还是殿外有人喊了一声:“殿下。”

殿下?难不成朱标这样快便回来了?此时他应当还在和洪武帝一起,听朱棣说白莲教的事才是啊。

陆长亭放下书,同时站起身看了过去。

外头的人这时候也走了进来。

那人抬腿,迈过门槛,快步走了上前来。

这是个小少年啊,也就几岁的年纪,面容已经有隐隐长开的迹象了。瞧他那与朱标甚为肖似的面孔,陆长亭便立即猜到了对方的身份。

这是当初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皇太子朱允炆。

虽说这个小萝卜头日后会与朱棣为敌,但此时……陆长亭还是恭谨地道了一声:“殿下。”

朱允炆露出了笑容来,看上去集了太子和太子妃于一体的温柔:“我还认得你。”

这可是今个儿第二个人说这话了。

陆长亭都想抬手摸摸自己的脸。

我的脸那么好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