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大明武侯. > 第170章

大明武侯. 第170章

作者:故筝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6-19 20:24:46 来源:书海阁

“母亲!”朱允炆突然斜里穿了出来, 正好凑上前去轻轻捏了捏吕氏的袖口。

这个举动由皇太孙做来,显得有些不知规矩了, 但毕竟朱允炆还年幼, 吕氏又并非严苛的性子。她低下头来,摸了摸朱允炆的脑袋, 笑道:“怎么到这边来了?”

朱允炆低声道:“跟着母亲来的。”面上全是孺慕之情。

朱允炆的模样生得极为乖巧,露出这般表情来自然很容易取悦人,但吕氏面上的表情却有些复杂,她轻拍了一下朱允炆的肩头:“既然来了, 那待会儿便与你父亲一同用些汤吧。”

朱允炆抿了抿唇, 攀住了吕氏的胳膊:“母亲与我来……”

吕氏做派端庄,朱允炆拖拽着她往外走的时候, 她也使不出大劲儿来挣扎, 因为那会令她模样失态。

看着吕氏被朱允炆哄走, 朱标不知为何浅浅松了一口气。

他拔腿再度往前走去。

等走了几步,朱标又猛地顿住,将身边的太监叫住:“待会儿到太子妃那处去,将允炆带过来见他四叔。”

那太监点了点头, 并未多嘴询问。

朱标这才放下了心, 快步走了出去。

·

因着有朱棣在侧的缘故,宫人们是无论如何都不敢怠慢的,捧上来的吃食都是上好的,明显和待陆长亭的时候是不一样的。不过陆长亭也并不在意这些,丝毫不会觉得对方欺他位卑。

毕竟一处有一处的规矩,他一介草民,现在顶多有个秀才身份加身,自然是不能用高规格待遇的,否则便是乱了规矩。

朱标跨进殿来的时候,朱棣正捏了块点心往陆长亭的嘴边塞。

陆长亭猛地打了个激灵,顿时想起了邹筑墨看破他和朱棣的关系那次……陆长亭劈手夺过了朱棣手中的点心,自己扔进了嘴里,一身气质顿时掉了光。周围的宫人都愣愣地看了他一眼。

等朱标走近的时候,陆长亭已经将点心咬到嘴里去了,只是因为块头有些大,一时间还没能完全咽下去。

朱标先与朱棣寒暄了两句,因着与这个弟弟并不十分亲近的缘故,朱标倒是没有过分与朱棣说些什么亲热话,那反倒会惹得人厌烦。朱标的目光很快落到了陆长亭的脸上,然后便见到了陆长亭与之前全然不同的一面。

年少有为这个词模糊了一些,而陆长亭脸颊鼓鼓,费劲儿往下咽着食物,身上的少年感顿时浓了许多。

朱标的眼神顿时柔和了许多。

他在朱家为长,当惯了兄长的角色,因为他早早就对陆长亭有好印象,此时代入到朱棣的部分感情,也并不奇怪。

“先坐。”朱标走到主位上坐下。

陆长亭和朱棣方才跟着落了座。

朱标随即又真的让人取了他的藏书来,一一摆在陆长亭的跟前,陆长亭也不急,他很有耐心地翻动着跟前的书,静静等待着太子妃吕氏出现的时刻。

朱标将他叫到宫中来,自然不是为了好玩儿,必然早早就安排了下去,好让他意外撞见那位太子妃。

陆长亭专注地翻着书,朱棣便闲在了一旁,朱标想了想,侧过身子主动与朱棣交谈了起来,好避免了将这个四弟冷落在旁。实则朱棣心头对朱标有些不快,并不想与朱标说话,但是……谁让他是长兄,谁让他是太子呢?

朱棣掩下眼底微冷的光芒,低声与朱标交谈了起来。

本来各自成年后,感情自然更加疏远,再加之朱棣又远在他方,兄弟二人自然更无话可说了。但朱棣早已不是当年的朱棣,在发觉到朱标有意与自己交谈的时候,他便从善如流地将话题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朱棣毫不避讳地说起北平,说起那些棘手的人和事。虽然他面上并无殷切或为难之色,但却让朱标在他的跟前有了作为大哥的感觉。朱标心下顿时有了别样的情绪,甚至还有意指点起北平的事来。虽然这对于朱棣来说,并非什么苦手到无法解决的事,但朱棣却始终很是认真地听着朱标说话。

朱标除了体弱,性子优柔一些,其它全部都是由名师大儒教出来的,更有洪武帝日日言传身教,再有朝堂事务以供实践……可以说朱标本身是极为优秀的,半点也不逊色。

朱棣将最初的那些冷意和不满统统压到了心底最深处,他专注地听着朱标说话,企图从中学到些什么,甚至是更了解自己的大哥。至于为何要这样去做,其实此时的朱棣还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朱标不知道此时对面的人,心底已经埋下了一颗不轨的种子。

就在殿中正热闹的时候,有太监在殿外报道:“太子殿下,太子妃携皇太孙过来了。”

朱标皱了皱眉,温和儒雅的面孔上闪过了一丝为难之色。

这点表面功夫他还是要做的,免得传入旁人耳中,便成了不懂规矩。

那太监站在外面等着,过了一会儿,方才小声道:“瞧着太子妃像是带了吃食来,若是凉了……”

朱标点点头,露出了颇为认同的表情:“说的是。”他顿了顿,又道:“都是自家兄弟,她身为皇嫂,前来送些吃食,倒也正好。”言下之意,便是将太子妃的前来解释作了皇嫂对下面弟弟的关照。这若是说出去,自然也没什么值得人挑剔的。

太监听了朱标的话,立即便转身去迎太子妃吕氏和皇太孙朱允炆了。

随着一阵脚步声近了,那二人的身影很快便出现在了殿门口。

朱棣没怎么见过吕氏,原本身为弟弟,也不应当如何打量嫂子。但是一想到朱标正是因为吕氏,而找上了陆长亭去做这样一件容易落埋怨的事,他便忍不住目光微冷地看向了吕氏。

他便要瞧瞧,这吕氏生得什么模样,犯下了种种过错,却还能得太子庇佑?

那吕氏还是穿着一身大红夹衣,手边牵着眉目清秀的朱允炆。

朱标正想要挥退宫人,但却突然想到若是殿中不留一个宫人,那岂不是反给人留下话柄?如此犹豫之下,朱标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而这时吕氏的目光落到了朱标的身上,她面上展露了笑颜,瞧着竟有些像是新婚的小妻子见到久不归的夫君,于是露出了雀跃欢喜的一面来。这放在端庄持重的吕氏身上,多少显得有些怪异。

不过最令陆长亭觉得怪异的,还是吕氏穿着这身衣袍时,明明也没什么奇怪出彩之处,和她从前打扮并无二样,但是这身大红夹衣却愣是被她重新赋予了别样的味道。

眉目竟是……有些妍丽。

这可不大像是过去的那个吕氏啊。

但若说这样的变化甚大,也并不。这些外表上的变化是细微的,平日绝不会有多少人注意到。但越是细微,才越是让人觉得毛骨悚然。什么性情骤变,都不如细水长流、不易让人察觉的变化来得可怕。因为前者尚且可以防备,而后者……也许你许久都难以发现其中不对劲之处。

陆长亭不自觉地摩挲起了指尖。

这样……可就有些麻烦了啊。

而就在这个时候,吕氏朝着朱标的方向加快了步子。成年人的腿自然要长上许多,她大步迈出的时候,朱允炆那小短腿实在有些跟不上,便在后面跑得有些跌跌撞撞。

但吕氏却丝毫没注意到这一点!

对于一个视丈夫儿子为天的温柔女子来说,会这样粗心大意,忽略年幼的儿子吗?

看来……吕氏的变化,还当真并非出自朱标的胡言。

这头朱棣也拧起了眉。

他也将这一幕幕印入了眼底。心中更是不快——果然!果然是个烫手的玩意儿!

吕氏对旁人的惊诧和冰冷毫无所觉,她走到朱标的跟前后,方才松开了朱允炆的手。她冲着朱标微微一笑,然后才低头去看儿子,低声道:“允炆还不快与父亲见礼?”

朱允炆看了看朱标,又看了看旁边的陆长亭和朱棣,先是叫了朱标,而后又突然道:“四叔。”“陆哥哥。”

朱棣冷淡地看了朱允炆一眼,对这个侄儿并无多少情谊。而陆长亭则是有些惊诧了,堂堂皇太孙,唤他一声“哥”?且不说辈分乱了的问题,这显然是于礼不合啊!

偏偏朱标和吕氏都对此没什么反应。

朱允炆这时候偏过头来,对着陆长亭笑了笑,小小年纪,笑容里竟像是还带了欣慰的味道。

陆长亭:……

朱允炆该不会是以为,那日他与自己说的话奏了效,于是才再度进了皇宫吧?

吕氏温柔的声音突然在殿中响起了:“膳房准备了些食物,汤是妾亲手熬的,太子殿下可要用些?”

陆长亭颇为不厚道地想。

这亲手熬的汤,如今才更可怕呢。

那厢吕氏定定地看着朱标。朱标原本听她说话的时候,还暗暗拧眉,但此时不自觉地与吕氏的目光对上,朱标便又骤地心软了。

吕氏的目光真真当得起“温柔如水”四个字。

她的眼眸好看极了,轻而易举地便让朱标回忆起了过往时光,朱标心底愈加地柔软了。

他转头看向一旁的宫女,那宫女手中捧着汤。

朱标笑了笑,自己伸手盛了汤:“你亲手熬的汤最是好喝不过……但日后还是莫要如此操劳了。”

吕氏面上笑意盈盈,没有丝毫变化,没有应和,也没有拒绝。

陆长亭看着这一幕,心都快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了。既然朱标已然疑心吕氏,怎么还能神色自如地盛起吕氏的汤。

朱棣倒是更清楚朱标的性子,他隐约能猜到朱标可能会立即将汤送入口中。但朱棣却什么都没说。

朱标搅动着碗里的汤,待它凉了凉,便舀了一些起来往嘴边送去。

宫人们对此见怪不怪。

太子妃贤惠,常亲手为朱标烹煮食物,正有些似马皇后的性子。正是因为如此,太子妃的地位很是稳固,洪武帝都对这个儿媳赞赏有加。而马皇后逝世前,言语间也透着对这位太子妃的深深满意。

所以太子妃做了食物来,太子立即吃下,有何不妥之处?

旁人见了还要嫉妒地道一声恩爱呢!

这厢宫人们还做着日后他们主子也传出个“鹣鲽情深”美好传说的白日梦,而那厢陆长亭已经忍不住低声叫道:“太子殿下。”他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去了,他实在想不明白,之前那样焦灼的朱标,怎么到了这时候,反倒是比谁都平静,仿佛没事儿人一样了。

朱标当然听见了陆长亭的声音。

吕氏这才跟着朱标一同朝陆长亭的方向看来,吕氏目光依旧温和,看不出半点责怪陆长亭打断朱标喝汤的情绪。

陆长亭不畏不惧,甚至还淡淡一笑,道:“殿下恕罪,长亭只是见到不解之处,忍不住出声求助于殿下。”

朱标笑了笑,道:“待会儿与我说说吧。”说罢,他竟是低头继续喝汤去了。

陆长亭:……

得亏他向来演技高超,方能维持住面上表情不变。

朱标当然不蠢笨,他不相信朱标会不懂他刻意出声提醒的意思,但朱标偏偏没有回应……那就只能说明,朱标最终还是选择了,我知道可能有危险,但我还是要喝汤。

陆长亭暗自磨了磨牙。这是怎一个作死了得!

他是难以理解朱标的心思。

身为太子,就算是再喜欢的食物,也决不能贪多。朱标喝了一小碗后,便将碗递给了身边的宫女。

吕氏面上笑容更深,甚至她还微微歪了歪脑袋,就这样笑看着朱标,这番模样隐约带出了些少女感。当然,吕氏年纪本来就不算大,正值美好年华,这般模样当然更令人心动怜惜。只是往日她太过自持,反倒削弱了身上的美好。

朱标对上吕氏这张面孔,竟觉得心底一阵舒畅。他……方才这样,是没做错的。

朱标肯定地想。

吕氏慢悠悠地转动着目光,扫过了陆长亭和朱棣。

而陆长亭很快又发觉到了吕氏身上一处不对劲的地方。

吕氏实在太过温婉了,目光都是分外柔和的。按理来说,这样的目光应当是让人见之便心生好感的,但陆长亭却愣是没能产生这样的感觉。而当他再仔细去观察的时候,终于发现吕氏的温柔之下,其实隐藏着深深的疏离,甚至是冷漠。

之前他同朱樉一同回到应天的时候,吕氏哪怕厌恶朱樉,却也与他们说了话,更别说吕氏跟朱棣并无龃龉,为何会直接无视朱棣,连一句话也不说呢?

再结合方才对朱允炆的表现……

陆长亭觉得对于现在的吕氏来说,怕是眼底就只能放下一个朱标了。除却朱标之外,别的一切都不再被吕氏看在眼中,包括……包括她的亲生儿子。

这还能说不奇怪吗?当然不能。

陆长亭在心底轻轻地叹了口气。上次在应天时,他是极为欣赏这位太子妃的,哪里能想到才几年过去,太子妃竟然便变成了这般模样。从这方面来说,他是不希望太子妃出事的。而因为朱标的担忧和为难,让太子妃变成了一个棘手的麻烦,从这方面来说,陆长亭也是不希望太子妃出事的。

偏偏一切都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过去。

吕氏并没有在殿中久留,毕竟还有别的人在,不能和太子独处,这似乎让她失去了留下来的兴致。

吕氏一走,一些宫人也跟着她走了出去,殿中顿时便显得空荡了不少。

朱允炆原本也是想要留下的,但朱标却不希望这些事被儿子听见,于是毫不留情地派人将他带走了。

待人们都走个干净,朱标这时也顺利驱走了宫人们。

他迫不及待地问:“长亭,究竟……究竟是如何一回事,你可能瞧出来?”

陆长亭低声道:“首先可以确认一点,太子的感觉并未出错,太子妃身上的确有异,她的性情变了。并非变得冷酷,铁石心肠。而是……”

“而是什么?”朱标再度迫不及待地抢了话。并非变得冷酷……这当然是最好的!但若并非是冷酷,那又是因为什么,才会驱使她做出种种冷漠的反应呢?

陆长亭抿了抿唇。

其实解释分析太子妃的心理都有些尴尬。颇有种窥破人家夫妻之事的尴尬感。

不过尴尬也只是一瞬的,毕竟陆长亭做风水师太久了,他从来不会因为这样的原因就难以启齿。

陆长亭清冷的声音再度在宽阔的空间里响起,甚至还隐隐带了点回音:“太子妃只是因为什么变故,从而导致她的眼中只能看进一个太子您,别的她都看不到眼里去。皇太孙摔倒她不管,只是因为她根本注意不到皇太孙。那宫女被打死她不管,也只是因为这在她的眼中是不需要被关注的事……就好比方才,您可有注意到?太子妃的眼中也仍旧只有您一人。四哥在此,太子妃却是一句话也没说。”

初初听时,朱标的面色还微微泛红,但是越往后听,朱标就越是忍不住脸色发白。

这根本不是什么夫妻间的情.趣,因为细细思量起来,竟是叫人惊心。

身为太子妃,将来……且不说这个。

单就她现在的身份,也绝不能如此!

“那、那该如何?”朱标急急地问。他与太子妃的感情不错,若非如此,也不会向洪武帝瞒下吕氏的种种行为,掩下了其中危险。陆长亭摇了摇头,面上淡定得出奇。

他见多了朱标这般表现的客人,只与众不同的是,跟前的“客人”乃是大明帝国的皇太子。

朱标触及到陆长亭面上冷静淡然的神色,心底顿时也得到了抚慰,情绪不自觉地跟着平静了下来。他忍不住抓紧了身旁的茶杯,低声道:“你……不必急,你慢慢说。”这话与其说是说给陆长亭听的,倒不如说更多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身为太子,怎能如此乱了阵脚?

陆长亭点点头,当然不会过分客气,他也就真的慢慢说了。

“是否源自风水的影响,有可能。”

“可能?”朱标显然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

“还得观太子妃的住处才知道,除此外,甚至还要再次瞧一瞧东宫。但这种可能性实际是很小的。”

“为何如此说?”朱标却仿佛认定了是风水的影响。

“太子曾经深受其苦,皇上必然无比挂心此事,又怎么能轻易再被人钻了空子?”天底下最好的东西都汇聚于皇宫了,洪武帝何等宠爱长子朱标?有了前面的例子,后面自然是更为小心。若当真是风水上又出了问题……

那陆长亭实在想说一句。

钦天监啊,你究竟有多少草包!

朱标的面色有些难看,他不得不承认,陆长亭说的不错。这种可能性很小……

“那……那若不是风水……还会是什么?”在政事上能干的朱标此时却露出了些微的茫然之色。

“还有可能是因为早年环境给太子妃留下了不好的情绪,或者说阴影,我们可以将它比作一颗种子,然后随着年纪渐长,身边环境变幻,身边的人变换,太子妃再次受到影响,不好的情绪得到助长,于是这颗种子最后成为了参天大树。这棵树屏蔽了人心底的其它感知和情绪,只留下太子妃最为之执念的。于是她的表现便和从前有了差别。”

简而言之,就是说,可能是抑郁导致的情绪变化,让吕氏潜意识里将朱标当做了唯一的可依靠的大树,所以从此她的眼里就只剩下了朱标,因为别的人只会让她感觉到危险和不确定,所以她便直接漠视了。

陆长亭觉得尤其那些生长在古代的女子,是最容易抑郁的吧。

“还有呢?”

还有就是人格分裂。陆长亭组织了一下语言,低声道:“也许是太子妃遭受了什么伤害,于是她的心底便渐渐滋生了自我保护的情绪,而这些自我保护的情绪,最终形成了另一个全然不同的人。”这个人格更极端,更激烈,所以她只愿意盯着朱标,而漠视其他所有人。

总不至于……是鬼上身吧……虽然,也许这种人格分裂,在别人看来就是鬼上身了,而抑郁在别人看来也就是疯了。

陆长亭低声道:“若是前者,太子妃会表现出对生活没有期待,觉得生死都可以置于身外,情绪少有高昂的时候。若是后者,她会有自言自语的时候。”

刚才吕氏表现得太过正常,两种都不太能瞧出来,只能指望朱标平日里的观察了。

此时朱标摇了摇头:“没有,她都不曾有过。”朱标说罢,自己也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不太能听懂陆长亭描述的二者有何分别,但他知道这些症状便和癔症疯病一般,堂堂皇明太子妃,如何……如何能是个得了癔症疯病的女子呢?

幸而……幸而都不是。

陆长亭也不知道是该松一口气,还是更为紧张。

若是这些问题,那么便与他没了干系,交给别人来处理便是了,他就不用再继续掺和下去了。偏偏,这些都被否定了……

可他不得不说,若是这些的话,那么此事怕是再难有挽回的地步,而若是风水之故,至少还有可挽回的余地。毕竟风水有迹可循,有法可解。

而抑郁症和人格分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开解的,而是要长期的心理治疗,以及辅助药物治疗。这些都不可能做到,太子妃便只有……死这一道了。

“还有便是……中了什么巫蛊,降头……”陆长亭无奈地道:“应该……应该也不是。若是巫蛊加身的人,会日渐衰弱。太子妃不对劲的时日已经不短了,但却面色红润,看不出半点不对劲的地方,自然不可能是巫蛊了。而中降头,也有个明显的征兆,那便是人的上眼白会有一道竖线,灰色为符术,黑色为降头术。”

朱标从前哪里听过什么降头术,此时听得浑身发冷。

吕氏柔美的面孔频频从他脑海中闪过,勉强抚慰住了他那颗越发冰凉的心。

“所以……如此一排除,倒是风水的可能性最大了。”

陆长亭没说话,照他看来,什么可能性都不大。他低声道:“太子可请过太医为太子妃瞧一瞧?许是误食了什么东西呢?”

朱标叹气道:“昨日我已经请太医瞧过了……没结果,瞧上去一切都好。”

陆长亭只能再次叹一声。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朱标这是铁了心的,要让他认下这是风水之故啊!朱标马上又道:“若是长亭方便,明日我便带长亭再在东宫中走一走……”此时在朱标的眼中,陆长亭已然比钦天监要值得信任百倍了。

朱棣始终在一旁冷眼看着,没有插嘴说一句话。

在他看来,太子妃是死是活,都与他的长亭无关。那太子妃既然有了过错,朱标却还为这样的人,拉着他的长亭下水……朱棣心中更加泛起了冷意。

此时朱标迫不及待想要带陆长亭去看东宫的举止,更令朱棣不喜。

但朱标哪里会顾忌到朱棣的心思呢?

想着洪武帝的生辰就快到了,陆长亭便应下了明日的东宫之行。当然,太子妃的居所也是要去走一走的,只是朱标没有挂在嘴上,陆长亭却不会忘记这一点。

朱标揉了揉疲累的眼角,让人送着他们出去了。

陆长亭和朱棣步履不紧不慢地跨出了宫殿。

陆长亭缓缓松了一口气,他有些想要去握一握朱棣的手,但是又碍于还在宫中行走,最后只能强行忍下了。

陆长亭对情绪极度敏感,尤其是朱棣的情绪。还没走出那宫殿,他便感受到朱棣的极度不悦了。朱标与他说的话越多,朱棣就越是不悦。他当然知道这并非出自吃醋,而是因为在朱棣看来,他就是这样无力的、眼睁睁的,看着朱标拉着陆长亭去做一件高风险的事。

这种滋味儿肯定糟透了。

所以他才想要安慰朱棣,起码可以将自己掌心的温度传递给对方。

两人面上挂着如出一辙的冷淡,只是一人因为心头不快,一人则是因为忍着牵手的欲.望。

因为两人平日也常这样表现,旁的人倒是没觉得诧异。

等出了皇宫,燕王府的马车已经等在外头了。赶车的是程二。两人一上了马车,自然就没了什么顾忌。反正程二是极为信得过的。

陆长亭想也不想就一把握住了朱棣的手,然后低低地叫了一声:“四哥。”

朱棣的情绪骤然被拉了回来,他转头看了看陆长亭,低声道:“怎么了?”冰冷的味道消失了个干净,他拿出了自己此刻最大的耐心和温柔。

陆长亭心底软了软,低声道:“四哥莫要生气。”这句话说的有些没头没尾。生谁的气,生什么气?

不必多说,朱棣已然知道他的意思。朱棣紧闭着唇没有说话。他当然是生气的,气朱标的过分,更气自己的本事不够。

这时候的朱棣哪里知道,日后的胜利者正是他自己呢?

陆长亭看了看朱棣面上的情绪,发觉到他的情绪还有些不稳,于是伸手悄悄勾了勾朱棣的小拇指,甚至还像是不经意间一样,磨蹭过了朱棣的腿。过于暧昧的动作在朱棣身上点了一把火,于是效果奇佳地让朱棣再没有了生气的机会。

朱棣将陆长亭用力揽在怀中,陆长亭觉得自己的胳膊都有一点点疼,但是想到这样的姿势也算是一种极好的发泄方式,便干脆放弃了挣扎,就这样任由朱棣将自己狠狠扣在他的怀中。

而这个动作过后,朱棣什么话都没有再说,别的动作也没有。陆长亭只是从他下.身某个部位的变化,才感觉出来了他此时并不是呆滞的。

车厢里静寂极了,一时间只能听见车轮滚动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朱棣方才贴着陆长亭的脖颈道:“长亭与太子说,太子妃的眼中只有他一人?因而才对旁人漠视?”

陆长亭点头。

“不是巫蛊,也不是降头?”

陆长亭犹豫了一下:“我对这两样并无多少研究,但应该不是的。”

朱棣似乎在他耳边轻叹了一口气,似乎还带着些惋惜的味道。

陆长亭当时便愣住了,他不确定地叫了一声:“四哥?”他以为自己方才听见的都是错觉。

朱棣这才又道:“可惜了……若世上真有这样的法子……”

“真有,如何?”陆长亭有些想不明白朱棣此时话中的意思。不过朱棣这会儿没了方才的不悦,就已经很好了。

朱棣贴得更近,嘴唇几乎碰到了陆长亭的耳垂。陆长亭身上敏感地微颤了一下,随后就听朱棣压低声音,带着迷醉人的音色,还带着一点儿不怀好意的味道:“若是真有,我便恨不得让长亭变得眼中只有我一人,待旁人都视若无物才好。”

陆长亭万万没想到他口中会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陆长亭以为自己会肉麻到不行,但现实却是,他的耳垂泛起了红,心跳加快,甚至四肢都有种如同过电般的酥麻感。陆长亭颇为无奈,难道他骨子里还是个受虐狂不成?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方才朱棣展现出的强烈的庞大的占有欲,的确会点起人的肾上腺素。

陆长亭不自觉地掐住了朱棣的手背。

而朱棣的目光紧紧盯着陆长亭白皙中泛着红的耳垂,眼底渐渐浮现了些迷醉的味道。哪怕只是瞧着长亭的耳垂,他竟也有种“情.色”的味道……于是朱棣不受控制地伸出舌头轻舔了一下。

陆长亭忍不住再度颤了颤。他很快想到了外头还有个程二,外面还围着太监、侍卫……于是陆长亭一把推开了朱棣,朱棣毫无防备,就这样被他推开了。

陆长亭觉得这样下去,实在太容易从擦枪走火发展到大战一炮的,待会儿下马车那还能看?

朱棣被推开之后,明显露出了没被小白兔填饱的大尾巴狼的不满……

陆长亭这时候突然接回了上一个话题,道:“若是我变成了那样,那我也离死不远了。”生活中从来就不是只有“爱情”,若是他眼中只剩下了朱棣,那还了得?且不说他自己会想死,周围的种种因素加身,他也总会死的。

朱棣被惊了一跳,忙抬手轻抚过陆长亭的头顶,低声道:“四哥胡说的,莫要与四哥计较。”

陆长亭浅浅松了一口气。看来朱棣也不会与他计较,他让他欲.求不满的事了。

车厢内重归于安静。

又过了一会儿,陆长亭才低声问:“明日四哥还和我一同进宫吗?”

朱棣皱了皱眉:“不了,明日……明日你也推了。”

陆长亭一怔:“为何?”

朱棣冷声道:“虽说太子之请,无人可拒,但你却不必那般鞍前马后为他操劳。明日随我去见白莲教的人。”

陆长亭想了想,也就点头了。的确……小人物不能反抗大人物,但却可以让大人物知道,小人物也并非挥之即来的人。

待回到燕王府后,二人都没再提起马车上的话,他们早早洗漱过后,便分屋睡了。

燕王府人心不齐,朱棣如今想要维护住陆长亭的心思一日比一日强烈,自然不愿在应天轻易暴露了他同长亭的关系。

……

月上中天。

年纪不大的宫女被驱出了院子,昔日与她同住的姐妹在里头奚落她。

“她都被赶到小厨房去劈柴烧火了,怎的还有脸来与我们同住?”

“正是正是,我听总管说,她可是得罪了王爷,我们可不愿再沾上她,惹得一身骚!”

“诶,这是她的鞋没拿走呢……”

“给她扔出去罢……”

那宫女咬住了唇,泪眼盈盈。是……是她做错了吗?

可、可她们不都素来如此吗?

宫女在院外蹲下,想要回想从前在宫中的生活,但是此时细细一想,竟是有些想不起了……好半晌,她才隐约记起当年宫中姑姑说的话。

“我们是奴是婢,生死都是皇家的,皇家的主子便是我们伺候一辈子、效忠一辈子的对象。若是哪日得了好的去处,也莫要得意过头,便忘了自己的原形……”

·

翌日,天亮起。

陆长亭难得一个人睡,他睡得竟是有些不大安稳。他早早起身洗漱完毕,又换了一身衣裳。朱棣仿佛与他心有灵犀一般,竟也是早早就醒了。

两人用了早饭。

随后便听人报,太子的人来了。

这方话音刚落下,又听人报,皇上派人来了!

这后者自然更非比寻常,那前来报信的奴仆脚快得仿佛要飞起来了一般。

朱棣亲自起身迎了人。

朱棣正要替陆长亭拒了太子那边,却见洪武帝派来的公公笑道:“这位可是陆公子?”不待陆长亭回答,那太监随后又道:“皇上要召见陆公子,说是许久未见了。”

陆长亭微微惊愕,他对老朱家可没什么作用了吧?洪武帝怎么会召见他?

其实那太监传完话也有些惊讶。这陆长亭从前是有点本事,但那也只能算是微末本事,如何值得皇上召见呢?

太子这边的人,燕王府的人……大家都是这样想的,他们都猜不透皇上的心思。当然,若是猜透了那还了得?所以那太监没有再多想,只是在陆长亭的跟前将自己的言行放得更为尊敬有礼了。

有了洪武帝的话,太子那边派来的人也只能灰溜溜地回去了。

陆长亭整饬一番后,便跟着朱棣一块儿上了马车。

只是马车并非往皇宫去,陆长亭忍不住问:“这是……这是往刑部去?”毕竟白莲教的人犯似乎被刑部的人带走了。

朱棣摇头:“是诏狱。”

陆长亭小心地掀起车帘看了一眼,勉强从这条路上找出了一点熟悉感来。看来的确是往诏狱去的。也是,白莲教的事何等重要,动用诏狱也并不奇怪。

很快,马车就停住了。

朱棣和陆长亭先后下了马车,随后陆长亭便一眼瞥见了旁边灰扑扑的马车。

那马车虽然看上去极为不起眼,但是陆长亭却觉得那说不好便是洪武帝的座驾。

朱棣趁着旁人没注意的时候,暗暗捏了一把陆长亭的手,道:“走吧。”

陆长亭点头,跟着一块儿走了进去。

熟悉的一条道,倒是没刚进来的时候那样惊奇了。陆长亭波澜不惊地走过诏狱的小道,然后抵达了关押白莲教人犯的地方。紧接着,陆长亭还听见了一个极为熟悉的声音。

“放我……放我出去……”那声音虽然有些嘶哑了,但却能让陆长亭清晰分辨出来,那是杨清的声音。陆长亭微微挑眉:“他倒是有骨气。”这么久都没来求过他。

朱棣却是冷冷一笑:“哪里来的什么骨气?早在我们从北平出发之后,他便已经熬不住了,还想要拜托送饭的士兵来求你。只是我的亲兵向来憎恶白莲教的人,哪里会传达他的话?还是他闹得多了,最后我才知道了。”

“啊。”陆长亭倒是不怎么惊讶,“原来也就只能逞一逞嘴上之能了。”

朱棣轻笑一声:“正是。”

陆长亭别的话倒是没多说,因为他不知道洪武帝此时在何处,说了不该说的话便不好了。

倒是朱棣无所顾忌,他推了推陆长亭的背,低声道:“可要去瞧瞧杨清?”

“走吧,去瞧瞧。”陆长亭还真有些好奇,那世人皆醉我独醒,一味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杨清,如今到底变成了什么模样。

他们拐过了弯儿,眼前顿时变得开阔起来。

这时,陆长亭才听朱棣道:“父皇怕是要有一会儿才会过来。”

陆长亭点点头,看向了不远处的栅栏。

里头正是杨清。

杨清隐约瞥见了一个人影,但他因为过分的饥渴劳累,视线极度的模糊,所以他并未能看清那里站着的是陆长亭。他只隐隐知道,周围的人似乎都很尊敬那中间拱卫着的人。于是杨清跌跌撞撞地扑到了栅栏上:“放我出去!救我,救救我……我是北平的廪生啊!我是秀才啊!你们、你们怎能如此对我?”

陆长亭正要开口说话,却有一个低沉的声音先他一步响起了:“秀才?”这道声音里暗含着威严,同时还暗含着些许的苍老。

还能有谁?

洪武帝!

陆长亭马上闭紧了嘴。

朱棣转身行礼,陆长亭也紧紧跟随行礼。洪武帝摆了摆手:“老四,长亭不必多礼。”口吻倒是一如既往的慈和。当然,陆长亭若是不知道洪武帝其人何等可怖,他怕是也只会觉得跟前的人只是个慈和的老人。

里头杨清并未听清外面行礼的声音,但他听清了那“老人”问他“是秀才?”,又对旁人说“不必多礼”。这人是有地位的!

杨清当即觉得来了救星,他嘶声叫道:“是,我是秀才!我将来是要做进士的!是那陆长亭,燕王府的陆长亭,他同燕王一起坑害我……”

洪武帝面色怪异地笑了笑:“秀才?陆长亭和燕王坑害你?”

杨清还未听出洪武帝话中不对劲的地方,他继续频频点头:“是、是……就是他们,请大人明察!”

陆长亭干脆闭了嘴,好整以暇地和朱棣站在一处,等着杨清继续说话,哦不,或者应当说是继续作死。

“你可知道我是谁?”洪武帝大约是许久没见过蠢得这样清新、这样脱俗的人了,所以还难得问了杨清这样一句话。

杨清怔怔地问:“谁、谁?”

洪武帝当然不会再亲自开口了,他身边的太监厉声斥责道:“好大胆的秀才!睁开你的狗眼瞧清楚,天子至尊于此处,你竟敢放出这些狂言,污蔑燕王!”

杨清仿佛被一道惊雷击中:“皇皇皇皇、皇上?”那一刻,慌乱,畏惧,害怕……全部纠结在一处,最后却都消散了,反而涌起了莫大的喜悦。

平常人,谁能见皇上呢?他却见到了!这难道不是天大的机遇吗?他不要什么燕王了,他要……求皇上放了他!

杨清跪地叩头,先晕乎乎地行了个大礼,然后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自己无辜被燕王捉拿……

“学生是无辜的啊,学生连犯了何错都不知晓……燕王、燕王怎能如此待学生?圣上英明,请圣上还学生一个清白啊!”

陆长亭嘴角微抽,还是没插话。

听这话,杨清离把自己作死,已经不远了。

果不其然,此时洪武帝已然失去了最后的耐性,他冷声道:“何错?无辜?哼!”这一声冷哼挟裹着威严气势。

杨清双腿发软,脑子里因为情绪起落太大而疼得像是要裂开一样。

洪武帝斥道:“你父亲乃是白莲教反贼,这便是错处!何来无辜之说?好一个秀才!若是让你这等人真进了朝廷,那还了得?”洪武帝原本还没这般气愤,但听杨清亲口承认自己是秀才之后,洪武帝心中的怒火便层层攀升了。

秀才,乃是为国家朝廷输送人才的群体啊!

白莲教却能混入其中,若是真进了朝廷,那岂不是巨大的危害?洪武帝不知道有多少个这样的秀才,不知道是否已经有人混入,但此时杨清出现在了他的跟前,自然便承担了洪武帝最大的怒火。

杨清呆坐在那里,面上神情呆滞,喉中发出了咯咯的声响。

他……

他爹是白莲教的人?

他爹毁了他的大好前途?

一股巨大的怨恨席卷了杨清,他恨到极致,竟是一头栽倒了下去。

有锦衣卫打开门走了进去。

也就一会儿的功夫,陆长亭便听锦衣卫道:“皇上,没气儿了。”

陆长亭一怔,这杨清……这么脆弱?就这样生生将自己气死了?

朱棣对这个结局并不意外,面上神色不动。

没想到对象这么禁受不住他的怒火,洪武帝微微平息了一下情绪,突然转过头来,看向了陆长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