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大明武侯. > 第199章

大明武侯. 第199章

作者:故筝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6-19 20:24:46 来源:书海阁

洪武帝是个极为重视火器在战场上投入使用的人,因而在问过蓝玉、朱棣等人以后, 他便将目光落到了陆长亭的身上。

明朝时是设有专门火药厂的, 而此时站在陆长亭身旁的, 便是督造火器方面的专家。

那男子当然是身负真学识的, 毕竟此时正值明朝鼎盛时,洪武帝对火器极为看重, 普遍配备到了军队中去, 当然也就不会容得有浑水摸鱼之辈。

而这男子进殿以后,目光也基本黏在了迅雷铳的身上。

陆长亭侃侃而谈,将其优缺点都道了出来。

蓝玉在一旁闻言, 不由得多看了陆长亭两眼。这哪里是什么风水物?齐王也着实太看走眼了!相比之下,能将这人笼络到身边的朱棣, 就着实有眼光多了。

此时洪武帝越听面上喜色越甚。

待到陆长亭说完之后, 洪武帝便毫不吝啬地夸道:“长亭倒是赤诚, 竟是分毫不漏地将这缺点都说清楚了,倒是不担心奖赏因此而有所削减。”

陆长亭淡淡一笑, 并不露出骄傲之色。他心中暗暗道,可不就趁着这个时候刷好感度吗?此时对于他来说, 什么都不值钱, 唯有洪武帝的青睐最为值价。

而这一手也的确不出他的所料,使得洪武帝满心欢喜,看向他的目光越发激赏起来。

陆长亭身边的男子站出来, 奉命将迅雷铳检查了一番, 最后也说了和陆长亭一样的结论。这说明陆长亭半点假话也没说。洪武帝的目光越见慈和, 当即便赏赐了陆长亭一些金银宝钞。

陆长亭恭谨地接了。

而旁边的人却表露出了疑惑不解。

立了这样的功,刚才还颇得皇上青睐的模样,怎么却只得了些钱财?可见未来怕是个没什么前途的。众人一时倒也没放在心上。看向朱棣的目光也有些嘲讽。

燕王身边的人还是差些火候的。

这些人不知道,陆长亭心里却清楚得很。

洪武帝并非什么吝啬之人,若是吝啬的话,他便不会走到今日的位置上了的,陆长亭心底清楚得很,洪武帝此时赏赐得越少,其实日后赏赐得便越重。这是要积累到那时候,给他更好的赏赐!而时机在何时,那无疑是他考过科举了之后……

算一算时间,倒也差不多了。

这次北伐结束,他便该回到北平安心读书去了。

陆长亭不着痕迹地扫过旁边的人,将他们嘲讽的目光收入眼底,心中暗暗一笑。

而后便轮到了蓝玉等人的封赏。

朱棣得了夸奖和许多赏赐,亲兵也得到了扩充的机会。

众人看着他的眼珠子都红了起来,燕王实在是好运啊!他们此时都还未意识到,将来朱棣还会是何等的战功赫赫,一直到手中战功多得令皇太孙都感觉到了威胁的地步……

相比之下,本该大放光彩的齐王朱榑就此次封赏中显得不起眼多了。而有了这两人摆在一处作对比,洪武帝越看朱棣便越觉得此子有自己当年之风,心中更是欢喜。等到下了朝,便将两个儿子都叫到宫中去了。

陆长亭自然就该乖乖出宫去了。

只是他没想到,他刚从大殿中走出来,便有太监上前来相请:“陆公子,太子殿下有请。”虽然已经许久不曾见到陆长亭,但这太监却记得有人惹怒了这位陆公子的下场,因而姿态恭敬得不能再恭敬了。

陆长亭顿了顿脚步,心道,这端本宫不会又出了事吧?

不过陆长亭此时心中还记挂着吕氏居所的未解之谜,因而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当即就转身跟着那太监往端本宫的方向而去。

朱标已然搬回了之前的宫殿居住。

毕竟吕氏之事出了之后,后头住的宫殿也就显得不安全了,倒还不如之前被陆长亭下手改造过的地方更让人觉得稳妥。

陆长亭踏进殿中的时候,便见着了坐在主位上的朱标。

朱标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随后站起了身慢步朝他走来。

这一见,陆长亭不免有些惊讶。

朱标怎会瘦了这么多?

太子的衣袍自然是月月都会做新的,他身上的衣服倒不至显得宽大,但是陆长亭依旧瞧出了他衣衫包裹之下的羸弱。除此外,朱标的脸色也显得不大好,瞧上去带着一种病态的憔悴,和从前吕氏出事的时候,模样颇为相似。

这是吕氏走后,太子便一直为此伤怀的缘故吗?

陆长亭没有掩饰自己眼底的疑惑,快步走上去,朝着朱标见了礼。

“长亭不必如此多礼。”朱标一边温和道,一边伸手将陆长亭扶住了,袖子随着他的动作微微向后退去,陆长亭一眼就瞥见了他细瘦的手腕。

站得远了都还好些,越是近,朱标的消瘦也越是明显了。

陆长亭暗暗心惊。朱标都这副样子了,洪武帝难道没有动怒?

陆长亭直起腰来,目光不经意地打量过了朱标的脸庞。

朱标眼下带上了浅浅的青黑色,他的脸色苍白,印堂之上隐隐泛出青灰之气。但是等细看时,这些仿佛又只是自己的错觉。“看什么?”朱标出声问,随即他笑了笑:“我近来身体不大好,瞧着是否比之从前憔悴许多?”

陆长亭一时间却有些说不出话来。

他早已知晓历史,所以从一开始就是将朱标分在了另一个阵营。他也更知道朱标最终会病死。若是从前,对于他来说,也就是一个历史书上的名字没了而已。但是当朱标屡次释放善意,毫不掩饰地对他寄予厚望,如此几年下来……再见到朱标这个模样,陆长亭就觉得有些难以坦然接受了。

眼前的人已经从那个冰冷而死板的史书上的名字里脱离了出来。

朱标拍了拍他的肩,随后带着他到一旁坐下。道:“倒也没什么大碍,只是身体比起从前虚了些。”说完,朱标自己也不知道想起了什么,骤然沉默了下来。

陆长亭见状不由皱眉。

朱标的种种表现都在说明,他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都在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洪武帝不可能没有发现吧?

陆长亭掩去了眼底的光,低声道:“太子身体康健就好。”

“此去感受如何?”朱标笑了笑,问。

陆长亭愣了愣,低声将这次北伐的经历说了出来。

“长亭果然未负我所望,竟是连火器也有涉猎。”

陆长亭摇了摇头:“不过是想着做点儿风水上的改动,在师傅的帮助下方才有了改进。”真将这功劳揽在身上,他倒是脸红。

朱标微微凑近些,问:“长亭可喜欢上了行军打仗的生活?”

陆长亭一怔,这才反应过来朱标询问此次北伐的事,是为何意。原来是担心他为眼前一时的荣耀所迷,干脆投军去了。陆长亭颇有些哭笑不得,这当兵打仗未见得是什么好事吧?

陆长亭摇了摇头:“还是呆坐着不动更好。”

朱标忍不住笑了:“原是懒的。”说到这里,朱标话音一转:“那你读书可有上心?”

陆长亭顿时有种被父亲关怀的错觉。

不过朱标的年纪的确比他大上许多,也称得上是长辈,而朱标一直以来的姿态也的确是如此的。

陆长亭微微低头,道:“自是不敢忘的。”

朱标这才松了一口气,笑道:“那便好。”不过,他脸上的笑容很快就凝固了:“但乡试没有几月了,长亭可要上心了。”

陆长亭闻言不由一怔。近来事情太多,他还真有些忘记这回事了。

“在八月?”

“正是。”

陆长亭暗暗琢磨了一下,那这么一来,他得快些回北平去了。乡试由各布政使司举行,他得早早回去,还要拜见邹先生,还要去见一见道衍……

这么一想,竟是时间紧迫了起来。

朱标低声道:“也没别的事,就是听闻你到应天了,便将你叫过来问一问学业。你去吧,我便在应天等你了。”

陆长亭心中一颤,多少还是有些触动。他站起身来,躬身道:“谢太子。”

朱标又命人取了自己的手札来,交到了陆长亭的手中:“虽你身边已有大儒,但我也总有些放心不下。哦,对了,允炆也惦记你许久了,你去见一见他。”

陆长亭有些疑惑。朱允炆惦记他?

眼看朱标颇有些体力不济的样子,陆长亭倒也没有久留的意思,毕竟他并非医生,到最后,他也只能说一句:“太子保重。”随后便跟着两个小火者出去了。

只是陆长亭走出来没多远,就让人给截住了。

来的居然是洪武帝身边的太监。陆长亭曾经见过几面,自然一眼就认了出来。

那太监微微一笑,冲他躬身道:“陆公子,陛下有请。”

陆长亭抿了抿唇,心底隐约明白了怎么回事儿。他点了头,让太监在前面领路,然后告别了那两个小火者。

洪武帝定然是知道朱标身体状况的,恐怕御医也没法子了,所以洪武帝也只能放任了。而现在他回了应天,洪武帝肯定要叫他去问一问,朱标之所以会如此,是否是风水又出了问题。

不过陆长亭心里早已有数。

太子住所风水并无问题。

据他所察,朱标之所以会如此,一是之前风水遗留下的妨害,二是朱标自己有心病。从吕氏去了之后,他就有挥之不去的心病了。

恐怕……恐怕也真只有眼睁睁地看着朱标离世了。

跟前的太监提醒他到地方了,陆长亭忙掩下了心头的千头万绪。他进入到大殿中,拜见了洪武帝。

等抬起头来,陆长亭发现,殿中竟然除了他、洪武帝和一名太监之外,再无别的人。

就连朱棣的身影都不见。

而殿中静悄悄的,缓缓地给人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洪武帝冷眼盯着他打量了很多,这让陆长亭心底多少有些不快。都说这圣心难测,还当真是如此。之前在大殿上的时候,洪武帝还高兴地夸着他。这会儿见了,倒是又变了副面孔。

换个心理承受能力弱的,恐怕已经忍不住腿软跪倒了。

“长亭可是去见太子了?”洪武帝问。他的称呼显得亲近,但语气却是淡淡的,叫人察不出半分亲近的味道。

陆长亭恭敬地应了:“是。”

“你看太子如何?”洪武帝又问。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陆长亭觉得有些头疼。

一个父亲,会喜欢别人说自己的儿子不好了吗?当然不会喜欢!尤其洪武帝这个位高权重,又一心看重太子的父亲!在他面前措辞就更要小心了。

但是太子的身体的确不大好了,脸色苍白,眼下青黑之症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陆长亭要是还睁眼说瞎话,那不就是欺君吗?

陆长亭吐出胸中的郁气,抬起头来,眉头微皱,道:“我瞧太子身体欠佳。”

洪武帝冷声问:“那你知道是为何吗?”

陆长亭不慌不忙地道:“我虽不通医理,但我心中斗胆有所猜测。”说完,陆长亭就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那你瞧如今的太子宫,可有风水异处?”洪武帝的声音更冷了。

陆长亭摇了摇头。

“那你知道日后若是有异处被发现,而你今日却未能告诉朕,会是何下场吗?”洪武帝冷声道。

这话一听,陆长亭就有点不大痛快了。

他知道洪武帝是护子心切,他也知道洪武帝是逼他尽心尽力。

可能真的是高位坐得久了,皇帝便真不大在乎别人的想法了。

洪武帝这不就是强盗行径吗?

他陆长亭也并非万能,难道日后真有了疏漏,洪武帝就要杀了他?

陆长亭迅速将心底的不快压了下去,他在洪武帝面前拜了拜:“我知道。”

“那你可知道太子如今这般,该如何解?”

陆长亭低声道:“我确实不通医理,我只知道,身体虚弱便该养着。”

“养着……”洪武帝似乎是叹了一口气,随后换了个慈和的口吻:“长亭,当真无法了吗?”

“风水之患,我已尽力。而心病,我着实无法。”若有法子,也许他会冲着这几年朱标对他的照拂,而尽心去救他。但眼下是没法子的……想到这里,陆长亭不仅也有一丝茫然。

这是历史道路的必然吗?

那以后的朱樉……朱棣……他们的命运呢?

陆长亭心底猛地一颤,心情陡然沉了下去。

洪武帝瞥见了陆长亭面上低落的神色,又见他神色确实不似作伪,心底顿时觉得舒畅不少,心道,果真还是个记得恩义的,太子待他的好,他倒没有忘记。到这里,洪武帝也就信了陆长亭的话。

洪武帝彻底压下了冷酷的味道,慈和地问道:“这几月读书可有松懈?”

“心系太子,不敢有半分松懈。”陆长亭躬身道。他知道洪武帝听这样的话,毕竟洪武帝一心偏爱长子朱标嘛。

洪武帝果然越见慈和,道:“嗯,不骄不躁,甚好。”说完,洪武帝又赐了些通宝下来。

就在陆长亭以为他会立即让人送自己出去的时候,却听洪武帝道:“长亭先在宫中留上几日吧。”

陆长亭暗暗皱眉。留在宫中做什么?

洪武帝没有要多说的意思,当然也不会过问陆长亭的意见。这句话只是代表通知而已,他挥了挥手,便有太监过来将陆长亭带了下去。

罢了。

无非就是心挂朱标的安危,终究还是不舍得就这样轻易放他走而已。

留就留吧,留不了几日,洪武帝照样得将他送出去。洪武帝已然将他当做太子未来忠实的臣下,又怎么会愿意这样耽误了陆长亭的前程呢?想到这里,陆长亭也忍不住皱眉。这钦天监未免太没本事了些!倒是累得次次都让他去上阵!

陆长亭与皇宫打交道的次数也不少了,因而他并不觉得拘束,有小太监在前头领路,他反倒显得惬意极了。只是没几步,陆长亭便撞上了不该出现在此处的人。

一名女子同一名少女被宫人拥簇在正中。

瞧打扮,前者分明是后妃,后者应当是公主。

后妃应当来不了前头吧?

陆长亭只淡淡扫了那女子一眼,竟是觉得有些眼熟,陆长亭搜寻了记忆。没多久,陆长亭就沉下了脸色。

许久不曾见,他差点认不出这女子的身份来。

这不是正是当年在晚宴之上,先瞧上他,后又嫌弃他的李妃吗?他还当她早该失宠了。毕竟那般没有脑子的人,洪武帝还会喜欢?没想到,还真能再遇见她。可见是半分没有失宠的……

陆长亭心底冷笑了一声。

纵然洪武帝对他表现得再如何慈和,但到底还是没将他看在眼中。

陆长亭倒不是觉得如何生气,只是骤然见了李妃,实在有些坏心情。

那头的李妃也一眼就看见了陆长亭,到底身处深宫,李妃并不知道这几年陆长亭得了太子和洪武帝的青睐,更不知道陆长亭刚在北伐中也小出了风头……

所以当李妃见着陆长亭的时候,脸色骤然就变得难看了起来。

不止陆长亭没有忘记她,她也没有忘记陆长亭。

毕竟少年容貌实在太过出色,只消看上一眼,便无人能忘却。这会儿认出了对方来,李妃心底甚至还浮动起了些微的怨愤。她顿住脚步,问身边的宫人:“那陆长亭怎会在此?”

宫人摇了摇头,他们哪里会知道呢。

李妃踹了一脚宫人:“愣着做什么?不会去问吗?”

宫人只得缓缓挪到了陆长亭的跟前来。

那宫人倒也是个眼拙的,稍聪明些的就该看出来,给陆长亭引路的是洪武帝宫中的人。

那宫人笑盈盈地问道:“这宫中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人行走?”

小太监一愣,道:“你是哪个宫的?后宫中人,怎在外宫行走?”

宫人呆了呆,一时语塞:“奴婢乃是、乃是李妃宫中人。这……这是奉命领公主来见皇上。”

那头李妃见到自己的宫人竟然反被对方质问,当即就沉不住气了,主动上前两步,但到底没敢走得太近:“这等人怎会在宫中?”说着,李妃便指了指陆长亭。

陆长亭冷冷地回视了一眼。

李妃心下莫名有些慌乱,总觉得这人的目光实在刺人得很。偏生此时她身旁的少女拽了拽她的袖子,低声道:“李妃,这人是谁?倒是长得好模样。”说着,少女脸上还见了羞红之色。

这少女正是李妃的女儿。

李妃闻言,脸色大变,不由想起了当年自己错将粪土当成了璞玉,险些就将这人列为驸马之选的大耻来,心底好一阵不痛快,于是她的口吻也就有些难听了:“这人莫不是燕王带进来的吧?燕王怎的这般不通宫中规矩……”

小太监见她越说越不像话,也只能无奈地出言顶撞了:“陆公子乃是皇上召见而来,奴婢此去,正是为陆公子安排入住东宫。娘娘可有别的事?”

皇上召见?

入住东宫?

李妃脸上的颜色一下子就变得好看了起来。

她记得当初皇上也是瞧不上此人的啊……总不会才堪堪几年过去,这人便翻了身罢?可一个只会些风水玩意儿的人,能翻什么身?

李妃僵在了那里。

小太监也不理会她,马上躬身告了退,领着陆长亭走了。

少女恋恋不舍地望了一眼陆长亭的背影。她身处深宫,少有见着外男的时候,因而不过见了陆长亭一面,便觉得他身上风姿乃是世间少有,实在引人迷恋。

李妃一转身,见着女儿这般少女怀春的模样,更觉气不打一处来。

“还瞧什么?”李妃冷声道。

少女犹不知李妃心中的不快,她拉了拉李妃的袖子,娇声道:“父皇不是要为我定夫婿吗?我瞧方才那位公子倒是很好……能在宫中行走,想来也不是什么可小觑的人物……”

还不等少女将话说完,李妃便急不可耐地打断了她:“你在胡想些什么?这样的人,怎能配得上你?”

李妃还嫌不够似的,不仅将陆长亭损到了底,还将少女好生教训了一通。

少女被数落得泪眼婆娑,不敢再提了。

明朝公主能为自己做主的几乎没有,那少女本也只是一时胆气上来,才敢说了这样的话,之后便深藏心底再也不敢提上半句。

李妃冷笑道:“之前倒是有公主瞧上他的,你看有谁嫁了他了吗?不都是嫁了王公大臣之后?”越说,李妃便是痛恨自己当年瞎了眼,怎么一时犯蠢,差点瞧上这人。

少女唯唯诺诺地应了。

李妃此时却不知道,日后她会是何等悔恨。

她的确是瞎了眼,是瞎了眼没瞧出来对方身上的惊世光华。

这厢李妃一时口上痛快了,却不知道小太监转头回去就将此事告知了洪武帝。洪武帝这才迟钝地想了起来,当年李妃似乎口舌蠢笨,言语间颇有些羞辱陆长亭。洪武帝想到了朱标,又想到了皇太孙。

太子身边才华出众的能干人并不少,但却独独缺少正当年少,又满腹本事的人。

一个位分不高的后妃。

相比一个未来长子的得力手下。

孰轻孰重,太容易得出结果来了。

洪武帝命人将李妃打发了回去。

而李妃膝下的公主也很快被许配了夫婿,自然,对象不会是陆长亭。

陆长亭还未立业,成家并不合适。若等他颇有建树时,太子再为他择一美妇,那才是最合适的时候。

陆长亭回到了东宫,并未再将那李妃放在心上。

因为他刚进东宫不久,朱棣便追来了。当然,朱棣借的是拜访太子兄长的名义。朱标很乐得将人迎了的进来,陆长亭也就随了一块儿。其实朱标和朱棣之间兄弟情意并不深厚,哪怕坐在一处,也未见得有什么话可说。相比起来,席间的陆长亭倒更像是朱标的亲弟弟。

三人随意聊了会儿功夫,朱棣便要接陆长亭出宫去。

朱标怔了怔,笑道:“长亭与四弟的关系倒是几年都不曾变过。”

朱棣淡淡一笑:“岂止短短几年?”

他们的交情已然有十年了。

朱标点点头,道:“那长亭便随四弟出宫去吧,恐你在东宫也多觉不自在。”朱标办事越来越稳妥,将陆长亭交给朱棣以后,他便立即派人去告知了洪武帝。有朱标发话,洪武帝当然也不会对这个儿子的意见多有不满。陆长亭就这样,屁股都还没坐热,就轻轻松松地出了宫。

等出了皇宫,两人便一同上了马车。

陆长亭才刚迈上腿,朱棣突然从背后挤了上来,顺便伸手将陆长亭抱了个满怀,两人就这么一块儿栽进了马车里头去。

陆长亭被压在了下面,险些成了张肉饼。

他没好气地推开了朱棣:“四哥这是做什么啊?”

朱棣放开了些,好让陆长亭坐起来。只是陆长亭才刚刚坐好,就又被朱棣扣到了怀中,而且还扣得结结实实的。朱棣凑了上来,嘴唇几乎贴到了陆长亭的耳根上:“嗯?四哥不来,你便不出宫了?”

陆长亭无奈道:“这是你父皇的意思,我也不愿的。”

“若我不进宫来,你是不是还跟别人跑了?”

陆长亭冲天翻了个白眼:“我能跟谁跑?”

“朱标。”朱棣冷声道:“我瞧朱标看你的目光都炙热得快要喷出火来了。”

这醋坛子翻得有点儿厉害。

陆长亭回忆了一下:“……四哥,你眼神不好了?”

朱棣冷着脸将下巴搁在陆长亭的肩上,几乎整个人都贴在了陆长亭的身上,他搂着陆长亭的腰身,往上重重一提,陆长亭就坐到了他的腿上。

然后陆长亭就感受到了疑似某种硬物的玩意儿,顶在了他的股间。

陆长亭:……

“你还没发现?”朱棣冷声说完,一口重重咬在了陆长亭的耳垂上。

陆长亭敏感地僵了僵,条件反射地拍了朱棣一巴掌,绯红色一下子窜上了他的脖颈。

“且不说朱标瞧你的目光越见灼热……”朱棣的声音更冷:“心系太子,不敢有半分松懈……嗯?”

陆长亭心头一惊:“你怎么知道?”

这下醋坛子全翻完了。

朱棣目光森森:“我怎能不知道?”

陆长亭倒是有了点儿心虚的感觉,“本也只是说给皇上听的。”

“那也不行。”朱棣咬牙。

“这话以后不会再说了。”陆长亭马上表态。

朱棣不冷不热地道:“这话对我说得,对别人说不得。”

陆长亭沉默了三刻,面无表情地道:“我心系四哥,为了四哥,不敢有半分松懈。”

朱棣顿了顿,突然手上一用力,再度将陆长亭压了下去,然后强迫陆长亭翻转过了身子,两人面贴面地倒在了马车里。

马车“咚”地抖了一下。

程二摸了摸后脑勺,忍不住小声嘀咕:“主子在里头干嘛呢?伸手揍小长亭了?”

马车厢里,陆长亭被压得动弹不得。

马车走动间,陆长亭跟着颤了颤,这一颤一颤的,他隐约觉得某个硬物似乎更加坚挺了。

而朱棣此时已经凶狠地吻了上来,他撬开了陆长亭的唇舌,手捉到了陆长亭的手腕,顺着往下摸了过去,细滑的触感更让朱棣觉得身上点了一把火似的。

“再说一遍。”朱棣放开陆长亭的唇,沉声道。

陆长亭琢磨了一下朱棣的语气,应该是真想再听一遍。

陆长亭眨了眨眼,眼角带出了一股媚意。这会儿他倒不再是面无表情了,而是换上了淡笑的表情,还特意拉长了一下语调:“嗯……是我心系四哥,为了四哥,不敢有半分松懈。”

陆长亭脸上还带着几分惯有的傲气,但冷色却消失了个干净。

朱棣瞧着他的模样,更觉得心中一阵翻涌,恨不得在这里将陆长亭扒个干净,侵入进去……彻底宣布主权才好。

朱棣胸中的欲.火、喜悦和嫉妒交杂在了一起。

他盯着陆长亭的面孔定定地看了好一会儿。

陆长亭也默默地对上了朱棣的目光。

这是终于忍不住了?

陆长亭抿了抿唇,心跳有些快。

第一次就在马车上,是不是太刺激了点儿?

陆长亭不自觉地蜷了蜷手指。

而这方朱棣等到心绪慢慢平复,便松开了陆长亭。

陆长亭:???

没了?

把他推倒完,就没了?

陆长亭没好气地踹了朱棣大腿一脚,自己坐起来整了整衣袍。待冷静下来以后,陆长亭问他:“你什么时候见着太子瞧我时目光炙热了?”

“就方才在太子宫中,他便是如此看你。”说到这个,朱棣的脸色就冷了冷。

陆长亭仔细回想了一下,忍不住道:“我觉得太子有些不大对劲。相比从前,他更显体虚了,而且种种迹象……瞧上去就像是,像是知晓自己命不久矣了一样。”

“所以他为何那般看你?”

陆长亭颇有些无奈,朱棣更看重的竟然是这个。

不过想想也是,他和朱标本就情谊不深,如此一比较,倒还不如和朱樉的感情更深些,自然也就不会为朱标体弱而感觉到难过。

“我想,也许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了,才更希望我能早日到应天去做官。”

朱棣微微皱眉:“他若当真命不久矣,你去与不去,还有什么差别?”

“有,若是太子不在,还有皇太孙在啊。”朱棣眉头皱得更紧:“你认为若太子不在,父皇会着力培养朱允炆?”

这不是认为,这是历史必然啊!

陆长亭在心底一边暗暗叫道,一边点了头。

朱棣皱眉想了会儿:“所以朱标没别的意思?”

陆长亭再度点头。很明显,朱标只是将他看做了儿子未来的助力。就跟洪武帝现在看他差不多。

朱棣面色冷了冷,也不知在想什么。

过了会儿功夫,朱棣才突然伸手将陆长亭揽在了怀中:“长亭当真舍得离我而去?”

陆长亭沉默了一下:“不过几年矣……”过不了多久,太子会死,洪武帝会死,等朱允炆上位,他就会一举干掉朱允炆……

“日后长亭还如何回到我的身边?”朱棣眸光更冷:“我极为不愿朱标将你留在应天府,单是今日,都足够令我胸中怒火灼烧,更何况日后?难道你我从此分割两地?”

陆长亭也不好直说,日后你会反了你侄子,只能低低道:“我总能回来的……”

“你若做了官,便不得与我再那般亲近了,你只能亲近太子一派。”朱棣皱眉:“四哥只是想想今日,都觉得难以忍受。”

陆长亭一时间也叫他说得有些茫然。

难道是他对朱棣感情还不够深厚,所以才能如此舍得考科举而去?

陆长亭抬头去看朱棣,却瞥见朱棣陷入了沉思中。所以,这话不仅是在说给他听?也是在说给自己听?

朱棣也在思考解决之法?

然后思索着思索着,就决定干掉大哥和侄子?

陆长亭轻咳一声,主动伸手抱住了朱棣的腰:“四哥,我们早些回北平吧。”

朱棣点头。

陆长亭仿佛漫不经心地添了一句:“加冠想来能在北平进行了。”

朱棣猛地顿住,好半天嗓子里才挤出两个字来:“……正是。”

两个憋坏了的人对视了一眼,又默契地别开了脸。

正巧这时候外头传来了程二的声音。

王府到了。

他们下了马车进了王府。

程二往马车里探了一眼,……桌子都倒了。这俩人是干什么了?

待入了王府,朱棣倒是没再提起马车上提及的事。之后几日,洪武帝多次叫二人进宫去,倒也正合了朱棣的意,每每都将陆长亭带在身边。直到燕王一行准备离开应天时,陆长亭都还未去见一面朱允炆。

临行前,洪武帝仍旧不死心地问了陆长亭一次。

“太子宫中风水当真无异吗?”

陆长亭摇了摇头。比起风水,如今朱标的心思更难琢磨。与其继续摸寻风水的问题所在,不如好生治疗一下朱标的心理。但古人可不知晓心理疾病这东西,陆长亭如何说,也未能引起洪武帝的重视。

当然,也许古代压根没有心理医生。

陆长亭无奈,只能就此辞别。

陆长亭一行人出城前,太子朱标依旧亲自送了出来。

陆长亭回头看了一眼朱标越见羸弱的身影,忍不住皱了皱眉。不过随即他就被朱棣揪过去,正正吻在了眉心。

朱棣将陆长亭牢牢扣在怀里,淡淡道:“长亭莫要为别人皱眉了。”

陆长亭立马舒展了眉心。

朱标、朱棣。孰轻孰重。

当然还是朱棣更重。

他们很快回到了北平,陆长亭先拜过了邹筑墨,然后就往庆寿寺去了。

陆长亭一边走,一边拆走之前道衍给他的锦囊。拆开来一看,里头端端正正写着:自己想。

陆长亭瞪大了眼。

这就是所谓的危急时刻可用的东西?

他还当道衍要学一把诸葛孔明呢,原来却是如此不靠谱。

陆长亭捏着锦囊走进庆寿寺里,道衍正坐在从前的禅室中等他,见他进来,便抬手倒好了茶。

陆长亭将锦囊往他面前一扔:“道衍师父,这是何意?”

道衍淡淡道:“以长亭之智,有这三个字足矣。”

陆长亭差点喷他一脸血。他以前怎么没看出来,道衍原来是这个德性呢?

陆长亭坐了下来,将锦囊放到道衍手边,转而拿走了道衍倒好的茶。随后便听道衍问:“长亭可是该行加冠礼了?”

陆长亭点点头:“正是。”

道衍道:“不若我为你加冠可好?”

陆长亭顿了顿,抬起手指来数了数:“这话,四哥问过了,邹先生问过了……嗯,不然你们……打一架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