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大明武侯. > 49.42.40.9.6

大明武侯. 49.42.40.9.6

作者:故筝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6-19 20:24:46 来源:书海阁

这句话,定然是与陆长亭说的无疑了。

陆长亭心头微微惊讶,这等奇人异士,难道不应当是脾气孤傲怪异的吗?怎的倒是顶了一张凶相的脸,却偏偏说出口的是温和的话呢?

陆长亭心中如何想,面上却是不显,他朝着道衍淡淡一笑,这会儿笑的幅度比较小,倒是没有撕扯到嘴角了。不过陆长亭觉得,如果自己脸上不是青青紫紫的话,那么也许会更好看一点。

陆长亭这时候还好,其他人却是在听过道衍的自我介绍之后,朝他看了过去。

一个和尚,怎的介绍的并非自己的法号?而是表字?倒也稀奇!

虽然对道衍好奇极了,但陆长亭却并未频频去打量他,相反的,在彼此打过招呼之后,陆长亭便低头继续吃自己的食物了。

朱棣见他吃得认真,这才知晓自己方才是误会他,他那里是快睡着了,只是埋着头吃得正香而已。

朱棣拍了拍他的肩头,转头便和道衍说起话来了。

因着锦衣卫也在当场的缘故,他们提及的话都很普通平常,朱棣多是询问道衍来时路途上的事,一边吃一边说话,气氛倒是渐渐有了。

若是不仔细去听他们在说什么,一大群人围坐在一处,倒像是有几分团圆饭的味道。

陆长亭专心吃饭,吃了没一会儿便撑了。

他放下碗筷,坐在一旁,歪着头看朱棣,朱棣也就任由着他看。陆长亭歪头歪得累了,才会时不时朝道衍的方向看过去,看上去他就像是在单纯活动脖子一样。

多么不动声色的打量方式啊。

多来几次之后,陆长亭便已经完整地将道衍的容貌记在脑子里了。

陆长亭仔细回忆了一下,他隐约记得道衍比朱棣要大上十岁左右,也就是说如今的道衍刚刚迈入了而立之年。但让陆长亭惊奇的是,道衍看上去还很显年轻。若不是第一眼便去看他的眉眼,是很容易被他的气度所迷惑的。

这时候外边儿突然放起了炮竹,“噼里啪啦”的声音远远地传来。

程二忙往外走,应当也是去指挥下人放炮竹了。

很快,密集的炮竹声响起了。

朱棣和道衍中止了交谈,两人同时朝陆长亭看了过来,看得陆长亭都有些错愕。

陆长亭被盯着盯着,忍不住就打了个呵欠。

朱棣见状,失笑不已,笑道:“这便困了?从前你还要守夜呢。”

陆长亭道:“受了伤怎能一样?”

话一出,那头的张行瑜也不知道怎么的,竟是隔了这么远都听见了一般,他立即转头朝陆长亭看了过来。

其实陆长亭还真没有暗地里指责他的意思。

道衍插声道:“我这里有药对治疗脸上的伤极为有效,小公子可要试一试?”

陆长亭更惊讶了。

道衍好处是谁都给的吗?陆长亭觉得应当不是。

难道道衍还从他身上瞧出了点儿与众不同?

陆长亭觉得自己这样似乎有点自恋。

朱棣先代替陆长亭应了声,道:“那便要多谢道衍了。”

道衍笑了笑,“不敢。”说罢,便立即从随身的袋中,取出了一个木盒,然后放在了朱棣的手边。朱棣从善如流地收了起来,便当做是替陆长亭收下了。

陆长亭想了想,也对道衍一笑,道了谢。

很快,众人也都用完了饭食,锦衣卫一行人自然是各自回了屋子。

厅堂之中很快便只剩下了陆长亭、朱棣及道衍三人,别的下人都退到厅堂外去了。

朱棣当即打开了木盒,开始给陆长亭上药。

见朱棣这般亲近地待陆长亭,道衍不由得又惊讶地看了一眼陆长亭。

那药涂上来的时候冰冰凉,让陆长亭有种想要打喷嚏的冲动。朱棣的指腹慢慢从他脸上摩挲而过,后头陆长亭就觉得被带起了一股火辣辣的感觉。

这不是因为害羞,而是真的火辣辣,由药膏带来的像是滚烫的利齿扫过一般的火辣辣。

有一瞬间,陆长亭都怀疑道衍这药是不是有问题了。

但朱棣就在这里,道衍也不可能在药里做什么手脚。陆长亭紧紧绷着脸,好麻痹脸上传来的疼痛感。

道衍见状,出声问道:“可是觉得有些刺痛?”

朱棣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这药抹上去还会疼?”

道衍点头,“药效好,自然便要付出些代价。”

朱棣收回了手不再往下抹,他低声问道:“若是觉得难以忍受,便明日再上药吧。”

陆长亭看向了道衍,“少涂和多涂有什么区别吗?”

道衍淡淡道:“少涂自然好得慢些,多涂自然好得快些。”

陆长亭冲着朱棣点头,“那便继续上药吧。”

道衍闻言,微微一笑,却是并不说话。

朱棣“嗯”了一声,抬手继续给陆长亭上药,他的动作看在旁人的眼中,可谓是轻柔极了。道衍望着这一幕,脸上神色平静,但眼底却涌动着什么情绪。

没一会儿的功夫,陆长亭便觉得自己的脸像是被架在了火炉上一般。这种滋味儿算不上多么疼痛,但却会让人觉得难以忍受。陆长亭离开了火盆边上,让人给自己倒了一杯冷掉的茶,他端起茶碗还未喝呢,朱棣就劈手夺过了,“若是觉得难受,我便陪你回去歇息。冷茶怎能饮用?当心伤上加伤。”陆长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茶水被朱棣倒掉。

道衍笑道:“王爷待义弟实在爱护。”

朱棣也跟着笑了笑,道:“我待兄弟向来如此。”

陆长亭心道胡说。之前也没见你多么疼爱朱橚啊!

陆长亭光顾着在心底里控诉朱棣撒谎了,却没想过,正是这般相比之下,才显得朱棣待他的态度格外可贵啊。

毕竟道衍还在此,陆长亭怎么可能真让朱棣陪自己离开?他知晓道衍在日后朱棣夺位的过程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因而他此时便更不会怠慢这道衍了。陆长亭摆了摆手,道:“我想留着。”

道衍看了看陆长亭。朱棣在一旁道:“小孩子脾气。”口吻像是笑骂一般。

道衍看着陆长亭出声道:“怕是才十五六的年纪吧?正是年轻的时候,有些孩子脾气,也是正常的。”

陆长亭:“……”虽然他很不愿意承认,但这二人如今的年纪的确都比他大,道衍比他上辈子的年纪都还要大,这般口吻似乎倒也没什么不对。

朱棣将陆长亭拉回去坐好,让陆长亭依偎在自己身旁,还连续换了好几个力图让陆长亭感觉到舒适的姿势。

陆长亭原本不想睡觉,如今都被朱棣搞出睡意来了,这般暖融融的氛围,又有朱棣可以枕着,陆长亭不知不觉便闭上了眼。而这时候,道衍才抛开了佛法,抛开了闲聊,抛开了看似漫无目的的话语,他淡淡问道:“王爷对这位小公子实在太亲近了,王爷实在仁慈。”

朱棣没有说话。

道衍聪明,他也不笨。早在应天府的时候,他就从与道衍不断交谈之中,逐渐发现了道衍掩藏其中的野心。一个人的野心是很难藏住的,尤其是面对他的需求对象。

朱棣发现了道衍身上的优秀之处,他的确也希望道衍到北平来为他出力。谁会嫌弃自己手底下的聪明人太多呢?但朱棣还知道,道衍的野心并不仅仅限于出人头地,他有着更大的野心,只是朱棣暂时窥不全而已。

他知道道衍为什么选择他。

他只有两个母亲,一个是早亡的生母,一个是待他一视同仁的马皇后,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他的身后也再没有了可以庇佑的人,他在他那父皇的眼中,也极为不受重视。这些,道衍在被分到他身边随侍的时候,应该就看出来了。其他皇子背后还有母族,还有妻子娘家的助力,唯独他什么也没有,更重要的是,他连洪武帝的宠爱都得不到。一个无人照拂的皇子,要么就此消亡,要么便爆发出更强大的力量。

道衍或许从他身上看到了后者,所以在众王爷皇子中间,道衍选中了他。

说出来虽然怪异,哪有一个小小和尚敢选王爷的?但朱棣就是准确无误地从道衍身上读到了这一点。道衍选择他,不是因为欣赏他,而是恰恰好,他是孤立无援的那个人。

一个得不到温情,便只有狠下心来的孤立无援的人。

但若是道衍看见他不是没有温情,只是温情的一面藏在另一个地方呢?这个时候的道衍会后悔吗?

门外还在下着大雪,屋内的人喝着茶说着话,时辰很快便消磨过去了。

待到深夜时分了,有人还在点炮竹,而朱棣却是抱着陆长亭回了屋子,背后道衍投来的目光是如何,朱棣已经没心思去理了。

因着陆长亭的伤有所好转,这一夜倒是不必再委屈朱棣去睡小榻了,两人一同睡在了床上,朱棣照旧尽职尽责地为陆长亭挡着风,陆长亭迷迷糊糊之中,只觉得北平的这个除夕夜倒是也不坏啊。

除夕夜过去,道衍便先在燕王府住了下来。

朱棣主动与陆长亭说起了此人,陆长亭手中煨着茶杯,坐在朱棣跟前,就认真地听他说起,他回到应天府之后发生的事。朱棣甚至还连带地提了一下马皇后。

“道衍住不了几日便要去北平的庆寿寺任主持了。”朱棣淡淡道。

陆长亭点点头,心中却免不了有些疑惑,朱棣这般态度,对那道衍究竟是重视呢?还是不重视呢?

“这几日你便继续歇在府中,待到伤大好了,我再带你去校场。”朱棣说完,便俨然是要出门去营地的架势。

陆长亭觉得这段时日,自己的确拖累了他不少功夫,便点点头,自己低头喝茶,不再看朱棣了。

朱棣舒了一口气,转身出去了。

和朱棣一起待久了,陆长亭发现自己多少被同化了。就好比此时,朱棣一离开,他当先想到的竟然是到院子里去打会儿拳。体内那根伴随了他那么久的懒筋,竟然就这样被朱棣给抽掉了!

陆长亭一面觉得无奈,但实际上一面又觉得很是欣悦。

至少这是有益无害的啊。

陆长亭起身紧了紧棉衣,推开门走了出去。门外的下人见他出来,忙出声问道:“您要做什么?我们这便为您取来。”

“练功夫。”陆长亭说完便往院子里走去。

下人们面面相觑,“可您的伤……”“无碍了。”

下人们便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按着平日里燕王练功夫的习惯,也给陆长亭准备好了食物和水等物……

陆长亭脱去棉衣,彻骨的寒意瞬间笼罩住了他,但这时候他对这股寒意倒不是十分抵触了。他脑子里回想了一下,前几日朱棣教给他的技巧,他应当趁着现在好生练习一番,等到他伤好再回到校场,总得将那些人吊打一通才好。

抱着这样的想法,陆长亭渐渐倒是忘记了酸痛的滋味儿,动作也越来越流畅。

待到陆长亭喘气疲累的时候,他一收势,就听见耳边的人出声道:“这样的招式要与人过招方才能练好。”

陆长亭转过身去,便见道衍站在屋檐下看向了他这个方向。

道衍内里穿着僧衣,外面套着极为厚实的披风。

就算是历史闻名的道衍和尚,他冷起来也得包成严严实实啊。这模样实在比陆长亭好不到哪里去,就跟穿了秋裤管你是谁都没气质了一样。

“道衍师父会功夫吗?”陆长亭出声问。

道衍面露可惜之色,“我会阴阳术数,会岐黄之术,却独独不会功夫。小公子年纪轻轻,身手灵敏,倒是令我敬佩。”

一听这话,陆长亭就知道他是随口说的,根本没过心。

陆长亭也毫不吝啬自己夸奖的口吻,“您擅长的,我又怎能与之比呢?”

此时下人端来了热茶,陆长亭没敢立即喝,只捧在了手中。

道衍状似漫不经心地道:“小公子瞧上去不像是从小便习武的人,但观气质,却也不像是从文的人。小公子这身气度实在教人摸不透。”

在道衍跟前还谈什么气度?陆长亭觉得自己实在没甚气度可谈。

“不过乞儿出身,有幸学了些东西,何来什么气度?”

而端看着陆长亭这般模样,道衍却是陡然间看出了陆长亭身上的气质,究竟缘何而来。

难怪他总觉得少年身上总有几分熟悉感!不过正是和他颇有几分相似罢了!

“学的可也是术数?”道衍问。

这术数究竟是何物?便是指以数行方术,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太玄甲子数等为基础,在此之上,用以归纳推理,预测他人命理,甚至是家国吉凶大事。

这个玩意儿,陆长亭是真不精通。

常有人将术士、道士、风水师、相士、卜者看作是一家,可实际上,他们虽有相通之处,但彼此之间却是有区别的。并非会术数,那你便一定会瞧风水、看面相、占卜、测字、画符捉鬼了……

这就好比,有人说计算机系的,那一定会写代码、编软件、修电脑硬件一样的可笑。

所谓术业有专攻。人所擅长之处,有精,也有不精之处。

道衍口中的术数,还真不是陆长亭所擅长的东西。

陆长亭笑了笑,露出不大好意思的神情来,“这个不会,我只是跟着人学了点儿看风水的本事。”

道衍随即夸赞道:“瞧风水也好,若是寻到一处好风水,便可益后人。”

道衍心中暗自道了一声,果真没猜错。同出这一行的,身上气质自然有相似之处。

“风水哪里是这样好寻的?”陆长亭摇头,“以我的年纪,怕是要再过上个二三十年,方才能定风水。”

道衍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一双利眼绝不会看错这少年身上的不同。

他道:“少年出英才的比比皆是,小公子何须谦虚?若是小公子有意,还可寻我学习术数。”

陆长亭眨了眨眼,差点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了。

他没听错吧?道衍和尚竟是朝他抛出了橄榄枝!跟着道衍学习术数?有些意思!说不心动也是假的。和这等人接触,陆长亭向来很是乐意的。若是他不知晓历史,只见道衍一面,看出他的野心极重,他便也不会心动了。只是因为他知晓日后道衍会一心襄助朱棣,他知道道衍是他们着一方的,陆长亭这才是忍不住心动的。

可是陆长亭并不认为,自己值得道衍看了一眼就想要相交。

他笑了笑,“我拙笨,不敢劳烦您。”轻易就送上门去的,那就是笨蛋了,还是再等等罢。

道衍倒是好脾气地道:“日后若是有意,再来寻我也是成的。”

陆长亭点了点头,“我该去用饭了,您……”

“去吧。”道衍浅淡一笑。待陆长亭捧着茶杯灌了两口之后,朝着用饭的花厅而去时,道衍却突然道:“你的伤瞧上去好了许多。”

陆长亭这才想起自己还没跟人道谢呢,于是转过身来,粲然一笑,忙道:“是吗?那得多谢您的药了。”

“不必。”道衍简短地说完,便朝着隔壁的园子去了。

陆长亭舔了舔有些干的唇,又往口中灌了两口茶水,心中暗道,今日这道衍着实有几分怪异!

陆长亭到花厅去吃饭的时候,跟随而来的是张行瑜。

张行瑜伺候着人吃了饭,听闻陆长亭没有练招式的对象的之后,便又跟着陆长亭陪练去了。这会儿陆长亭算是完全将这人的性子掌握在手中了。

张行瑜此人,吃软不吃硬。

且让他欠着这份情吧,锦衣卫……将来还有大用处呢。

陆长亭小小地打了个呵欠。

今日道衍倒是提醒了他一件事。

风水师可做的事虽然少,但却不可缺啊。他是不是该仔细琢磨一番,如何改造一下这燕王府的风水呢?最好是要明眼人瞧不出来,但却又暗地里为燕王府输送气运才好。

陆长亭正想着事,难免就没有再搭理那张行瑜,张行瑜不由出声问道:“可是困了?”

“你回去吧。”陆长亭道。

张行瑜可给憋坏了,忍不住道:“再过两日,我们便该启程回应天府了。”

哦,回去了啊!

“我知晓此前犯下的过错,极难赎清。若到那日,你还不肯原谅我,那便当做我欠你一份情,日后若有机会,我定会还你。”

就等你这句话呢!陆长亭心底地飞快地滑过了一行字。

但他面上却是不显,陆长亭点头,“这几日先劳烦你陪我练手吧。”

见陆长亭这般客气,张行瑜心底便更不是滋味儿了,他忙摆手道:“不劳烦不劳烦!”他心中暗道,想来在雪地里将人撞倒那日,少年那般冷傲愤怒,一定是疼极了才会那般发作的吧!而实际上,他的脾气却是极好的。

张行瑜暗自催眠了自己。

全然不知道自己这一撞,究竟招惹上了多大个麻烦!

之后两日,朱棣都必然要前往军营,而待他前往军营之后,陆长亭便使唤了张行瑜来做陪练。

两日之后,道衍前往了庆寿寺。而锦衣卫也欲启程回应天府了。

离去之前,有人忍不住为张行瑜问了一声,“小公子可原谅老张了?”

在道衍那特效药的加持下,如今陆长亭已经能顶着一张完好如初,且白皙更甚从前的脸了。他就是顶着这样一张漂亮的脸,抬脚踹在了张行瑜的肚皮上,和他之前挨马踹的那地儿分毫不差。

张行瑜被踹得有点懵,周围的人也有些懵,张大了嘴,好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而陆长亭这头已经干净利落地收回了头,“还清了,走吧。”

那头的人更是目瞪口呆了。

陆长亭转身便往里走,一边走嘴里还一边道:“没有愧对我练了好几日的腿功呢!”

张行瑜这会儿算是明白,为什么这几日陆长亭总是扯开他的衣领,看上两眼,然后再拿脚比划两下了。

张行瑜面色涨红地应了声,然后才和同僚一块儿走出了王府的大门。

这边朱棣走上前来,已经是哭笑不得了。

程二更是瞠目结舌,道:“长亭啊,你是早有预谋吧。”

陆长亭摇头。

程二咂嘴,“你果然还是记仇的。”

陆长亭转头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道:“是啊,我很记仇的。”

程二莫名地身上汗毛直立,转头问朱棣,“主、主子,我刚才是不是说错什么了?”

朱棣笑而不语,跟上了陆长亭。

他很清楚,陆长亭始终都有个天然的优势,年纪轻且长相出色。通常人们都会被他的外表所欺骗,哪怕是程二这样早已了解陆长亭性子的,这时候都难以猜透陆长亭的想法和打算,遑逞是其他人呢?

陆长亭能到北平来投奔他,对于朱棣来说,可实在是件值得开心的事了。

甚至,或许比那道衍都还要令他开心许多。

一边往回走,朱棣一边问他:“这几日伤如何了?”倒是绝口不提张行瑜之事。

陆长亭点头,“好得差不多了。”

朱棣道:“明日道衍在庆寿寺任主持,长亭可要随我前去凑个热闹?”

“去。”去看道衍和尚,当然去!

朱棣点头,但见陆长亭这般积极地应答,又忍不住问了一句,“长亭对道衍很感兴趣?”

“嗯。”

朱棣这会儿就觉得心里头有点怪异了,他觉得自己隐约能感受到从前朱樉的滋味儿了。但是仔细一琢磨吧,这个滋味儿又不见了。

朱棣伸手揽着陆长亭到院子里去了,“待吃完晚饭,我检查一番这几日你可有偷懒。”

“有陪练的,又怎会偷懒?”陆长亭颇有底气地道。

朱棣心里这会儿更不是滋味儿了。

他在陆长亭的心底,不会也就跟个陪练差不多吧?

陆长亭不知晓朱棣在想什么,他拉拽着朱棣回了屋子,低声道:“我想改一改眼王府的风水。”

朱棣怔了怔,随即笑道:“好,都随你的心意。”

“如何花钱也随我的心意?”

朱棣点头,满不在乎地道:“让程二取钱给你便是。”他早已知晓陆长亭的性子,清楚他不会乱花钱,自然这时候也就大方极了。

陆长亭点了点头,心底有种说不出的舒心感。

虽然从前也有不少在他跟前挥金如土的老板,但好似都比不上现在朱棣的一句话。

陆长亭的眼角不自觉地弯了弯。

两人很快用了晚饭,而后两人过了几招,朱棣惊诧于陆长亭的进步速度,但是一想到陪练的是张行瑜,朱棣就有点儿高兴不起来了。思考再三,朱棣还是决定在回屋子的路上,告诉陆长亭,“锦衣卫日后还是远着些更好。”朱棣极为肖似洪武帝,他能猜测到洪武帝的心思。从胡惟庸案之后,朱棣便差不多知晓,他的父皇将要动大手段来改.革了。先是撤销丞相之位,而后是设立锦衣卫,他能猜到,锦衣卫将要履行怎样的职责。这时候,陆长亭还能从那张行瑜身上找回来,再等日后,怕是这拨人便要不好惹了。

朱棣不知道自己的直觉有多么准确,他只是本能地希望陆长亭还是远着他们为好。

陆长亭闻言微微惊讶,但还是点了点头。

反正有个人情放在那里,日后若是见了张行瑜,能有个助力固然好,若是日后见不着,那也就见不着呗。

陆长亭是不介意广结善缘的。

因为他知晓,未来的朱棣,会需要。

朱棣担心他说多了,反而惹得陆长亭叛逆心起,便只叮嘱一遍就不再多说了。

陆长亭去洗漱之后,熟门熟路地进了朱棣的屋子,朱棣去看兵书去了,而陆长亭却是靠着床休息去了。

陆长亭睡着以后还做了个梦,他梦见了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

在梦中战得激烈的时候,陆长亭一下子就惊醒了。他一个风水师,战什么战啊?陆长亭眨了眨眼,打了个呵欠。靖难之役啊,还有二十来年吧。想一想,可着实有些漫长。但是如今跟在朱棣的身边,也过得极为舒适,要等上二十年倒也就不觉得什么了。

朱棣坐在桌前,端着茶碗回过头来,看着陆长亭笑了笑,“醒了?”

陆长亭点头,起身慢慢套好了衣衫。

“洗漱,用早饭,咱们再走。”

陆长亭有些惊讶,“这么早便要举行仪式了?”

朱棣摇头,“先带你过去玩玩儿。”

陆长亭说不出话来,好半天脑子里都只剩下三个大字——“好兄长”。

陆长亭忍不住看了看他。

以后这个人会要求他做什么呢?现在付出了这样大的代价啊。

陆长亭按下心中疑问,迅速收拾好用了早饭,而后两人便上了马车。上车之后,朱棣动手给他调整好了背后的靠枕,一边道:“我先到营地去走一圈,你可以不用下去。”

陆长亭点头。

马车很快停在了营地外,朱棣打开马车门走了下去。坐在马车里的陆长亭,都能听见营地外的士兵见了朱棣之后,先唤了一声“燕王”,随后便问他:“那日那个少年真不来了么?”

朱棣装傻道:“不知晓他愿不愿来呢。”

陆长亭在马车上暗道,就算他不去,朱棣也会强行将他带去吧。

那士兵还失望地“哦”了一声。

陆长亭微微惊讶,难不成这营地里的人还挺期待他前来?

而事实上是,平日里大家都过招过腻了,好不容易见到年纪小,但比谁都凶悍的家伙,多有新鲜感啊!恨不得都和他打上一架才好,那王老六也想从陆长亭身上捡回面子啊,因而也在等陆长亭回到校场。

对于一群军营的大老粗来说,陆长亭那张脸的吸引力,还真不如他一身打架时的凶悍气。

视察完军营后,朱棣便出来了,陆长亭捕捉到了朱棣脸上的笑容,忍不住问道:“四哥喜欢带兵吗?”

朱棣也不隐瞒陆长亭,淡淡道:“从前不喜欢,但习惯了便也就喜欢了。”哪有人生来便喜欢杀人的?但朱棣幼年时,就曾见过战场的惨烈。而后长大了也常与武将打交道,再到来了北平,那便是他亲自带兵上阵厮杀,他顶着北平的风雪,骑着剽悍的战马,手中提着冷硬的兵器,与蒙古兵们厮杀在一起,眼前弥漫开的都是血雾。初时的时候,朱棣也极为不适应。毕竟他总是能见到尸体和血腥,若是心理素质差的,怕是都要承受不住。

而本该养尊处优的他,日复一日,渐渐就麻木了。

受伤,见血,杀人,裹尸,已然成为了朱棣生活的一部分。

陆长亭还问他难道没有喜欢的人吗,为何没有四嫂。哪里会有?日日被这样的杀戮所塞满,朱棣的心头还装得下一个什么?操心媳妇,倒不如从操心北平百姓的安危了。

朱棣想了想,又补上了一句,“打赢一次敌人,滋味总是令人欢喜的。”

这算是苦中作乐吗?陆长亭仔细看了看他,但最后陆长亭觉得,这不是。如今的朱棣,是真的喜欢上这种滋味儿了。他及时调节好了自己的心态,然后完全地投入了进去。

别的皇子王爷,或许在背后嘲笑朱棣被分到了这样一块封地,但是很久以后他们就会知晓,正是这块封地,会让朱棣越来越尝到大权在握的滋味儿。

人人都想要兵权,等到洪武二十三年,洪武帝正式将兵权交予朱棣,让他攻打蒙古乃儿不花的时候,朱棣便会再舍不得丢开这样的东西了。

思及此,陆长亭笑了笑,“四哥真厉害。”

见陆长亭神色真诚不似作伪,朱棣登时便觉得心情愉悦了不少。甚至此时他都忍不住想,哪怕陆长亭什么也不做,就这样放在身边,也都令人感觉到满足了。

程二的声音突然从马车外传来,打破了这份还未来得及延展开的喜悦,“主子,到庆寿寺了。”

朱棣当先走了下去,然后转过身来朝着陆长亭伸出了手,像是担心陆长亭腿脚不便摔下去一般。陆长亭伸手推开了他的手臂,“不用了四哥。”

朱棣其实也就是被夸得心情愉悦,这才忍不住想要做点儿什么,见陆长亭拒绝,他便收回了手。

等陆长亭跳下来之后,朱棣才与他道:“庆寿寺乃是金章宗大定二十六年建立的,这里曾是元朝太子的功德院。”

原来这里曾经是由金朝建立起来的啊。

这些历史上的细枝末节,陆长亭就是当真不知晓了。

陆长亭往路旁扫去,随后发现,已经有不少人朝着庆寿寺而去了,估摸着都是当地的信徒。

朱棣带着陆长亭也继续往前走,一边走,还一边与他道:“庆寿寺内有双塔,一九级海云塔,一七级可庵塔。”

陆长亭点头,待到入了寺内,很快他的眼帘中便映入了这两座东西比肩排列的高塔。

“长亭可知为何这两塔,一为海云,一为可庵?”

陆长亭当然不知晓,于是便摇了摇头。

“九级海云塔乃是海云大师的灵塔,而七级可庵塔,乃是他大弟子可庵的灵塔。塔名由此而来。”

陆长亭望着雄壮的两座塔,心底颇为称奇。

古人起塔名都是这样来的吗?

朱棣仿佛当真带陆长亭来游玩的一番,那些信徒直接朝着前殿而去,而朱棣却是带着陆长亭朝庆寿寺的后院去了。

庆寿寺的后院之中,松树高大,上面落满了白雪,看上去说不出的圣洁味道。若是等到夏日,绿树成荫,不知该是何等消暑气。再往前行,便见一座废弃的桥,桥旁立有石碑,石碑之上笔力强劲地分别写道“飞渡桥”“飞虹桥”。

朱棣指了指,道:“金章宗所写。”

陆长亭不知为何,脑子里闪现过了“到此一游”的四个大字。看来这皇帝也都爱到处留笔墨啊。

“寺中有流水?”陆长亭突然出声问。

朱棣点头,指了指桥下。

陆长亭拨开被雪压的枝头,往桥下看去,就见一条横贯东西的水流,上面浮了些碎冰,想来是被人敲碎的,剩下的水便流动了起来。

陆长亭不由得赞道:“好风水!”

布下此地的人,定然也是通风水的!

朱棣笑道:“那长亭便说与我听听,此处有何好风水了?”

“还记得那陈方吗?”

“自然记得。”中都记忆可尤为深刻。

“他学了个半吊子,想要做个山水环抱总是情的风水局出来,最后失败了,而这里,却是恰恰好成了!”

“塔分列东西,水也是横贯东西,将塔整个包裹其中。”

“那山呢?”朱棣惊奇,他环绕了一圈,这周围可是没有山的啊,这庆寿寺也并不在山上。

陆长亭却是指了指那塔身。

“小公子聪慧!”突然一声称赞在耳边响起了。

陆长亭和朱棣不约而同去看,只见两人站在不远的地方,一个是年纪颇长的老者,方才那句话便是出自他口,而另一个便是道衍了,道衍此时正定定地看着陆长亭,似乎充满了兴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